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业收入表现 - 营业收入为14.8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6.54%[18] - 主营业务收入为14.89亿元,同比增长46.54%[20]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为148916.05万元,同比增长46.54%[67]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6.54%至14.89亿元,主要因产品销量增加[69][70] - 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46.5%至14.89亿元(2024年半年度:10.16亿元)[176] 净利润表现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3.26%[18]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1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2.20%[18] - 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1694.47万元,同比减少21.88%[67] - 净利润同比下降26.2%至1.09亿元(2024年半年度:1.48亿元)[177]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下降23.3%至1.15亿元(2024年半年度:1.50亿元)[177] 每股收益表现 - 基本每股收益为0.46元/股,同比下降30.30%[19] - 稀释每股收益为0.46元/股,同比下降30.30%[19] - 基本每股收益同比下降30.30%[20] - 稀释每股收益同比下降30.30%[20] - 基本每股收益下降30.3%至0.46元/股(2024年半年度:0.66元/股)[178] 现金流量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473.17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9.93%[18]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9.93%至7473万元[69]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10.0%至7473万元[184] - 母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负2.55亿元[186] 成本与费用表现 - 营业成本同比上升62.59%至11.30亿元,主要因产品产销量增加[69][70] - 营业成本大幅增长62.6%至11.30亿元(2024年半年度:6.95亿元)[176] - 财务费用增长104.3%至1574万元(2024年半年度:770万元)[177] - 信用减值损失转亏为-422万元(2024年半年度:正收益52万元)[177] 研发投入与成果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4.61%,同比下降1.62个百分点[19]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4.61%,同比下降1.62个百分点[51] - 研发投入总额为人民币68,673,338.06元,同比增长8.40%[51] - 研发费用增长8.4%至6867万元(2024年半年度:6335万元)[177] - 报告期内公司获得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49] - 累计发明专利申请285个,获得84个;实用新型专利申请92个,获得80个[50] 资产与负债变化 - 总资产为53.02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6.26%[1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26.30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2.53%[18] - 短期借款同比下降63.45%至2.49亿元,主要因到期还款[73] - 长期借款同比增长82.00%至11.61亿元,主要因中长期借款增加[73] - 短期借款大幅减少至2.49亿元,同比下降63.5%[169] - 长期借款增至11.61亿元,同比增长82.0%[169] - 负债合计增至26.84亿元,同比增长10.4%[170] 子公司财务表现 - 秦皇岛华恒子公司总资产127,402.85万元,净资产87,344.21万元,营业收入38,345.80万元,净利润6,895.25万元[84] - 巴彦淖尔华恒子公司总资产124,285.26万元,净资产80,385.96万元,营业收入47,689.39万元,净利润7,252.45万元[84] - 赤峰华恒子公司总资产155,237.37万元,净资产45,926.94万元,营业收入66,600.65万元,净利润5,193.90万元[84] 产品与技术发展 - L-缬氨酸产品价格及毛利率同比下降[20] - 生物基新材料单体包括1,3-丙二醇和丁二酸[30] - 公司L-丙氨酸产品成本降低约50%[41] - 每生产1吨L-丙氨酸可减少0.5吨二氧化碳排放量[42] - 公司1,3-丙二醇等生物基新材料单体项目正在有序推进[32] - 公司在现有苹果酸项目装置基础上进行技术改造可交替柔性生产苹果酸或色氨酸产品[32] - 公司在现有丁二酸项目装置基础上进行技术改造可交替柔性生产丁二酸、L-缬氨酸和肌醇产品[32] - 公司建成发酵法和酶法两大技术平台并突破厌氧发酵技术瓶颈[38] - 公司首次实现微生物厌氧发酵规模化生产L-缬氨酸产品[38][41] - 公司采用自产L-丙氨酸制备DL-丙氨酸并采用自产β-丙氨酸制备D-泛酸钙[41] 研发能力与知识产权 - 公司拥有L-丙氨酸高产菌株构建技术,包括专利ZL2011102351598、ZL2014101406309、ZL2014101406563、ZL2013103255332、ZL201710623651X和ZL2018106356766[44][45] - 公司开发了L-丙氨酸发酵控制技术,包括非专利数学模型和专利ZL2016111645894除盐方法[45] - 公司拥有L-丙氨酸分离除杂技术,包括专利ZL2015109239830、ZL2017206361869和ZL2018107317114[45] - 公司掌握了L-丙氨酸结晶控制技术,包括非专利连续结晶技术和专利ZL2017200104071、ZL2016110200592[45] - 公司开发了L-丙氨酸母液产物回收技术,包括专利ZL2017104106827、ZL2017111441603和ZL2021113509749[45] - 公司拥有酶法L-丙氨酸生产技术,包括非专利高密度发酵培养基开发、工艺优化和高光学纯度生产方法[45] - 公司开发了酶法DL-丙氨酸技术,包括专利ZL2013102292688高产菌株和非专利高密度发酵工艺[46] - 公司掌握了合成酶法β-丙氨酸技术,包括非专利人工设计、异源表达和连续转化控制技术[46] - 公司拥有酶法β-丙氨酸高产菌株构建技术,包括专利ZL2013107227558、ZL2015100677844和ZL2019107427034[46] - 公司开发了D-泛解酸内酯技术,包括非专利离子膜法分离、"一锅法"酶催化技术和专利ZL2019102463617[46] 研发项目与投入 - 在研项目合计预计总投资规模为人民币17,600万元,累计已投入11,536.27万元[54] - 氨基酸营养化学品合成技术开发项目投入880.85万元,累计投入3,074.42万元[53] - 肌醇母液回收工艺开发项目投入999.63万元,累计投入1,766.69万元[53] - 高品质泛酸钙生产工艺开发项目累计投入536.30万元,技术水平国际领先[53] - 高纯级缬氨酸去除丙氨酸菌株工艺开发项目累计投入348.60万元,处于试产阶段[53] 研发团队构成 -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为286人,较上年同期的231人增长23.81%[56] - 研发人员薪酬合计为2612.94万元,较上年同期的2205.15万元增长18.49%[56] - 研发人员平均薪酬为9.14万元,较上年同期的9.55万元下降4.29%[56] - 30岁以下研发人员占比63.29%,共计181人[56] - 硕士研究生学历研发人员占比36.71%,共计105人[56] - 本科学历研发人员占比30.77%,共计88人[56] - 研发人员数量占公司总人数的比例为13.42%,较上年同期的11.49%有所提升[56] 公司荣誉与资质 - 公司被认定为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L-丙氨酸,2019年)及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22年)[48] 合作伙伴关系 - 公司与世界500强企业巴斯夫、诺力昂、味之素等保持良好合作关系[40] 技术创新与数字化 - 公司成立AI数字化实验室并推进“生物+AI”技术融合[34] 非经常性损益 - 非经常性损益净额为13.53万元[25] - 政府补助贡献非经常性收益303.85万元[25] - 非流动性资产处置产生亏损127.27万元[25] - 其他营业外收支净亏损177.84万元[25] 股本变动影响 - 公司股本增加导致每股收益摊薄[20] 国际市场风险 - 欧盟对公司L-缬氨酸收取临时反倾销税为53.9%[65] 管理层与人员变动 - 公司核心技术人员邓杰勇于2025年7月2日离职[87] - 公司董事会秘书樊义离任,邓先河被聘任为董事会秘书[87] 股权激励计划 - 公司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于2022年1月19日完成第一类限制性股票授予登记[89] - 2023年6月27日公司调整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第二类限制性股票授予价格及数量[89] - 2024年6月7日公司审议通过第一类限制性股票第二个解除限售期条件成就[89] - 2025年4月22日公司调整第二类限制性股票授予价格及数量,并确认第三期解除限售和归属条件成就[89] - 董事及核心技术人员通过股权激励合计增持39.17万股第二类限制性股票[163] - 董事长郭恒华等4名高管持有25.23万股第一类限制性股票已全部解锁[160] - 核心技术团队唐思青持股减少8.3万股,变动原因为股权激励及二级市场交易[158] 利润分配政策 - 公司半年度未拟定利润分配或资本公积金转增预案[87] 环境与社会责任 - 公司及其主要子公司中有4家企业被纳入环境信息依法披露名单[91] 股东承诺与股份锁定 - 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郭恒华承诺自2021年4月22日上市起36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所持发行前股份[94][96] - 公司实际控制人近亲属及董事郭恒平承诺自2021年4月22日上市起36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所持发行前股份[94] - 公司控股股东控制的三和投资承诺自2021年4月22日上市起36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所持发行前股份[94] - 持股5%以上股东马鞍山基石承诺自2021年4月22日上市起12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所持发行前股份[94] - 若公司股价上市后6个月内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发行价,控股股东锁定期将自动延长6个月[96][97] - 股份锁定期满后2年内,控股股东减持价格不低于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发行价[96][97] - 控股股东在任职期间每年转让股份不超过所持公司股份总数的25%[97] - 控股股东上市后36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管理发行前股份[101][102] - 股价连续20日低于发行价时锁定期自动延长6个月[101][102] - 锁定期满后两年内减持价格不低于发行价[101][102][104] - 特定股东锁定期满后两年内每年减持不超过发行时持股量50%[104] - 董事监事高管任职期间每年转让股份不超过所持总数25%[100] 募集资金使用与进度 -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净额55,925.88万元,累计投入进度81.70%[139] - 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净额68,380.91万元,累计投入进度100.04%[139] - 募集资金总额132,532万元,累计总投入114,097.73万元,总投入进度98.35%[139] - 年产2.5万吨丙氨酸、缬氨酸项目承诺投资40,014.64万元,累计投入35,009.32万元,进度87.49%[141] - 年产5000吨发酵法丙氨酸技改扩建项目承诺投资12,911.24万元,累计投入7,683.45万元,进度59.51%[141] - 报告期末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累计投入金额124306.79万元,投资进度98.35%[142] - 生物基丁二酸生产建设项目计划投资30000万元,实际投入30000万元,进度100%[142] - 生物基产品原料生产基地建设项目计划投资40000万元,实际投入40014.19万元,进度100.04%[142] - 苹果酸生产建设项目计划投资28380.91万元,实际投入28390.77万元,进度100.03%[142]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专户余额1647.16万元已划转至自有资金账户并注销专项账户[143][145] - 公司转出节余募集资金10390.16万元至自有资金账户[142] 担保情况 - 公司为全资子公司巴彦淖尔华恒提供担保56,000万元,2024年7月31日起至2029年6月21日止[135] - 公司为全资子公司秦皇岛华恒提供担保20,000万元,2024年1月15日起至2031年12月21日止[135] - 公司为全资子公司赤峰智合提供担保18,448万元,2023年8月31日起至2025年2月19日止[135] - 公司报告期末对子公司担保余额合计为76,000万元[135] - 公司担保总额(A+B)为76,000万元,占净资产比例28.90%[136] 资产受限情况 - 受限资产总额9036万元,含应收账款质押2819万元及无形资产抵押1837万元[75][76] 境外资产情况 - 境外资产规模2.77亿元,占总资产比例5.23%[74] 股东结构与持股 - 公司普通股股东总数为8,247户[152] - 控股股东郭恒华持股45,227,285股,占总股本比例18.08%[155] - 宁波睿合远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持股19,422,641股,占总股本比例7.77%[155] - 交银施罗德先进制造混合型基金持股8,150,350股,占总股本比例3.26%[155] - 张学礼持股7,540,341股,占总股本比例3.01%[155] - 安徽恒润华业投资有限公司持股7,268,422股,占总股本比例2.91%[155] - 安徽省农业产业化发展基金持股6,035,003股,占总股本比例2.41%[155] - 马鞍山基石智能制造产业基金持股5,122,888股,占总股本比例2.05%[155] - 郭恒平持股5,049,293股,占总股本比例2.02%[155] - 交银施罗德均衡成长基金持股4,895,492股,占总股本比例1.96%[155] 资产负债详细变动 - 货币资金减少至3.79亿元人民币,较期初4.23亿元下降10.3%[168] - 应收账款增至3.08亿元人民币,较期初2.84亿元增长8.4%[168] - 存货大幅增加至5.09亿元人民币,较期初4.07亿元增长25.0%[168] - 固定资产显著增长至20.27亿元人民币,较期初16.07亿元增长26.1%[168] - 流动资产总额达14.53亿元人民币,较期初13.52亿元增长7.5%[168] - 应收票据维持在5.30亿元人民币水平,较期初5.64亿元下降6.0%[168] - 预付账款增至0.39亿元人民币,较期初0.27亿元增长47.7%[168] - 在建工程减少至13.79亿元,同比下降14.1%[169] - 无形资产增至1.52亿元,同比增长10.2%[169] - 货币资金减少至1.63亿元,同比下降38.9%[172] - 应收账款增至2.71亿元,同比增长7.2%[172] - 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增至13.26亿元,同比增长0.6%[173] - 母公司未分配利润增至3.11亿元,同比增长37.8%[174]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增至26.30亿元,同比增长2.5%[170] 现金流详细变动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同比增长45.7%至141.24亿元[183]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同比增长44.8%至149.21亿元[183]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大幅增长62.5%至113.09亿元[183]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达26.15亿元主要用于购建长期资产[184]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61.9%至1.50亿元[184] - 母公司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同比减少100%至0元[186] - 母公司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同比增长80.5%至7.13亿元[187]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同比下降58.8%至1.63亿元[187] 所有者权益变动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期初余额为2,564,649,586.26元[189] - 所有者权益合计期初余额为
华恒生物(688639) - 2025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