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 - 营业额同比下降37.2%至5217.3万港元(2024年同期:8308.4万港元)[3] - 公司总收入同比下降36.7%,从8308.4万港元降至5264.1万港元[19][20] - 集团总营业额同比下降36.6%至52.6百万港元[51] - 毛利润同比下降16.9%至909.3万港元(2024年同期:1093.8万港元)[3] - 期内亏损扩大至1724.4万港元(2024年同期:盈利65.2万港元)[5] - 公司除税前亏损为1615.1万港元,相比去年同期盈利110.2万港元,由盈转亏[9] - 公司净亏损1724.4万港元,而去年同期为盈利65.2万港元[30] - 期间净亏损17.2百万港元,同比由净收益0.7百万港元转为亏损,减少17.9百万港元[60] 各业务线表现 - 公司主要从事半导体生产、宽带基础设施建设和智能场域解决方案业务[11] - 智能场域解决方案服务收入大幅增长3461.3%,从109.1万港元增至3886.2万港元[19] - 宽带推广服务佣金收入下降56.9%,从997.7万港元降至430.3万港元[19] - 电子产品生产业务收入完全终止,去年同期为345.59万港元[19][20] - 半导体制造及贸易收益同比暴跌99.0%[44] - 半导体业务营业额下降98.8%至0.7百万港元[51] - 自产半导体销售额同比减少100%至零港元[51] - 半导体贸易营业额同比下降96.9%至0.7百万港元[52] - 宽带及智能场域业务营业额同比增长102.3%至51.9百万港元[52] 成本和费用(同比) - 融资成本下降30.8%,从475.5万港元降至329.1万港元[23] - 所得税开支增长142.9%,从45万港元增至109.3万港元[25] - 员工成本总额下降32.4%,从2230.5万港元降至1507.7万港元[28] - 销售及分销成本减少至2.3百万港元,同比减少1.5百万港元(降幅39.5%),主要因半导体业务第三方代理佣金开支减少[56] - 行政开支增加至26.7百万港元,同比增加2.1百万港元(增幅8.5%),主要因员工解雇成本上升[58] - 所得税开支为1.1百万港元,同比增加0.6百万港元(上期0.5百万港元),主要因出售厂房及设备产生的递延税务影响[59] - 员工成本为15.1百万港元(同比22.3百万港元),全职员工67名,其中96.7%在中国聘用[67] 其他财务数据 - 每股亏损为2.16港仙(2024年同期:每股盈利0.08港仙)[5] - 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0.0216港元,去年同期为每股盈利0.0008港元[30] - 集团整体毛利率上升4.7个百分点至17.9%[53][54] - 半导体业务毛利率上升7.9个百分点至9.3%[54] - 研发成本中的员工成本降至0港元,去年同期为147.3万港元[30] 资产和负债变动 - 银行结余及现金下降至2505.4万港元(2024年底:2656.8万港元)[6] - 来自最终控股方之贷款大幅减少至1819.3万港元(2024年底:1.16276亿港元)[6] - 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下降至1631.2万港元(2024年底:3811.5万港元)[6] - 流动资产净额改善至83.3万港元(2024年底:流动负债净额8985万港元)[6] - 总权益由负转正至2791.8万港元(2024年底:负权益5906.9万港元)[7] - 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减少2188.0万港元,去年同期为增加582.6万港元[9] - 应收关联公司款项增加898.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70.3万港元显著扩大[9] - 应付关联方款项增加804.2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16.7万港元大幅增长[9] - 宽带基础设施及智能场域分部资产增长6.9%,从5642.4万港元增至6033.1万港元[21] - 总负债下降49.4%,从2.124亿港元降至1.0735亿港元[21] - 应收贸易款项总额大幅减少至1122.7万港元,去年同期为3278.2万港元[34] - 客户合约产生的应收贸易款项大幅减少至1003.9万港元,去年底为4902.2万港元[34] - 应付贸易款项总额为3288.6万港元,与去年同期的3290.8万港元基本持平[37] - 七至十二个月的应付贸易款项显著增加至1487.5万港元,去年同期为1053.1万港元[39] - 流动性与资本结构:无银行借贷,资产负债比率为零,资本承担3.0百万港元(2024年末:3.9百万港元)[61][62] 现金流变动 - 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144.3万港元,较去年同期2464.2万港元有所改善[9] - 投资活动产生现金净额907.7万港元,主要来自出售厂房设备收益789.3万港元[10] - 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296.4万港元,去年同期为产生现金净额2658.3万港元[10]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期末余额2505.4万港元,较期初2656.8万港元减少5.7%[10] - 厂房及设备收购支出大幅减少至3000港元,去年同期为27.3万港元[33] - 出售厂房及设备产生净收益约105.78万港元,去年同期为88.5万港元[33] 金融资产和投资表现 - 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公平值变动带来收益1539.7万港元,去年同期为亏损2050.5万港元[9] - 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公平值变动收益大幅下降94.4%,从2050.5万港元降至115.8万港元[22] - 上市股本证券投资产生未变现亏损9.0百万港元[50] - 出售上市证券实现净收益9.5百万港元[50] - 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变动:上市股本证券及期权公平值亏损9.0百万港元,已变现收益净额9.5百万港元,其他收益总额0.5百万港元[55] 风险与信用状况 - 超过91天的逾期应收款占比高,达91天至365天的为635万港元,超过365天的为487.7万港元[37] - 汇率风险:23.5%销售及2.1%采购使用非功能货币计价,外币货币资产52.642百万港元,负债0.710百万港元[66] - 无重大或然负债(2024年末:无)及无资产抵押[63][65]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发行永续债券1亿港元以改善资本结构[8] - 业务前景:全球半导体供应链受地缘政治冲突影响,消费电子产品更换周期延长,公司采取谨慎运营策略[70] - 公司致力于把握智能生活领域快速增长的5G、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及大数据处理等技术应用需求[71] - 公司计划通过广州织网向海外市场扩张智能产品业务以注入新增长动力[71] - 公司将继续探索智能生活技术及AIoT电子零件领域的收购目标以实现业务协同[71] - 公司考虑多元化创新技术及Web3.0领域投资以促进技术发展和股东价值[71] 公司治理 - 董事会主席与行政总裁职位分离(主席为张量先生,行政总裁自2021年2月1日起空缺)[75]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许亮、陈晰、张一波),许亮任主席[76] - 审核委员会确认期间财务业绩遵守适用会计准则并已充分披露[76] - 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期间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77] - 董事及控股股东期间无与集团业务竞争的利益或冲突[73] - 公司采纳的董事证券交易行为守则符合上市规则附录C3标准[72]
脑洞科技(02203) - 2025 - 中期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