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北京体育文化(01803) - 2025 - 中期业绩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收入同比增长28.6%至7038.8万港元(2024年同期:5474.8万港元)[4] - 来自客户合约总收入同比增长28.6%至7038.8万港元(2024年:5474.8万港元)[14][15] - 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70.4百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54.7百万港元增长28.7%[29] - 集团收入由54.7百万港元增加28.6%至70.4百万港元[36] - 期内亏损扩大47.4%至2095万港元(2024年同期:1421.1万港元)[4] - 全面亏损总额达1934.2万港元(2024年同期:1611.6万港元)[5]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同比增长52.0%至1315.3万港元(2024年:865.2万港元)[22] - 2025年上半年净亏损21.0百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14.2百万港元扩大47.9%[29] - 每股基本亏损增至0.93港仙(2024年同期:0.61港仙)[5]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销售成本大幅增长54.5%至6882.1万港元(2024年同期:4453.6万港元)[4] - 销售及分销开支增长19.9%至783.7万港元(2024年同期:653.8万港元)[4] - 销售及分销开支由6.5百万港元增加19.9%至7.8百万港元,占收入11.1%[39] - 行政开支略降1.5%至2089.4万港元(2024年同期:2120.3万港元)[4] - 行政开支总额20.9百万港元,含雇员福利开支10.4百万港元及研发成本3.1百万港元[40][41] - 研发成本同比增长24.1%至309.0万港元(2024年:248.9万港元)[17] - 雇员福利开支同比增长7.2%至1545.1万港元(2024年:1441.9万港元)[17] - 员工成本累计为15.5百万港元,较相应期间的14.4百万港元增长7.6%[59] 各条业务线表现 - 气膜建造服务收入达6869.3万港元占总收入97.6%(2024年:5474.5万港元)[15] - 随时间推移转让服务收入同比下降50.1%至1934.9万港元(2024年:3880.8万港元)[15] - 其他收入同比增长13.0%至525.9万港元(2024年:465.4万港元)[16] - 放债业务贡献利息收入1.5百万港元,贷款余额27.0百万港元,加权平均利率10.9%[34] - 贷款业务活跃账户四个,贷款期限12个月[34] - 膜结构制造中心年加工能力超过500万平米[31] - 体育娱乐业务新签合约额约为人民币92百万元[33] 其他财务数据 - 金融及合約資產減值撥回增长23.7%至217万港元(2024年同期:175.4万港元)[4] - 其他收入及收益增长49.7%至575.9万港元(2024年同期:384.8万港元)[4] - 金融资产公允价值收益28.5万港元(2024年:亏损53.8万港元)[16] - 应收账款减值拨备大幅增加至2236.4万港元(2024年:139.6万港元)[17] - 其他收入5.3百万港元,其他收益0.5百万港元[38] - 金融及合约资产减值净拨回[42] - 投资收入为0.2百万港元(相应期间:0.4百万港元)[46] - 其他全面收益确认之公允价值亏损为1.7百万港元(相应期间:收益2.7百万港元)[46] - 债务投资确认减值2.1百万港元(相应期间:减值拨回2.2百万港元)[46] - 毛利率暴跌84.7%至156.7万港元(2024年同期:1021.2万港元)[4] - 2025年上半年毛利1.6百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10.2百万港元下降84.3%[29] - 毛利率为2.2%(相应期间:18.7%),剔除特殊项目后毛利率约为11.5%[37] 资产、债务和现金流 - 公司现金及银行结余由2024年12月31日的75,450千港元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77,493千港元,增长2.7%[6] - 现金及银行结余为77.5百万港元(2024年12月31日:75.5百万港元)[43] - 公司存货由2024年12月31日的56,834千港元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54,729千港元,下降3.7%[6] - 公司合约资产(流动)由2024年12月31日的57,244千港元大幅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21,359千港元,降幅达62.7%[6] - 公司应付款项及应付票据由2024年12月31日的126,306千港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108,937千港元,减少13.8%[6] - 应付款项及应付票据总额从2024年末126,306千港元降至2025年6月30日108,937千港元,减少13.7%[27] - 3个月以上应付款项从42,862千港元增至60,784千港元,增幅41.8%[27] - 公司计息银行及其他借款(流动)由2024年12月31日的48,056千港元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75,611千港元,大幅上升57.3%[6] - 计息银行及其他借款为77.8百万港元(2024年12月31日:50.2百万港元)[43] - 公司流动负债总额由2024年12月31日的263,490千港元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272,185千港元,增长3.3%[6] - 公司总资产由2024年12月31日的421,689千港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410,643千港元,降幅为2.6%[6][7] - 公司资产净值由2024年12月31日的151,844千港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132,502千港元,减少12.7%[7] - 公司储备由2024年12月31日的104,245千港元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91,911千港元,下降11.8%[7] - 公司非控股权益由2024年12月31日的40,559千港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33,551千港元,减少17.3%[7] - 应收账款净额流动部分同比增长94.8%至5047.4万港元(2024年12月31日:2591.0万港元)[23] - 2025年6月30日总应收款项为50,474千港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25,910千港元增长94.8%[25] - 1年内应收款项从2024年末22,299千港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46,438千港元,增幅108.3%[25] - 受限制银行存款37,598千港元(2024年末:36,819千港元)用于应付票据抵押[26] - 建筑合约担保按金相关的受限制银行存款为3,537千港元(2024年末:3,709千港元)[26] - 净债务状况为0.3百万港元(2024年12月31日:净现金25.3百万港元)[43] - 经营活动所得现金流出净额为24.6百万港元(相应期间:流入3.6百万港元)[44] - 资本开支为0.6百万港元(相应期间:0.6百万港元)[51] - 抵押账面值为47.0百万港元的楼宇及18.9百万港元的使用权资产以担保计息银行借款[55] - 金融资产账面值为信贷风险最高敞口[56] - 流动资产充分超过流动负债[57]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中国政府政策推动绿色建筑及环保装备制造业发展,目标打造万亿级产业[32][32] - 未来股息派付将取决于公司经营业绩、资本需求、现金流量及整体财务状况[67]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本期间任何中期股息[67] 公司治理和人事 - 公司拥有145名全职雇员,较2024年12月31日的128名增加13.3%[59] - 董事会共九名董事中包含四名独立非执行董事[60] - 所有独立非执行董事在任超过九年,公司正物色新增人选[62] - 审计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65] - 执行董事包括刘学恒、林嘉德及侯工达[70] - 非执行董事包括胡野碧及胡伊娜[70] - 独立非执行董事包括谢文杰、乐圆明、辛罗林及潘立辉[70] 其他重要内容 - 外汇风险主要涉及人民币及美元,未进行对冲[58] - 公司维持上市规则要求的充足公众持股量[66] - 公司未持有任何库存股份[64] - 2025年中期报告将于适当时候寄发股东并刊登于公司网站及港交所网站[68] - 公司网站为www.bsehk.com[68] - 港交所网站为www.hkexnews.hk[68] - 公司全称为北京体育文化产业集团有限公司[69] - 公告发布日期为2025年8月26日[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