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丰城控股(02295) - 2025 - 中期业绩
丰城控股丰城控股(HK:02295)2025-08-27 16:38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收益同比增长54.9%至131.4百万港元,增加46.6百万港元[2]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总收益为131,357千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84,794千港元增长54.9%[19] - 收益同比增长54.9%至131.4百万港元,增加46.6百万港元[52] - 毛利同比增长34.3%至7.9百万港元,增加2.0百万港元[3] - 毛利同比增长34.3%至7.9百万港元,但毛利率由6.9%下降至6.0%[56] - 溢利及全面收益总额同比增长121.2%至3.7百万港元,增加2.0百万港元[3] - 公司期内溢利为3,696千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1,671千港元增长121.2%[25] - 期内溢利同比增长121.2%至3.7百万港元,增加2.0百万港元[61] - 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0.92港仙,去年同期为0.42港仙[4][6] - 公司每股基本盈利为0.00924港元(基于4亿股加权平均股数计算)[25]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服务成本同比增长56.4%至123.5百万港元,增加44.6百万港元[55] - 公司员工费用总额为28,442千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21,845千港元增长30.2%[22] - 公司香港利得税开支为166千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421千港元下降60.6%[22] - 公司银行利息收入为665千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814千港元下降18.3%[19] - 公司租赁负债利息支出为30千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32千港元下降6.3%[20] - 公司核数师酬金保持稳定为400千港元[22] - 主要管理人员酬金总额为346.9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316.8万港元增长9.5%[4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总员工成本(不含董事薪酬)为2620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2010万港元增长30.3%[99]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公营项目收益为125,428千港元,同比增长58.3%;私营项目收益为5,929千港元,同比增长7.4%[19] - 公营项目数量增至12个(2024年:11个),私营项目减至5个(2024年:7个)[53] - 集团主要在香港从事斜坡工程业务[11] 现金流表现 - 经营所得现金从6840千港元增至10041千港元,增长46.7%[9]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70411千港元降至51516千港元,减少26.8%[9] - 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从662千港元转为-2747千港元,主要因物业厂房设备购置增加[9] - 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从-456千港元增至-70333千港元[9] - 已付股息从0千港元增至70000千港元[9] - 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减少额从20107千港元大幅降至1591千港元[9] - 合约资产变动从-8766千港元转为1788千港元增加[9] - 除所得税前溢利从3862千港元降至2092千港元,下降45.8%[9] - 折旧费用从2244千港元降至1950千港元[9] 资产和负债变动 - 现金及银行结余为70.411百万港元[7] - 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为17.071百万港元[7] - 资产净值为85.521百万港元[7] - 保留盈利为31.436百万港元[8] - 现金及银行结余增至70.4百万港元(2024年底:63.4百万港元)[62] - 流动比率提升至5.3倍(2024年底:3.6倍)[63] - 资产负债比率升至47.6%(2024年底:1.4%),主要因发行债券[64] - 流动资产净值增至80.5百万港元(2024年底:74.9百万港元)[62] - 贸易应收款项从2024年12月31日的1987.2万港元大幅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31.5万港元[30][32] - 其他应收款项从2024年12月31日的220.7万港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233.4万港元[30] - 合约资产从2024年12月31日的1386万港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2262.6万港元[35] - 未开账单收益从2024年12月31日的770.8万港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1894.1万港元[35] - 应收保留金从2024年12月31日的615.2万港元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368.5万港元[35] - 贸易应付款项从2024年12月31日的2302.1万港元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1622.8万港元[39] - 应计费用及其他应付款项从2024年12月31日的173.2万港元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84.3万港元[39] - 其他应收款项中公共设施按金从2024年12月31日的204.5万港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217.8万港元[34] - 应计专业费用为50万港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133万港元下降62.4%[40]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未建议派发中期股息[4] - 公司董事会不建议派发2025年中期股息[102] - 公司于2024年1月19日董事会建议派发特别股息每股17.5港仙,总额7000万港元[103] - 公司发行一年期债券本金总额为4000万港元,息票率为8%[28] - 债券发行于2025年6月25日进行,全部款项于2025年7月2日收讫[28] - 发行4千万港元债券,年息票率8%[63] - 拟发行债券所得款项净额将用于进军中国工业园区管理行业,重点为江西省赣州市[72] - 公司于2025年6月9日成立中国附属公司用于潜在参与中国工业园管理业务[104] - 公司决定现阶段不拓展至中国管理服务行业[105] - 公司将于2025年7月25日以现金悉数赎回债券[105] - 债券赎回不产生任何应计利息[105] - 赎回后所有责任及负债获解除及终止[105] - 公司认为交易可精简资本架构[105] - 交易可为策略发展保留财务灵活性[105] - 2025年6月30日后无重大事项发生[105] - 2025年上半年获授18份合约,总合约金额约8.306亿港元[49]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有17份在建合约,总合约金额约8.273亿港元[49] 其他重要内容 - 公司收购物业、厂房及设备支出0.2百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3.4百万港元大幅下降94.1%[2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资本开支为0.2百万港元用于收购物业、厂房及设备[67] - 公司法定股本为10亿股,价值1,000万港元[42] - 已发行及缴足股本为4亿股,价值400万港元[43] - 公司已发行普通股股本为4.0百万港元,分为400,000,000股每股面值0.01港元的股份[79] - 公司已发行普通股股本为4.0百万港元,分为400,000,000股每股面值0.01港元的股份[84] - 董事谢先生和何先生通过峻峰共同持有300,000,000股股份,各占75%权益[76][79] - 峻峰由谢先生和何先生各自按相等份额直接持有,各占50%权益[76][79] - 股东峻峰直接持有300,000,000股普通股,占权益百分比75%[81][84] - 股东曹红梅女士通过配偶权益持有300,000,000股普通股,占权益百分比75%[81][84] - 股东李剑琴女士通过配偶权益持有300,000,000股普通股,占权益百分比75%[81][84] - 购股权计划可发行股份总数上限为40,000,000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10%[89] - 购股权计划向单一承授人发行股份上限为公司已发行股本1%[90] - 购股权计划有效期自2019年12月13日起为期10年[85] - 购股权行使期限不超过授出后10年[91] - 购股权接纳期限为要约日期起21日内,代价为1港元[93] - 购股权计划项下尚未行使购股权数量为零[9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未进行任何股份购买、出售或赎回[83] - 除披露股东外,无其他人士持有须登记的股份权益或淡仓[82]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雇员总数为180名,较2024年12月31日的150名增长20%[97] - 公司无外汇风险,未进行外汇对冲[68] - 公司无或然负债[69] - 公司无资产抵押[70] - 公司无重大投资、收购或出售附属公司及联营公司[71] - 公司未因违反环保法律或法规而遭受检控、罚款或处罚[74] - 公司确认全体董事在2025年上半年遵守证券交易标准守则[95] - 控股股东及董事确认未从事与集团构成竞争的业务[96] - 审核委员会由四名成员组成,主席为拥有21年专业会计经验的执业会计师[101] - 董事会主席为谢城基先生[106][107] - 行政总裁为何家淇先生[107] - 董事会包含4位独立非执行董事[107] - 香港政府2025/26年度防治山泥倾泻开支预算达13.2亿港元,较2024/25年度的12.7亿港元增长3.9%[50] - 香港2025年第二季度实际GDP同比增长3.1%,季调后环比增长0.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