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加幂科技(08198) - 2025 - 中期业绩
加幂科技加幂科技(HK:08198)2025-08-26 21:07

大数据中心服务收益表现 - 大数据中心服务收益约2490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减少约470万港元[9] - 美国数据中心收益约2270万港元,最高处理能力约11兆瓦[9] - 香港数据中心收益约220万港元,最高处理能力约1400千瓦,已于2025年6月停止运营[9] - 大数据中心服务收益约2490万港元,同比减少约470万港元[22] - 大数据中心服务收益占比约96.1%[22] - 大数据中心服务收益同比下降15.6%,从29,557千港元降至24,939千港元[69][72] - 美国市场收益同比下降12.4%,从25,957千港元降至22,745千港元[69] - 香港市场收益同比下降26.8%,从4,301千港元降至3,149千港元[69] - 大数据中心服务分部业绩从盈利4,227千港元转为亏损6,614千港元[72][74] 放债业务收益表现 - 放债业务收益约100万港元[12] - 本金3000万港元的贷款产生利息收入约90万港元[10] - 本金300万港元的第二项贷款产生利息收入约10万港元[11] - 就贷款累计拨备约4.4万港元[11] - 借款人已清偿本金及利息约1870万港元[10] - 放债业务收益约100万港元,同比增加约30万港元[23] - 放债业务收益占比较小,约占总收益3.9%[22][23] - 放债业务利息收入同比增长36.2%,从701千港元增至955千港元[69][72] - 放债业务分部业绩同比下降20.2%,从4,148千港元降至3,310千港元[72][74] - 应收贷款本金3000万港元部分收回,截至报告日期进一步偿付约1870万港元,累计拨备约4.4万港元[33] - 应收贷款减值拨备从244.2万港元大幅减少至4.4万港元[86] - 逾期应收贷款本金1633.9万港元,年利率10%[87] 公司整体收益和利润变化 - 公司总收益约259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440万港元[22] - 公司报告期内亏损约3280万港元,同比增加约2990万港元或1032.6%[25] - 收益同比下降14.4%,从302.58亿港元降至258.94亿港元[59] - 期间亏损大幅扩大至3.282亿港元,去年同期为2898万港元[59] - 公司总收益同比下降14.4%,从2024年同期的30,258千港元降至25,894千港元[69] - 公司除税前亏损大幅扩大至32,806千港元,去年同期为亏损2,910千港元[72][74] - 公司本期间亏损为3282.2万港元,相比去年同期的289.8万港元增长1032%[85] - 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5.30港仙,去年同期为0.53港仙[60] 成本和费用变化 - Web3.0业务研发开支约1290万港元[24] - 毛利减少240万港元,主要由于香港数据中心贡献减少及美国数据中心价格波动所致[26] - 研发开支增加1290万港元(包括购股权付款开支约530万港元),主要用于Web3.0业务开发项目[26] - 购股权付款开支增加约1130万港元,与2025年4月8日授予购股权相关的行政开支有关[26] - 应收贷款及利息、贸易应收账款及其他应收款项的拨备增加约500万港元,主要由于2024年同期拨备回拨[26] - 其他收入及收益增加约170万港元,主要由于售电业务贡献[26] - 研发开支新增1.2856亿港元,去年同期为零[59] - 行政开支激增79.5%,从1.4291亿港元增至2.5657亿港元[59] - 研发开支新增1285.6万港元,包含以股份付款535.9万港元及云服务费283.3万港元[80] - 员工成本总额大幅增至2260.7万港元,其中以股份为基础付款达1379.9万港元[80] - 以股份为基础付款支出从0港元增至288万港元[98] - 以权益结算股份支付款项确认支出1663.1万港元[100] - 公司通过售电获得其他收入1,712千港元[76] Web3.0业务发展 - Web3.0业务尚未产生收益但已投入研发资金1290万港元[24] - Web3.0业务分部亏损14,000千港元,为主要亏损来源[72] - Web3.0业务资本承担为300万港元[45] - 公司通过收购Rhino Trading获得数字货币交易及汇款服务牌照[39] - 2025年7月25日签订潜在股权投资谅解备忘录,涉及受主权监管的稳定币开发,与Web3.0技术平台协同[49] - 公司于2025年7月25日签订谅解备忘录,拟投资南太平洋公司开发主权监管稳定币[105] - 预付款项总额从1024.7万港元增至2666.8万港元,增长160.2%,主要由于Web3.0平台开发预付款1150万港元[91] 融资和资金使用 - 第一次配售新股109,681,764股,筹得款项净额约3322.8万港元[25] - 配售所得款项净额约41.0%用于Web3.0发展及新商机[25] - 第二次配售新股份筹得所得款项净额约5440万港元,其中35%用于发展Web3.0业务,20%用于投资稳定币及相关应用开发[28] - 第三次配售及认购事项拟将所得款项净额的70%用于发展稳定币业务,25%用于收购后的整合支援[28] - 截至2025年6月30日,第一次配售所得款项净额33,228千港元中,已动用29,755千港元,剩余3,473千港元[47] - 第一次配售资金中,11,621千港元拟用于Web3.0发展及新商机,已全部动用并重新分配2,000千港元,最终使用13,621千港元[47] - 研发方面分配6,508千港元,已动用5,189千港元,剩余1,319千港元预计于2025年8月31日前使用[47] - 一般营运资金分配11,546千港元,已动用10,945千港元,剩余2,154千港元预计于2025年8月31日前使用[47] - 原用于扩充及提升大数据中心的3,553千港元因关税战成本增加,重新分配至Web3.0业务及一般营运资金[47] - 2025年7月24日完成第二次配售27,372,000股新股,筹集款项净额约54,400,000港元,配售价每股2.0港元[48] - 2025年8月22日完成收购Rhino Trading 100%股权,总代价500,000港元,取得澳洲持牌加密货币交易所控制权[50] - 2025年7月27日订立第三次配售协议,拟配售最多29,000,000股,配售价由每股3.85港元修订为3.10港元[51] - 2025年7月27日订立有条件认购协议,向Goldpalm Offshore Limited发行75,000,000股,认购价由每股3.85港元修订为3.10港元[52] - 通过配售股份融资3.3431亿港元,显著增强资本[63] - 公司通过配售新增1.0968亿股股份,募集资金净额约3322.8万港元[93] - 公司于2025年7月24日完成配售27,372,000股新股,配售价每股2.0港元,筹集净额约54,400,000港元[104] - 公司于2025年7月27日签订配售协议,拟配售最多29,000,000股,初始配售价每股3.85港元,后修订为3.10港元[107] - 公司与Goldpalm Offshore Limited签订认购协议,拟发行75,000,000股新股,初始认购价每股3.85港元,后修订为3.10港元[108] 收购和投资活动 - 收购Rhino Trading Pty Ltd 100%股权,总代价50万港元,分两次收购(20%股权10万港元,80%股权40万港元)[28] - 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分两次收购Rhino Trading Pty Ltd全部股权,总代价500,000港元[106] 资产和资本支出变化 - 添置物业、机器及设备约307万港元,去年同期为155.9万港元;使用权资产添置约221.8万港元,去年同期为909.7万港元[29] - 物业及设备添置307万港元,同比增长97%[84] - 使用权资产添置221.8万港元,同比下降76%[84] - Web3.0业务资本承担新增300万港元[95] 现金流和财务状况 - 现金及银行结余增加至350万港元,较2024年底增加140万港元[35]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中美元计值占比76.2%,港元计值占比23.8%[35] - 流动资产超过流动负债1310万港元,资本盈余为5410万港元[36] - 资产负债率为零,无银行借款[36]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长69.3%,从2091万港元增至3540万港元[61][62] - 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3.1742亿港元,去年同期为流入4309万港元[64] - 资产净额增长47.0%,从3.6829亿港元增至5.4137亿港元[62] - 流动负债减少15.2%,从2.7064亿港元降至2.2944亿港元[62] - 贸易应收账款逾期金额118.3万港元,较去年281万港元下降58%[89] - 贸易应收账款累计信贷亏损拨备473.3万港元[90] - 应付款项中30日内账期金额从393.4万港元降至240.1万港元,减少39.0%[92] 股权和购股权计划 - 加权平均股数增至6.193亿股,同比增长13%[83] - 已发行股本从5.484亿股增至6.582亿股,增长20.0%[93] - 新授予5400万份购股权,行使价2.25港元[99] - 购股权公允价值为6279.4万港元,授予前收盘价1.74港元[100] - 三名执行董事获授1500万份购股权,十一名高级雇员获授3500万份购股权[100] - 加权平均股价为1.80港元,购股权行使价为2.25港元,预期波幅为99.87%,无风险利率为2.69%,每份购股权公允值介于1.133港元至1.164港元[103] - 董事李红斌、黄亦斌、熊佳彦及绳凌各持有5,000,000股,分别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约0.76%[110] - 董事孙宇强、朱贺华及唐仪各持有500,000股,分别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约0.08%[110] - 董事李红斌持有万丰兴业有限公司25%股权,对应150股普通股[113] - 万丰兴业有限公司持有公司42.51%直接股权[114] - 2012年购股权计划下100,000份购股权在报告期内被行使完毕[116][118] - 2022年购股权计划新授予54,000,000份购股权[119] - 新授予购股权行使价为2.25港元,授予前股份收市价为1.74港元[119] - 董事共获授16,500,000份购股权,其中三位董事各获5,000,000份[119] - 雇员获授35,000,000份购股权[119] - 服务供应商获授2,500,000份购股权[119] - 2020年授予购股权预期波幅为87.11%,无风险利率0.27%[117] - 2019年授予购股权预期波幅为75.86%,无风险利率1.40%[117] - 新授予购股权归属期不少于12个月,可于2026年4月8日至2027年4月7日行使[119] - 购股权公允价值模型输入数据:加权平均股价1.80港元,行使价2.25港元,预期波幅99.87%,无风险利率2.69%,股息收益率0.00%[120] - 2025年1月1日可供授出购股权总数54,840,882份,2025年6月30日减少至840,882份[120] - 报告期间购股权可发行股份数54,100,000股,占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619,308,000股的8.74%[120] - 万丰兴业有限公司持有279,815,740股股份,占全部已发行股份658,190,586股的42.51%[121] - 符捷频先生通过控股万丰兴业有限公司间接持有42.51%股份,夏冰女士作为配偶拥有相同权益比例[121] - 威越环球有限公司持有42,471,605股股份,占比6.45%,杨轩铭先生通过全资控股享有该权益[121] - 2025年6月30日已发行股份总数658,190,586股[121] 人力资源变化 - 雇员福利成本为2730万港元,包括购股权付款1660万港元[44] - 雇员人数增加至36名,较去年同期增加5名[44] 公司治理和合规 - 停止香港数据中心运营,重点发展美国数据中心[39] - 报告期内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未进行任何上市证券的购买、出售或赎回[109] - 简明综合财务报表已由大华马施云会计师事务所根据香港审阅准则进行审阅[128]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孙宇强、朱贺华、唐仪)[129] - 报告期间董事及控股股东未持有竞争业务权益,未涉及重大利益冲突交易[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