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总收入及其他收入46,552百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28%[24] - 营业利润17,421百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6.86%[24]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3,719百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79%[24] - 基本每股收益0.89元/股,同比增长28.99%[24] - 2025年上半年集团总收入及其他收入465.5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28%[66] - 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7.1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79%[66] - 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及其他收入合计465.52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400.35亿元增长16.3%[188] - 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7.19亿元,同比增长29.8%(2024年同期105.70亿元)[188] - 基本每股收益0.89元,同比增长29.0%(2024年同期0.69元)[188]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为137.19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105.70亿元同比增长29.8%[194]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税前利润为177.46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139.52亿元同比增长27.2%[195]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职工费用110.13亿元,同比增长12.2%(2024年同期98.14亿元)[188] - 所得税费用35.99亿元,同比增长21.2%(2024年同期29.70亿元)[188]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融资利息支出30.50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33.07亿元下降7.8%[195] - 公司2025年上半年信用减值损失2.70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3.50亿元改善22.9%[195]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资产管理规模超过人民币4.4万亿元[31] - 公司服务养老三大支柱投资管理规模超过人民币9300亿元[32] - 2025年上半年A股股权融资发行规模人民币7741.36亿元同比增长347.55%[35] - 2025年上半年债券融资发行规模人民币44.68万亿元同比增长16.59%[35] - 香港市场股权融资发行规模419.92亿美元同比增长490.96%[36] - 公司完成A股主承销项目36单承销规模人民币1485.28亿元市场份额19.19%[37] - 公司承销境内债券2821只承销规模人民币10387.25亿元同比增长11.61%[37] - 公司完成30单境外股权项目承销规模29.89亿美元[38] - 公司完成160单中资离岸债项目承销规模24亿美元市场份额4.36%[38] - 2025年上半年股票基金交易量日均规模人民币1.61万亿元同比提升63.87%[40] - 境外财富管理产品销售规模和收入2025年上半年实现同比翻倍增长[41] - 公募基金分仓佣金收入2024年排名保持市场第一[43] - QFI交易客户数量超320家[43] - 公司资产管理规模合计人民币15,562.42亿元,其中集合资管计划3,608.99亿元,单一资管计划9,077.76亿元,专项资管计划2,875.67亿元[52][53] - 公司私募资产管理业务市场份额12.83%,排名行业第一[52] - 资产管理业务管理费收入合计12.48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10.74亿元增长16.2%[53] - 华夏基金管理资产规模人民币28,512.37亿元,其中公募基金管理规模21,019.52亿元,机构及国际业务资产管理规模7,492.85亿元[55] - 集合资管计划管理费收入6.26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5.57亿元增长12.4%[53] - 单一资管计划管理费收入6.00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4.92亿元增长22.0%[53] - 专项资管计划管理费收入0.21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0.25亿元下降16.0%[53] - 经纪业务收入142.0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11%;资产管理业务收入61.41亿元,同比增长20.41%[66] - 证券交易业务收入221.6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43%;投资银行业务收入21.32亿元,同比增长17.92%[66] - 手续费及佣金收入192.93亿元,同比增长23.6%(2024年同期156.05亿元)[188] - 利息收入95.06亿元,同比下降7.9%(2024年同期103.24亿元)[188] - 投资收益190.52亿元,同比增长58.1%(2024年同期120.53亿元)[188] - 2025年上半年中国VC/PE市场投资数量5,074起,同比上升28%;交易规模5,748亿元,同比上升18%[60] - 累计设立不动产私募基金约401.66亿元人民币[62] - 协助中国核电完成人民币140亿元A股定增并引战社保基金会[135] - 助力国投电力完成人民币70亿元定增并引战社保基金会[135] - 助力亿纬锂能成功发行人民币50亿元可转债[135] - 完成绿色债券(含碳中和)承销规模人民币387亿元,排名同业第一[135] - 持续深耕挂钩绿色类标的的场外期权业务,推动完成挂钩“上海清算所碳中和债券指数”及“国开绿债”的场外期权交易[136] - 作为国内首家开展碳交易业务的金融机构,为控排企业及减排项目业主提供碳金融综合服务[136] 各地区表现 - 港股市场恒生指数上半年涨幅达20.00%[26] - 香港市场股权融资发行规模419.92亿美元同比增长490.96%[36] - 沪深300指数2025年上半年上涨0.03%[45] - 中证500指数2025年上半年上涨3.31%[45] - 中证1000指数2025年上半年上涨6.69%[45] - 标普500指数2025年上半年涨幅5.50%[45] - 纳斯达克指数2025年上半年涨幅5.48%[45] - 境外债券投资信用风险敞口合计133.66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140.45亿元下降4.8%[98] - 境外债券AAA评级投资86.36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97.13亿元下降11.1%[98]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面临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合规风险为主要风险[8] - 公司建立了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以应对各类风险[9] - 全球宏观环境面临较大不确定性,经贸摩擦、地缘政治波动及政策变化可能带来外部冲击[86] - 全球通胀与增长错位风险上升,对中国出口和物价传导带来挑战[86] - 国内房地产回稳节奏仍具不确定性[86] - 制造业结构性产能过剩压力未完全缓解[86] - 外部冲击可能加剧大宗商品、外汇和衍生品等业务风险[86] - 信用环境调整将对固定收益与融资类业务构成压力[86] - 政策调整节奏可能引发市场预期波动,影响资产定价[86] - 公司将持续完善风险管理体系,强化对宏观变量和政策动向的动态跟踪[86] - 公司将确保新业务拓展与风控能力同步提升,保障整体经营稳健可控[86] - 公司建立了由首席风险官领导风险管理部牵头各部门共同参与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以及风险管理三道防线机制[87] - 公司持续加大合规风控方面信息技术投入推进全球一体化风险管理系统建设与优化[88] - 公司应用大数据组件完善风险管理数据仓库借助分布式流式计算提升风险计量性能[88] - 公司拓展知识图谱大语言模型等技术在风险管理领域应用增强风险分析能力[88] - 公司使用风险价值(VaR)作为衡量整体市场风险状况主要指标[95] - 公司通过宏观和微观场景压力测试评估持仓极端情况下的可能损失[95] - 公司对业务部门设置风险限额进行每日监控及时预警和处理[96] - 公司针对外币资产通过调整外汇头寸用外汇远期期权对冲货币互换管理汇率风险敞口[97] - 公司持续更新市场风险限额丰富指标限额体系推动风险计量方法研究完善[97] - 公司紧密跟踪市场和业务变化及时掌握最新市场风险状况管理市场风险敞口[97] - 公司优先支持国家政策鼓励的绿色产业并严格监管高耗能行业信用风险评估[122] - 公司持续加大ESG主题资产投资规模包括标准化股票债券ABS公募REITs等[117] - 公司重点关注矿业石油和天然气能源利用农业等ESG高风险隐患行业[124] - 公司已将ESG因素纳入信用评级模型作为定价重要依据[122] - 公司建立董事会经营管理层内控部门与业务部门三层ESG风险管理体系[120] - 公司积极研究境内外气候风险压力测试监管要求与行业标准[125] - 公司参考国际标准将赤道原则核心要求融入项目融资审查要素中[124] - 公司投研团队设有专职人员跟踪ESG参与情况并分析相关政策[118] - 公司已将ESG风险因素纳入综合压力测试因素覆盖范围[125] - 公司重点关注曾受环保或社会责任行政处罚及治理架构有重大缺陷的主体[123] 资产和资本状况 - 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14,820,546,829.00元,与上年度末持平[17] - 公司净资本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142,486,255,992.89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158,534,166,312.57元,增长11.3%[17] - 公司总股数为14,820,546,829股,其中A股12,200,469,974股,H股2,620,076,855股[17] - 公司总资产达1,807,731百万元人民币,较上年末增长5.67%[24] - 母公司净资本158,534百万元人民币,较上年末增长11.26%[25] - 风险覆盖率236.57%,较上年末提升23.51个百分点[25] - 流动性覆盖率162.68%,较上年末提升11.5个百分点[2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集团资产总额18,077.31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增长5.67%[67] - 扣除代理买卖证券款及代理承销证券款后资产总额13,740.0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99%[67]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权益3,054.33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增长4.20%[67] - 扣除代理买卖证券款及代理承销证券款后总资产为人民币13,740.07亿元,其中投资类资产占比67.57%达人民币9,283.64亿元[68] - 现金及银行结余为人民币968.56亿元,占总资产7.05%[68] - 融资类资产(融出资金及买入返售)规模人民币2,024亿元,占比14.73%[68] - 公司总资产减流动负债从2024年的人民币4128.18亿元增长至2025年的人民币4192.78亿元,增加人民币64.59亿元(增幅1.6%)[190] - 流动资产总额从2024年的人民币14753.10亿元增长至2025年的人民币15701.82亿元,增加人民币948.72亿元(增幅6.4%)[190] - 代客户持有现金从2024年的人民币3157.61亿元增长至2025年的人民币3599.50亿元,增加人民币441.89亿元(增幅14.0%)[190] - 融出资金从2024年的人民币13833.17亿元增长至2025年的人民币14316.87亿元,增加人民币483.70亿元(增幅3.5%)[190]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从2024年的人民币66418.35亿元增长至2025年的人民币71817.70亿元,增加人民币5399.35亿元(增幅8.1%)[190] - 代理买卖证券款从2024年的人民币3624.49亿元增长至2025年的人民币4337.18亿元,增加人民币712.69亿元(增幅19.7%)[190]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权益从2024年的人民币29310.87亿元增长至2025年的人民币30543.34亿元,增加人民币1232.47亿元(增幅4.2%)[191] - 未分配利润从2024年的人民币9953.04亿元增长至2025年的人民币10825.56亿元,增加人民币872.52亿元(增幅8.8%)[191] - 其他权益工具从2024年的人民币307.62亿元增长至2025年的人民币337.62亿元,增加人民币30.00亿元(增幅9.8%)[191] - 已发行债务工具从2024年的人民币957.79亿元下降至2025年的人民币875.11亿元,减少人民币82.68亿元(降幅8.6%)[191] - 公司2025年6月30日未分配利润为1082.56亿元人民币,较年初995.30亿元增长8.8%[194] - 公司2025年6月30日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权益为3054.33亿元人民币,较年初2931.09亿元增长4.2%[194] - 公司2025年6月30日总权益为3109.24亿元人民币,较年初2987.67亿元增长4.1%[194] 现金流状况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3,841百万元人民币,同比由正转负[24]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人民币318.12亿元,同比大幅改善(2024年同期-428.97亿元)[70]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人民币-138.41亿元,同比由正转负(2024年同期405.76亿元)[70]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经营现金流净额为-138.41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405.76亿元大幅下降134.1%[195]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由2024年上半年的净流出428.97亿元人民币转为2025年上半年的净流入318.12亿元人民币[196]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投资产生净现金流入322.98亿元人民币,而2024年同期为净流出425.06亿元人民币[196] - 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大幅增加至1242.53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436.08亿元人民币增长184.9%[196] - 发行债券收到的现金为988.17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817.28亿元人民币增长20.9%[196] - 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为2401.24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1444.50亿元人民币增长66.2%[196] - 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为42.88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38.19亿元人民币增长12.3%[196]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流出为184.94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164.68亿元人民币增加12.3%[196]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054.41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806.25亿元人民币增长30.8%[196] - 购买和销售物业厂房及设备和其他资产之现金流量净额为流出53.75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45.41亿元人民币增加18.4%[196] - 对联营及合营公司投资之现金流量净额为流入1.07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5.43亿元人民币减少80.4%[196] 客户和网络 - 客户数量累计超1650万户,较上年末增长4%[41] - 托管客户资产规模超人民币12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41] - 零售客户达1,650万户,企业与机构客户超11万家[77] - 分支机构覆盖全球13个国家,服务超2,000家全球大型机构投资者[78] - 境内设立400多家分支机构,覆盖全国各省市[77] - 公司在中国大陆境内共设立39家证券分公司[84][85] - 公司撤销2家证券营业部并完成5家分支机构同城迁址[168]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拥有39家分公司和198家证券营业部[168] - 中信证券山东完成1家分公司同城迁址并拥有6家分公司和57家证券营业部[169] - 中信证券华南撤销1家证券营业部后拥有9家分公司和42家证券营业部[170] - 中信期货完成2家分公司同城迁址并拥有47家分公司和4家期货营业部[171] 子公司信息 - 公司主要控股8家子公司[81] - 中信证券子公司注册资本24,938万元人民币,总资产4,667,962万元人民币,净资产951,227万元人民币,营业收入108,948万元人民币,净利润33,055万元人民币[82] - 中信证券国际子公司实收资本1,151,605万港元及27,669万美元,总资产5,707,265万美元,净资产353,516万美元,营业收入149,211万美元,净利润38,728万美元[82] - 中信金石子公司注册资本210,000万元人民币,总资产1,535,911万元人民币,净资产885,729万元人民币,营业收入9,186万元人民币,净亏损7,488万元人民币[82] - 中信证券投资子公司注册资本1,300,000万元人民币,总资产2,542,512万元人民币,净资产2,239,234万元人民币,营业收入23,655万元人民币,净利润22,780万元人民币[82] - 中信期货子公司注册资本760,000万元人民币,总资产20,933,476万元人民币,净资产1,452,626万元人民币,营业收入183,215万元人民币,净利润50,162万元人民币[82] - 中信证券华南子公司注册资本509,114万元人民币,总资产3,977,754万元人民币,净资产769,543万元人民币,营业收入74,627万元人民币,净利润23,636万元人民币[82] - 中信证券资管子公司注册资本100,000万元人民币,总资产263,671万元人民币,净资产215,836万元人民币,营业收入73,609万元人民币,净利润34,452万元人民币[82] - 华夏基金子公司注册资本23,800万元人民币,总资产2,052,496万元人民币,净资产1,383,372
中信证券(06030) - 2025 - 中期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