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胜科纳米(688757) - 2025 Q2 - 季度财报
胜科纳米胜科纳米(SH:688757)2025-08-27 16:15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为2.39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03%[19] -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924.02万元,同比增长29.03%[45] - 公司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23924.02万元,同比增长29.03%[55] - 营业收入为23924.02万元,同比增长29.03%[97][9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336.86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48%[19]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3336.86万元[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336.86万元,同比增长11.48%[4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336.86万元,同比增长11.48%[5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336.86万元,同比增长11.48%[97]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3152.40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9.00%[1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3152.40万元,同比增长19.00%[45]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1.27%,同比下降0.35个百分点[20] - 研发投入2695.91万元,同比增长25.09%[59] - 研发投入总额为26,959,149.43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5.09%[82]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1.27%,较上年同期减少0.35个百分点[82] - 研发费用为2695.91万元,同比增长25.09%[100] 各业务线表现 - 失效分析业务收入15319.92万元,同比增长25.08%[56][58] - 材料分析业务收入7936.66万元,同比增长38.21%[56][58] - 可靠性分析业务收入628.20万元,同比增长16.36%[56] - 其他业务收入39.23万元,同比增长246.36%[56] - 失效分析服务收入15319.92万元,同比增长25.08%[45] - 材料分析服务收入7936.66万元,同比增长38.21%[45] - 公司失效分析和材料分析业务收入占比超过95%[67] - 公司透射电镜和纳米探针产线贡献主要营收[65] - 先进工艺领域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约74%[58] 各地区表现 - 境外收入2651.90万元,同比增长14.13%[62] - 公司2024年主营业务收入为41508.95万元,其中境内主营业务收入为36441.69万元[30] - 境外资产规模8041.81万元人民币,占总资产比例4.78%[105] 资产和负债变化 - 货币资金增至13131.97万元,同比增长16.60%[103] - 应收账款增至13334.48万元,同比增长30.28%[103] - 固定资产大幅增加至9.949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比例59.18%,同比增长70.93%[104] - 在建工程减少至1.713亿元人民币,占比10.19%,同比下降67.30%[104] - 短期借款减少至3993.10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0.02%[104] - 长期借款减少至4.750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47%[10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8.79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5.13%[19] - 总资产为16.81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67%[19] 现金流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712.10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0.39%[19]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712.10万元,同比下降10.39%[100] 盈利能力指标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9元/股,同比增长12.50%[20]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4.32%,同比下降1.25个百分点[20] 分红和未分配利润 - 公司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50元(含税),总现金分红金额为2016.56万元[5] - 现金分红占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比例为60.43%[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母公司报表未分配利润为人民币1.40亿元[5] - 半年度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5元,合计派发2016.56万元人民币[114] - 现金分红占半年度净利润比例60.43%[114] 公司规模和市场份额 - 公司2024年在失效分析及材料分析领域的国内收入合计为3.53亿元,国内市场占有率约为7.44%[30] - 2024年中国半导体第三方检测分析领域失效分析及材料分析市场规模合计约为47.47亿元[30] - 2027年中国半导体第三方实验室检测分析市场空间预计达180-200亿元[48] - 半导体第三方检测分析行业市场规模预计2027年达180-200亿元[95] - 公司2024年主营业务收入达到41,508.95万元[67] - 公司总股本为403,311,486股[5] 研发投入和技术项目 - 在研项目"大数据标注及标记系统方案"预计总投资规模1,504万元,本期投入621.14万元[85] - 在研项目"器件结构和电学特性分析及TCAD验证"预计总投资规模1,000万元,累计投入342.72万元[85] - 在研项目"纳米压痕技术在先进材料表征中的应用"预计总投资规模174万元,本期投入86.18万元[85] - 在研项目"开尔文探针显微镜以及功函数的原理及应用"预计总投资规模131万元,本期投入61.27万元[85] - 在研项目"动态离子质谱分析中氮元素在碳化硅样品检测下限的改善技术研究"预计总投资规模125万元,本期投入65.94万元[85] - 球差透射电镜中旋进电子衍射取向及应变分析项目投入资金221万元,累计投入151.01万元,占总投入的68.33%[7] - 标准体系建设及技术标准制定项目投入资金257万元,累计投入97.98万元,占总投入的38.12%[8] - 深沟槽结构内残留元素分析技术开发项目投入资金266万元,累计投入101.45万元,占总投入的38.14%[9] - 图像数据可视化的智能方案项目投入资金219万元,累计投入83.36万元,占总投入的38.07%[10] - 球差电镜技术在半导体材料研发中的应用项目投入资金246万元,累计投入93.94万元,占总投入的38.19%[11] - 功率器件失效分析新技术开发项目投入资金270万元,累计投入102.97万元,占总投入的38.14%[12] - 器件在TLP测试诱导下的失效定位项目投入资金357万元,累计投入135.94万元,占总投入的38.08%[13] - 公司重要在研项目合计预计总投资规模为5220万元,累计已投入1613.74万元,占总投资的30.92%[88] - 所有在研项目均处于研发阶段,技术等级涵盖国际领先、国内领先及行业领先水平[7][8][9][10][11][12][13] - 研发项目聚焦高端光刻胶测试、DRAM器件分析、先进制程集成电路测试等半导体前沿技术领域[86][87][88] -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增至110人,同比增长15.79%[91] - 研发人员薪酬合计达1980.73万元,同比增长14.61%[91] 技术能力和资质 - 公司第四代检测分析产线于2024年推出,纳米探针电路验证技术成熟[50] - 公司已通过ISO9001、ISO17025、CMA和CNAS认证,检测资质齐全[51] - 公司先进制程覆盖能力达到3nm[65] - 公司拥有CNAS认可的70余项检测项目[76] - 公司拥有CMA认可的20余项检测项目[76] - 失效分析业务涵盖无损检测分析、电性检测分析和物性检测分析[35][37] - 材料分析业务包含表面分析、微区结构成分分析和环境测试[37] - 可靠性分析业务涉及老化测试和静电测试等实验项目[37] 知识产权和研发成果 - 公司累计获得发明专利40个,实用新型专利15个,软件著作权14个,发表行业期刊论文130余篇[80] - 报告期内新增专利申请10个,其中发明专利4个,软件著作权6个[80] - 报告期内新增专利获得3个,均为发明专利[80] 产能和实验室建设 - 公司总部中心于2025年3月投入使用,产能水平提升[52] - 北京实验室于2025年6月基本完成建设,仪器正调试[52] - 公司实验室多点布局覆盖苏州、南京、福建泉州、深圳、青岛、北京等地[38] - 公司在中国和新加坡均设有实验室[69] 客户和市场拓展 - 公司已累计服务全球客户2000余家[34] - 累计服务全球客户2000余家[54][56] - 公司已累计服务全球客户2,000余家[68] - 2025年上半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达到3460亿美元,同比增长18.9%[29] 采购和供应链 - 公司采购主要包括分析仪器、实验耗材及委托检测服务[39] - 公司面临分析仪器依赖进口及国际贸易摩擦风险[96] 人力资源结构 - 公司员工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71.76%[71] - 公司研发人员硕士及以上学历占比40.91%[71] 投资和子公司表现 -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失100.71万元人民币[108] - 私募基金投资总额2000万元人民币,报告期内实际投资800万元人民币[110] - 子公司胜科纳米净利润387.55万元人民币[110] 公司治理和承诺履行 - 公司董事会及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半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3] - 公司不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8] - 公司不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8] - 公司半数以上董事均保证半年度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8] - 本半年度报告未经审计[4] - 公司及控股股东等承诺方关于股份锁定、稳定股价等事项均报告期内严格履行[118] - 关于避免同业竞争、关联交易、资金占用等承诺均处于持续履行状态[119] - 公司在审期间承诺不进行现金分红[119] 股东股份锁定和减持承诺 - 控股股东李晓旻承诺自公司股票上市之日起60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所持上市前股份[120] - 若上市后6个月内股价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发行价或期末收盘价低于发行价,控股股东锁定期将自动延长6个月[120] - 控股股东在任职期间每年转让股份不超过其持股总数的25%[120] - 控股股东作为核心技术人员承诺锁定期满后四年内每年转让上市前股份不超过上市时持股总数的25%[121] - 控股股东锁定期满后两年内减持价格承诺不低于首次公开发行价格[121] - 控股股东减持需提前3个交易日公告,集中竞价交易首次减持前15个交易日公告[121] - 未履行减持承诺时控股股东收益归公司所有并承担赔偿责任[122] - 控股股东一致行动人李晓东所持股份首次上市后锁定60个月[123] - 李晓东每年转让股份不超过其直接和间接持股总数的25%[123] - 李晓东在特定条件下锁定期自动延长6个月[123] - 机构股东丰年君和及其一致行动人首次上市后锁定12个月[129] - 丰年君和减持数量累计不超过上市前持股总数的100%[129] - 所有主体减持价格均不得低于首次公开发行价格[124][127] - 通过集中竞价首次减持需提前15个交易日公告[124][127][129] - 违反减持承诺所获收益将归公司所有[125][128] - 减持需提前3个交易日履行公告义务[124][127][129] - 持股低于5%后减持按届时法规执行[130] - 苏纳同合承诺首次公开发行上市后12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所持股份[131] - 苏纳同合锁定期满后两年内减持价格不低于首次公开发行价格[131] - 同合智芯承诺股份锁定期为上市后12个月或入股完成36个月孰长期限[133] - 同合智芯锁定期满后两年内减持需遵守证监会及交易所相关规定[133] - 永鑫融畅承诺股份锁定期为上市后12个月或入股完成36个月孰长期限[135] - 自然人股东付清太承诺上市后12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所持股份[137] - 泰达恒鼎等13家机构股东承诺上市后12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所持股份[139] - 所有股东若违规减持需公开道歉并上缴收益[132][134][135][137] - 股东减持需提前3个交易日公告集中竞价减持需提前15个交易日公告[131][133] - 股东减持行为需严格遵守《公司法》《证券法》等法律法规[132][134][135][137] - 公司董事及高管FU CHAO承诺首次公开发行上市后36个月内不转让所持上市前股份[141] - 若公司股价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发行价,FU CHAO所持股份锁定期自动延长6个月[141] - FU CHAO在任期间每年转让股份不超过其持股总数的25%[141] - 核心技术人员HUA YOUNAN承诺四年内每年转让上市前股份不超过上市时持股总数的25%[146] - 高管ZHANG XI作为核心技术人员承诺四年内每年转让上市前股份不超过上市时持股总数的25%[149] - 所有承诺人若违反减持承诺,所获收益将归公司所有[140][142][146] - 减持价格均不得低于首次公开发行价格[142][146] - 离职后6个月内不得转让所持公司股份[141][145][149] - 承诺人职务变更或离职不影响承诺效力[142][146] - 若未履行承诺将暂停领取现金分红直至承诺履行[140][142][146] - 高级管理人员洪凯、周月承诺首次公开发行上市后36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所持上市前股份[152] - 若上市后6个月内股价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发行价,洪凯、周月锁定期自动延长6个月[152] - 洪凯、周月任期内每年转让股份不超过持股总数25%[152] - 原监事乔明胜作为核心技术人员,四年内每年转让上市前股份不超过上市时持股总数25%[155] - 所有承诺人减持价格均不低于首次公开发行价格[150][153] - 乔明胜承诺离职后6个月内不转让所持股份[155] - 未履行减持承诺时,承诺人需公开道歉并暂不领取现金分红[150][153][156][158] - 违反减持承诺所获收益归公司所有[150][153][156][158] - 减持行为需严格遵守《证券法》《上市公司减持股份若干规定》等法规[151][154][156][159] - 职务变更或离职不影响承诺效力,承诺人需继续履行[150][153][155][158] - 原董事霍达承诺首次公开发行上市后12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所持股份[160] - 若上市后6个月内股价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发行价则锁定期自动延长6个月[160] - 董事/监事任职期间每年转让股份不超过持有总数的25%[160][163] - 离职后6个月内不转让所持股份[160][163] - 减持价格不得低于首次公开发行价格[161] - 原监事邓明承诺锁定期为上市后12个月与投资入股完成股东名册更新后36个月孰长[163] - 违反股份减持承诺所获收益归公司所有[162][163] 稳定股价和回购承诺 - 公司承诺在稳定股价措施启动条件满足时未采取措施将公开说明原因并道歉[166] - 控股股东李晓旻承诺在稳定股价措施启动时履行预案要求并投赞成票[167] - 董事/高管若未履行稳定股价承诺将被暂停薪酬或分红10个交易日[169] - 公司承诺若被认定为欺诈发行将回购期间买入且仍持有的股票[172] - 欺诈发行回购价格以基准价格或买入价较高者为准[172] - 公司承诺对欺诈发行造成的投资者直接经济损失依法赔偿[173] - 控股股东李晓旻承诺若对欺诈发行负有责任将承担回购义务[174] - 公司承诺若招股说明书存在虚假记载将回购全部新股并按发行价加算利息退款[185] - 公司承诺若招股说明书问题导致投资者损失将依法赔偿[186] - 控股股东李晓旻承诺在招股说明书问题认定后依法购回已转让限售股份[187] - 董事监事高管承诺若招股说明书问题导致损失将依法赔偿且未履行时股份不得转让[189] - 保荐人华泰联合证券承诺因文件问题造成损失将依法赔偿投资者[189] - 审计机构中汇会计师事务所承诺因文件问题造成损失将依法赔偿[190] - 资产评估机构天源资产评估承诺因文件问题造成损失将依法赔偿[190] - 资产评估报告天源评报字〔2021〕第0265号承担法律责任,若虚假记载或重大遗漏将依法赔偿投资者损失[191] 募集资金和分红政策 - 公司拟通过募投项目实施提升盈利能力填补即期回报摊薄[176] - 公司将强化募集资金管理确保资金使用规范和安全[176] - 公司承诺完善利润分配机制并制定上市后三年分红规划[177] - 公司承诺上市后严格遵守并执行章程草案和三年股东分红回报规划中的利润分配政策[181] - 公司若违反利润分配承诺将向股东和社会公众投资者道歉并提出补充或替代承诺[181] - 控股股东及管理层承诺对符合分红回报规划的利润分配预案投赞成票[182] 公司治理和关联交易 - 控股股东承诺不干预经营且若违反承诺将依法补偿[179] - 董事及高管承诺薪酬制度与填补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