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表现 - 持续经营业务收入为人民币8.012亿元,同比下降43.4%[6][7] - 公司拥有人应占持续经营业务亏损为人民币7850万元,亏损同比扩大11.4%[6][7] - 净亏损率为-9.8%,较去年同期-5.0%恶化4.8个百分点[6][7] - 经营亏损为人民币1.057亿元,经营亏损率为-13.2%[7] - 持续经营业务每股基本及摊薄美国存托股亏损为人民币-2.16元[6][7] - 2025年上半年收入为8.0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3.4%[90] - 2025年上半年经营亏损为1.06亿元人民币,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90] - 2025年上半年持续经营业务亏损为8571.3万元人民币[90] - 2025年上半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7849.5万元人民币[90] - 2025年上半年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0.07元人民币[91] - 2025年上半年每股美国存托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2.16元人民币[91] - 本期亏损78,495千元,而去年同期为利润139,014千元,业绩由盈转亏[97][98] - 公司拥有人应占持续经营业务亏损扩大11.4%,从7048万人民币增至7849万人民币[145] - 每股基本亏损从0.06人民币增至0.07人民币[146] - 每股美国存托股基本亏损从1.94人民币增至2.16人民币[146] 毛利率和毛利变化 - 毛利率为26.1%,较去年同期37.1%下降11.0个百分点[6][7] - 持续经营业务毛利同比下滑60.2%至2.092亿元人民币,毛利率从37.1%降至26.1%[29] - 2025年上半年毛利润为2.0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0.2%[90] - 毛利同比下降60.2%(从525,782千元降至209,161千元)[127] 成本和费用变化 - 研发开支同比大幅减少70.7%至1.17亿元人民币,因调整业务结构和投资回报导向管理[30] - 公司持续经营业务的一般及行政开支减少26.8%,从人民币146.0百万元降至106.9百万元[32] - 公司金融及合同资产减值亏损净额下降40.4%,从人民币23.2百万元降至13.9百万元[33] - 公司其他收入、收益或亏损净额减少50.1%,从人民币30.2百万元降至15.1百万元[34] - 公司持续经营业务的财务收入下降14.4%,从人民币29.7百万元降至25.4百万元[35] - 公司持续经营业务的财务成本大幅减少61.6%,从人民币8.0百万元降至3.1百万元[36] - 2025年上半年研发开支为1.1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0.7%[90] - 持续经营业务总开支同比下降40.6%,从15.28亿人民币降至9.08亿人民币[134] - 技术服务费用大幅下降63.6%,从7.93亿人民币降至2.89亿人民币[134] - 雇员福利开支下降16.1%,从5.08亿人民币降至4.26亿人民币[134][135] - 研发成本同比下降70.7%,从4.00亿人民币降至1.17亿人民币[134] - 其他收入净额下降50.1%,从3018万人民币降至1508万人民币[136] - 财务收入净额增长3.0%,从2169万人民币增至2235万人民币[137] - 所得税开支从收益234.6万人民币转为开支236.8万人民币[138] - 物业及设备折旧开支同比下降41.2%,从2024年上半年的30,337千元人民币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17,846千元人民币[148] - 无形资产摊销金额同比下降64.7%,从2024年上半年的36,032千元人民币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12,702千元人民币[150][151] - 计入收入成本的无形资产摊销同比下降57.0%,从2024年上半年的29,228千元人民币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12,565千元人民币[151] - 计入一般及行政开支的物业折旧同比下降43.0%,从2024年上半年的24,628千元人民币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14,034千元人民币[149] - 研发开支中的物业折旧同比下降35.2%,从2024年上半年的1,797千元人民币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1,164千元人民币[149] - 股份支付开支为人民币396.6万元,较去年同期220.5万元增长80%[171] - 一般及行政开支中股份支付费用达人民币273.7万元,占股份支付总额的69%[171] 业务线收入表现 - 来自平安集团及陆金所的收入为人民币3.840亿元,同比下降59.0%[7][9] - 来自第三方客户的收入为人民币4.171亿元,同比下降13.1%[7] - 持续经营业务收入同比下降43.4%至8.012亿元人民币,主要因云服务平台收入减少[26][27] - 云服务平台收入同比暴跌99.6%至234.9万元人民币,因2024年7月起战略性终止该业务[26][27] - 运营支持服务收入同比增长16.6%至3.095亿元人民币,受益于保险解决方案交易量增加[26][27] - 风险管理服务收入同比下降16.4%至1.058亿元人民币,因银行风险分析解决方案交易量减少[26][27] - 获客服务收入同比下降56.3%至994.2万元人民币,因数字化信贷解决方案放款系统交易量减少[26][27] - 开发后维护服务收入同比增长32.3%至3884.2万元人民币,受境外客户需求增加驱动[26][27] - 实施收入同比下降10.6%至2.914亿元人民币,因中国金融服务系统需求减少[26][27] - 云服务平台收入同比暴跌99.6%(从607,416千元降至2,349千元)[128][130] - 实施收入同比下降10.6%(从326,086千元降至291,417千元)[128] - 获客服务收入同比下降56.3%(从22,775千元降至9,942千元)[128] - 风险管理服务收入同比下降16.4%(从126,514千元降至105,785千元)[128] - 来自平安集团及其附属公司的收入下降53.3%至人民币3.840亿元[191] - 关联方合并理财产品收益净额下降99.1%至人民币5万元[191] 产品和解决方案表现 - 数字信贷解决方案将贷款处理效率提升60%以上,AI风控能力提高50%,模块配置迭代效率提升30%[16] - AI抵押贷方案使客户经理产能提升约六倍,贷款审批时间缩短至约一天[14] - 财富管理产品将客户AUM提高超过20%,私人银行客户数量增长38%[14] - 商机触达率提升2至3倍[14] - 数字化零售解决方案新增落地两家股份制银行[16] - 数字化零售解决方案提供"咨询+系统+运营"一体化服务[12] - 数字化信贷解决方案覆盖对公信贷和中小企业信贷场景,提供端到端管理系统[13] - 数字化经营解决方案涵盖资产负债分析、流动性风险管理和资本管理等全面决策功能[14] - 加马平台整合AI与数据技术,提供智能反欺诈和深度伪造检测功能[17] - 端到端数字产险解决方案帮助保险公司降低成本并打击欺诈性理赔[15] 地区和市场表现 - 境外业务已扩展至20个国家及地区,覆盖214名客户[20] 资产和负债变化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385.0百万元,较2024年末的1947.9百万元大幅减少[42] - 公司资本负债比率为2.0%,较2023年末的1.7%有所上升[46] - 公司总资产从2024年12月31日的3,967,252千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3,727,470千元,减少239,782千元(约6.0%)[93]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大幅减少,从1,947,922千元降至385,031千元,减少1,562,891千元(约80.2%)[93]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显著增加,从455,016千元增至1,082,608千元,增长627,592千元(约137.9%)[93] - 受限制现金及超过三个月的定期存款大幅增加,从51,940千元增至794,101千元,增长742,161千元(约1,428.5%)[93] - 权益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2,503,943千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2,407,940千元,减少96,003千元(约3.8%)[93][97] - 累计亏损从8,333,291千元扩大至8,411,786千元,增加78,495千元[97] - 流动负债总额从1,439,693千元下降至1,292,149千元,减少147,544千元(约10.2%)[94] - 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流动)从993,842千元下降至913,319千元,减少80,523千元(约8.1%)[94] - 应付工资及福利从311,190千元下降至235,794千元,减少75,396千元(约24.2%)[94] - 合同资产总额下降7.5%(从125,842千元降至116,416千元)[133] - 减值亏损拨备下降20.3%(从62,422千元降至49,733千元)[133] - 物业及设备期末账面净值同比下降31.3%,从2024年6月30日的65,832千元人民币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45,209千元人民币[148] - 使用权物业账面净值下降32.2%,从2024年6月30日的40,455千元人民币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27,421千元人民币[148] - 无形资产账面净值同比下降46.4%,从2024年6月30日的340,483千元人民币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182,559千元人民币[150] - 商誉账面净值同比下降45.6%,从2024年6月30日的289,161千元人民币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157,260千元人民币[150] - 业务牌照账面净值同比下降92.6%,从2024年6月30日的14,667千元人民币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1,082千元人民币[150] - 贸易应收款项从2024年末5.065亿人民幣增至2025年6月末5.598亿人民幣[156][161] - 1年內賬齡貿易應收款項占比84.1%(5.345億/6.353億)[162] - 預付款項及其他應收款項從2024年末3.487億人民幣降至2025年6月末2.899億人民幣[156][163] - 租賃負債從2024年末2440.5萬人民幣增至2025年6月末2800.0萬人民幣[158] - 公司按公允价值计量金融资产中理财产品达人民币108.26亿元,较期初45.50亿元增长138%[164] - 由平安集团附属公司管理的理财产品金额为人民币107.68亿元,占理财产品总额的99.5%[164] - 受限制现金及定期存款增至人民币79.41亿元,较期初5.19亿元增长1429%[165] - 初始期限超三个月定期存款达人民币75.70亿元,较期初1.05亿元增长7083%[165]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降至人民币3.85亿元,较期初19.48亿元减少80%[166] - 银行存款减少至人民币3.85亿元,较期初19.48亿元减少80%[166] - 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993.84百万元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913.32百万元[182] - 赎回负债为人民币232,951千元,与2024年12月31日持平[182][183] - 短期借款为人民币20,658千元,加权平均年利率为4.90%[184] - 衍生金融负债面值增加至人民币3.697亿元,公允价值为人民币389万元[185] - 衍生金融资产面值从人民币3.865亿元降至0,公允价值从人民币4036万元降至0[185] - 贸易应收款项中平安集团及其附属公司部分增长40.9%至人民币2.522亿元[192]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等中平安集团及其附属公司部分增长204.9%至人民币5.872亿元[192] - 关联方管理的理财产品规模增长313%至人民币10.768亿元[194] - 第三方管理的理财产品规模下降97%至人民币577万元[194] 现金流量变化 - 公司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人民币209.8百万元,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达1333.4百万元[41] - 经营活动中使用的现金净额为人民币209.799百万元,相比2024年同期的297.993百万元有所减少[100] - 投资活动使用的现金净额为人民币1,333.389百万元,而2024年同期为获得现金480.298百万元[100] - 融资活动使用的现金净额为人民币15.558百万元,相比2024年同期的129.792百万元有所减少[100]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减少人民币1,558.746百万元,而2024年同期为净增加52.513百万元[100]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385.031百万元,相比2024年同期的1,438.886百万元大幅减少[100] - 按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付款为人民币1,223.532百万元,相比2024年同期的498.77百万元显著增加[100] - 支付受限制现金及超过三个月的定期存款净额为人民币753.173百万元,相比2024年同期的410.078百万元有所增加[100] - 出售按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所得款项为人民币544.099百万元,相比2024年同期的786.436百万元有所减少[100] - 按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的已收利息为人民币62.12百万元,相比2024年同期的6.552百万元大幅增加[100] - 物业及设备付款为人民币3.537百万元,相比2024年同期的3.774百万元略有减少[100] - 公司资本开支为人民币3.8百万元,较去年同期的14.7百万元显著下降[51] 公司结构和股权变化 - 陆金所于2024年7月30日成为平安集团附属公司,其收入并入平安集团[9] - 公司于2024年4月2日完成虚拟银行业务出售,获现金对价9.33亿港元[9] - 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1,169,980,653股[58][59] - 董事窦文伟与王文君通过受控法团各持有385,077,588股,合计持股比例32.91%[58] - 融焻有限公司直接持有385,077,588股,持股比例32.91%[59] - 森荣有限公司持有188,061,642股,持股比例16.07%[59] - 中国平安保险通过受控法团持有375,764,724股,持股比例32.12%[59] - 香港中央证券信托作为受托人持有77,009,867股,持股比例6.58%[59] - 融焻与森荣组成一致行动集团共同控制公司约32.91%已发行股本[59] - 铂煜直接持有353,077,356股股份,并通过美国存托股间接持有22,687,368股股份[64] - 铂煜行使境外认购期权后可获得最多188,061,642股普通股[64] - 李捷先生和许良女士各自持有壹传金5,000股普通股,相当于100%股份[64] - 公司出售平安壹賬通銀行100%股權,現金對價為9.33億港元[152] - 已終止經營業務處置產生除稅後收益2.601億人民幣[154] - 已終止經營業務在處置前六個月收入4429.5萬人民幣,虧損5063.8萬人民幣[154] - 處置交易現金流入淨額7.232億人民幣,扣除交易成本後實收8.391億人民幣[155] - 2024年上半年已终止经营业务利润为2.09亿元人民币[90] 股份激励计划 - 股份激励计划允许发行的股份总数上限为116,998,065股,占上市后已发行股份总数的10%[65] - 任何12个月内授予单一参与者的股份不得超过已发行股份总数的1%[66] - 已授出购股权的行使期自归属日起至授出日期起计十年止[67] - 奖励通常在四年内归属,每年归属上限为奖励的25%[68] - 购股权的行使价不低于授出日收市价或前五个营业日均收市价的较高者[70] - 股份激励计划有效期自采纳之日起为期十年[71] - 截至报告日期,股份激励计划的计划上限尚未被动用[65] - 尚未行使购股权加权平均行使价降至每股人民币14.19元,较去年同期16.28元下降13%[173] - 期末尚未行使购股权数量为620.09万份,较去年同期730.83万份减少15%[173] - 购股权总数从2024年12月31日的6,830,110份减少至2025年
金融壹账通(06638) - 2025 - 中期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