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务业绩:收入和利润 - 集团股东应占基础溢利为51.18亿港元(对比上年度51.71亿港元)[4] - 收入同比下降6.6%至81.83亿港元(2024年:87.65亿港元)[47] - 毛利同比增长13.8%至38.95亿港元(2024年:34.21亿港元)[47] - 年度溢利同比下降5.9%至40.01亿港元(2024年:42.51亿港元)[47] - 公司股东应占基础溢利为5118百万港元,较去年5171百万港元下降1.0%[66] - 每股基本盈利计算盈利为4019百万港元,较去年4402百万港元下降8.7%[66] - 每股基本盈利下降13.5%至0.45港元(2024年:0.52港元)[47] - 每股基本盈利从4.402港元降至4.019港元,同比下降8.7%[64] - 公司除税前溢利从47.7亿港元下降至44.72亿港元,同比减少6.2%[57] - 公司整体分部业绩从46.08亿港元增至47.38亿港元,同比增长2.8%[54][55] 财务业绩:成本和费用 - 财务收益净额同比下降4.3%至21.98亿港元(2024年:22.97亿港元)[47] - 公司所得税支出从5.19亿港元降至4.71亿港元,同比下降9.2%[62] 物业销售业务表现 - 集团应占物业销售总收入为108.13亿港元(对比上年度88.93亿港元)[7] - 公司物业销售分部收入为109.2亿港元,业绩为10.3亿港元,其中来自联营公司及合营企业的收入占比为73.3%[54] 物业租赁业务表现 - 集团总租金收益为34.86亿港元同比下降1.8%[14] - 净租金收益为27.82亿港元同比下降4.4%[14] - 公司物业租赁分部业绩为27.99亿港元,占合计分部业绩的59.1%[54] 投资物业表现 - 投资物业重估亏损(扣减递延税项)为10.84亿港元(对比上年度5.8亿港元)[4] - 投资物业公平值变动亏损6.53亿港元(2024年收益1.93亿港元)[47] - 投资物业公平值变动导致亏损从1.93亿港元扩大至6.53亿港元[57] - 投资物业价值微降0.4%至660.44亿港元(2024年:662.89亿港元)[49] - 联营公司投资物业公平值减少3.24亿港元,较上年2.32亿港元扩大39.7%[59] - 合营企业投资物业公平值减少1.67亿港元,较上年1.8亿港元收窄7.2%[60] 出租率情况 - 投资物业整体出租率89.6%同比下降1.2个百分点[14] - 住宅物业出租率90.7%同比上升3.9个百分点[14][15] - 写字楼物业出租率83.9%同比下降2.6个百分点[15][16] 土地储备和物业组合 - 土地储备应占楼面面积约1890万平方呎(商业48.8% 住宅26.2% 工业10.5% 停车场8.3% 酒店6.2%)[9] - 发展中物业400万平方呎 投资物业和酒店1340万平方呎 已完成销售物业150万平方呎[9] - 中国内地土地储备应占楼面面积350万平方英尺[20] - 投资物业组合中商业占比63.7%工业及停车场各占11.7%[16] 项目发展和取得 - 购入驻门住宅地皮应占楼面面积282,103平方呎(集团权益100%)[10] - 取得香港项目占用许可证总楼面面积929,716平方呎(包括柏珑I及II 291,710平方呎)[11] - 取得香港项目满意纸或转让同意书总楼面面积845,455平方呎(包括凯柏峰382,587平方呎)[12] 现金流和财务状况 - 集团现金及银行存款512.6亿港元借贷总额17.999亿港元[22] - 公司于六月三十日拥有净现金494.61亿港元[23] - 现金及定期存款大幅增长至512.6亿港元(2024年:464.17亿港元)[49] - 托管持有现金增至1151百万港元,较去年843百万港元增长36.5%[68] - 公司全部借贷于一年内偿还且以浮息为基础[23] - 公司现金及银行存款大部分为港元,一部分为美元、人民币及新加坡元[23] - 银行借贷一年内到期部分新增17.99亿港元(2024年:0港元)[49] 资产和债务 - 公司资产总值1836.13亿港元,股东权益总额1693.97亿港元[23] - 权益总额同比增长2.2%至1698.97亿港元(2024年:1663.16亿港元)[50] - 公司股东应占集团账面净值为每股18.51港元(去年同期为19.17港元)[23] - 逾期超90日应收贸易账款增至137百万港元,较去年74百万港元增长85.1%[67] - 应付贸易账款降至63百万港元,较去年116百万港元下降45.7%[69][70] - 已动用银行贷款融资担保降至6144百万港元,较去年7777百万港元下降21.0%[71] - 未动用银行贷款融资担保降至806百万港元,较去年1521百万港元下降47.0%[71] 资本承担 - 已签约资本承担为77百万港元,较去年82百万港元下降6.1%[72] - 联营公司及合营企业已签约资本承担为273百万港元,较去年301百万港元下降9.3%[72] - 联营公司及合营企业未签约资本承担为480百万港元[72] 酒店业务表现 - 酒店经营收入15.06亿港元经营溢利4.75亿港元[17] 市场环境与运营数据 - 访港旅客人数达4700万人次同比增加约470万人次[18] - 2025年上半年一手住宅成交9334宗,与去年同期9419宗相若[40] - 银行提供高达1%现金回赠的按揭优惠计划[40] - 香港银行同业拆息从2023年12月高位5.63%降至2025年7月平均1%[38] - 香港人才计划吸引超51万宗申请,超22万人才及家眷抵港[38] - 来港人才平均年龄35岁,近90%随行子女为14岁以下[40] 企业管治 - 公司采纳并遵守《上市规则》附录C1《企业管治守则》的所有适用条文[75] - 公司主席兼行政总裁角色未区分由董事会主席担任[75] - 董事会主席因海外陪同妻子就医缺席2024年10月23日股东周年大会[76] - 董事会副主席黄永光主持2024年股东周年大会并回答问题[76] - 集团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年度经审核综合财务报表已由审核委员会审阅[77] 股东信息 - 每股派息共58港仙(包括末期息43港仙及中期息15港仙)[5] - 2025年年报将于2025年9月26日星期五寄发印刷本予股东[78] - 年报将在香港交易所网站及公司网站www.sino.com登载[78] 可持续发展与ESG - 公司获纳入CDP 2024年度「A级别名单」及MSCI ESG评级维持「AA」评级[29] - 公司在全球房地产可持续标准评估中获五星级别[29] - 公司温室气体减排目标获科学基础目标倡议组织认证[32] - 公司供应商气候伙伴计划已有约50家供应商加入,逾半数签署碳管理约章[32] - 公司海洋清洁机器人已清理逾600公斤废弃物,其中约半数为塑料废料[32] 创新与社区参与 - 35座管理物业获得国际WiredScore认证评级,为香港最大规模认证组合[34] - 社区健康科技日活动吸引超500人次参与,乐龄创科月邀请超100名基层长者[34] - 创业大赛吸引340支参赛队伍,近四分之一来自15个国家[34] - 香港创科展吸引超5.8万人次参观,展出120队学生创新发明[35][36] - 集团与慈善基金为超6000名基层人士及儿童共庆新岁[37] 地区业务分布 - 中国内地及香港地区收入占比达81.1%,非流动资产占比达94.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