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为380.7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1.47%[1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为7478.03万元人民币,同比大幅收窄[17] - 基本每股亏损0.01元人民币,同比亏损收窄[18] - 利润总额为1.18亿元人民币,相比上年同期亏损11.91亿元人民币实现扭亏为盈[17] - 公司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人民币-0.75亿元,同比增利10.7亿元[24] - 公司营业收入为人民币380.76亿元[24]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利润总额人民币1.18亿元,同比增加利润人民币13.09亿元[68] - 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0.75亿元,同比增加利润人民币10.70亿元[68] - 营业收入下降11.5%,从430.07亿人民币降至380.76亿人民币[126] - 净利润扭亏为盈,从亏损13.12亿人民币转为盈利4022万人民币[126]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为7478万人民币,较上年同期亏损11.45亿人民币大幅收窄93.5%[126] - 少数股东损益实现盈利1.15亿人民币,上年同期为亏损1.67亿人民币[126]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1元/股,较上年同期-0.15元/股改善93.3%[128] - 公司营业收入从2024年同期的370.14亿元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110.73亿元人民币,降幅达70.1%[147] - 公司净利润从2024年同期的亏损8.14亿元人民币转为2025年上半年的盈利12.25亿元人民币,业绩显著改善[147]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362.45亿元,同比下降14.69%[41] - 研发费用5.49亿元,同比增长7.79%[41] - 吨钢降本91元,通过采购和制造内部降本实现[25] - 铁水成本同比下降26%,自发电比例提高18.62个百分点[28] - 公司研发费用从2024年同期的3.58亿元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0.92亿元人民币,降幅达74.2%[147] 各条业务线表现 - 粗钢产量1,035万吨,钢材产量963万吨[24] - 炼焦煤采购成本1,267元/吨,较行业平均低10.67元/吨[25] - 重点品种钢结算量277万吨,同比增长22%[26] - 出口钢材55.4万吨,其中车轮出口超9万件,占轮轴营收45%[26] - 公司计划推动重点品种比达到37%[30] - 公司目标巩固和提升近地比达到89%[30] - 公司推动出口比达到7.8%[30] - 新特钢项目投资计划84.57亿元人民币,一期完工二期可研调整[55] 各地区表现 - 境外资产总额9.22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比例1.12%[48]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国内粗钢表观消费量4.5亿吨,同比下降5.7%[22] - 公司力争马钢有限铁水日产稳定在4.25万吨平台[29]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4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3.38%[17]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人民币16.28亿元[33] -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为人民币9.41亿元,同比减少2.87亿元[33] - 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出为人民币16.20亿元,同比增加9.16亿元[33] - 筹资活动现金净流入为人民币23.0亿元,主要因收到股权转让款25.7亿元[33]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9.41亿元,同比下降23.38%[41]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2.98亿元,同比大幅增长596.76%[4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4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3.4%[137] - 投资活动使用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6.2亿元人民币,同比扩大130.2%[137]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2.98亿元人民币,同比大幅增长596.8%[139]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53.15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加16.28亿元[139]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350.3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1.0%[137]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为316.6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1.6%[137] - 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为96.0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9%[139] - 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从2024年同期的13.21亿元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0.93亿元人民币,降幅达93.0%[155] - 公司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从2024年同期的负1.24亿元人民币转为2025年上半年的正6.97亿元人民币,投资活动现金流改善[155] - 公司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为38.26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74.10亿元下降48.4%[157] - 公司筹资活动现金流入总额为38.26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75.37亿元下降49.2%[157] - 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为24.95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75.80亿元下降67.1%[157] - 分配股利及利息支付的现金为0.44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2.90亿元下降84.9%[157]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95亿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净流出25.35亿元[157]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14.84亿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净减少13.36亿元[157]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37.06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20.46亿元增长81.1%[157] 资产、债务和借款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239.01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2.77%[17] - 总资产达到823.23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4.25%[17] - 总股本为77.22亿股,较上年度末减少0.32%[17] - 公司总借款人民币221.08亿元,其中短期借款131.81亿元[34] - 公司资产负债率为60.49%,较2024年末降低4.91个百分点[34] - 货币资金84.36亿元,同比增长31.12%,主要因股权转让收款[46] - 其他应收款30.10亿元,同比激增452.63%[45] - 少数股东权益86.23亿元,同比增长112.20%[46] - 应收账款融资25.85亿元,同比增长87.02%[45] - 应收款项融资增加87.02%至未披露金额,主要因钢铁资产注入马钢有限后公司减少票据贴现[47] - 其他应收款增加452.63%至25.7亿元人民币,因转让马钢有限35.42%股权的第二笔对价确认应收[47] - 存货减少9.90%至未披露金额,因公司落实两金管控及原材料价格下降[47] - 在建工程增加36.28%至未披露金额,因6镀锌线及煤焦化等项目投资增加[47] - 公司投资额较上年末增加49.35%至196.18亿元人民币,主要因向子公司马钢有限增资[51][52] - 受限资产合计17.31亿元人民币,含保证金13.42亿元及质押票据3.89亿元[49] - 公司总资产为823.23亿元人民币,较期初789.63亿元人民币增长4.3%[117] - 货币资金为84.36亿元人民币,较期初64.34亿元人民币增长31.2%[117] - 应收账款为16.70亿元人民币,较期初17.54亿元人民币下降4.8%[117] - 存货为71.26亿元人民币,较期初79.09亿元人民币下降9.9%[117] - 公司总负债从514.64亿人民币下降至497.98亿人民币,降幅3.2%[120] - 短期借款增加16.2%,从113.44亿人民币增至131.81亿人民币[120] - 应付账款下降19.0%,从106.74亿人民币降至86.44亿人民币[120] - 合同负债下降6.0%,从41.23亿人民币降至38.75亿人民币[120] - 股东权益总额增长19.0%,从273.21亿人民币增至325.25亿人民币[123] - 母公司货币资金为37.68亿元人民币,较年初增加30.3%[142] - 母公司应收账款大幅下降至1388万元人民币,较年初减少99.9%[142] - 公司总负债从2024年底的468.61亿元人民币大幅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43.95亿元人民币,降幅达90.6%[145] - 公司短期借款从2024年底的101.96亿元人民币锐减至2025年6月30日的0.86亿元人民币,降幅达99.2%[145] - 公司未分配利润从2024年底的亏损1.84亿元人民币转为2025年6月30日的盈利10.41亿元人民币,实现扭亏为盈[145] - 公司股东权益从2024年底的199.09亿元人民币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211.35亿元人民币,增长6.2%[145] - 公司流动负债超出流动资产约183.81亿元人民币[165] - 公司已取得未使用的银行授信额度为501亿元人民币[165] - 公司累计发行股本总数77.22亿股,其中A股59.68亿股,H股17.33亿股[159] 关联交易和股权变动 - 公司收到宝钢股份收购马钢有限35.42%股权的首笔对价25.7亿元[42][46] - 向宝钢股份转让马钢有限35.42%股权对价51.39亿元人民币,交易后公司持股降至51%[56][58] - 主要子公司马钢有限总资产611.88亿元人民币,报告期净利润-0.62亿元[60] - 控股股东马钢集团累计增持公司A股股份68,927,534股,约占公司总股本的0.890%[69] - 控股股东马钢集团累计增持金额为人民币150,109,040.18元[69] - 公司回购注销限制性股票2483.34万股,总股本减少至772210.4586万股[102][103] - 期末限售股为2142.34万股,全部为股权激励对象持有[105] - 马钢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持股48.35%,为第一大股东,持股数量37.34亿股[108] - 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持股22.25%,为第二大股东,持股数量17.18亿股[108] - 中央汇金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持股1.80%,为第三大股东,持股数量1.39亿股[108] - 北京国星物业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持股0.61%,持股数量4700万股,报告期内增持2320万股[108]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0.50%,持股数量3866万股,报告期内增持850万股[108] - 中证500 ETF持股0.46%,持股数量3551万股,报告期内增持136万股[108] - 公司与中国宝武《产品购销协议》2025年度交易上限为487.17亿元[85][86] - 报告期内向中国宝武销售产品398.1亿元(占同类交易10.46%)[86] - 公司接受中国宝武服务金额为3352百万元,占同类交易比例71.81%[88] - 公司向中国宝武提供服务金额为3百万元,占同类交易比例6.50%[88] - 与宝武财务公司金融服务协议中最高日存款余额上限为9500百万元,实际为5476百万元[90] - 宝武财务公司向公司提供信贷服务余额上限9500百万元,实际为3937百万元[90] - 公司向宝武财务公司支付服务费上限210百万元,实际为37百万元[90] - 公司在宝武财务公司存款利息上限190百万元,实际为24百万元[90] - 宝武财务公司提供存款利率范围0.05%-1.80%,贷款利率范围2.08%-2.50%[96] - 公司对子公司担保余额为3000百万元,占净资产比例9.22%[98] - 2025年7月30日股东大会批准与中国宝武钢铁集团签订2025-2027年产品购销协议补充协议[66] 非经常性损益和综合收益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33,458,839元,其中政府补助22,642,603元[20][21] - 公司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综合收益总额亏损11.65亿元人民币[134] - 公司投资收益从2024年同期的4.07亿元人民币大幅增加至2025年上半年的15.68亿元人民币,增幅达285.4%[147] 公司治理和人事变动 - 2025年8月15日张文洋辞任董事及总经理职务,聘任陈国荣为副总经理兼财务负责人[66][73] - 公司上市至今分红金额约占累计实现净利润的56%[70] - 2024年7月至2025年6月召开业绩说明会3场,接待投资者近20次,拜访投资者10余次[70] - e互动平台回复投资者提问158个,回复率100%[70] 社会责任和帮扶工作 - 公司向李集村提供帮扶资金40万元用于加工厂房建设[78] - 公司协助李集村流转383余亩种植用地并引进注册资金500万元的经营主体[78] - 李集村加工厂房建成后预计年租金收入4.35万元[78] - 公司向龙台村提供帮扶资金20万元投资育秧工厂项目[78] - 公司上半年直接采购和帮销吨袋金额达84.26万元[78] - 公司安排7万元捐赠资金用于李集村路灯安装[79] - 公司安排3万元捐赠资金用于李集村"积分超市"运营[79] - 公司直接采购定点帮扶村产品260.58万元用于防暑降温消费帮扶[79] - 公司纳入环境信息依法披露企业名单中的企业数量为6个[76] 会计政策和金融工具 - 合营安排分为共同经营和合营企业,合营方按其份额确认共同持有的资产和共同承担的负债[177]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包括库存现金、可随时支付的存款及期限短流动性强的投资[178] - 外币交易初始确认采用交易发生日即期汇率折算,资产负债表日外币货币性项目按即期汇率折算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79] - 境外经营资产负债表折算采用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股东权益除未分配利润外采用发生时的即期汇率[180] - 金融工具初始确认以公允价值计量,但应收账款或应收票据未含重大融资成分时按交易价格计量[184] -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需满足业务模式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为目标且现金流量仅为本金和利息支付[185] - 非交易性权益工具投资可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仅股利收入计入当期损益[186]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所有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187] - 金融负债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或以摊余成本计量,相关交易费用依类别处理[188] - 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自身信用风险变动引起的公允价值变动可计入其他综合收益[189] - 公司对不含重大融资成分的应收款项及合同资产采用简化方法按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计提准备[191] - 金融资产信用风险未显著增加时按未来12个月预期信用损失计提准备[191] - 信用风险显著增加但未减值时按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计提准备[191] - 已发生信用减值的金融资产按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计提并按摊余成本计利息[191] - 公司基于账龄和共同风险特征组合评估金融资产预期信用损失[193] - 账龄计算以开票日期为确定依据[194] - 对手方信用风险特征显著不同时采用单项计提损失准备[195] - 不再预期收回金融资产合同现金流时直接减记账面余额[196] - 衍生金融工具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198][199] - 金融资产转移时根据风险报酬转移程度判断终止确认或继续涉入[200]
马钢股份(600808) - 2025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