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为1.46亿元,同比增长15.82%[1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678.47万元,同比增长19.43%[1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241.78万元,同比增长50.38%[18] - 基本每股收益为0.42元/股,同比增长20.00%[18]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2.05%,同比增长0.29个百分点[18]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为14558.78万元同比增长15.82%[34] - 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678.47万元同比增长19.43%[34] - 2025年上半年扣非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241.78万元同比增长50.38%[34] - 剔除股权激励费用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833.46万元同比增长25.54%[34] - 公司报告期内营业收入为1.46亿元,同比增长15.82%[45] - 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15.8%至1.456亿元人民币,其中营业收入为1.456亿元人民币[145][146] - 净利润同比增长19.4%至1678.47万元人民币[147] - 综合收益总额为1501.5万元,同比增长10.8%[151]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为1.10亿元,同比增长18.22%[45] - 研发投入为464.07万元,同比增长0.65%[36][45] - 营业外支出15.19万元,同比大幅增长1327.26%[46]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18.2%至1.098亿元人民币[146] - 销售费用同比下降13.6%至1538.35万元人民币[146] - 财务费用净收益增长27.1%至349.48万元人民币,主要因利息收入达361.24万元人民币[146]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0.6%至464.07万元人民币[146] - 支付的各项税费683.4万元,同比增长197.8%[152]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家具制造业营业收入3023.9亿元,同比下降4.9%[24] - 公司重点发展智能电动床、智能电动沙发、智能按摩床垫、智能水暖毯等核心品类[34] - 2025年上半年新推出智能床头柜单品并计划推出智能枕、智能头环产品[34] - 枕头产品营业收入4166.34万元,同比增长47.48%,毛利率24.34%[47] - 被子、毯类产品营业收入1976.25万元,同比增长66.53%,毛利率24.24%[47] - 床垫产品营业收入5395.83万元,同比增长3.55%,毛利率25.58%[47] 各地区表现 - 公司产品主要通过线上渠道销售包括B2C模式(小米有品/天猫/京东)和B2B2C模式(小米商城/京东自营/苏宁)[33] - 小米系电商渠道主营业务收入为9263.16万元,占线上销售收入比例68.73%[38] - 京东系电商渠道收入为2018.87万元,占比14.98%[38] - 阿里系电商渠道收入为1489.68万元,占比11.05%[38] - 公司自建平台注册用户数为30402个,主要品类退货率为13.3%[39] - 米家有品平台店铺浏览量为748万次,会员数为31万个[39] - B2B2C业务增长迅速占比超过50%[58]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2023年中国智能家居行业收入达1957亿元同比增长24.49%[25] - 预计2028年中国智能家居市场规模将达3651亿元未来五年CAGR为13.28%[25] - 政府家居消费补贴政策力度最高达15%-20%覆盖智能电动床等产品[26] - 全系列产品升级与营销拓展项目因业务量未达预期而策略性放缓投入[58] - 家居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因经营业绩承压及外包生产模式导致投资进度缓慢[58] - 数字化管理体系建设项目因业务结构变化及现有系统满足需求而谨慎推进[58] - 募集资金于2022年8月8日到位较晚影响项目实施进度[58] - 公司于2025年4月25日审议通过调整三大募投项目投资计划的议案[58] - 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际投资进度与计划差异超30%触发监管披露要求[58] - 公司计划半年度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78] - 公司未制定市值管理制度及估值提升计划[76] - 公司未披露"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公告[76] - 公司通过优化产品结构、强化预算管理和控制费用等措施降低期间费用率上升风险[73] 其他财务数据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53.85万元,同比改善48.06%[18] - 总资产为9.20亿元,同比下降6.41%[1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8.22亿元,同比增长1.25%[18]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金融资产收益为588.02万元[22]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653.85万元,同比改善48.06%[45]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4080.62万元,同比增长614.44%[45]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为5.88亿元,占总资产比例63.96%,较期初增加12.97个百分点[48]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7539.16万元,占总资产比例8.20%,较期初增加4.43个百分点[46]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3440.14万元,占总资产比例3.74%,较期初下降5.60个百分点[46] -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381.46万元,占利润总额比例18.50%[47] - 募集资金使用比例23.73%,尚未使用资金2.60亿元[54] - 短期借款2000.47万元,占总资产比例2.17%[48] - 闲置募集资金中1.48928亿元存放于募集资金专户,2.45亿元用于现金管理[57] - 报告期内委托理财发生额总计2.555亿元且未到期余额为2.395亿元[62][63] - 银行理财产品使用自有资金未到期余额为7450万元[62] - 信托理财产品使用自有资金未到期余额为1.6亿元[63] - 公司存在误将自有资金3000万元转入募集资金专户的操作问题[59]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7539.16万元,较期初3706.40万元增长103.4%[137]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5.88亿元,较期初5.01亿元增长17.4%[137]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3440.14万元,较期初9179.41万元下降62.5%[137] - 存货期末余额860.75万元,较期初1936.17万元下降55.5%[137] - 其他流动资产期末余额19.20万元,较期初2617.20万元下降99.3%[137] - 短期借款期末新增2000.47万元[138] - 应付账款期末余额4896.13万元,较期初9946.64万元下降50.8%[138] - 合同负债期末余额126.39万元,较期初329.84万元下降61.7%[138]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8.22亿元,较期初8.12亿元增长1.2%[139] - 母公司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5.30亿元,较期初4.69亿元增长13.1%[141] - 流动负债同比减少44.6%至9220.85万元人民币,其中应付账款下降50.8%至4896.13万元人民币[143] - 负债总额同比减少43.6%至9814.63万元人民币[143]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通过净利润与资产减值损失转回等调整项反映盈利能力[146][147]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22.11亿元,其中销售商品收款21.77亿元[152]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流出653.8万元,同比改善48.1%[152]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流入4080.6万元,同比激增614.8%[153]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流入1085.5万元,去年同期净流出1397.2万元[153]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7508.2万元,较期初增长150.6%[153] - 母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出22.84亿元,其中采购支付20.27亿元[154] - 母公司投资活动现金流入9.46亿元,主要来自其他投资收款[155] - 母公司期末现金余额6837.7万元,较期初增长188.3%[155] - 公司股本保持稳定为40,000,000.00元[157][158][159] - 资本公积从年初556,926,317.81元增加至559,285,878.88元,增长2,359,561.07元(约0.42%)[157][158][159] - 库存股保持稳定为10,003,252.20元[157][158][159] - 盈余公积保持稳定为20,924,763.73元[157][158][159] - 未分配利润从年初204,436,195.30元增加至212,252,818.83元,增长7,816,623.53元(约3.82%)[157][158][159]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总额从年初812,284,024.64元增加至822,460,209.24元,增长10,176,184.60元(约1.25%)[157][158][159] - 综合收益总额贡献16,784,710.33元[158] - 股份支付计入所有者权益金额为2,359,561.07极元[158] - 对所有者(或股东)的分配减少未分配利润8,968,086.80元[158] - 公司股本保持稳定为40,000,000.00元[161][165] - 资本公积从554,879,145.极07元增加至555,583,419.79元,净增704,274.72元[161][163] - 库存股增加10,003,252.20元[161][162] - 未分配利润从181,342,540.55元增至191,427,816.08元,净增10,085,275.53元[161][163]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从797,146,449.35元增至797,932,747.40元,极净增786,298.05元[161][163] - 少数股东权益从-118,721.78元变为-118,608.68元,增加113.10元[161][163] - 所有者权益合计从797,027,727.57元增至797,814,138.72元,净增786,411.15元[161][163] - 综合收益总额贡献14,053,113.45元[162] - 股份支付计入所有者权益的金额为704,274.72元[162] - 对所有者分配利润3,968,180.00元[162] - 股本保持稳定为400,000,000元[166][168][169] - 资本公积从554,879,145.07元增加至555,583,419.79元,增长704,274.72元[168][169] - 库存股增加10,003,252.20元[166][168][169] - 未分配利润从177,442,873.91元增长至187,020,731.83元,增加9,577,857.92元[168][169] - 综合收益总额为13,546,037.92元[168] - 股份支付计入所有者权益的金额为704,274.72元[168] - 对所有者的分配为3,968,180.00元[168] - 所有者权益合计从793,246,782.71元增长至793,525,663.15元,增加278,880.44极元[168][169] - 盈余公积保持稳定为20,924,763.73元[166][168][169] - 专项储备及其他综合收益未发生变动[166][168] - 公司总股本为4000.00万股,每股面值人民币1元[170] - 无限售条件流通A股为2574.6624万股,占已发行股份的64.37%[170] - 有限售条件流通A股为1425.3376万股,占已发行股份的35.63%[170] - 公司于2022年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1000.00万股[170] - 重要应收款项坏账标准设定为单项金额超过200万元[180] - 重要其他应收款核销标准为单项金额超过150万元[180] - 重要在建工程判定标准为单项金额超过资产总额0.5%[180] - 2025年1-6月合并范围包含4家子公司[171] - 财务报表编制期间为2025年1月1日至2025年6月30日[177] - 营业周期确定为12个月[178] - 分步处置子公司股权丧失控制权前处置价款与对应净资产份额差额计入其他综合收益[187] - 购买子公司少数股权新增长投与新增持股比例净资产份额差额调整资本公积或留存收益[188] - 不丧失控制权处置子公司股权处置价款与对应净资产份额差额调整资本公积或留存极收益[189] - 合营安排分为共同经营和合营企业两类[190] - 共同经营中按份额确认共同持有资产及共同承担负债[191][192][193] - 现金等价物需满足期限短流动性强易于转换已知金额现金[194] - 外币报表折算差额除资本化部分外计入当期损益[195] - 金融资产按业务模式和合同现金流特征分为三类[197] - 非交易性权益工具可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198] -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持有期间按实际利率法确认利息收益[200] 股权激励与股份回购 - 公司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50名激励对象553,100股,授予价格为15.73元/股[81] - 公司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预留授予(第一批)3名激励对象30,000股,授予价格为15.58元/股[82] - 公司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部分有6名激励对象因离职导致限制性股票作废[82] - 作废未满足业绩考核限制性股票21.35万股[83] - 以15.58元/股价格向8名激励对象授予108,275股第二类限制性股票[83] - 股份回购实施累计回购318,200股(占总股本0.7955%),使用资金1,000.34万元[123] - 股份回购价格区间为29.50-35.69元/极股[123] - 首次回购股份243,000股(占总股本0.6075%),使用资金758.26万元[122] - 股份回购计划资金规模1,000-2,000万元,价格上限37.53元/股[121] - 无限售条件股份占比64.37%(25,746,624股)[121] - 有限售条件股份占比35.63%(14,253,376股)[121] - 境内自然人持股占比35.30%(14,118,376股)[121] - 回购专用账户持股318,200股占总股本0.78%[126] 股东与股本结构 - 公司股东总数10,387户[126] - 李勇持股9,799,444股占比24.50%为第一大股东[126] - 李亮持股2,960,160股占比7.40%为第二大股东[126] - 限售股份总数14,253,376股无变动[125] - 喜临门家具减持396,800股期末持股478,799股占比1.20%[126] - 无限售条件第一大股东苏州顺为持股2,661,930股占比6.65%[126][127] - 无限售条件第二大股东成都宽窄文创持股1,605,000股占比4.01%[126][127] - 股东那静林通过信用账户持有186,200股合计持股270,700股[127] - 公司总股本40,000,000股[126] 募集资金使用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1000万股,每股发行价格37.53元,募集资金总额3.753亿元人民币[55] - 扣除发行费用5981.55万元后,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3.154845亿元人民币[5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累计使用募集资金7487.09万元,占募集资金净额的23.73%[55] - 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余额为2.598928亿元人民币,包括投资收益1918.99万元[55] - 全系列产品升级与营销拓展项目承诺投资1.275亿元,实际投入2096.26万元,投资进度16.44%[56] - 家居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承诺投资1.068亿元,实际投入155.04万元,投资进度1.45%[56] - 数字化管理体系建设项目承诺投资3100万元,实际投入30.41万元,投资进度0.98%[56] -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承诺投资5018.45万元,实际投入5205.37万元,投资进度103.72%[56]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A股1000万股募集资金总额3.753亿元人民币[58] - 扣除发行费用5981.55万元后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3.154845亿元人民币[58] - 公司向杭州子公司实缴出资3000万元并无息借款不超过7680万元用于募投项目[59] - 公司新增宁波市为募投项目实施地点并已投入募集资金2500万元[59] - 公司使用募集资金置换自筹资金已支付发行费用255.68万元[59]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募集
趣睡科技(301336) - 2025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