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百富环球(00327) - 2025 - 中期财报
百富环球百富环球(HK:00327)2025-08-28 06:07

收入和利润同比下降 - 收入同比下降9.9%至27.16亿港元(2024年同期为30.13亿港元)[11][16] - 毛利同比下降9.7%至12.73亿港元(2024年同期为14.09亿港元)[11] - 经营溢利同比下降12.4%至4.71亿港元(2024年同期为5.38亿港元)[11] - 期内溢利同比下降14.9%至3.91亿港元(2024年同期为4.60亿港元)[11] - 每股基本盈利同比下降13.2%至0.369港元(2024年同期为0.425港元)[13] - 电子支付终端产品收入从2849.2百万港元下降10.7%至2544.5百万港元[22] - 期内溢利从459.8百万港元下降14.9%至391.4百万港元[29][35]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从454.6百万港元下降14.0%至390.9百万港元[29][35] - 公司收入为2,716,164千港元,同比下降9.87%[157] - 公司毛利为1,272,545千港元,同比下降9.71%[157] - 公司经营溢利为470,997千港元,同比下降12.38%[157] - 公司期内溢利为391,351千港元,同比下降14.88%[157] - 公司基本每股盈利为0.369港元,同比下降13.18%[157] - 公司摊薄每股盈利为0.363港元,同比下降12.74%[157] - 期内公司实现溢利3.914亿港元[164] - 公司期内溢利为4.54583亿港元[166] 成本和费用同比下降 - 其他收入从36.9百万港元下降19.8%至29.6百万港元[25][31] - 销售开支从347.0百万港元下降12.8%至302.7百万港元[26][32] - 行政费用从576.8百万港元下降10.6%至515.8百万港元[27][33] - 金融资产减值净亏损为2.8百万港元,去年同期为减值亏损拨回净额13.6百万港元[28][34] 各地区销售额表现 - LACIS地区销售额大幅下降36.0%至6.84亿港元(2024年同期为10.70亿港元)[16] - USCA地区销售额显著增长39.0%至4.99亿港元(2024年同期为3.59亿港元)[16] - EMEA地区销售额达10.839亿港元,为最大收入贡献地区[48][53] - 北美市场销售同比增长39.0%[56][62] - 日本市场期内实现销售翻倍增长[60][63] 各业务线表现 - 电子支付终端产品销售同比下降10.7%至25.44亿港元(2024年同期为28.49亿港元)[19] - 服务收入同比增长4.7%至1.72亿港元(2024年同期为1.64亿港元)[19][21] - 服务收入从164.0百万港元增长4.7%至171.7百万港元[23] - 安卓产品占集团总收入超过65%[43] - 安卓产品占集团总收入超过65%[46] - MAXSTORE云端平台终端接入量达1500万台,提供超过1.6万个应用程序[47] 毛利率保持稳定 - 毛利率保持稳定为46.9%(2024年同期为46.8%)[13] - 毛利率保持稳定,2025年上半年为46.9%,2024年同期为46.8%[24][30] 业务进展和认证 - 在意大利成功续获PCI PIN和PCI P2PE双重安全认证[51][53] - 在澳洲新设立的RKI服务成功获得PCI PIN认证[61][63] - 旗舰安卓型号A920Pro和A35获得欧洲领先收单银行和PSPs广泛采用[49][53] - 与日本最大连锁零售商之一达成合作,实现A8700智能支付终端大规模部署[60][63] - 公司产品广泛部署于电影院、电信运营商、便利零售及连锁快餐等高流量场景[57][62] 现金及现金流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9.761亿港元,较2024年末的30.836亿港元下降3.5%[72][73] - 经营业务所得现金净额为1.537亿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4.307亿港元下降64.3%[72][73] - 以美元计值的短期银行存款为1.658亿港元,较2024年末的1.625亿港元增长2.0%[72][73]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中人民币占比71.7%(213.392亿港元),美元占比19.8%(58.941亿港元)[76] - 公司经营所得现金净额为4.30686亿港元[168]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期末余额为27.94057亿港元[168] - 公司已收利息为810.3万港元[168] - 公司短期银行存款增加1.17亿港元[168] - 公司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支出为1.15055亿港元[168] 资产和负债变动 - 流动资产净值为64.009亿港元,较2024年末的61.31亿港元增长4.4%[72][73] - 公司总资产从2024年12月的91.695亿港元微增至2025年6月的92.087亿港元,增长0.4%[160] - 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从25.439亿港元增至27.545亿港元,增长8.3%[160] - 存货从15.870亿港元减少至15.180亿港元,下降4.3%[160] - 公司总权益从75.646亿港元增至78.051亿港元,增长3.2%[160][162] - 总负债从16.049亿港元减少至14.036亿港元,下降12.5%[162] - 流动负债从15.152亿港元减少至13.080亿港元,下降13.7%[162] 股息和股份回购 - 宣派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每股普通股0.25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0.24港元增长4.2%[93][99] - 公司向股东派发股息2.649亿港元[164] - 公司回购股份支出990万港元[164] - 公司已付给股东的股息为2.46494亿港元[166][168] - 公司回购股份支出为3830万港元[166][168]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回购2,162,000股普通股,总代价9,863,740港元[126][128] - 2025年3月24日回购392,000股,每股价格区间4.92-5.01港元,总代价1,946,710港元[128] - 2025年4月7日回购1,770,000股,每股价格区间4.33-4.50港元,总代价7,917,030港元[128] 购股权计划 - 购股权计划下可发行股份最大数量为82,514,550股,占2019年5月2日已发行股份总数的7.5%[98][102] - 2025年上半年行使了100,000份购股权,行使价格为每股3.57港元,行权前加权平均收盘价为每股5.38港元[107] - 任何12个月内授予单名合格参与者的购股权行权后发行股份不得超过已发行股份总数的1%,对主要股东等特定人士限额为0.1%[104][108] - 购股权计划有效期至2029年5月1日,自2019年5月2日起持续10年[95][101] - 购股权授予需支付象征性费用1港元,接受期限为授予日起30天内[106]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可供授予的购股权数量为4,550份[107] - 购股权最短归属期不少于12个月,最长行权期限不超过授予日起10年[105][109] - 2024年5月22日对购股权计划进行了修订,以符合2023年1月生效的上市规则[96][10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可供授予的购股权为4,550股[110] - 2025年上半年,共有100,000份购股权被行使,行使价为每股3.57港元,加权平均收市价为每股5.38港元[110] - 截至2025年6月30日,董事及雇员持有的尚未行使购股权总数达52,146,000股,占已发行股本约4.92%[112][114] - 所有购股权均于2019年10月2日授予,授予当日收市价为3.53港元[112] - 购股权授予结构为:30%于授予日归属,30%于一年后归属,40%于两年后归属[113] - 董事会于2024年8月21日决议将所有未行使购股权的行使期延长5年至2029年10月2日[113] - 公司行使购股权获得现金814.7万港元[166][168] 股东结构和持股情况 - 董事聂国明持有公司普通股5,200,000股,占股约0.49%[121] - 董事李文晋持有公司普通股13,890,000股,占股约1.31%[121] - 董事张仕扬持有公司普通股920,000股,占股约0.09%[121] - 前董事芦杰持有公司普通股19,870,000股,占股约1.88%[12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已发行普通股总数为1,059,642,000股[122][124][125] - 高阳科技(中国)有限公司持有364,000,000股普通股,占比34.35%[124] - Brandes Investment Partners, L.P.持有145,132,754股普通股,占比13.70%[124] - FMR LLC持有72,917,824股普通股,占比6.88%[124] - 执行董事李文金持有高阳科技13,800,000股,占其已发行股份的0.50%[144] 公司治理和人事 - 聂国明自2025年7月3日起兼任董事会主席和首席执行官[138][141] - 董事会由3名执行董事和4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38][141] - 公司雇员总数1500人,较2024年末的1509人减少9人,其中研发人员占比58.8%(882人)[88][89] - 销售及市场团队284人,较2024年末的292人减少8人[88][89] - 公司中国雇员退休金供款比例为基本工资的7%至22%[151][154] - 公司香港强积金计划供款比例为雇员有关入息的5%[149][154] 财务风险管理 - 无任何借贷及重大或然负债[72][74][82][87] - 无重大投资、收购及资本支出计划[77][78][79][83][84][85] - 外汇风险主要来自人民币、港元、美元、欧元、卢比及日元,未进行对冲操作[80][86] - 公司金融资产按公允价值计量,基金投资总额为83,005千港元,其中第三级估值占比100%[199] - 公司金融负债中应付或然代价为31,391千港元,全部采用第三级估值[199] - 公司风险管理政策自2024年12月31日起未发生重大变化[194] - 与2024年度相比,金融负债合约未贴现现金流量无重大变化[193] - 公允价值估值分级采用三级体系:市场报价(第一级)/可观察输入数据(第二级)/不可观察输入数据(第三级)[197] 其他全面收益 - 公司其他全面收益中汇兑差额为119,159千港元[158] - 公司其他全面亏损中的汇兑差额损失为7869.9万港元[166] 会计准则和报告 - 公司预计2027年1月1日起强制应用HKFRS 18准则,需追溯重述2026年度比较信息[186] - 中期财务数据须与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综合财务报表一并阅读[178] - 中期所得税计提采用预期年度盈利总额适用税率[179][183] - HKFRS 18准则将取代HKAS 1,虽不影响确认计量但将显著影响列报披露[182][185] - 管理层正在评估新会计准则对当前及未来报告期的影响[187][190] 其他重要事项 - 2025年9月9日至11日暂停股东登记,9月8日下午4:30前需提交过户文件以享有中期股息资格[94][100] - 公司确认在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六个月内始终保持足够公众持股量[153][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