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融创中国(01918) - 2025 - 中期业绩
2025-08-26 22:37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收入约为人民币199.9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41.7%[2] - 公司收入为人民币19,987,601千元,去年同期为人民币34,279,616千元[3]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净亏损约人民币128.8亿元[17] - 公司期内亏损以及综合亏损总额为人民币12,877,849千元,去年同期为人民币16,665,026千元[3]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为人民币128.1亿元,亏损较去年同期减少约14.4%[2] - 公司期内亏损为人民币128.78亿元,较上年同期的人民币166.65亿元有所收窄[30]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128.09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14.4%(2024年同期为149.57亿元人民币)[48]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净亏损约人民币128.8亿元[52] - 公司总收入约人民币199.9亿元,同比减少41.7%[57][59] - 公司毛亏增加至人民币20.8亿元,毛利率恶化至-10.4%[61] - 经营亏损减少至人民币80.4亿元,主要因其他收入增加抵消部分亏损[66]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减少至人民币128.1亿元[69] - 集团收入约人民币199.9亿元,同比下降41.7%[85] - 毛亏损约人民币20.8亿元,同比扩大14.9%(去年同期18.1亿元)[85]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人民币128.1亿元,同比收窄14.4%[85]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公司毛亏约为人民币20.8亿元,亏损较去年同期增加约14.9%[2] - 公司财务成本净额为人民币5,245,376千元,去年同期为人民币6,384,138千元[3] - 已售物业成本大幅下降至139.97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47.7%(2024年同期为267.67亿元人民币)[42] - 销售成本约人民币220.7亿元,同比减少38.8%[60] - 销售及市场推广成本减少至人民币10.9亿元,行政开支减少至人民币16.9亿元[62] - 财务成本减少至人民币52.9亿元,主要因借贷规模下降及汇率收益转正[67] - 财务成本中利息开支为134.83亿元人民币,资本化后净财务成本为53.4亿元人民币[45] 各业务线表现 - 公司物业开发分部收入为人民币139.96亿元,占总收入69.8%[26][28] - 公司文旅城建设及运营分部收入为人民币21.69亿元,占总收入10.8%[26][28] - 公司物业管理分部收入为人民币34.70亿元,占总收入17.3%[26][28] - 公司分部业绩总计亏损人民币105.26亿元[28] - 公司总外部客户收入为人民币342.80亿元,其中物业开发分部贡献最大,达人民币280.79亿元[29] - 物业开发分部分部业绩为亏损人民币91.61亿元,是公司整体亏损的主要来源[29] - 公司预期信贷亏损模型下减值亏损净额为人民币11.11亿元,其中物业开发分部占人民币9.43亿元[29] - 物业销售收入约人民币140.0亿元,同比减少50.1%[59] - 文旅城建设及运营收入约人民币21.7亿元,物业管理收入约人民币34.7亿元[59] - 融创服务收入约人民币35.5亿元,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1.2亿元(去年同期亏损4.7亿元)[86] - 融创服务在管建筑面积2.9亿平方米,服务174万业主户数[86] - 文旅板块收入约人民币21.7亿元[86] 债务和借贷情况 - 公司借贷总额约为人民币2,548.2亿元,较去年底减少约人民币48.5亿元[2] - 公司2025年6月30日流动负债净额约人民币941.0亿元[17] - 公司2025年6月30日流动和非流动借贷分别约为人民币2171.0亿元和人民币377.2亿元[17] - 公司2025年6月30日到期未偿付借贷本金共计约人民币1124.9亿元[17] - 公司借贷中约人民币1,808.7亿元由资产抵押[20] - 借贷总额为2548.2亿元人民币,其中非即期借贷占比约14.8%(377.2亿元人民币)[39] - 公司流动负债净额约人民币941.0亿元[52] - 公司流动借贷约人民币2,171.0亿元,非流动借贷约人民币377.2亿元[52] - 公司到期未偿付借贷本金合计约人民币1,178.6亿元[52] - 借贷总额减少至人民币2548.2亿元,资本负债比率上升至84.1%[72][73] - 浮息借贷总额为人民币507.3亿元,其中不足12个月部分为人民币449.5亿元[76] - 定息借贷总额为人民币2,040.9亿元,其中不足12个月部分为人民币1,721.5亿元[76] - 总借贷合计数额为人民币2,548.2亿元[76] 现金和流动性 - 公司2025年6月30日现金余额约人民币186.3亿元[17] - 公司现金余额(含现金等价物及受限制现金)约人民币186.3亿元[52] - 现金余额减少至人民币186.3亿元,其中非受限制现金降至人民币44.0亿元[71] 债务重组进展 - 公司境内债务重组中现金购回本金约人民币40.0亿元债券,对价约人民币8.0亿元[18] - 公司发行约7.54亿股股份以注销股票选项下本金约人民币55.9亿元的境内债券[18] - 截至报告批准日尚未选择或分配的境内债券本金余额约人民币58.2亿元[18] - 境外债务重组方案获超过75%现有债务未偿还本金持有人支持[18] - 境外债务重组涉及贷款本金总额3000万美元及应计利息[18] - 公司已达成贷款展期约人民币365.8亿元[20] - 境内债务重组产生收益40.2亿元人民币,计入其他收入及收益[41] - 其他收入及收益总额达56.14亿元人民币,其中债务重组收益占比71.5%(40.15亿元人民币)[43] - 境外债务未偿还本金总额超75%的债权人已签署重组支持协议[83] - 融创房地产以人民币8亿元购回金额约人民币40亿元的境内债券[94] - 公司配发及发行约7.54亿股股份以注销或偿付合计金额约人民币55.9亿元的境内债券[94] - 超过75%的债权人已签署加入重组支持协议[95] - 特殊目的公司认购754,468,943股股份用于偿付约人民币56亿元的境内债券[97] 资产和权益 - 公司权益总额约为人民币448.8亿元,其中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约为人民币308.5亿元[2] - 公司资产总额为人民币850,817,860千元,去年底为人民币882,883,151千元[8] - 公司总资产为人民币8508.18亿元,较期初的人民币8828.83亿元有所下降[30] - 公司于合营公司的投资期末余额为人民币453.00亿元,期内因出售及减资减少人民币14.07亿元[32] - 权益总额约人民币448.8亿元,其中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约308.5亿元[85] 融资和资金支持 - 公司获得保交楼专项借款审批金额合计约人民币228.0亿元[20] - 公司获得银行配套融资审批金额合计约人民币110.8亿元[20] - 公司获得“白名单项目”融资审批金额约人民币46.8亿元[20] - 公司通过资产管理公司合作开发项目获得资金审批金额约人民币52.0亿元[20] - 长城风险资产盘活投资中心现金出资不超过人民币24.76亿元用于重庆湾项目[96] - 其中不超过人民币13.26亿元用于项目开发建设[96] - 不低于人民币11.5亿元用于购买中信信托持有的中间级有限合伙份额[96] - 中信信托以债权约人民币50亿元作价约人民币31.74亿元认购中间级有限合伙份额[96] 其他财务数据 - 公司投资物业的公允价值亏损净额为人民币5861.5万元[29] - 公司应占按权益法入账的联营公司及合营公司除税后亏损净额为人民币12.97亿元[29] - 公司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总额为人民币2585.98亿元,其中贸易应付款项为人民币991.52亿元[36] - 客户合同贸易应收款项账面值为人民币52.44亿元,其中账龄超过365天的部分为人民币24.30亿元[34][35] - 贸易应付款项总额为991.5亿元人民币,其中365天以上账龄的款项占比最高,达856.3亿元人民币(占86.4%)[38] - 已逾期未支付票据金额为224.6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的229.9亿元人民币有所减少[38] - 其他开支及亏损总额为75.44亿元人民币,诉讼及或有负债拨备占比26.5%(20.02亿元人民币)[44] - 预期信贷亏损模型下减值亏损净额增加至人民币12.5亿元[65] - 外汇波动导致公司录得汇兑收益约人民币0.5亿元[78] - 财务担保金额约为人民币599.0亿元[79] - 单笔金额超过人民币5,000万元的诉讼约455宗,起诉金额合计约人民币1,663.8亿元[80] 土地储备和项目交付 - 公司合同销售金额约为人民币235.5亿元[2] - 物业交付总面积169.5万平方米,同比减少39.1%[59] - 2025年上半年完成房屋交付约1.49万套[82] - 近三年累计交付达68.3万套房屋[82] - 2025年下半年预计交付3.91万套房屋[82] - 总土地储备1.24亿平方米,权益土地储备8624万平方米[85][88][89][90] - 未售土地储备0.92亿平方米,权益未售土地储备6306万平方米[85] - 长三角地区权益土地储备1340.5万平方米,环渤海地区2240.4万平方米[88][89] 审计和报告状态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期间未审核中期业绩已完成审阅[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