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表现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4.4%至177,334千港元[3] - 公司持续经营业务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24.4%至177,334千港元[15] - 公司营业收入达1.773亿港元,同比增长24.4%[26] - 集团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总额1.773亿港元,同比增长24.4%[33] - 毛利同比增长3.8%至67,408千港元[3] - 经营利润扭亏为盈,从亏损10,766千港元转为盈利8,920千港元[3] - 期内亏损大幅收窄87.7%至3,253千港元[4] - 本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扭亏为盈,从亏损10,777千港元转为盈利6,309千港元[5] - 持续经营业务每股基本盈利为0.43港仙,上年同期为亏损0.74港仙[5] - 公司持续经营业务除所得税前亏损收窄至1,981千港元,去年同期亏损为27,971千港元[16] - 公司持续经营业务利润为630.9万港元,去年同期亏损1077.7万港元[21] - 公司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0.42港仙,去年同期亏损0.74港仙[21]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618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26] - 2025年上半年拥有人应占利润618万港元,实现扭亏为盈(2024年同期亏损1077.7万港元)[38] - 息税折旧摊销前溢利2175万港元,EBITDA利润率12.26%[39][40] 业务分部收入 - 工业产品生产和销售分部收入同比增长14.4%至152,408千港元[15] - 电力销售业务收入同比大幅增长218.0%至24,926千港元[15] - SMT及半导体装备制造业务收入1.507亿港元,同比增长14.4%,占总收入85%[28] - 能源业务板块截至2025年6月30日营业收入约2492.6万港元,毛损约890.4万港元,除所得税税前亏损约1913.3万港元[31] - 集团2025年上半年电力销售业务收入2492.6万港元,同比增长218%[33] 业务分部利润 - 能源业务分部毛损为8,904千港元,而去年同期为毛利2,044千港元[16] - SMT及半导体业务分部毛利7461万港元,同比增长24.7%[28] 成本和费用 - 财务费用净额同比下降13.8%至10,767千港元[4] - 财务费用净额同比下降13.8%至10,767千港元[19] - 分销成本2656.3万港元,同比增加595万港元,主要因销售收入增长[35] - 行政费用3457万港元,同比减少2495.4万港元,因电力销售折旧重分类至营业成本[36] - 财务费用净额1076.7万港元,同比减少173万港元,主要因利息支出减少[37] 其他收益和税项 - 政府补助同比减少70.9%至1,353千港元[18] - 集团2025年上半年其他收益约138.4万港元,主要为政府补助收入[34] - 中国企业所得税费用为1,085千港元,去年同期为所得税抵免1,453千港元[19] 资产和负债变动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16.3%至171,945千港元[6] - 银行及其他借款总额增长28.8%至489,915千港元[6][7] - 净流动资产大幅增长476.5%至194,864千港元[7] - 应收账款总额1.056亿港元,较去年末7213.6万港元增长46.5%[23] - 180日以上账龄应收账款大幅增加至2852.7万港元,去年末为188.1万港元[23] - 应付账款总额4569.3万港元,较去年末4963.4万港元下降7.9%[24] - 现金及银行存款约1.719亿港元,较期初减少3335.6万港元[42] 已终止经营业务 - 已终止经营业务(雷达业务)导致亏损187千港元[20] - 持作出售资产涉及雷达业务设备212.7万港元、无形资产106.2万港元及存货324.5万港元[25] 业务运营和战略 - 合荣电站2025年签约3家光伏企业开展新能源租赁业务,储能资产利用率提升[32] 流动性和风险管理 - 公司维持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水平以应对营运资金需求和现金流波动[49] - 公司采用流动性风险管理框架满足短期、中期及长期融资需求[49] - 公司面临人民币、港元及美元计值的货币汇率风险[50] - 公司未运用任何金融工具对冲外汇风险[50] 公司治理和合规 - 公司确认董事在报告期内遵守证券交易标准守则[53] - 审核委员会由一位非执行董事及两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55] 报告和股息信息 - 公司未就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期间派付中期股息[52] - 公司中期报告将在联交所网站及公司网站登载[56] - 公司提醒投资者中期财务业绩未经审核且基于内部资料[57] 投资活动 - 公司未进行任何上市证券的购回、出售或赎回操作[51]
芯成科技(00365) - 2025 - 中期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