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1,234.56亿元,同比增长15.8%[2][5] - 净利润达到人民币78.9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2.3%[2][5] - 营业收入为760.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82%[23] - 营业利润为28.1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3.15%[23] - 净利润为17.6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6.45%[23]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2.7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7.63%[23] -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760.90亿元,同比下降3.82%[34]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12.78亿元,同比上升47.63%[34] - 公司2024年1-6月营业收入为791.1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0.61%[96]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研发投入人民币12.34亿元,同比增长25.6%[5] - 信用减值损失3.09亿元人民币,同比大幅增加510.07%[98][100] - 投资损失6305.3万元人民币,同比大幅下降149.99%[98] - 报告期衍生金融工具公允价值变动损失为342.2万元人民币,投资损失为1.29896亿元人民币[121] 各业务线表现 - 集装箱制造 - 集装箱业务销量为156万TEU,同比下降5.2%[17] - 集装箱制造业务营业收入人民币217.35亿元,同比下降12.88%[35] - 集装箱制造业务净利润人民币14.44亿元,同比上升13.20%[35] - 干货集装箱销量112.59万TEU,同比下降18.57%[37] - 冷藏箱销量9.20万TEU,同比增长105.82%[37] - 集装箱制造营业收入217.3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2.88%,毛利率16.15%同比提升3.95个百分点[94] - 集装箱制造业务收入249.5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2.54%,毛利率12.20%同比下降4.21个百分点[96] 各业务线表现 - 道路运输车辆 - 车辆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8.6%至人民币345.67亿元[14] - 道路运输车辆业务收入人民币97.53亿元,同比下降8.85%[38] - 道路运输车辆业务净利润人民币4.08亿元,同比下降28.89%[38] - 中集车辆报告期营业收入为人民币97.53亿元,营业利润为人民币5.79亿元,净利润为人民币4.08亿元[128][129] 各业务线表现 - 能源、化工及液态食品装备 - 能源装备业务收入人民币234.5亿元,同比增长30.1%[14] - 能源、化工及液态食品装备业务营业收入130.09亿元人民币,同比上升7.32%[50] - 能源、化工及液态食品装备业务净利润4.60亿元人民币,同比上升90.26%[50] - 中集安瑞科营业收入126.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9%[50] - 中集安瑞科归母净利润5.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6%[50] - 中集安瑞科新签订单107.4亿元人民币,在手订单291.8亿元人民币[50] - 清洁能源分部营业收入96.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2%[50] - 化工环境分部营业收入11.1亿元,同比下滑14.3%[53] - 液态食品分部营业收入18.8亿元,同比下滑18.6%但净利润同比增长[53] - 能源化工及液态食品装备营业收入130.0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32%,毛利率15.12%同比提升1.91个百分点[94] - 中集安瑞科报告期营业收入为人民币126.14亿元,营业利润为人民币7.46亿元,净利润为人民币5.81亿元[128][129] 各业务线表现 - 空港与物流装备、消防与救援设备 - 空港与物流装备、消防与救援设备业务收入人民币31.20亿元,同比上升29.83%[43] - 空港与物流装备、消防与救援设备业务净利润人民币0.80亿元,同比上升119.57%[43] - 空港与物流装备营业收入31.2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83%,毛利率20.56%保持稳定[94] 各业务线表现 - 物流服务 - 物流服务业务收入人民币123.4亿元,同比增长12.5%[14] - 物流服务业务营业收入135.7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62%[45] - 物流服务业务净利润2.02亿元人民币,同比基本持平[45] - 物流服务营业收入135.7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62%,毛利率5.97%同比微降0.26个百分点[94] - 物流服务业务收入140.8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4.28%,毛利率6.23%同比下降0.54个百分点[96] - 中集世联达报告期营业收入为人民币135.79亿元,营业利润为人民币2.32亿元,净利润为人民币2.02亿元[128] 各业务线表现 - 循环载具 - 循环载具业务营业收入13.36亿元人民币,同比上升11.62%[49] - 循环载具业务净亏损0.17亿元人民币,同比减亏64.50%[49] 各业务线表现 - 海洋工程 - 海洋工程业务营业收入80.14亿元,同比增长2.95%[56] - 海洋工程业务净利润2.81亿元,同比扭亏为盈(去年同期净亏损0.84亿元)[56] - 海洋工程新增订单1.06亿美元(去年同期17.9亿美元),在手订单55.5亿美元[56] - 油气/非油气订单占比约7:3[56] - 海洋工程业务营业收入80.1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5%,毛利率10.84%同比提升5.85个百分点[94] - 海洋工程业务收入77.8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8.95%,毛利率4.99%同比下降3.00个百分点[96] - 海洋科技集团报告期营业收入为人民币79.35亿元,营业利润为人民币5.25亿元,净利润为人民币5.25亿元[128] 各业务线表现 - 金融及资产管理 - 金融及资产管理业务营业收入9.10亿元,同比下降21.30%[58] - 金融及资产管理业务净亏损7.35亿元,同比减亏16.05%[58] - 金融及资产管理业务营业收入9.10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1.30%,毛利率为负10.85%[94] 各地区表现 - 中国地区营业收入388.9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94%,占总收入51.12%[94] - 美洲地区营业收入104.7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3.92%,占总收入13.76%[94] - 亚洲(中国以外)地区收入131.3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2.21%[96]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集装箱新箱需求预计保持稳定基本面支撑[67] - 中集安瑞科将增强LNG、高压气氢、液氢、液氨、甲醇储运领域研发以保持市场领先地位[75] - 中集安瑞科推进焦炉气制氢联产LNG、生物质制绿色甲醇等清洁替代燃料战略项目规模化实施[75] - 罐式集装箱市场需求随“一箱制”政策推进提升[76] - 中国医学影像设备市场在需求及政策红利驱动下持续增长[76] - 未来5年FPSO市场需求保持强劲势头,大型项目聚焦南美和非洲[78] - 海上风电、氢能利用、海上光伏等清洁能源将形成庞大产业规模[78] - 中深水海上钻井平台日费预计保持稳定[81] - 全球油气投资呈现“深水增、页岩减、国家油公司逆周期”结构性特征[81] - 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较高,钢材、铝材等占产品成本结构主要部分[85] - 集装箱产业持续保持全球行业领先地位,道路运输车辆及能源装备具备全球竞争力[86] - 公司上半年实际资本性支出约为13亿元人民币,下半年预计资本性支出约为37亿元人民币[123] 现金流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人民币56.78亿元[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1.54亿元人民币,同比大幅增长594.46%[25] - 投资活动使用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1.09亿元人民币,同比改善69.99%[25]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71.54亿元人民币,同比大幅改善594.46%[98] 资产、债务和借款 - 资产负债率为63.2%,较年初下降1.5个百分点[5] - 资产总额为1754.42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0.39%[24] - 负债总额为1070.44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0.29%[24] - 货币资金260.62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比例14.85%较上年末增长2.48个百分点[103] - 受限资产总额16.90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减少42.95%[105] - 货币资金为人民币26,061,516千元,较2024年末增长20.54%[106]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人民币25,917,946千元(去年同期:21,742,209千元)[106] - 带息债务总额为人民币41,178,482千元(2024年末:39,125,524千元)[107][111] - 长期港币浮动利率债务金额为港币5,500,000千元[108] - 短期借款利率区间1.01%-5.33%,长期借款利率区间1.14%-4.25%[108] - 固定利率债券余额为人民币6,026,264千元(2024年末:4,543,225千元)[109] - 其他权益工具为人民币4,016,333千元,较2024年末下降1.87%[110] - 资产负债率为61%(2024年末:61%)[112] - 资本性支出承诺为人民币181,907千元,较2024年末下降37.29%[112] - 报告期投资额人民币301,774千元,同比下降23.97%[116] 其他财务数据 - 基本每股收益为人民币0.45元,同比增长18.4%[5]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2.58%,较去年同期上升0.81个百分点[26]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基本每股收益为0.23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3.75%[26] - 中集财务公司为成员企业提供信贷资金近25亿元[59] - 报告期内新增专利申请401件,其中发明专利122件,累计维持有效专利6,331件[91] - 公司拥有8个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16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92] - 公司对首程控股投资期末账面价值为1.371亿元人民币,报告期损益为449万元人民币,权益变动为9286.4万元人民币[119] - 公司对华商能源投资期末账面价值为3692.9万元人民币,报告期损益为-1623.7万元人民币[119] - 公司对诺禾致源投资期末账面价值为1122.1万元人民币,报告期损益为128.7万元人民币[119] - 公司对中铁特货投资期末账面价值为1.624亿元人民币,报告期损益为244万元人民币,权益变动为-440万元人民币[119] - 衍生品投资期末金额为23.8256亿元人民币,占公司报告期末净资产比例为4.56%[121] - 外汇远期合约期末金额为5.4721亿元人民币,公允价值变动损失为2718.1万元人民币[121] - 外汇期权合约期末金额为4410万元人民币,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1890.8万元人民币[121] - 汇率/利率掉期合约期末金额为1.79125亿元人民币,公允价值变动损失为240万元人民币[121] - 中集集装箱(集团)有限公司报告期营业收入为人民币217.35亿元,营业利润为人民币16.01亿元,净利润为人民币12.66亿元[128] - 集团2025年6月30日全球员工总数82,498人,较2024年底78,776人增加3,722人[132] - 集团报告期内总员工成本约为人民币73.66亿元,去年同期约为人民币64.46亿元[132] - 集团全球合同员工总数51,184人,较2024年底50,686人增加498人[132] 公司治理与股东回报 - 公司计划回购不超过5亿港元的H股股份[65] - 报告期内公司已回购148万股H股,金额为887.3381万港元[65] - 累计回购H股达864.11万股,总金额5624.0385万港元[65] - 公司制定了《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市值管理制度》并于2025年1月7日经董事会审议通过[141] - 公司未披露"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公告[144] - 公司未披露估值提升计划[143] - 公司2025年3月28日通过多平台举行2024年度业绩解读及2025年度经营计划展望网络会议[138] - 公司2025年4月29日举行第一季度业绩解读电话会议涉及多家基金和证券机构[138] - 公司2025年6月6日在上海举行实地调研会议涉及超过20家投资机构[139] - 公司报告期内持续遵守联交所《企业管治守则》及《标准守则》[146][148] - 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经董事会审计委员会事前审阅并通过[147] - 公司2025年2-3月在北京、深圳、武汉多地参与海通证券、天风证券等策略会[138] - 公司2025年5月在香港及总部举行现场会议涉及高盛、UBS等国际机构[139] - 公司董事长麦伯良持有890,465股A股实益权益[152] - 公司董事长麦伯良持有中集安瑞科8,260,000股普通股实益权益[154] - 2024年度权益分派以总股本5,367,874,835股为基数每1股派现人民币0.176元[156] - 2024年度分红派息于2025年7月11日实施完成[156] - 公司总股本为5,392,520,385股已回购股份24,645,550股[156] - 核心人员持股计划存续期为10年锁定期12个月[157] - 核心人员持股计划累计持股不超过公司股本总额10%[158] - 单个参与人累计持股不超过公司股本总额1%[158] - 2025年半年度不进行现金分红送股或资本公积转增股本[155] - 公司董事梅先志自2025年5月起不再担任华商能源科技董事[151] - 核心人员持股计划截至报告披露日尚未实施任何一期[161] - 持股计划权益分配基于利润分享计划奖金项下的合法薪酬与奖金额度确定[159] - 持股计划可通过非交易过户或二级市场出售方式分配股票或收益[160] - 子公司股权激励计划情况详见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第八节附注十一[162] - 公司连续多年发布可持续发展报告披露ESG履行情况[165] - 2024年度社会责任报告已于2025年3月27日公开发布[165] - 公司承诺在境内居民能够认购境外股票之前不以配股方式融资[167] - 公司股东分红回报规划承诺履行期为2025年至2027年[167] - 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未经审计[169] - 公司聘请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为2025年度审计机构[170] 关联交易与担保 - 关联交易中向中国外运长航集团销售商品及提供服务金额为152,926千元[176] - 关联交易中接受中国外运长航集团劳务金额为313,338千元[176] - 关联交易中向深圳融资租赁销售商品及提供务金额为140,692千极元[176] - 与招商局蛇口工业区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的销售商品交易金额为3,533千元[177] - 与招商局海通贸易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的采购商品交易金额为15,116极千元[177] - 与上港集团的销售商品及提供服务交易金额为190,943千元,获批额度为800,000千元[178] - 与上港集团的接受服务交易金额为524,265千元,获批额度为2,200,000千元[178] - 购买东莞中集菁英公寓管理有限公司188套住宅的交易价款为163,813.5千元[180] - 中集财务公司向中集产城提供的每日最高存款限额为3,000,000千元[182][186] - 中集产城在中集财务公司的报告期内存入金额为2,944,746千元,取出金额为2,968,055千元[186] - 中集财务公司为中集产城提供的最高贷款本金余额极738,504千元,上限为1,500,000千元[187] - 中集保理与中集产城的关联交易本息余额上限为每日不超过220,000千元[187] - 日常关联交易实际金额未超过协议约定的年度最高交易金额[177][178] - 中集保理与中集产城及其下属子公司保理业务每日最高余额上限为人民币2.2亿元[188][189] - 中集财务公司与深圳融资租赁续签协议,每日最高存款余额上限为人民币5亿元[190] - 中集产城贷款额度为人民币15亿元,期初余额7.397亿元,期末余额7.320亿元[191] - 深圳融资租赁在中集财务公司存款每日最高限额5亿元,报告期实际最高存款余额2.095亿元[193][194] - 深圳融资租赁存款期初余额1.033亿元,期末余额5399.8万元,期间存入34.092亿元,取出34.586亿元[194] - 公司对外担保总额度76.7亿元,报告期实际发生额5.393亿元,期末担保余额8.406亿元[200] - 对深圳市中集产城发展集团担保额度5亿元,实际担保金额2.306亿元[200] - 对深圳市融资租赁
中集集团(000039) - 2025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