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盈利时(06838) - 2025 - 中期业绩
盈利时盈利时(HK:06838)2025-08-27 18:53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收益达324,228,000港元,同比微升0.6%[5][7] - 公司总收益为324,228千港元,较去年同期322,245千港元微增0.6%[34] - 毛利为57,508,000港元,同比下降16.1%[5][8] - 期内亏损13,821,000港元,去年同期为溢利9,255,000港元[5][9] - 期内亏损为13,821,000港元,去年同期为溢利9,255,000港元[27] - 除税前亏损为13,821千港元,较去年同期除税前溢利9,255千港元转亏[41]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毛利率下降3.6个百分点至17.7%[8] - 研发开支同比激增77.4%至15,414,000港元[12] - 员工成本为140,126,000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24,708,000港元增长12.4%[25] - 员工成本总额增长12.4%至140,126千港元(去年同期124,708千港元)[36] - 支付离职补偿约10,336,000港元实施精简人力计划[6][12] 各条业务线表现 - 智能穿戴装置外框及零件收益同比大幅增长54.7%至81,314,000港元[6][7] - 智能穿戴装置外框及零件收益大幅增长54.7%至81,314千港元(去年同期52,564千港元)[34] - 表带收益下降5.9%至93,794,000港元,流行饰物收益暴跌47.0%至9,468,000港元[6][7] 各地区表现 - 中国地区收益增长14.6%至158,331千港元(去年同期138,145千港元)[35] - 瑞士地区收益下降10.3%至84,906千港元(去年同期94,669千港元)[35] - 收益以美元结算占40.1%,港元占31.2%,人民币占28.7%[21] 营运资金和应收应付款项 - 存货余额增加16.7%至74,995,000港元,周转日增至47.2日[16] - 存货为74,995,000港元,较去年末的64,244,000港元增长16.7%[28] - 贸易应收款项周转日改善至77.9日,期末余额为113,081,000港元[17] - 贸易应收款项从2024年12月31日的169,004千港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114,610千港元,降幅为32.2%[42] - 应收票据从2024年12月31日的41,180千港元增长至2025年6月30日的80,234千港元,增幅为94.8%[42] - 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231,926千港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215,263千港元,降幅为7.2%[42] - 账龄超过90日的贸易应收款项从2024年12月31日的26,409千港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8,035千港元,增幅为69.6%[43] - 已贴现票据金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25,019千港元增长至2025年6月30日的48,986千港元,增幅为95.8%[43] - 贸易应付款项周转日增加至71.5日,较去年末的64.7日延长6.8日[18] - 贸易应付账款从2024年12月31日的116,514千港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94,320千港元,降幅为19.0%[45] - 账龄超过90日的贸易应付款项从2024年12月31日的27,997千港元增长至2025年6月30日的31,342千港元,增幅为11.9%[45] 现金流和融资 - 银行结余及现金为200,205,000港元,较去年末的222,249,000港元下降9.9%[19] - 未偿还银行借贷为73,306,000港元,较去年末的67,783,000港元增长8.1%[19] - 流动资产净值为288,376,000港元,较去年末的297,079,000港元下降2.9%[19] - 总资产减除流动负债为962,027,000港元,较去年末的945,184,000港元增长1.8%[28] 税务和股息 - 香港利得税支出大幅减少至200千港元(去年同期3,188千港元)[37] - 研发加计扣除政策允许中国附属公司按合格研发支出的200%抵减应税所得[39] - 本中期期间未宣派股息(去年同期派发3,000,000港元)[40] - 公司未建议派付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而2024年同期派息为0.5港仙[50] 其他重要事项 - 资本承担为49,437,000港元,较去年末的46,935,000港元增长5.3%[23] - 加权平均股数维持600,000,000股不变[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