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额为人民币95.91亿元,同比下降12.0%[2] - 公司总营业额及其他收益为102.31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117.99亿元下降13.3%[15] - 商品销售收入为95.91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108.97亿元下降12.0%[12] - 服务收入为4.63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6.77亿元下降31.6%[12] - 公司营业额同比下降12.0%至95.91亿元人民币,减少13.05亿元[49] - 公司总营业额同比下降12.0%至95.91亿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108.97亿元人民币[70] - 经营盈利为人民币0.81亿元,同比增长466.6%,经营利润率为0.84%,同比增加0.71个百分点[2] - 公司经营盈利同比大幅增长466.6%至8100万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1400万元人民币[70] - 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应占盈利为人民币0.42亿元,同比增加盈利人民币0.97亿元[2] - 公司股东应占本期收益为42,246千元(2025年)和亏损54,809千元(2024年),同比扭亏为盈[27] - 公司归母净利润扭亏为盈,实现盈利4200万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亏损5500万元人民币[70] - 归屬股東盈利同比增加0.97亿元至0.42亿元人民币,净利润率上升0.94个百分点至0.44%[59]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毛利额为人民币11.40亿元,同比下降8.9%,毛利率为11.89%,同比增加0.40个百分点[2] - 公司毛利额同比下降8.9%至11.40亿元人民币,减少1.12亿元[50] - 公司毛利率同比上升0.40个百分点至11.89%[50] - 其他收益同比下降29.1%至6.40亿元人民币,减少2.63亿元[51] - 分銷及銷售成本同比下降14.0%至16.97亿元人民币,减少2.77亿元[53] - 存货成本中确认费用为8,451,077千元(2025年)和9,646,212千元(2024年),同比下降12.4%[23] - 人工成本为867,039千元(2025年)和974,992千元(2024年),同比下降11.1%[23] - 税前盈利中摊销及折旧合计为562,607千元(2025年)和631,039千元(2024年),同比下降10.8%[23] - 租赁负债利息费用为8163万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9401万元下降13.2%[21] - 政府补贴收入为2191万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1462万元增长49.8%[19][22] - 关店费用为1133万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508万元增长123.1%[20]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同店销售同比下降8.20%,其中大型综合超市业态下降9.85%,超级市场业态下降6.16%,便利店业态下降11.67%[2] - 大型综合超市分部业绩大幅下降至183万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9423万元下降98.1%[16] - 超级市场分部业绩为998万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2978万元下降66.5%[16] - 便利店分部亏损958万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亏损1843万元收窄48.0%[16] - 大型综合超市营业额同比下降18.6%至38.44亿元人民币,减少8.81亿元[62] - 大型综合超市毛利率同比上升1.32个百分点至13.98%[63] - 超级市场业态营业额同比下降6.6%至50.17亿元人民币,占集团总营业额52.3%[65] - 超级市场业态经营利润率下降0.35个百分点至0.20%,经营利润减少2000万元人民币至1000万元人民币[65] - 便利店业态营业额同比下降9.9%至6.89亿元人民币,占集团总营业额7.2%[67] - 便利店业态经营亏损收窄800万元人民币至1000万元人民币,经营利润率改善1.02个百分点至-1.39%[67] 门店和区域表现 - 公司拥有门店总数3,091家,期内新开门店95家,其中超级市场业态新开83家(直营21家,加盟62家),便利店业态新开12家(直营5家,加盟7家)[2] - 公司新开门店95家(直营26家/加盟69家),关闭门店121家(直营21家/加盟100家)[77] - 公司拥有门店总数3,091家,其中华东地区门店占比83.5%[79][80] - 直营门店数量为1,226家,加盟门店数量为1,865家[80] - 超级市场业态门店数量最多,达2,265家(含直营840家及加盟1,425家)[80] - 便利店业态门店数量为728家(含直营288家及加盟440家)[80] - 大型综合超市门店数量为98家(均为直营)[80] - 浙江区域折扣业态已开设网点13家[79] - 自2025年1月起有32家门店因附属公司变动未计入统计[80]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通过EAM系统升级实现业财一体化[84] - 公司推进生鲜标品化及源头直采以优化供应链[81][82] - 公司通过降租减租、营运控费及人工成本优化实现显著降本增效[88] - 公司聚焦损耗与能耗两大核心建立门店损耗监控日报机制[88] - 公司明确所有营促销活动以提升来客量和增加复购率为目标[88] - 公司预计2025年下半年中国经济将延续整体发展韧性[89] - 公司2025年下半年将围绕八大核心任务展开系统性布局[90] 其他财务数据 - 期末净流动负债为人民币64.06亿元,较期初人民币74.55亿元有所改善[7] - 非流动无限制定期存款可直接提取款项为人民币25.20亿元,较期初人民币16.90亿元显著增加[7]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8.70亿元,较期初人民币16.03亿元减少[4] - 资产合计为人民币175.81亿元,较期初人民币196.62亿元减少[4] - 公司现金及银行结余为61.48亿元人民币[60] - 应付账款周转期为57天,存货周转期为40天[60] - 应收账款净额为260,864千元(2025年6月30日)和262,893千元(2024年12月31日),同比下降0.8%[30] - 逾期应收账款为1,754千元(2025年6月30日)和10,283千元(2024年12月31日),同比下降82.9%[39] - 应付账款及应付票据合计为3,275,941千元(2025年6月30日)和3,870,893千元(2024年12月31日),同比下降15.4%[40] - 应付账款中90日以上账龄为806,462千元(2025年6月30日)和1,074,156千元(2024年12月31日),同比下降24.9%[42] - 处置3家目标公司获得收益1.87亿元人民币[16][19] - 公司通过增发3.6亿股内资股使股东权益由-2.87亿元人民币增加至1.12亿元人民币[71] - 公司现金及等价物均以人民币持有,无银行借款及重大或有负债[71][76] - 员工总数20,900人,人工总开支约为人民币8.6704亿元[85] - 计算每股基本收益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1,370,208,000股(2025年)和1,119,600,000股(2024年),同比增长22.4%[29] 公司治理和股东信息 - 公司董事建议不派付中期股息[25] - 公司建议不派发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的中期股息[94] - 公司及附属公司在期内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95] - 公司审核委员会对会计原则及方法无任何不同意见[96] - 公司确认期内符合上市规则企业管治守则除部分偏离外[98] - 公司部分非执行董事因工作原因未出席董事会及股东大会[99] - 公司董事会成员包括执行董事王曉琰、張慧勤及朱定平[103] - 公司非执行董事包括濮韶華、沈沉、曹海倫及楊琴[103] - 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包括夏大慰、李國明、陳瑋及趙歆晟[103] - 公司董事长为濮韶華[102] - 公告发布日期为二零二五年八月二十八日[103] - 公司名称为联华超市股份有限公司[102] - 公司注册地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103]
联华超市(00980) - 2025 - 中期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