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表现 - 总收入59.53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0.6%[4][5][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总收入为人民币59.531亿元,同比增长50.6%[9]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收入达到人民币5953.1百万元,同比增长50.6%[19]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收入为59.53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39.52亿元人民币增长50.6%[92][93]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收入59.53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39.52亿元增长50.6%[130] - 总收入同比增长50.6%至59.53亿元人民币,其中医药产品销售收入增长37.3%至52.34亿元人民币[137] - 毛利51.19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6.3%[4][7] - 期内利润8.343亿元人民币,同比扭亏为盈[4][7]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录得除税前利润8.97亿元人民币,相比2024年同期亏损3.93亿元人民币实现扭亏为盈[92] - 期内利润为人民币834.3百万元,去年同期亏损人民币392.6百万元[104] - 公司扭亏为盈,实现净利润8.34亿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亏损3.93亿元人民币)[141] - Non-IFRS利润12.132亿元人民币,同比大幅改善[4][8] - 公司2025年上半年Non-IFRS净利润增至人民币1213.2百万元[19] - Non-IFRS EBITDA为14.128亿元人民币,实现强劲增长[4][8] - 公司2025年上半年Non-IFRS EBITDA增至人民币1412.8百万元[19] - Non-IFRS EBITDA为人民币1,412.8百万元,去年同期为负人民币160.8百万元[104] 成本和费用 - 毛利率86.0%,同比提升3.1个百分点[7]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为86.0%,较2024年同期的82.9%提升3.1个百分点[92] - 2025年上半年毛利51.20亿元人民币,毛利率85.9%[130] - 研发开支10.08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7.9%[7]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研发开支为10.09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13.99亿元人民币减少27.9%[92][98] - 研发开支10.0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7.9%[130] - 销售及市场推广开支23.751亿元人民币,占收入39.9%[7] - 公司2025年上半年销售及市场推广开支为23.75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18.79亿元人民币增长26.4%[92][100] - 销售及市场推广开支23.7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6.4%[130]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行政及其他开支占收入比例从8.1%下降至7.4%,降低0.7个百分点[99] 业务线收入构成 - 产品收入52.33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7.3%[7] - 产品收入为人民币52.338亿元,同比增长37.3%[9]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医药产品销售达52.3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7.3%[93] - 授权费收入6.656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1.159亿元显著增加[7]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授权费收入为6.66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1.16亿元人民币大幅增长474.1%[93][94] - 授权费收入大幅增长至66.56亿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为11.59万元),主要来自欧洲市场(5.51亿元人民币)及美国市场(1.17亿元人民币)[137][139] - 研发服务费收入同比增长115.2%至5370万元人民币[137] - 特许权使用款项及其他相关付款增至人民币551.6百万元,同比增长32.3%[101] 地区市场表现 - 中国地区收入增长38.3%至52.85亿元人民币,占总收入88.8%[139] - 欧洲市场收入贡献5.51亿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为0),美国市场收入稳定在1.17亿元人民币[139] 产品商业化进展 - 肿瘤产品组合扩展至16款产品[10] - 报告期内成功商业化上市五款新药[10] - 公司商业化产品线已扩展至共16款获批产品[20] - 公司商业化产品组合包含16款获批产品[33] - 公司已推出16款产品上市,2个品种在NMPA审评中,4个新药分子进入3期或关键性临床研究[30] - 另有15个新药品种已进入临床研究阶段[30] - 达伯舒®(信迪利单抗注射液)已在中国获批七项适应症并纳入NRDL,第八项适应症子宫内膜癌于2024年12月获NMPA附条件批准[34] - 达伯舒®第九项适应症NDA于2025年2月获NMPA受理并纳入优先审评,预计2025年年底左右获批[35] - 达伯舒®第十项适应症NDA于2025年6月获NMPA受理[35] - 达攸同®(贝伐珠单抗注射液)已在中国获批八项适应症并纳入NRDL[39] - 达伯特®(氟泽雷塞片)和达伯乐®(己二酸他雷替尼胶囊)分别于2025年6月获澳门ISAF批准[40][41] - 达伯乐®(己二酸他雷替尼胶囊)于2025年1月获第二项NDA批准,2025年6月获美国NCCN指南推荐为ROS1+ NSCLC优选药物[48] - 奥壹新®(利厄替尼片)于2025年1月及4月分别获NMPA批准两项适应症[49] - 信必乐®(托莱西单抗注射液)已在中国获批并纳入NRDL[50] - 信必敏®(替妥尤单抗N01注射液)已在中国获批用于治疗TED[52] - 玛仕度肽(IBI362)用于T2D患者血糖控制的新药申请(NDA)正在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审评中[53] - 玛仕度肽用于超重或肥胖成人长期体重管理于2025年6月获NMPA批准[57] - 信必乐®(托莱西单抗)于2024年11月成为中国首个纳入国家医保的本土原研PCSK9抑制剂,医保目录2025年1月1日生效[55] - 信必敏®(替妥尤单抗)于2025年3月获NMPA批准用于治疗TED,是中国首款获批的IGF-1R药物[56] - 信必敏®获批为中国患者带来70年来首款TED突破性创新药[23] 研发管线进展 - 两款候选药物与三项新适应症处于新药上市申请审批阶段[10] - IBI363针对IO经治鳞状非小细胞肺癌的全球多中心III期临床研究获FDA及NMPA许可[11] - IBI343在中国启动针对三线胰腺导管腺癌的III期临床研究[11] - 玛仕度肽共七项III期临床研究已完成或正在进行中[11] - 匹康奇拜单抗共三项III期临床研究已完成或正在进行中[11] - 国清院成功推进3个新分子进入IND准备阶段[13] - 达伯舒®第九及第十个适应症正在进行NDA审批[21] - 达伯舒®用于NSCLC围手术期治疗的3期临床试验预计2026年年初读出数据[21] - 玛仕度肽预计2025年下半年获批治疗T2D的第二个适应症[23] - 玛仕度肽9mg的III期临床研究(GLORY-2)将读出数据针对中重度肥胖患者[23] - IBI112(匹康奇拜单抗)预计2025年年底获批用于治疗银屑病,16周时超过80%患者达到PASI90应答率[24] - IBI363(PD-1/IL-2α-bias)和IBI343(CLDN18.2 ADC)2025年上半年读出PoC数据并推进至注册研究阶段[25] - IBI343(CLDN18.2 ADC)启动针对胰腺癌三线治疗的III期临床研究,为全球首款在该癌种进入注册临床阶段的ADC药物[27] - IBI343(CLDN18.2 ADC)首個胃癌國際多中心III期臨床研究已自2024年啟動[27] - 玛仕度肽开展七项III期临床研究及一系列I/II期临床研究[23] - IBI310(伊匹木单抗)NDA于2025年2月获NMPA受理并纳入优先审评,预计2025年底获批用于MSI-H/dMMR结肠癌新辅助治疗[60] - IBI343用于晚期GC三线治疗的MRCT III期研究(G-HOPE-001)在中国及日本进行中[62] - IBI343用于PDAC三线治疗的III期研究(G-HOPE-002)于2025年8月完成中国首例患者给药[62] - IBI354用于PROC治疗的III期研究于2025年3月完成中国首例受试者给药,该适应症已获NMPA突破性疗法认定(BTD)[64] - IBI363全球III期研究(MarsLight-11)计划招募约600名鳞状NSCLC患者,主要终点为OS[71] - 公司计划2025年下半年在中国及美国启动IBI3032的I期临床研究[91] - 匹康奇拜单抗(IBI112)NDA预计2025年底获批用于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78] - IBI302治疗nAMD的III期研究预计2026年读出首要临床终点[84] - 替古索司他(IBI128)II期研究显示较非布司他更优降尿酸效果和安全性,III期研究计划2025年下半年启动[85] - IBI355在pSS的I期研究显示每月给药间隔潜力[86] - IBI3016针对轻度高血压患者的I期临床试验进行中[87] 临床数据结果 - 玛仕度肽6mg治疗24周后HbA1c降低2.15%,4mg和6mg组分别有40.6%和64.9%的患者体重降低≥5%且HbA1c<7.0%(安慰剂组0%)[61] - 玛仕度肽GLORY-1 III期研究结果于2025年5月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发表,是中国创新代谢疗法研究首次在该期刊发表[61] - IBI343治疗PDAC患者1期数据:CLDN18.2≥60%人群(N=44)cORR为22.7%,DCR为81.8%,mPFS为5.4个月,OS为9.1个月[67] - IBI343治疗G/GEJ腺癌1期数据:CLDN18.2≥75%人群(N=31)cORR为32.3%,DCR为90.3%,mPFS为5.5个月,当前OS为10.8个月[67] 合作与授权 - 公司与罗氏就IBI3009达成协议:获8000万美元首付款,潜在里程碑付款达10亿美元[72] - 公司与罗氏签订独家授权协议,获得8000万美元首付款[94] 财务和资产状况 - 公司现金储备折合约20亿美元[19] - 银行结余及现金等金融资产为人民币11,002.9百万元,较期初增长7.6%[10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银行结余及现金95.40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底75.08亿元增长27.1%[131] - 流动资产总额为人民币13,092.9百万元,流动负债为人民币5,012.5百万元[106][107] - 未动用银行融资额度约人民币4,011.5百万元[107] - 流动比率提升至2.6,速动比率提升至2.4[108] - 抵押资产总额为人民币2,259.5百万元(物业设备1,960.8+土地266.4+存款32.3)[110] - 公司总权益144.22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底131.18亿元增长9.9%[132] - 贸易应收款项增长45.4%至17.22亿元人民币,其中99.7%账龄在180天以内[143][144] - 贸易应付款项增长17.3%至4.08亿元人民币,其中60天以上账期金额占比21.5%[144] - 外汇亏损净额人民币36.4百万元,去年同期收益人民币65.3百万元[104] - 所得税开支增至人民币62.8百万元,主要因授权费收入确认[102] - 所得税开支大幅增加至6279.6万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为3.5万元),主要来自新加坡企业所得税[140] - 每股基本盈利为0.51元人民币,摊薄后每股盈利为0.49元人民币[141] 产能和运营 - 公司投入运行的产能共计140,000升[15] - 公司MSCI ESG评级为AAA,是中国唯一获此评级的生物科技公司[15] - 公司于2025年ASCO年会上发表八项口头报告[16] 人力资源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雇员总数为6,190名,较2024年12月31日的5,659名增长9.4%[114] - 研发人员超过1,100名,化学、制造和控制人员超过1,000名,销售及市场推广人员超过3,600名[11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薪酬成本总额为人民币16.034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13.916亿元增长15.2%[115] - 公司未发生重大劳资纠纷或招聘困难[116] 融资活动 - 2025年配售事项以每股78.36港元价格配售55,000,000股新股,净筹资约42.654亿港元[124] - 2023年配售事项以每股34.92港元价格配售68,000,000股新股,净价每股约34.66港元,总市值26.044亿港元[126] - 2023年配售事项所得款项净额约2356.8百万港元(约人民币2163.0百万元),其中60%用于全球管线研发、30%用于IBI362开发、10%用于一般企业用途[12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2023年配售款项已使用人民币1603.4百万元,剩余人民币559.6百万元未动用[127] - 2025年配售事项完成配售5500万股新股,每股净价77.55港元,所得款项净额约4265.4百万港元[129] - 2025年配售款项90%(约3838.9百万港元)用于创新管线研发,10%(约426.5百万港元)用于一般企业用途[129] 公司治理 - 董事会不建议派发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117] - 公司未涉及任何重大诉讼或仲裁[125] - 审计委员会由四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许懿尹女士担任主席[122] - 执行董事俞德超博士同时担任董事会主席及首席执行官职务[119] 产品权益范围 - 达伯舒®(信迪利单抗)已在全球获批用于1L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1L肺鳞癌、1L肝癌、1L胃癌、1L食管癌、霍奇金淋巴瘤、2L EGFRm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及2L子宫内膜癌,并提交结直肠癌和肾细胞癌NDA申请[32] - 达攸同®(贝伐珠单抗)在全球获批用于肺癌、结直肠癌、肝癌、胶质母细胞瘤、宫颈癌、卵巢癌及2L EGFRm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32] - 达伯华®(利妥昔单抗)在全球获批用于非霍奇金淋巴瘤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32] - 信尔美®(玛仕度肽)在中国大陆、香港、台湾和澳门权益范围内,针对成人肥胖/超重、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头对头司美格鲁肽)、中重度肥胖(9mg)、OSA合并肥胖、肥胖合并MAFLD(头对头司美格鲁肽)、MASH、HFpEF、高剂量肥胖及青少年肥胖开展研究[32] - 信必乐®(托莱西单抗)在全球获批用于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和混合型血脂异常[32] - 信必敏®(替妥尤单抗)在全球获批用于甲状腺眼病[32] - 苏立信®(阿达木单抗)在全球获批用于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关节炎、银屑病、儿童斑块状银屑病、幼年特发性关节炎、葡萄膜炎、成年和儿童克罗恩病[32] - IBI310(伊匹木单抗N01)在全球针对结直肠癌新辅助治疗处于临床前/IND阶段[32] - IBI343(CLDN18.2 ADC)在全球针对3L胃癌、3L胰腺癌、1L胃癌及2L胰腺癌处于临床前/IND阶段[32] - IBI354(HER2 ADC)在全球针对3L铂耐药卵巢癌和IO初治黑色素瘤处于临床前/IND阶段[32] 新药研发进展 - IBI3020完成全球首次人体给药,为首个靶向CEACAM5双载荷ADC[74]
信达生物(01801) - 2025 - 中期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