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澳能建设(01183) - 2025 - 中期业绩
澳能建设澳能建设(HK:01183)2025-08-28 17:32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收益增长7.6%至803.2百万澳门元(2024年同期:746.2百万澳门元)[3] - 纯利显著增长155.3%至20.4百万澳门元(2024年同期:8.0百万澳门元)[3] - 公司总收益同比增长7.6%至803.167百万澳门元(2024年同期:746.164百万澳门元)[11][13] - 除税前溢利跃升157.2%至24.689百万澳门元(2024年同期:9.598百万澳门元)[13] - 每股基本盈利增长128.3%至3.99澳门元(2024年同期:1.74澳门元)[19] - 公司整体收益为8.032亿澳门元,同比增长7.6%[39] - 公司净利润增长155.3%至2040万澳门元,净利润率为2.5%[39] - 集团总收益同比增长7.6%至803.2百万澳门元[44] - 期内溢利增加12.4百万澳门元或155.3%,纯利率从1.1%改善至2.5%[58]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所得税开支增长166.8%至4.311百万澳门元(2024年同期:1.616百万澳门元)[16] - 行政开支增加2.7百万澳门元或7.7%[55] - 融资成本减少0.9百万澳门元或17.5%[56] - 所得税开支增加2.7百万澳门元或166.8%[57]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建设业务收益大幅增长43.9%至273.157百万澳门元(2024年同期:189.846百万澳门元)[11][13] - 智能製造业务收益同比下降6.7%至529.678百万澳门元(2024年同期:554.866百万澳门元)[13] - 电动汽车业务收益暴跌77.1%至0.332百万澳门元(2024年同期:1.452百万澳门元)[11][13] - 智能制造业务收入为5.297亿澳门元,占总收益65.9%[39] - 智能制造业务共交付约102,180吨订单合约[40] - 公司新获得约104,143吨建筑新材料订单合约[40] - 建设业务收入同比增长43.9%至273.2百万澳门元,主要因多项工程完成节点及交付[42][44] - 智能制造业务收入同比下降4.5%至529.7百万澳门元,销量由108,842吨降至102,180吨[44][45] - 建设业务新增项目合约总值约158.6百万澳门元[42] - 电动汽车业务收入降至0.3百万澳门元,录得分部毛损33,000澳门元[44][46][50] 各地区表现 - 香港地区收益激增102.7%至164.592百万澳门元(2024年同期:81.187百万澳门元)[15] - 新加坡收益暴增952.0%至20.899百万澳门元(2024年同期:1.986百万澳门元)[15] - 中国地区收益增长63.0%至98.942百万澳门元(2024年同期:60.692百万澳门元)[15] - 香港市场收入贡献比上一期间大增一倍,成为第二大市场[39] - 新加坡市场收入贡献从0.4%快速增长至3.9%[39] 毛利和毛利率变化 - 毛利大幅上升51.5%至71.9百万澳门元(2024年同期:47.5百万澳门元)[3] - 公司毛利大幅增长51.5%至7190万澳门元,毛利率提升至9.0%[39] - 集团毛利同比增长51.5%至71.9百万澳门元,毛利率由6.4%提升至9.0%[46][48] - 智能制造业务毛利率由5.4%提升至8.8%,因香港及新加坡高毛利订单占比升至35%[46][48] - 高压变电站建设工程毛利大幅改善,毛利率由1.5%提升至6.8%[46] - 设施管理服务毛利率由34.5%下降至22.1%,因博企削减服务单价及范围[46][50] 资产和负债变动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至116.6百万澳门元(2024年末:61.3百万澳门元)[5] - 存货增加至139.7百万澳门元(2024年末:103.1百万澳门元)[5] - 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降至454.8百万澳门元(2024年末:531.8百万澳门元)[5] - 银行借款总额为240.5百万澳门元(流动166.8百万+非流动73.7百万)[5] - 公司合约资产中未开发票收益从2024年底的21,125千澳门元下降至2025年中的14,035千澳门元,降幅达33.6%[20] - 应收保留金从2024年底的40,940千澳门元略降至2025年中的40,343千澳门元,减少1.5%[20][21] - 贸易应收款项总额从2024年底的401,582千澳门元降至2025年中的318,930千澳门元,减少20.6%[24] - 信贷亏损拨备从2024年底的29,413千澳门元增至2025年中的31,945千澳门元,增加8.6%[24] - 逾期超过90天的贸易应收款项从2024年底的76,485千澳门元降至2025年中的63,600千澳门元,减少16.8%[24] - 贸易应付款项从2024年底的172,627千澳门元降至2025年中的155,159千澳门元,减少10.1%[28] - 应付保留金从2024年底的24,338千澳门元降至2025年中的22,438千澳门元,减少7.8%[27][31] - 一年内到期的应付保留金从2024年底的21,077千澳门元降至2025年中的18,381千澳门元,减少12.8%[31] - 关联公司贸易应收款项从2024年底的1,117千澳门元变为2025年中的1,130千澳门元,基本持平[25][26] - 建筑新型材料预付款项从2024年底的60,975千澳门元增至2025年中的93,080千澳门元,增长52.6%[24] - 现金及银行结余总额为116.6百万澳门元(2024年底:61.3百万澳门元)[59] - 未偿还银行借款为240.5百万澳门元(2024年底:257.7百万澳门元),资本负债比率从53.5%降至47.2%[59] - 权益总额为510.0百万澳门元(2024年底:481.9百万澳门元)[60] - 向银行抵押45.3百万澳门元银行存款及258.1百万澳门元物业厂房设备[63] 在手订单和合约价值 - 建设业务在手未完成合约价值为595.3百万澳门元(较2024年末682.1百万澳门元下降)[3] - 智能制造业务在手未完成合约价值为567.0百万澳门元(较2024年末618.1百万澳门元下降)[3] - 建设业务在手未完成合约价值为5.953亿澳门元[39] - 智能制造业务在手未完成合约价值为5.67亿澳门元[39] 其他财务数据 - 每股基本盈利为0.40澳门仙(2024年同期:0.17澳门仙)[4] - 确认汇兑收益4.2百万澳门元(上年同期:1.8百万澳门元)[52] - 预期信贷亏损拨回减值亏损2.6百万澳门元[54] 运营和人员变动 - 雇员人数从405名增加至507名[66] 公司治理和合规 - 公司于2025年1月回购680,000股股份,总代价约134,000港元[75] - 公司未建议派发2025年中期股息[74] - 公司已采纳联交所企业管治守则作为管治基础[71]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76] - 德勤·关黄陈方会计师行已审阅2025年上半年简明综合财务报表[77] - 公司确认期内一直遵守证券交易标准守则[7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无任何库存股份[75] 战略和未来发展 - 澳门(横琴)国际数据中心计划于2025年上半年揭幕[69] - 公司重点布局新材料加工和机械产品领域[70] - 公司将开拓新加坡等海外新兴市场以优化业务布局[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