收入和利润表现 - 报告期收入为8765万人民币,同比增长26.8%[3] - 期内溢利为981.7万人民币,同比增长42.9%[3][5] - 每股基本盈利为2.05人民币分,同比增长43.4%[3]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每股基本盈利为人民币0.0205元,较2024年同期的0.0143元增长43.4%[18]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总收益约人民币87.7百万元,同比增长26.8%[33]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总净利润约人民币9.8百万元,同比上升42.9%[33] - 收益同比增长26.8%,从人民币6910万元增至8770万元[39] - 期内溢利同比增长42.9%,从人民币690万元增至980万元[46] 成本和费用变化 - 销售成本为6276.5万人民币,同比增长25.3%[3] - 研发开支(折旧除外)同比增长24.1%,从2024年的人民币326.1万元增至2025年的人民币404.6万元[17] - 期内即期所得税拨备为人民币146万元,较2024年同期的103.6万元增长40.9%[17] - 销售成本增长25.3%,从人民币5010万元增至6280万元[41] 毛利润及毛利率 - 毛利润为2488.5万人民币,同比增长30.7%[3] - 毛利率从27.5%提升至28.4%[43] - 炼油助剂毛利率从24.5%提升至27.4%[43] - 油品添加剂毛利率从32.8%提升至34.9%[43] 各业务线收入表现 - 销售炼油助剂收入为5311.8万人民币,同比增长20.7%[12] - 炼油助剂收益增长20.7%,从人民币4400万元增至5310万元[39] - 油品添加剂收益增长9.0%,从人民币2510万元增至2740万元[39] - 其他业务收益新增人民币710万元(原材料贸易)[39] 地区市场表现 - 中国大陆市场收入为8645.3万人民币,占总收入98.6%[14] - 中国大陆市场收益增长27.6%,从人民币6780万元增至8650万元[40] - 公司出口销售与去年同期持平,苏丹市场仍处于停止状态[32] - 苏丹业务自2023年4月内战后完全停止运营,无任何收入[59] 资产和现金流状况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0211.4万人民币,较期初增长19.8%[7] - 存货为3673.1万人民币,较期初增长27.2%[7] - 贸易应收款项净额同比下降26.4%,从2024年底的人民币9597.3万元减少至2025年中的7065.4万元[21] - 3个月以内的贸易应收款项占比为83.6%,金额为5907.9万元,较2024年底的8832.9万元下降33.1%[21] - 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从人民币104.6百万元降至人民币79.0百万元,减少24.5%[49]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人民币85.3百万元增至人民币102.1百万元,增长19.8%[48] 负债和应付款项 - 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为2885.4万人民币,较期初下降22.8%[7] - 贸易应付款项总额同比下降23.4%,从2024年底的人民币2074.4万元减少至2025年中的1589.5万元[23] - 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从人民币37.4百万元降至人民币28.9百万元,减少22.7%[51] - 公司资产负债比率为零,无借款[52] 上市所得款项使用情况 - 公司上市所得款项净额约为110.7百万港元[47] - 升级宜兴工厂产能项目已使用约1880万港元,占分配总额约39%,未使用余额约2400万港元[63] - 高纯度油酸生产设施项目已使用约2560万港元,占分配总额约49%,未使用余额约2830万港元[63] - 一般业务经营及营运资金已全额使用约880万港元,占分配总额8%[63] - 偿还银行借款已全额使用约520万港元,占分配总额4%[63] - 总上市所得款项净额约1.107亿港元,已使用约5840万港元,未使用约5230万港元[63] - 公司预计剩余上市所得款项净额将在2025年6月30日起12个月内用完[63] - 公司推迟使用上市所得款项净额余款以保留充足现金应对挑战[61] - 上市所得款项净额截至2025年6月30日未使用余额约为5230万港元[63] 资本开支和投资活动 - 物业、厂房及设备收购金额同比大幅下降94.2%,从2024年的人民币459.7万元减少至2025年的26.7万元[19] - 资本开支总额为人民币267千元,较去年同期人民币4,597千元下降94.2%[55] 管理层讨论和业务指引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国有主要炼厂整体开工率较去年同期略有下滑[28] - 公司对民营客户产品销量增长,国有客户产品总销量增加[32] - 公司产品平均毛利率同比有所上升,原材料平均成本略有下降[32] - 全球石油需求预计到2050年达到日均1.23亿桶[30] - 中国国七排放标准预计2027年发布,2029年正式实施[27] - 炼油企业需加大废气处理资金投入,新标准自2024年7月实施[27] - 公司获得3项国家发明专利权,增强产品及生产工艺竞争力[33] 减值及特殊项目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除税前溢利计算中包含贸易应收款项减值亏损转回人民币108万元,而2024年同期为计提减值131万元[17] 股息和股东回报 - 公司宣派2024财政年度末期股息每股0.01港元,总金额442.8万元,较2023财政年度每股0.02港元及总额871.1万元的末期股息下降49.2%[25] - 董事会未建议派发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71] 公司治理和董事信息 - 公司执行董事为葛晓军、顾菊芳、黄磊、蒋才君及范亚强[75] - 公司非执行董事为顾耀[75] - 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为樊鹏、管东涛及吴燕[75] 风险及合规事项 - 报告期内无任何或然负债、担保或诉讼[53] - 公司无任何资产负债表外安排[56] - 2019年江苏化工厂事故导致78人死亡、600多人受伤,引发地方安全监管收紧[62] 人力资源信息 - 公司共有62名雇员,全部位于中国,薪酬按中国法律法规支付[66] 应收票据及背书 - 公司背书的未到期应收票据金额为人民币175.7万元,较2024年底的132.1万元增长33.0%[22]
江苏创新(02116) - 2025 - 中期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