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为人民币18.39亿元,同比增长2.49%[3][4]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1.94亿元,同比下降44.38%[3][4]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人民币1.82亿元,同比下降40.96%[3][4]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人民币18.39亿元,同比增长2.49%[25]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1.94亿元,同比减少44.38%[25] - 净利润为1.80亿元,较去年同期3.40亿元下降46.9%[48]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为1.94亿元,同比下降44.4%[48] - 公司营业收入从171.91亿元增至174.56亿元,同比增长1.5%[51] - 净利润从3.47亿元降至2.03亿元,同比大幅下降41.5%[51]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为18.3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5%,其中主营业务收入占比99.96%[172]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为1.94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全年5.73亿元呈现半年度稳定表现[170]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研发投入合计为人民币5.33亿元,同比减少10.80%[23] -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28.99%,同比下降4.32个百分点[23] - 资本化研发投入为人民币6965.55万元,同比减少34.62%[23] - 报告期内研发投入约为人民币5.33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28.99%[32] - 研发费用为5.09亿元,同比下降5.9%[48] - 研发费用从4.95亿元降至4.84亿元,同比减少2.3%[51] - 研发费用5.086亿元,同比下降5.9%,其中职工薪酬3.208亿元(同比下降3.6%),材料及加工费7559万元(同比下降15.0%),折旧及摊销8300万元(同比上升18.7%)[185] - 销售费用1.171亿元,同比下降2.7%,其中职工薪酬8507万元(同比基本持平),股权激励费276万元(同比下降58.5%)[181] - 管理费用8382万元,同比增加18.2%,其中职工薪酬4535万元(同比增加15.1%),咨询服务费780万元(同比增加73.2%),其他费用1005万元(同比增加264.4%)[188] - 财务费用1538万元,同比下降17.2%,其中利息支出1970万元(同比下降6.8%),利息收入859万元(同比增加5.5%),汇兑损益392万元(同比下降23.5%)[187] - 税金及附加1143万元,同比增加147.1%,主要因城市维护建设税757万元(同比增加696.2%)和印花税137万元(同比增加5.2%)增加[182]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安全与识别芯片产品线实现销售收入人民币3.93亿元(2024年同期:人民币3.70亿元)[25] - 非挥发性存储器产品线实现销售收入人民币4.40亿元(2024年同期:人民币5.99亿元)[25] - 智能电表芯片产品线报告期内销售收入约为人民币2.48亿元,对比2024年的人民币2.12亿元[28] - FPGA及其他产品报告期内销售收入约为人民币6.81亿元,对比2024年的人民币5.53亿元[28] - 华岭股份测试服务业务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约人民币1.58亿元,对比2024年的人民币1.30亿元[29] - 合并抵消后测试服务业务收入约人民币0.77亿元,对比2024年的人民币0.58亿元[29] - 公司总营业收入为7.943亿元人民币,其中集成电路设计与销售业务收入7.338亿元(占比92.4%),测试服务收入6056万元(占比7.6%)[176] - 安全与识别芯片收入2.692亿元(占总收入33.9%),非易失性存储器收入1.512亿元(19.0%),智能电表芯片收入1.454亿元(18.3%),FPGA及其他产品收入1.679亿元(21.1%)[176] - 集成电路测试服务收入7629.00万元,租赁收入160.66万元[174] 产品研发与技术进展 - 公司NFC读写器芯片成为国内唯一通过相关认证并规模量产的芯片供应商[12] - 公司推出第二代超高频RFID标签芯片UF52A,性能显著提升[12] - 公司EEPROM产品覆盖2Kbit至2Mbit工业级/车规级全系及DDR5模块接口套片[13] - 公司多款中大容量EEPROM通过AEC-Q100 Grade 1认证并成功导入部分Tier 1及整车厂供应链[13] - 公司NOR产品覆盖16Mbit至1Gbit容量,关键指标达业界领先水平[14] - 公司2Xnm平台SLC NAND系列产品均已进入量产阶段[15] - 公司MCU产品完成12寸40nm、55nm和90nm嵌入式闪存工艺平台的开发与流片[17] - 公司可提供千万门级、亿门级和十亿门级FPGA和PSoC产品[18] - 公司布局算力从4TOPS至128TOPS的FPAI谱系化产品研发,首颗32TOPS算力芯片推广进展良好[19] - 公司完成一款RF-FPGA新品的测试和可靠性验证并启动市场推广和小批量量产[19] - 公司累计拥有发明专利226项,实用新型专利25项,软件著作权352项,集成电路布图设计187项[20] - 报告期内新增获得发明专利12个,软件著作权10个,集成电路布图设计(其他类)12个[21] 资产与存货状况 - 报告期末公司存货账面价值约为人民币308,898.47万元,占对应期末流动资产总额的45.75%[32] - 报告期末公司存货跌价准备余额约为人民币54,826.11万元,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比例为15.07%[32] - 存货跌价损失计提1.43亿元[35] - 存货跌价准备期末余额5.48亿元人民币,较期初4.32亿元增加26.85%[105][108] - 库存商品跌价准备3.33亿元人民币,本期新增计提1.06亿元[108] - 原材料跌价准备8817.61万元人民币,本期新增计提3302.96万元[108] - 总资产为人民币93.03亿元,较期初增长2.90%[3][5]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人民币60.34亿元,较期初增长2.37%[3][5] - 货币资金达9.12亿元,较年初8.36亿元增长9.2%[45] - 货币资金合计10.98亿元人民币,较期初10.87亿元增长0.7%[79] - 银行存款10.98亿元,其中境外存放款项3559万元[79] - 交易性金融资产1.19亿元,较期初1.40亿元下降15.1%[82] - 固定资产总额从2024年末的25.34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25年6月30日的25.96亿元人民币,增加2.47%[113] - 机器设备类固定资产原值增长3.53%,从12.91亿元人民币增至13.37亿元人民币[113] - 电子及其他设备类固定资产原值增长3.68%,从2.93亿元人民币增至3.03亿元人民币[113] - 房屋及建筑物类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下降1.28%,从8.64亿元人民币降至8.52亿元人民币[113] - 在建工程从2024年末的5480.28万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7756.85万元人民币,增长41.54%[116][118] - 集成电路研发与产业应用基地项目累计投入占预算比例达84.48%,2025年6月30日账面价值为1711.88万元人民币[120] - 无形资产中内部研发形成的资产占比达78.73%,专有技术账面价值从1.51亿元人民币降至1.26亿元人民币[123] - 专有技术减值准备增加700.59万元人民币,从1.08亿元人民币增至1.16亿元人民币[123] - 使用权资产增加14.0%,从2024年末的2141.24万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2618.58万元人民币[121] - 长期待摊费用增长16.1%,从2024年末的5044.46万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5854.68万元人民币[125] - 长期股权投资期末余额5213.56万元人民币,本期权益法确认投资损失139.20万元[111] - 其他非流动资产中预付产能保证金减少至4303.72万元人民币,较期初5499.13万元下降21.7%[135] - 待抵扣进项税额1557.75万元人民币,较期初3138.02万元减少50.36%[110] 应收账款与票据 - 报告期末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余额约为人民币174,329.25万元,应收票据账面余额约为人民币29,538.71万元[32] - 应收账款与应收票据账面余额合计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10.87%[32] - 应收账款增加16.70%至174,329.25万元,占总资产比例升至18.74%[37] - 应收账款增至17.08亿元,较年初14.65亿元增长16.6%[45] - 应收票据总额2.95亿元,商业承兑汇票坏账准备计提比例从2.53%升至3.21%[84][85] - 应收账款总额18.30亿元,较期初15.61亿元增长17.2%[88][90] - 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比例从4.32%升至4.75%[90] - 高可靠产品销售应收账款占比89.42%,坏账计提比例4.0%[90] - 工业品销售应收账款坏账计提比例13.97%[90] - 本期新增计提应收账款坏账准备1951万元[92] - 应收账款前五名客户余额合计8.24亿元人民币,占总应收账款余额的45.01%[93] - 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合计2820.87万元人民币,其中第三名客户计提1042.36万元人民币[93] - 银行承兑票据期末余额1.59亿元人民币,较期初1.47亿元增长8.37%[95] - 票据背书金额增至4168.37万元,较期初3008.86万元增长38.5%[155] 债务与借款 - 公司总负债为26.32亿元人民币,较年初24.97亿元增长5.4%[44] - 长期借款大幅增加至4.04亿元,较年初2.40亿元增长68.3%[44] - 短期借款减少19.25%至86,550.00万元[37] - 长期借款大幅增加68.25%至40,357.25万元[37] - 短期借款减少至8.655亿元人民币,较期初10.7187亿元下降19.3%[137] - 信用借款利率区间降至2.11%-2.40%,较期初2.27%-2.50%有所下降[137] - 长期借款大幅增加至7.89亿元,较期初5.94亿元增长32.9%,其中一年内到期部分3.85亿元[157] - 取得借款收到现金从7.98亿元降至7.88亿元[54] 现金流状况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人民币1.86亿元,同比增长45.94%[3][5]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增长45.94%,达到18,553.43万元[34]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从1.27亿元增至1.86亿元,同比增长45.9%[53]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从160.33亿元增至167.08亿元,同比增长4.2%[53] - 支付的各项税费从3138万元增至1.21亿元,大幅增长286.3%[53]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从6.06亿元增至8.51亿元,主要由于投资支付从4.10亿元增至6.93亿元[53]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从7.82亿元增至10.94亿元,同比增长40.0%[54] - 汇率变动对现金的影响从-558万元改善至-388万元[54] 所有者权益与分配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3.23%[4]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3.04%[4]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人民币60.34亿元,较期初增长2.37%[3][5] - 基本每股收益0.24元/股,较去年同期0.42元/股下降42.9%[49] - 未分配利润达40.00亿元,较年初38.72亿元增长3.3%[44] - 2025年6月30日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为6,670,914,230.04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1.9%[59] - 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综合收益总额为193,277,399.92元人民币[59] - 2025年上半年股份支付计入所有者权益的金额为12,365,999.58元人民币[59] - 2025年上半年对股东的现金分配总额为65,714,184.00元人民币[59] - 2025年6月30日未分配利润达3,999,737,556.99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3.3%[59] - 2024年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综合收益总额为348,298,848.81元人民币[61] - 2024年上半年股份支付计入所有者权益的金额为29,996,625.82元人民币[61] - 2024年上半年对股东的现金分配总额为81,906,040.00元人民币[61] - 应付普通股股利6571.42万元为2025年新增分配项目[151][170] - 期末未分配利润达39.99亿元,较期初38.72亿元增长3.3%[170] - 员工激励计划确认1236.60万元费用,相应增加其他资本公积[164] 其他收益与损失 - 其他收益大幅下降65.64%,从10,366.77万元降至3,562.31万元[34] - 资产减值损失显著增加至15,051.65万元,而去年同期为294.54万元[34] - 无形资产减值损失计提756.49万元[35] - 资产减值损失1.505亿元,同比大幅增加,主要来自存货跌价损失1.430亿元(同比增加51.6倍)和无形资产减值损失756万元(同比增加41.6倍)[198] - 信用减值损失2128万元,同比增加41.6%,其中应收账款坏账损失1950万元(同比减少5.4%),应收票据坏账损失178万元(转亏)[196] - 其他收益3562万元,同比下降65.6%,主要因政府补助1839万元(同比下降64.7%)和进项税加计抵减1481万元(同比下降69.8%)减少[190] 应付与合同负债 - 合同负债增长41.32%至14,583.16万元[37] - 合同负债增至1.42亿元,较年初1.01亿元增长41.0%[45] - 应付账款增加至2.6857亿元人民币,较期初2.3462亿元增长14.5%[140] - 合同负债(预收货款和测试费)增加至1.4583亿元人民币,较期初1.0319亿元增长41.3%[145] - 其他应付款下降至5533.56万元,较期初7668.36万元减少27.8%,主要因代收代付款项减少[152] - 应付职工薪酬总额略增至1.5759亿元人民币,较期初1.6432亿元下降4.1%[143] 税务相关 - 企业所得税适用税率分为29.84%、25%、16.5%和15%多档[75] - 增值税按销售额适用13%和6%两档税率[75] - 公司及主要子公司(上海华岭、上海复微迅捷)适用15%企业所得税率[76][80] - 可抵扣亏损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增至1699.21万元人民币,较期初1051.95万元增长61.6%[131] - 使用权资产相关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增至1883.62万元人民币,较期初1020.63万元增长84.6%[128] - 租赁负债相关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增至2348.65万元人民币,较期初1246.01万元增长88.5%[131] - 未确认的可抵扣亏损增至2.2414亿元人民币,较期初1.5181亿元增长47.6%[138] - 政府补助新增1751.32万元,其中与资产相关补助1154.01万元,期末递延收益余额2658.73万元[160] 预付款项 - 预付款项激增69.06%至19,212.45万元[37] - 预付款项期末余额1.92亿元人民币,其中1年以内账龄占比77.47%[97] - 预付款项前五名供应商合计1.63亿元人民币,占总预付款项的84.69%[101]
上海复旦(01385) - 2025 - 中期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