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达力环保(01790) - 2025 - 中期业绩
达力环保达力环保(HK:01790)2025-08-28 16:32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收益为105.2百万港元,同比下降5.8%[3] - 总收益为1.052亿港元,同比下降5.8%(从1.117亿港元)[16] - 公司收益为105.2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11.7百万港元下降5.8%[31] - 公司总收益从111.7百万港元减少6.5百万港元(5.8%)至105.2百万港元[37] - 毛利为80.0百万港元,同比下降3.3%[3] - 期内溢利为50.6百万港元,同比增长1.4%[3] - 除税后溢利为50.6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49.9百万港元增长1.4%[31] - 期内溢利增加0.7百万港元(1.4%)至50.6百万港元[47] - 普通股股东应占溢利为5055.8万港元[23] - 毛利率从74.1%提升至76.0%[41]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融资成本为11.5百万港元,同比下降21.2%[4] - 融资成本减少约3.1百万港元[33] - 融资成本减少3.1百万港元(21.2%)至11.5百万港元[45] - 销售成本减少3.7百万港元(12.8%)至25.3百万港元[38] - 污水处理运营成本减少3.6百万港元(18.0%)至16.4百万港元[39] - 其他亏损净额增加1.4百万港元(466.7%)至1.7百万港元[43] 各条业务线表现 - 污水处理营运服务收益为49.1百万港元[4] - 特许服务安排财务收入为56.1百万港元[4] - 污水处理营运服务收入为4910万港元,同比下降8.2%(从5349.5万港元)[16] - 特许服务安排财务收入为5613.6万港元,同比下降3.5%(从5817.6万港元)[16] - 污水处理运营服务收益减少约4.4百万港元[32] - 特许服务安排财务收入减少2.1百万港元(3.6%)至56.1百万港元[37] - 污水处理运营服务收益减少4.4百万港元(8.2%)至49.1百万港元[37] 各地区表现 - 客户A贡献全部收益1.052亿港元,占比100%[18] - 所有收益均来自中国客户[19] - 集团业务集中于中国污水处理服务领域[15]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确认具备足够营运资金偿还未来12个月到期负债[10] - 公司正就第二处理厂第一期、第四处理厂第一期升级工程及第四处理厂第二期扩充工程进行协商[34] - 公司正在探索宁夏银川及其他地区污水处理资产的潜在并购机会[35] - 报告期间处理污水总量为37.8百万立方米,较去年同期的38.0百万立方米减少0.5%[31] - 公司每日污水处理总量为375,000立方米,其中一级A标准275,000立方米,准四类水标准100,000立方米[30] 其他财务数据 - 货币换算差额收益为42.1百万港元[6] - 期内全面收益总额为92.7百万港元[6] - 其他收入总额为119.3万港元,其中利息收入78.1万港元,其他收入41.2万港元[20] - 所得税开支为11.4百万港元[4] - 所得税开支总额为1136.9万港元,其中即期所得税624.5万港元,递延所得税512.4万港元[21] - 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0.05港元[4] - 每股基本盈利为0.05港元[23] - 特许服务安排下之应收款项(非流动资产)为1,222,497千港元,与上年基本持平[7] - 特许服务安排下之应收款项总额为17118.6万港元,其中即期4893.6万港元,非即期12224.9万港元[26] - 特许服务安排应收款项流动部分为486.4百万港元,非流动部分为1,222.5百万港元[49] - 特许服务安排下应收款项总额从1660.8百万港元增至1708.9百万港元,增长48.1百万港元(2.9%)[50] - 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从343,474千港元增加至411,550千港元,增长19.8%[7] - 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总额为4115.5万港元,其中贸易应收款项3942.2万港元[27] - 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从343.5百万港元增至411.6百万港元,增长68.1百万港元(19.8%)[51] - 贸易应收款项账龄超过365天的金额为1730.9万港元,占比43.9%[27]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133,557千港元减少至95,876千港元,下降28.2%[7] - 现金及银行结余从133.6百万港元降至95.9百万港元,减少37.7百万港元(28.2%)[52] - 长期借贷从384,742千港元减少至364,667千港元,下降5.2%[8] - 借贷总额为6011.1万港元,其中非即期长期借贷3646.7万港元,即期部分2182.5万港元,短期借贷181.9万港元[28] - 人民币计值银行借贷从622.1百万港元降至601.1百万港元,减少21.0百万港元(3.4%)[53] - 长期贷款减少38.7百万港元[54] - 总负债从770,076千港元减少至755,552千港元,下降1.9%[8] - 贸易应付款项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28.154百万港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27.608百万港元,减少1.9%[29] - 贸易应付款项中超90天账龄部分从13.947百万港元增加至15.979百万港元,增长14.6%[29] - 流动资产净值从648,327千港元增加至728,844千港元,增长12.4%[8] - 流动资产净值从648.3百万港元增至728.8百万港元,资产净值从1379.5百万港元增至1472.2百万港元[55] - 总资产减流动负债从1,880,392千港元增加至1,961,485千港元,增长4.3%[8] - 公司总资产从2,149,594千港元增加至2,227,726千港元,增长3.6%[7] - 总权益从1,379,518千港元增加至1,472,174千港元,增长6.7%[7] - 保留盈利从829,234千港元增加至879,792千港元,增长6.1%[7] - 资产负债比率从35.4%降至34.3%[56] - 报告期间偿还银行借贷48.4百万港元[52] 会计准则和合规 - 采纳香港会计准则第21号及财务报告准则第1号修订本,未产生重大财务影响[11] - 将于2026年1月1日强制应用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金融工具分类修订[13] - 将于2027年1月1日应用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8号财务报表呈报新准则[13] 其他重要内容 - 未提供分部资产及负债数据因内部管理报告未包含此类信息[17] - 公司未持有库存股份[64] - 无重大或然负债及未了结诉讼[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