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为4.17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08%[20]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17,721,204.99元,同比增长6.08%[34] - 营业总收入达4.18亿元,较去年同期3.94亿元增长6.1%[121]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1%至4.177亿元[12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446.11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1.00%[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221.78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1.56%[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4,461,074.93元,同比增长31.00%[34] - 净利润同比增长40.4%至2494.85万元[122]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31.0%至2446.11万元[122] - 营业利润同比大幅增长116.7%至2754万元[122]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5元/股,同比增长66.67%[20] - 稀释每股收益为0.05元/股,同比增长66.67%[20] - 基本每股收益从0.03元上升至0.05元[123]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49%,同比增长0.46个百分点[20]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247,397,119.89元,同比增长3.42%[40] - 研发投入24,252,356.38元,同比减少7.44%[40] - 研发费用同比下降7.4%至2425.24万元[122] - 支付给职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为1.865亿元,同比微增0.6%[129] - 支付的各项税费为3919万元,同比增长45.4%[129]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业务涵盖生态环境监测、双碳技术服务、生态大脑、自然生态监测、运维服务及环境大数据分析决策支持[29][30][31][32] - 环境监测系统收入137,550,877.82元,占营业收入32.93%[35] - 运营及咨询服务收入262,429,332.15元,占营业收入62.82%[35] - 输电业务收入为471.60万元,同比增长4.0%[59] - 供(配)电业务收入为453.38万元[59] 各地区表现 - 子公司河北先进环保产业创新中心营业收入达9790.90万元,净利润1108.95万元[58] - 子公司广西先得环保科技营业收入6040.80万元,净利润310.67万元[58] - 子公司四川久环环境技术营业收入1008.44万元,净利润371.68万元[58] - 子公司SAILBRICOOPER INC.营业收入2244.44万元,净利润455.99万元[58]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应收账款回收风险被列为重要经营风险,公司承诺加强催收管理[60]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4] - 公司半年度不进行现金分红、红股分配或公积金转增股本[65] - 公司2024年度拟不进行利润分配[93] 其他财务数据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59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7.27%[20]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59,733,106.75元,同比减少37.27%[40]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1.597亿元,同比恶化37.3%[129]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同比下降14.7%至3.300亿元[128]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同比下降13.6%至3.143亿元[128]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557万元,同比增长14.8%[129]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3.312亿元,同比减少12.0%[129] - 母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2.899亿元,同比增长9.0%[130] - 母公司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4005万元,同比大幅下降76.1%[131] - 母公司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732万元,同比实现扭亏[131] - 母公司期末现金余额为2.261亿元,同比增长9.5%[131] - 信用减值损失-15,623,238.48元,占利润总额54.97%[44] - 其他收益4,395,338.46元(主要为政府补助),占利润总额15.46%[44] - 综合收益总额为负2446万元,反映当期亏损[132] - 母公司净利润扭亏为盈,从亏损4421.23万元转为盈利2778.94万元[126] - 母公司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5.2%至2.616亿元[125] 资产和负债状况 - 总资产为19.87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37%[20] - 公司总资产1,987,646,599.71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651,177,593.35元[3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6.51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0%[20] - 货币资金减少至4.10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下降4.70%至20.61%[46] - 公司货币资金减少至4.10亿元,较期初5.21亿元下降21.3%[113] - 应收账款增加至8.31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上升5.33%至41.81%[46] - 应收账款增长至8.31亿元,较期初7.50亿元增加10.7%[113] - 存货略微下降至2.67亿元,较期初2.70亿元减少1.4%[113] - 合同负债减少至0.92亿元,较期初1.17亿元下降21.5%[114] - 应付职工薪酬大幅下降至0.19亿元,较期初0.53亿元减少64.4%[114] - 未分配利润增长至5.86亿元,较期初5.61亿元增加4.4%[115] - 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增至3.90亿元,较期初3.77亿元增长3.6%[118] - 母公司应付账款增至1.89亿元,较期初1.71亿元增长10.7%[119] - 母公司未分配利润增至8.98亿元,较期初8.70亿元增长3.2%[119] - 受限货币资金账面价值为7834万元,主要用于开具保函及票据保证金[49] - 交易性金融资产全部出售,期末余额为0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损失1.07万元[48][54] - 委托理财未到期余额为0元,报告期内发生额为3900万元[53] - 报告期投资额大幅减少80.82%至1375万元[50] 公司治理和股权结构 - 职工代表监事孟超因个人原因于2025年4月10日离任[64] - 职工代表监事姚鑫于2025年4月11日被选举任职[64] - 有限售条件股份减少3,256,461股(降幅33.2%),期末持股数为6,548,104股(占总股本1.22%)[97] - 无限售条件股份增加3,256,461股(增幅0.62%),期末持股数为530,034,106股(占总股本98.78%)[97] - 股份总数保持536,582,210股不变[97] - 范朝离任导致3,256,461股高管锁定股解除限售[97][100] - 陈荣强持有6,548,104股高管锁定股(占期末限售股份100%)[100] - 普通股股东总数21,582人[102] - 第一大股东李玉国持股38,651,299股(占比7.2%),报告期内减持24,339,630股[102] - 第二大股东河北智新达能新能源科技持股38,135,473股(占比7.11%),报告期内增持34,669,793股[102] - 股东崔风华持股11,177,577股(占比2.08%),报告期内减持647,200股[102] - 财达证券-民生银行-财达持仓9,378,218股(占比1.75%),报告期内减持1,245,500股[102] - 前十大股东中刘海滨持股1.67%共计8,950,820股[103] - 陈荣强持股1.63%共计8,730,806股[103] - 张玉霞持股1.27%共计6,823,126股[103] - 青岛清利新能源持股1.06%共计5,667,480股[103] - 张增友持股0.95%共计5,091,000股[103] - 王涛亚持股0.81%共计4,362,360股[103] - 李玉国持有无限售条件股份38,651,299股[103] - 河北智新达能新能源持有无限售条件股份38,135,473股[103] - 崔风华持有无限售条件股份11,177,577股[103] - 财达证券6号资管计划持有无限售条件股份9,378,218股[10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实际控制人姚国瑞通过直接和间接方式控制公司82,454,252股表决权,占总股本15.37%[149] 非经常性损益 - 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为327,425.29元[24]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942,934.36元[24] - 非金融企业持有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及处置损益为63,361.62元[24] - 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为1,164,185.77元[24] - 非经常性损益所得税影响额为32,761.46元[24] - 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额为221,829.17元[24]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为2,243,316.41元[24] - 公司不存在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25] - 公司不存在将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的情形[25] 法律和监管事项 - 公司涉及60余件应收账款诉讼案件,涉案金额达6,918.53万元[76] - 公司作为被告涉及30余件诉讼案件,涉案金额为404.43万元[76] - 公司2022年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并因此于2025年4月11日被深圳证券交易所公开谴责[77] - 公司未按规定披露投资结构性存款产品事项[77] - 公司于2025年2月11日对2021年第一季度至2022年度财务报表进行会计差错更正及追溯调整[77] - 利安达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专项审核报告确认公司前期会计差错更正处理符合企业会计准则[77] 关联交易和担保 - 公司报告期未发生与日常经营相关的关联交易[78] - 公司报告期未发生资产或股权收购出售的关联交易[79] - 公司报告期未发生共同对外投资的关联交易[80] -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关联债权债务往来[81] -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重大担保情况[88] 子公司变动 - 报告期内设立两家新能源子公司(唐山海文新能源、通化先河精睿新能源)[59] - 报告期内注销两家子公司(秦皇岛先河精睿光伏发电、新疆先河精睿贸易)[59] - 2025年1-6月合并范围内子公司共39家,较上年增加2家并减少2家[152] 会计政策和合并报表 - 重要应收款项坏账准备单项金额重要性标准为大于500万元[159] - 重要子公司判定标准为资产总额/收入总额/利润总额超过合并总额10%[159] -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资产和负债按合并日在被合并方的账面价值计量[160] - 合并方取得的净资产账面价值与支付合并对价差额调整资本公积或留存收益[160] -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成本包含购买日付出资产及发行证券的公允价值[161] - 企业合并审计法律评估等中介费用计入当期损益[161] - 合并成本大于购买日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差额确认为商誉[161] - 合并成本小于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61] - 购买日后12个月内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实现时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并减少商誉[162] - 合并财务报表编制时子公司会计政策不一致需按母公司政策调整[165] -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子公司按购买日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调整报表[165] - 丧失子公司控制权时剩余股权按丧失控制权日公允价值重新计量[165] - 合营安排分为共同经营和合营企业两类,共同经营确认公司单独持有资产及负债并按份额确认共同持有资产和负债[168] - 合营企业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168]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包括库存现金、可随时支付存款及持有期限短(一般3个月内到期)的高流动性投资[170] - 外币交易初始确认按交易日即期汇率折算,外币兑换业务按实际采用汇率折算[171] - 资产负债表日外币货币性项目采用即期汇率折算,汇兑差额计入当期损益或按规则处理[172] - 以历史成本计量的外币非货币性项目仍采用交易发生日即期汇率折算[172] -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外币非货币性项目采用公允价值确定日即期汇率折算,差额计入当期损益或其他综合收益[172] - 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初始确认以公允价值计量,交易费用根据类别计入当期损益或初始确认金额[174] - 债务工具分类取决于业务模式和合同现金流量特征,未通过测试的直接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174] - 权益工具投资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除非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177] - 金融负债公允价值变动中自身信用风险变动部分计入其他综合收益[178] - 银行承兑汇票预期信用损失率为0%[184] - 商业承兑汇票预期信用损失参照应收账款组合计算[184] - 应收账款账龄1年以内预期信用损失率为5%[185] - 应收账款账龄1-2年预期信用损失率为10%[185] - 应收账款账龄2-3年预期信用损失率为30%[185] - 应收账款账龄3年以上预期信用损失率为100%[185] - 关联方组合应收账款不计提坏账准备[185] - 其他应收款各账龄段预期信用损失率与应收账款一致均为5%/10%/30%/100%[186] - 合同资产按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计量损失准备[187] - 存货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单个存货项目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时计提跌价准备[188] - 存货跌价影响因素消失时,在原计提金额内转回跌价准备并计入当期损益[189] - 持有待售资产需满足可立即出售极出售计划获批准并预计一年内完成的条件[190] - 持有待售资产账面价值高于公允价值减出售费用时差额确认为当期资产减值极失[191] - 持有待售处置组减值极失先抵减商誉账面价值再按比例抵减非流动资产账面价值[191] - 持有待售非流动资产后续公允价值净额增加时可在原减值极失金额内转回收益[191] - 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成本按同一控制下合并被合并方账面价值份额确定[194] -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成本按合并成本(公允价值之和)计量[195] - 成本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按初始成本计价,投资收益按宣告现金股利或利润确认[197] - 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成本小于应享份额时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97] - 权益法核算下公司按应享有份额确认被投资单位净损益和其他综合收益并调整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198] - 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利润或现金股利时公司按应享份额减少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198] - 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其他综合收益和利润分配外的所有者权益变动调整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并计入资本公积[198] - 确认被投资单位净损益份额时以可辨认资产公允价值为基础调整净利润后确认[198] - 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按享有比例抵销后确认投资损益(资产减值极失除外)[198] - 构成业务的对外投资以投出业务公允价值作为初始成本 账面价值差额全额计入当期损益[198] - 净亏损分担以长期股权投资及长期权益减记至零为限 额外极失义务确认为预计负债[199] - 收购少数股权新增投资与净资产份额差额调整资本公积(不足时调整留存收益)[199] - 不丧失控制权处置子公司股权投资时处置价款与净资产差额计入股东权益[199] - 权益法核算剩余股权处置时原计入股东权益的其他综合收益按比例结转[200] 所有者权益和股本变动 - 公司股本为536,582,210.00元[134][135] - 资本公积为370,121,948.46元[133][134][135] - 其他综合收益为3,225,495.40元[135] - 专项储备为155,242,639.91元[133][134][135] - 盈余公积为732,339,478.67元[135] - 未分配利润为1,797,511,772.44元[135]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813,203,604.89元[135] - 本期综合收益总额增加465,476.35元[134] - 对所有者分配减少824,335.15元[134] - 少数股东权益为15,691,832.45元[135] - 2025年半年度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950,821,761.57元,较期初增长1.44%[136][137] - 2025年半年度综合收益总额为27,789,363.15元,全部计入未分配利润[136] - 2025年半年度未分配利润期末余额为898,135,739
先河环保(300137) - 2025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