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纽威数控(688697) - 2025 Q2 - 季度财报
纽威数控纽威数控(SH:688697)2025-08-27 16:5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7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99%[21][2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30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0.17%[20][2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1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2.12%[20][21] - 基本每股收益为0.2843元/股,同比下降10.17%[20]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7.21%,同比下降1.40个百分点[20]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销售收入127,845.68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9.99%[4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降10.17%[45]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同比下降12.12%[45] - 公司营业收入为12.7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99%[74]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30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0.17%[74] - 营业收入从11.62亿元增长至12.78亿元,同比增长10.0%[140]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9.9%至12.75亿元(2024年半年度:11.60亿元)[144] - 净利润同比下降10.2%至1.30亿元(2024年半年度:1.45亿元)[141] - 基本每股收益同比下降10.2%至0.2843元/股(2024年半年度:0.3165元/股)[142]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 - 营业成本为10.19亿元人民币,同比上升14.59%[77] - 研发费用为6455.35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55%[77] - 营业成本从8.90亿元上升至10.19亿元,同比增长14.4%[140]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14.4%至10.18亿元(2024年半年度:8.90亿元)[144]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2.5%至6455.35万元(2024年半年度:5735.70万元)[141][144] - 公司报告期内费用化研发投入为64,553,523.91元,上年同期为57,356,961.15元,同比增长12.55%[63] -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5.05%,较上年同期的4.93%增加0.12个百分点[63]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5.05%,同比增加0.12个百分点[2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711.53万元人民币,同比大幅下降[21][22]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同比增长10.5%,从11,434.9百万元增至12,637.9百万元[147]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恶化,净流出从-6.9百万元扩大至-17.1百万元[147][148]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显著改善,从净流出-36.5百万元转为净流入146.9百万元[148] - 投资支付现金同比增长9.1%,从1,066.4百万元增至1,163.5百万元[148] - 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同比下降10.0%,从444.3百万元降至400.0百万元[148] - 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为200.2百万元,较去年同期的202.8百万元略有下降[148]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218.7百万元,较期初218.5百万元基本持平[148] - 母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1,277.9百万元,较合并报表的1,300.9百万元略低[150] - 母公司收到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为380.0百万元,去年同期为440.0百万元[150] - 母公司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207.3百万元,较合并报表的218.7百万元略低[151]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资产和负债 - 总资产为41.11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4.21%[2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6.72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下降3.77%[21] - 应收账款账面价值为3.82亿元人民币,占流动资产比例为11.79%[71] - 存货账面价值为11.19亿元人民币,占流动资产比例为34.55%[71] - 固定资产达6.73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16.38%,同比增长44.35%[80] - 在建工程减少52.25%至6682.10万元人民币,主要因四期厂房转固[80]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数为6.78亿元人民币,本期购买金额达11.64亿元人民币[84] - 货币资金受限805.25万元人民币,用于银行承兑汇票质押[82] - 应收票据质押3.79亿元人民币,用于承兑汇票担保及未到期票据[82] - 实收资本增长40%至4.57亿元人民币,因资本公积转增股本[80] - 公司货币资金为2.2678亿元人民币,较期初2.2981亿元略有下降[132] - 交易性金融资产为6.7763亿元人民币,较期初8.7403亿元减少22.5%[132] - 应收账款为3.8184亿元人民币,较期初3.2568亿元增长17.2%[132] - 存货为11.191亿元人民币,较期初10.2083亿元增长9.6%[132] - 固定资产为6.7332亿元人民币,较期初4.6647亿元大幅增长44.3%[133] - 在建工程为6682万元人民币,较期初1.3995亿元下降52.3%[133] - 短期借款为3.8022亿元人民币,较期初3.1021亿元增长22.6%[133] - 应付票据为7.2297亿元人民币,较期初7.0910亿元增长2.0%[133] - 应付账款为6.9184亿元人民币,较期初5.4906亿元增长26.0%[133] - 公司总资产从394.48亿元增长至411.10亿元,增幅4.2%[135] - 货币资金从2.26亿元降至2.15亿元,减少4.6%[136] - 交易性金融资产从8.74亿元降至6.78亿元,减少22.4%[136] - 应收账款从3.40亿元增至3.96亿元,增长16.5%[136] - 存货从10.08亿元增至11.04亿元,增长9.5%[136] - 短期借款从3.10亿元增至3.80亿元,增长22.6%[137] - 实收资本从3.27亿元增至4.57亿元,增长40.0%[134][138] - 未分配利润从7.15亿元降至6.48亿元,减少9.3%[134] - 公司2025年半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总额为17.37亿元人民币[153] - 公司通过资本公积转增股本增加实收资本1.31亿元人民币[154] - 2025年半年度综合收益总额为1.30亿元人民币[153] - 公司向股东分配利润1.96亿元人民币[154] - 专项储备本期增加391.19万元人民币[154] - 2025年半年度未分配利润减少6597.45万元人民币[153] - 公司2024年半年度综合收益总额为1.45亿元人民币[155] - 2024年半年度向股东分配利润1.96亿元人民币[155] - 2024年专项储备增加72.35万元人民币[157] - 2025年6月末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6.72亿元人民币[154] - 公司实收资本从3.27亿元增加至4.57亿元,增幅40%[159][160] - 资本公积从5.60亿元减少至4.29亿元,降幅23.3%[159][160] - 未分配利润从7.16亿元减少至6.51亿元,降幅9%[159] - 2025年半年度综合收益总额1.31亿元[159] - 2025年半年度对股东分配利润1.96亿元[159] - 专项储备增加39.12万元至1131.05万元[159][160] - 所有者权益合计从17.40亿元减少至16.76亿元,降幅3.7%[159] - 2024年半年度综合收益总额1.46亿元[160][161] - 2024年半年度对股东分配利润1.96亿元[161] 各条业务线表现:产品系列 - 公司主营产品为数控机床,主要包括金属切削机床和金属成形机床[11] - 大型加工中心工作台宽度覆盖800mm至5,000mm范围[28] - 大型加工中心工作台长度覆盖1,300mm至32,000mm范围[28] - 定柱式龙门加工中心工件长度最大可达15米[29] - 动柱式龙门加工中心特别适合工件长度在10米以上的超大工件[30] - 五轴联动龙门加工中心系列采用五轴全闭环控制实现高精度联动[30] - 高架桥式五轴联动龙门加工中心采用直线电机驱动方式[30] - 数控卧式铣镗床系列具备任意角度分度加工功能[30] - 数控刨台卧式铣镗床系列配备重载精密数控回转工作台[30] - 数控落地铣镗床系列配备数控回转工作台实现任意角度分度加工[30] - 五轴立式加工中心系列主轴最高转速20,000rpm,三轴进给速度48m/min[32] - 高速型立式加工中心系列主轴最高转速24,000rpm,三轴进给速度大于40m/min[32] - 重切型立式加工中心系列主轴最高转速8,000rpm,适用于大扭矩切削[32] - 精密型立式加工中心系列主轴最高转速30,000rpm,具备低振动高精度特性[32] - 动柱型立式加工中心系列主轴转速8,000rpm,支持交换工作台提升效率[33] - 门型立式加工中心系列主轴转速8,000rpm,最大扭矩可达800Nm[33] - 双主轴立式加工中心系列采用双电主轴结构,满足多工序高效加工[33] - 数控立式车床系列加工范围覆盖400mm至6,300mm[33] - 立式车削中心系列实现车削、钻削、镗孔及攻丝多工序一次装夹加工[33] - 数控球面磨床加工球体尺寸范围2英寸至64英寸[39] - 平行双主轴数控卧车适合加工直径φ120mm以下零件[39] - 复合加工中心X轴快移速度达60米/分钟[40] - 三偏心蝶阀车磨一体机加工效率较传统提升五倍以上[40] - 推出大型加工中心等系列产品共300多种型号[51] 各条业务线表现:新能源汽车行业 - 公司成立新能源汽车行业项目部,致力于工艺方案、工装夹具设计及智能化产线设计[34] - 新能源汽车行业开发多款机型,包括龙门加工中心、卧式加工中心、立式加工中心、数控立式车床等型号[35] - 新能源汽车行业龙门加工中心系列采用直线电机、齿轮齿条及丝杠传动,可配备全直驱高速双轴摆头[36] - 新能源汽车行业卧式加工中心系列采用T型整体床身,针对4轴或5轴加工需求,适用于大规格轻金属工件[36] - 新能源汽车行业立式加工中心系列采用全动柱结构,X轴使用齿轮齿条传动实现高速运动[36] - 新能源汽车行业数控立式车床系列采用双车刀刀座设计,可同时加工零件两个表面[36] - 新能源汽车行业五轴卧式加工中心系列采用BC轴DD马达直驱和中空丝杠冷却技术[37] - 新能源汽车行业数控卧式车床系列采用整体倾斜床身设计,配备自主研发伺服刀架和电主轴[37] - 新能源行业数控机床研发项目预计总投资3,200万元,本期投入560.50万元,累计投入2,777.50万元[66] 各条业务线表现:人形机器人行业 - 公司针对人形机器人行业开发了数控卧式车床系列,用于丝杠和减速器等关键零部件加工[37] 研发与技术创新 - 研发人员323人占员工总数21.03%[40] - 高级工程师43名及工程师52名[40] - 研发人员占比达员工总数的21.03%[48] - 高级工程师43名、工程师52名[48] - 累计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研发项目15项[48] - 公司参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等研发项目15项[27] - 部分机型加工稳定性提升40%[55] - 滑动导轨机床运行速度提升35%以上[56] - 公司自2015年开始研究机床静刚度和动刚度[53] - 自主研发核心功能部件包括电主轴、数控转台、伺服刀架等[54] - 采用低热膨胀系数矿物铸件材料提升机床精度保持性[56] - 开发多功能测试仪实现多信号数据集中检测与智能分析[56] - 采用大推力直线电机直接驱动提升位置精度保持性[56] - 优化伺服系统参数提升运动控制系统精度[53] - 采用对置双电主轴结构实现车铣复合功能[54] - 运用热补偿和热抑制技术实现复杂零件五轴联动加工[54] - 报告期内新增知识产权申请36件(含发明专利10件),获得授权35件(含发明专利4件)[59]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累计获得发明专利30件,实用新型专利211件,外观设计专利28件,软件著作权43件[59] - 公司拥有专利312项,其中发明专利30项[70] - 高速高精五轴联动立式加工中心研发项目预计总投资2,600万元,本期投入275.72万元,累计投入1,230.19万元[66] - 超高速快移五轴联动龙门加工中心技术研发项目预计总投资1,820万元,本期投入573.22万元,累计投入1,270.77万元[66] - 数控机床精密功能部件研发项目预计总投资1,970万元,本期投入394.31万元,累计投入1,019.94万元[66] - 超高速快移双主轴五轴联动卧式加工中心技术研发项目预计总投资1,500万元,本期投入511.52万元[66] - 重切削数控卧式车床研发项目预计总投资1,000万元,本期投入300.22万元[66] - 研发人员数量为323人,占公司总人数比例为21.03%[68] - 研发人员薪酬合计为4720.68万元人民币,平均薪酬为14.62万元[68] - 研发项目总投入资金为2.24亿元人民币,累计投入1.30亿元人民币[67] - 公司研发费用增加主要由于研发人员薪酬增长[76] 供应链与销售模式 - 数控系统主要采购自发那科等国际供应商[42] - 核心功能部件及传动部件以进口或境外品牌为主[42] - 采用经销为主直销为辅的销售模式[44] - 外协加工聚焦非核心工序如铸件粗加工和半精加工[44] - 主营业务经销收入占比为79.52%[70] - 公司产品销往60多个国家或地区[51] 公司治理与承诺 - 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未经审计[4] - 公司董事会及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半年度报告内容真实、准确、完整[3] - 公司已在本报告中详细阐述经营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及应对措施[4] - 公司报告期内无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5] - 公司不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6] - 公司不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6] - 公司不存在半数以上董事无法保证半年度报告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的情况[7] - 报告期指2025年上半年度[11] - 公司常用货币单位为人民币元、万元、亿元[11] -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承诺上市后36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直接及间接持有股份[93] - 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承诺任职期间每年转让股份不超过直接及间接持有股份总数的25%[93] - 核心技术人员承诺限售期满后4年内每年转让首发前股份不超过上市时持股总数的25%[93] - 控股股东承诺锁定期满后两年内减持价格不低于发行价(除权除息后)[95] - 控股股东承诺若上市后6个月内股价连续20日低于发行价则锁定期自动延长6个月[95] - 公司承诺限售期满后减持需明确披露控制权安排以保证持续稳定经营[93][94] - 5%以上股东新有威、杨溟、姚毓明适用与其他承诺类型相关的股份锁定条款[91][92] - 所有承诺方均报告期内履行承诺且未出现未能及时履行情况[91][92] - 员工持股计划涉及的股份流通限制需遵循相关计划及协议约定[93] - 减持行为需提前通知公司并按监管要求进行公告披露[95] - 限售期届满后两年内减持股票数量累计不超过发行前所持股份总数的100%[96] - 减持价格不低于发行价若除权除息则按调整后价格计算[96][98] - 上市后6个月内股价连续20日低于发行价则锁定期自动延长6个月[98] - 存在重大违法触及退市时自处罚决定起至终止上市前不减持股票[98] - 欺诈发行确认后5个工作日内启动回购全部公开发行股份程序[99][100] - 填补回报措施包括约束职务消费和与薪酬制度挂钩[100][102] - 控股股东承诺不从事与公司主营业务构成竞争的业务[103][104] - 避免同业竞争承诺直至不再作为控股股东或股票终止上市时失效[104] -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承诺若未履行承诺,所获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