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信证券(600030) - 2025 Q2 - 季度财报
2025-08-28 18:25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330.3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44%[28]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330.39亿元,同比增长20.44%[84]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7.1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80%[28] - 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37.19亿元,同比增长29.8%[83] - 利润总额177.4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7.19%[28] - 基本每股收益0.89元/股,同比增长28.99%[29]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0.88元/股,同比增长29.41%[29]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4.91%,同比增加0.95个百分点[29]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资产管理业务2025年1-6月管理费收入12.48亿元,较2024年同期10.74亿元增长16.2%[61] - 集合资管计划管理费收入6.26亿元,较2024年同期5.57亿元增长12.4%[61] - 单一资管计划管理费收入6.00亿元,较2024年同期4.92亿元增长22.0%[61] - 专项资管计划管理费收入0.21亿元,较2024年同期0.25亿元下降16.0%[61] 各条业务线表现 - 经纪业务收入93.19亿元,同比增长21.11%[84][87] - 资产管理业务收入60.17亿元,同比增长22.32%[84][87] - 证券投资业务收入144.97亿元,同比增长8.15%[84][87] - 证券承销业务收入20.54亿元,同比增长19.16%[84][87] - A股股权融资发行规模7741.36亿元,同比增长347.55%[42] - 港股IPO发行规模137.03亿美元,同比增长673.95%[43] - 资产管理规模超4.4万亿元人民币[38][41] - 养老三大支柱投资管理规模超9300亿元人民币[39][41] - 绿色债(含碳中和)承销规模排名同业第一[37] - 公司完成A股主承销项目36单,承销规模人民币1,485.28亿元,市场份额19.19%[44] - 公司承销境内债券2,821只,承销规模人民币10,387.25亿元,同比增长11.61%[44] - 公司完成境外股权项目30单,承销规模29.89亿美元,其中香港市场承销规模28.85亿美元[45] - 公司完成中资离岸债项目160单,承销规模24亿美元,市场份额4.36%[46] - 公司完成全球并购项目29单,交易规模209.62亿美元[46] - 客户数量超1,650万户,托管客户资产规模超人民币12万亿元,较上年末均增长4%[49] - 境外财富管理产品销售额和收入实现同比翻倍增长[49] - 公募基金分仓佣金收入2024年排名市场第一,QFI交易客户数量超320家[52] - 股票基金交易量日均规模人民币1.61万亿元,同比提升63.87%[48] - 香港市场恒生指数上涨20.00%,证券交易量日均成交2,402亿港元,同比提升117.61%[48] - 公司资产管理规模合计人民币15,562.42亿元,其中集合资管计划3,608.99亿元,单一资管计划9,077.76亿元,专项资管计划2,875.67亿元[61] - 公司私募资产管理业务市场份额12.83%,排名行业第一[60] - 华夏基金本部管理资产规模人民币28,512.37亿元,其中公募基金管理规模21,019.52亿元[62] - 华夏基金机构及国际业务资产管理规模人民币7,492.85亿元[62] - 境外市场交易量稳步增长,窝轮业务获港交所Top Emerging Issuer奖项[55] - 两融业务融资份额实现同比增长[56] - 公募基金产品数量12905只,管理规模34.39万亿元人民币;私募基金产品数量140558只,管理规模20.26万亿元人民币[64] - 公司资产托管服务产品数量13745只,基金外包服务产品数量14557只[65] - 2025上半年中国VC/PE市场投资数量5074起同比上升28%,交易规模5748亿元人民币同比上升18%[67] - 公司不动产私募基金累计设立规模约401.66亿元人民币[69] - 半导体、人工智能、新材料、医疗器械为VC/PE市场热门投资领域[67] - 公司获得投中信息"2024年度中国最佳券商私募基金子公司TOP2"等荣誉[68] - 研究业务境内外论坛覆盖东盟、日本等多国地区,主流媒体引用次数持续增长[71] - 投资业务聚焦"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策略[68] - 境外业务拓展新能源、生物科技等战略性新兴行业投资[69]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完成绿色债(含碳中和)承销规模人民币387亿元,排名同业第一[160] - 公司协助中国核电完成人民币140亿元A股定增并引战社保基金会[159] - 公司助力国投电力完成人民币70亿元定增并引战社保基金会[159] - 公司助力亿纬锂能成功发行人民币50亿元可转债[159] - 公司持续深耕挂钩绿色类标的场外期权业务,推动完成挂钩"上海清算所碳中和债券指数"及"国开绿债"的场外期权交易[161] - 公司承销乡村振兴债券及三农债券金额达人民币123.73亿元[163] - 完成脱贫地区债券项目1单,承销规模人民币4.81亿元[163] - 中信期货开展"保险+期货"项目27个,名义本金人民币4.22亿元[164] - 项目覆盖全国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5个县区[164] - 公司证券和金融服务收入27,297万元 占营业收入0.75%[180] - 公司房屋租赁收入1,597万元 占营业收入0.04%[180] 各地区表现 - 浙江地区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0.43%至人民币10.84亿元[90] - 广东地区营业利润率同比大幅增加60.57个百分点[90] - 境外子公司资产总值人民币4,218.85亿元,占总资产23.34%[95] - 香港市场恒生指数上涨20.00%,证券交易量日均成交2,402亿港元,同比提升117.61%[48] - 境外市场交易量稳步增长,窝轮业务获港交所Top Emerging Issuer奖项[55] - 研究业务境内外论坛覆盖东盟、日本等多国地区,主流媒体引用次数持续增长[71] - 境外业务拓展新能源、生物科技等战略性新兴行业投资[69]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董事会决议通过利润分配方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2.90元(含税)[2] - 2025年中期利润分配方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90元(含税)[131] - 现金分红总额达42.98亿元人民币,占中期归母净利润的32.53%[131] - 以总股本14,820,546,829股为分红基数[131] - 首席信息官于2025年2月19日变更为于新利[129] - 2025年5月9日陈志明被聘任为执行委员[130] - 公司于2006年实施过股权激励计划[132] - 公司建立董事会发展战略与ESG委员会负责ESG管理监督[134] - 公司重点关注高耗能行业相关企业信用风险评估,优先支持国家政策鼓励的产业和绿色产业[147][151] - 公司参考赤道原则框架,对矿业、石油和天然气、能源利用、农业等ESG高风险行业予以重点关注[148] - 公司将气候变化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积极识别和管理物理风险、转型风险及机遇[149] - 公司将发行人ESG表现纳入信用评级模型,作为定价重要依据[151] - 公司在IPO、再融资及并购重组项目中严格核查募集资金用途,确保符合环保合规要求[151] - 公司对投资标的开展包含ESG因素在内的独立尽职调查,重点核查环境保护合规性和劳工权益实践[140][151] - 公司建立董事会、经营管理层、内控部门与业务部门三层次ESG风险管理体系[143] - 公司通过代理投票等方式行使股东权利,重点关注ESG相关事项对企业价值的影响[141][146] - 公司将ESG因素纳入尽职调查、风险审批和后续管理等环节,覆盖投资及融资类业务[142][145] - 公司参与绿色债券和碳中和债券投资,持续加大ESG主题资产投资规模,包括标准化股票、债券、ABS、公募REITs等[140] - 公司已通过ISO 27001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154] - 公司每年开展一次外部信息技术审计,每三年开展一次信息技术全面审计[155] - 公司建立覆盖全员的培训体系,通过线上+线下、内部+外部等多种培训渠道提供课程[153] - 采购帮扶地区农副产品金额合计人民币1,352万元[166] - 公司持续开展教育帮扶项目包括田径特长学校支持及青少年心理健康项目[162][165] - 中信证券公益基金支持乡村振兴工作,重点倾斜农村及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162][165] - 公司协助云南元阳县开展投融资业务并提供专业支持[165] - 发展资本中介业务项目累计投入募集资金181.55亿元人民币,投入进度99.99%[195] - 增加对子公司投入项目累计投入募集资金50亿元人民币,投入进度100%[195] - 加强信息系统建设项目累计投入募集资金30亿元人民币,投入进度100%[195] - 补充其他营运资金项目累计投入募集资金10亿元人民币,投入进度100%[195] - 募集资金总额271.55亿元人民币,累计投入总额271.55亿元人民币,整体投入进度接近100%[195] - 超募资金用于发展资本中介业务投入2.3亿元人民币,投入进度100%[197] - 公司撤销2家证券营业部,将1家营业部变更为分公司,完成5家分支机构同城迁址[199]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拥有39家分公司及198家证券营业部[199] - 中信证券山东完成1家分公司同城迁址,拥有6家分公司及57家证券营业部[200]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注册资本保持稳定为人民币148.21亿元[16] - 净资本从人民币1424.86亿元增至人民币1585.34亿元,增长幅度为11.3%[16] - 母公司净资本达1585.34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1424.86亿元增长11.3%[32] - 风险覆盖率236.57%,较上年度末213.06%提升23.51个百分点[32] - 流动性覆盖率162.68%,较上年度末151.18%提升11.5个百分点[32] - 资产总额18077.31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增长5.67%[28] - 负债总额14968.06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增长6.01%[28]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03.4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8.93%[28]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权益3054.33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增长4.20%[28]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7404.83亿元,本期变动496.21亿元[33] - 政府补助计入非经常性损益1.37亿元[33] - 公司总资产规模突破万亿元,是国内首家达到此规模的证券公司[79] - 公司零售客户达1650万户,企业与机构客户超11万家[79] - 公司在境内设立400多家分支机构,遍布各省市区[79] - 公司分支机构覆盖全球13个国家,服务超2000家全球大型机构投资者[80] - 公司总资产达人民币18,077.31亿元,同比增长5.67%[92] - 公司负债总额为人民币14,968.06亿元,同比增长6.01%[92]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权益为人民币3,054.33亿元,同比增长4.20%[92] - 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同比增长33.80%至人民币592.31亿元[92] - 应收款项同比增长46.89%至人民币1,062.63亿元[92] - 短期借款同比增长93.27%至人民币272.28亿元[92] - 扣除代理买卖证券款后的资产负债率为77.37%,同比下降0.45个百分点[94] - 中信证券子公司总资产达4,667,962万元,净资产为951,227万元,营业收入108,948万元,净利润33,055万元[100] - 中信证券国际注册资本1,151,605万港元及27,669万美元,总资产5,707,265万美元,净利润38,728万美元[101] - 中信期货子公司总资产20,933,476万元,净资产1,452,626万元,营业收入183,215万元,净利润50,162万元[100] - 华夏基金子公司营业收入425,790万元,营业利润145,573万元,净利润112,340万元[101] - 中信证券华南子公司总资产3,977,754万元,营业收入74,627万元,净利润23,636万元[100] - 中信证券资管子公司营业收入73,609万元,营业利润45,599万元,净利润34,452万元[100] - 中信金石子公司总资产1,535,911万元,净资产885,729万元,营业亏损5,779万元,净亏损7,488万元[100] - 中信证券投资子公司净利润22,780万元,净资产2,239,234万元,营业利润21,780万元[100] - 中信证券在中国大陆境内设立39家证券分公司,覆盖北京、上海、深圳等主要区域[102] - 报告期内财务报表合并范围变更,新增4支结构化主体及18家一级单位,未处置主要子公司[101] - 公司建立了由首席风险官领导风险管理部牵头各部门分支机构子公司及全体员工共同参与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以及风险管理三道防线机制[107] - 公司持续加大合规风控方面信息技术研究及投入推进全球一体化风险管理系统建设与优化[108] - 公司应用大数据组件打磨和完善风险管理数据仓库借助分布式流式计算及中间件技术提升风险计量性能[108] - 公司拓展知识图谱大语言模型等技术在风险管理领域应用以增强风险分析能力[108] - 公司推进实时风险监测能力建设持续提升风险监测时效性和风险预警及时性[108] - 公司积极落实最新监管要求评估修订多项风险管理制度持续加强同一业务同一客户风险管理和国别风险管理[107] - 公司深化推进全球一体化风险管理能力建设通过制度流程系统确保境内外保持基本一致风险偏好[107] - 公司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监督总体风险管理制定总体风险管理政策供董事会审议[111] - 公司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规定用于风险管理战略结构和资源并使之与内部风险管理政策相兼容[111] - 公司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制定重要风险界限对相关风险管理政策进行监督审查和向董事会提出建议[111] - 境内债券类投资信用风险敞口合计从2024年末3225.42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25年6月末3706.94亿元人民币,增长14.9%[120] - 境外债券类投资信用风险敞口合计从2024年末1404.46亿元人民币降至2025年6月末1336.56亿元人民币,下降4.8%[121] - 中国主权信用债券敞口从2024年末1092.85亿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6月末1662.01亿元人民币,增长52.1%[120] - AAA评级境内债券敞口从2024年末1938.75亿元人民币微降至2025年6月末1881.25亿元人民币,下降2.9%[120] - 融资融券业务平均维持担保比例为290%[122] - 自有资金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平均履约保障比例为265%[122] - 资管产品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规模为60.27亿元人民币[122] - 境外AAA评级债券敞口从2024年末971.29亿元人民币降至2025年6月末863.64亿元人民币,下降11.1%[121] - 境外AA评级债券敞口从2024年末338.31亿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6月末361.61亿元人民币,增长6.9%[121] - 境外A评级债券敞口从2024年末2322万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6月末1.0012亿元人民币,增长331%[121]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发行收益凭证1,635期,发行规模达1,017.14亿元人民币[128] - 截至报告期末收益凭证待偿还余额为553.58亿元人民币[128] - 截至2025年6月30日集团员工总数为26,083人,其中母公司15,087人[133] - 公司为A+H股IPO上市的首家中国证券公司[75] - 公司房屋租赁支出3,144万元 占营业支出0.04%[180] - 金融机构间拆入及收益凭证售出金额达571,605万元[180] - 报告期内无重大诉讼仲裁事项 涉案金额超1,000万元且占净资产10%以上情形[173] - 深圳证监局2025年1月17日对公司出具警示函 涉及融资融券风险管控不足[174] - 公司与关联方证通股份支出交易金额26.40万元,占营业支出比例不足0.01%[181] - 公司与关联方中信产业基金支出交易金额377.84万元,占营业支出比例0.02%[181] - 公司与关联方证券和金融产品交易实际发生金额123,200万元[181] - 公司对子公司担保发生额954.73亿元,期末担保余额1,649.79亿元[186] - 公司担保总额占净资产比例54.01%,其中超净资产50%部分金额122.62亿元[186] - 公司为资产负债率超70%对象提供担保金额1,564.79亿元[186] - 公司为境外中期票据计划提供担保,存续票据余额0.97亿美元[186] - 公司为欧洲商业票据项目提供担保,存续票据余额5.08亿美元[187] - 公司向中信证券资管提供净资本担保余额25亿元[187] - 公司向中信证券华南提供净资本担保余额60亿元[187] - 公司2025年1-6月与中信集团证券和金融产品交易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