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玻璃(03300) - 2025 - 中期业绩
中国玻璃中国玻璃(HK:03300)2025-08-28 12:29

收入和利润同比变化 - 收入同比下降19.7%至21.53亿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26.83亿元人民币)[4] - 公司总收入同比下降19.8%,从人民币26.83亿元降至21.53亿元[21][22] - 毛利润同比下降39.8%至1.63亿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2.70亿元人民币)[4] - 公司整体毛利润同比下降39.8%,从人民币2.70亿元降至1.63亿元[25] - 经营亏损为5800.8万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经营利润7806.4万元人民币)[4] - 期内亏损同比扩大132.8%至3.19亿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亏损1.37亿元人民币)[4] - 公司净亏损为人民币3.187亿元[13] - 公司上半年亏损人民币318,743,000元,较去年同期亏损人民币136,888,000元大幅增加[86]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净亏损为人民币3.187亿元[111] - 主营业务收入为21.53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0%[76] - 毛利为1.62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0%[82] 成本和费用同比变化 - 存货成本为1,917,425千元,较去年同期的2,413,143千元下降20.5%[28] - 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费用为331,142千元,较去年同期的302,824千元增长9.3%[28] - 借贷成本总额为232,542千元,较去年同期的239,933千元下降3.1%[27] - 资本化借贷成本为17,139千元,较去年同期的5,574千元增长207.4%,年利率为5.35%[27] - 所得税费用为28,301千元,去年同期为收益12,984千元[29] - 中国内地当期所得税拨备为25,780千元,较去年同期的9,318千元增长176.6%[29] 各业务线收入表现 - 玻璃产品销售收入同比下降20.5%,从人民币25.02亿元降至19.90亿元[21] - 服务合约收入同比下降27.1%,从人民币1.50亿元降至1.10亿元[21] - 无色玻璃产品收入7.32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6%,占总收入34%[77][78] - 有色玻璃产品收入4.05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占总收入19%[77][79] - 镀膜玻璃产品收入4.34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占总收入20%[77][79] - 节能及新能源玻璃产品收入4.17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3%,占总收入19%[77][78] - 设计及安装相关服务收入1.63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0%[77][80] 各业务线利润表现 - 无色玻璃产品分部毛亏损扩大至人民币0.35亿元,去年同期为毛亏损0.11亿元[25] - 节能及新能源玻璃产品分部毛利润同比下降59.3%,从人民币0.43亿元降至0.17亿元[25] 各地区市场表现 - 中国内地及香港市场收入同比下降32.7%,从人民币19.22亿元降至12.93亿元[22] - 尼日利亚市场收入同比增长35.2%,从人民币1.63亿元增至2.21亿元[22] - 哈萨克斯坦市场收入同比增长48.0%,从人民币0.65亿元增至0.96亿元[22] 生产和销售数据 - 2025年上半年玻璃产量2800万重箱同比下降8%[52] - 2025年上半年玻璃销量2500万重箱同比下降1%[52] - 2025年上半年玻璃平均售价80元/重箱同比下降20%[52] - 出口玻璃产品销量同比增长约95%[79] - 海外玻璃产品销量同比增长约14%[79] - 玻璃产品平均售价同比下降约20%,其中国内平均销售单价下降约28%[80] 资产和现金变化 - 银行及手头现金减少21.9%至10.17亿元人民币(2024年末:13.02亿元人民币)[7] - 物业、厂房及设备减少2.2%至84.97亿元人民币(2024年末:86.91亿元人民币)[7] - 存货减少13.2%至10.59亿元人民币(2024年末:12.21亿元人民币)[7] - 合同资产增加86.9%至6926.3万元人民币(2024年末:3706.3万元人民币)[7] - 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增加16.5%至3.90亿元人民币(2024年末:3.34亿元人民币)[7] - 公司手头现金减少至人民币1,017,474,000元,其中人民币占比70%[91] - 公司流动资产减少14%至人民币3,234,569,000元[87] 应收账款和票据状况 - 截至2025年6月30日,第三方应收账款为人民币523.16百万元,较2024年底430.37百万元增长21.6%[35] - 应收账款及票据总额(扣除拨备)为人民币389.70百万元,较2024年底334.40百万元增长16.5%[35][36] - 应收账款亏损拨备达人民币160.39百万元,占应收账款总额的30.6%[35] - 账龄超过6个月的应收账款增至人民币76.49百万元,较2024年底24.80百万元增长208.4%[36] 应付账款和票据状况 - 应付账款及票据总额为人民币1,270.82百万元,较2024年底1,122.16百万元增长13.3%[39] - 一年内到期的应付账款占比84.5%,金额为人民币1,073.83百万元[39] - 非流动资产应付款项为人民币257.58百万元,较2024年底299.19百万元下降13.9%[40] - 应付关联方款项达人民币1,087.61百万元,占应付总额的85.6%[40] 其他应收款状况 - 其他应收款中授予第三方垫款为人民币196.07百万元,较2024年底193.55百万元增长1.3%[37] - 其他应收款亏损拨备为人民币201.95百万元,拨备覆盖率高达57.0%[37] 债务和借款状况 - 银行及其他借款总额为人民币93.211亿元[13] - 短期到期借款为人民币70.607亿元[13] - 已违约未偿还借款总额为人民币12.958亿元[13] - 触发交叉违约条款的未偿还借款为人民币67.115亿元[13] - 未偿还银行贷款减少至人民币9,321,088,000元,其中88.6%以人民币计价[92] - 报告期后发生借款违约共计人民币1,295,854,000元[47] - 银团贷款违约金额为141,700,000美元(约人民币1,022,699,000元)[47] - 其他银行借款违约金额为人民币273,155,000元[47] - 交叉违约触发其他未偿还借款约人民币6,711,453,000元[47] - 其中一年内到期借款约人民币4,951,044,000元[47] - 一年后到期借款约人民币1,760,409,000元[47] - 公司触发人民币1,760,409,000元借款的交叉违约条款[92] - 银行贷款及其他借款总额为人民币93.211亿元[111] - 未能偿还银团贷款人民币10.227亿元[111] - 未能偿还其他银行贷款及借款人民币2.732亿元[111] - 触发交叉违约条款涉及未偿还借款人民币67.115亿元[111] - 总计人民币80.073亿元贷款变更为可随时要求偿还[111] 财务风险和流动性指标 - 流动负债净额为人民币71.791亿元[13] - 公司流动比率为0.31,流动负债净额为人民币7,179,129,000元[93] - 公司资产负债比率为0.95[93] - 流动负债净额为人民币71.791亿元[111] - 存在重大不确定性可能影响持续经营能力[111] 股东权益和储备变化 - 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权益总额下降至人民币6638万元[9] - 储备由人民币1.791亿元转为负人民币1958万元[9] - 非控制股东权益为人民币5.587亿元[9] 其他收入及收益 - 其他收入总额为142,367千元,较去年同期的72,118千元增长97.5%[26] - 出售物业、厂房及设备收益净额为102,730千元,去年同期为亏损2,019千元,主要来自以总代价297,551千元出售附属公司资产[26] - 政府补助为10,399千元,较去年同期的23,475千元下降55.7%[26] 股息和股份政策 - 公司未宣派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41] - 公司未批准或支付上一财政年度末期股息[4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董事会决议不宣派中期股息(2024年同期:无)[100] - 股份奖励计划持有股份数量为152,000千股[44] - 股份奖励计划下可授出奖励股份上限为183,621,825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1,836,218,258股的10%)[105] - 股份奖励计划项下单个获选雇员可获授奖励股份最大总面值不超过已发行股本2%[10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股份奖励计划下无任何股份授予或归属予董事及雇员[107] - 购股权计划自2016年采纳以来无任何购股权获授予、行使、注销或失效[101] - 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1,836,218,258股[105] - 公司维持不少于已发行股本25%的公众持股量[109] - 股份奖励计划期限延长至2031年12月12日届满[10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108] 关联方交易和支持 - 公司最大股东凯盛科技集团提供财务资助人民币11.78亿元贷款及人民币12.54亿元贸易应付款项,且未要求未来12个月内偿还[16] 运营和战略举措 - 成功重新协商延期的逾期贷款为人民币8000万元[14] - 尼日利亚公司净利润大幅增长且综合毛利率行业领先[60] - 哈萨克斯坦公司产销量稳步提升市场竞争力增强[61] - 意大利公司光伏材料业务销售收入显著增长[62] - 埃及项目完成熔窑与锡槽基坑开挖及厂区围蔽[63] - 新型低电阻家电Low-E玻璃实现工业化量产[64] - 三银高性能Low-E玻璃关键指标达到或优于行业标准[64] - 公司通过市场化议价机制实现能耗双降[55] - 公司ESG建设获2024年度建材行业最高A+评级[66] - 公司正与债权人进行持续磋商解决债务问题[72] - 公司正在制定应急方案包括降本增效措施[72] - 公司通过产线改造和产品结构转型提高经营业绩[72] - 公司审慎研判市场前景避免非必要资本性开支[72] - 公司通过定期会面维持与机构投资者的双向沟通[112] 市场展望和预测 - 光热玻璃应用装机量及行业总产值预计持续攀升[69] - 纯碱价格预计延续下行态势[70] - 石英砂市场呈现结构分化 高纯砂供过于求[70] - 天然气价格预计维持年中震荡水平[71] - 石油焦价格预计呈现下行趋势[71] 公司治理和合规 - 公司未使用任何衍生工具对冲汇率风险[94] - 公司雇员人数减少至3,908名,裁员约681人[98] - 审核委员会成员包括陈华晨、汤李炜、张佰恒及蓝海青[110] - 已应用并遵守《企业管治守则》的适用条文[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