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达利国际(00608) - 2025 - 中期业绩
达利国际达利国际(HK:00608)2025-08-26 22:22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收入总额为15.07792亿港元,同比下降8.2%[8] - 公司总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1,643,045千港元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1,507,792千港元,降幅约8.2%[15] - 收入为15.078亿港元,同比下降3.7%(去年同期16.4305亿港元)[31] - 经营毛利为2.88312亿港元,同比下降14.7%[8] - 毛利率为19.1%,同比下降1.5个百分点(去年同期20.6%)[31] - 除税前溢利为4420.9万港元,同比下降34.4%[8] - 除税前溢利从67,348千港元下降至44,209千港元,降幅34.4%[18] - 期内溢利为4206.7万港元,同比下降20.8%[8] - 溢利为4210万港元,同比下降20.7%(去年同期5310万港元)[31] - 股东应占溢利为4170万港元[4] - 每股基本盈利为0.14港元[4] - 每股基本盈利从每股0.174港元下降至每股0.137港元,基于3.056亿股普通股计算[24] - 每股基本盈利0.14港元(去年同期0.17港元)[32]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财务费用总额从4320万港元降至3640万港元,其中银行贷款利息支出从4220万港元降至3580万港元[21] - 财务费用降至3350万港元(去年同期4150万港元),因银行贷款利息减少[32] - 期内折旧费用增加,物业厂房设备折旧从2850万港元增至3500万港元,使用权资产折旧从283万港元增至302万港元[23] - 行政开支占比升至9.7%(去年同期8.6%),销售及分销开支占比升至7.2%(去年同期6.3%)[32] - 存货拨备计提从1070万港元冲回转为536万港元计提,反映库存状况变化[23] - 利息收入从977万港元降至446万港元,减少54.3%[23] - 租赁负债利息支出从19万港元降至16万港元,折让票据贷款利息从74万港元降至39万港元[21] - 所得税支出总额从1427万港元大幅下降至214万港元,主要因中国内地预提税从1100万港元降至零[22] 各条业务线表现 - 成衣制造及贸易分部收入从1,577,545千港元降至1,477,516千港元,降幅6.3%[18] - 成衣制造业务收入14.775亿港元(去年同期15.775亿港元),溢利4151万港元(去年同期7347万港元)[33][34] - 物业投资及发展分部收入大幅下降53.8%,从65,500千港元降至30,276千港元[18] - 投资物业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28,969千港元,显著高于去年同期的3,436千港元[20] - 其他净收益大幅增至3360万港元(去年同期260万港元),主要因投资物业公允价值增加2900万港元[32] 各地区表现 - 中国大陆及香港市场收入从955,137千港元下降至848,670千港元,降幅11.1%[15] - 中国区收入占比56.3%,达8.487亿港元(去年同期占比58.1%,9.5551亿港元)[31] - 美国市场收入从213,707千港元增长至233,556千港元,增幅9.3%[15] - 欧美区收入占比27.7%,达4.176亿港元(去年同期占比24.9%,4.088亿港元)[31]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雇员人数稳定约5000人[45] - 外币风险主要涉及人民币支出与美元销售收入[40] - 资本开支港币3420万元(同比减少28.3%),物业投资港币4030万元(同比增9.5%)[42] - 未反映资本承担为港币2.614亿元(2024年末:港币3.944亿元)[43] 现金流和融资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333,643千港元略降至328,562千港元[10]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等总额为港币5.73亿元,较2024年末港币5.938亿元减少3.5%[39] -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港币6910万元[39] - 银行贷款增至港币16.23亿元,主要用于物业建设及内地厂房固定资产投入[39] - 已抵押资产包含投资物业港币21.952亿元及存款港币1.221亿元[41] 财务比率和股东回报 - 流动比率为1.2[4] - 非流动负债与股东资金比率为39.3%[4] - 非流动负债与股东资金比率降至39.3%(2024年末:40.2%)[39] - 每股资产净值为10.36港元[4] - 每股净资产10.36港元(去年底10.11港元)[32] - 中期股息为每股0.035港元[4] - 宣派中期股息每股0.035港元,与去年同期持平,将于2025年9月12日派付[25] - 中期股息每股港币0.035元,总额约港币1069.7万元[46] 资产和负债 - 公司总资产从2024年12月31日的4,342,746千港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4,421,077千港元[11] - 公司权益总额从3,091,058千港元增至3,165,859千港元,增长2.4%[11] - 应收账款总额从6.47亿港元降至6.21亿港元,其中90日内账期占比从90.3%降至88.6%[27] - 应付账款总额从6.76亿港元增至6.84亿港元,90日内账期占比从58.1%升至61.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