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 - 营业收入为2.016亿元,同比增长14.79%[20] - 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14.79%至20161.24万元[90][94]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4.79%至2.016亿元[97]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20161.24万元,同比增长14.79%[61][63] - 第二季度收入12464.35万元,同比增长19.16%[6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为3202.51万元,同比收窄[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202.51万元,同比增长11.11%[6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3437.63万元,同比增长16.48%[61] - 扣除股份支付影响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805.77万元,同比增长22.12%[61] - 扣除股份支付影响后扣非净利润为-3040.90万元,同比增长26.12%[61] - 扣除股份支付影响后的净亏损为2754.56万元[27]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合计收益235.13万元[25]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 - 营业成本同比上升24.43%至1.552亿元[97] - 研发投入总额为1203.8万元,同比下降41.27%[78] - 费用化研发投入为699.9万元,同比下降65.85%[78] - 研发费用同比大幅下降65.85%至699.85万元[97] - 数据采集及采购费用占营收比重2020年以来分别为51.59%、56.67%、60.38%、59.74%、59.56%[32] - 上半年数据采集及采购成本占营收比达66.54%[32]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现金流和资产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05.24万元,同比改善[20] - 经营性净现金流量同比增长80.85%[6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改善至-905万元(上年同期-4,727万元)[97]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大幅改善至2,908万元(上年同期-533万元)[97] - 总资产为9.904亿元,同比下降5.12%[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7.138亿元,同比下降3.73%[20] - 合同资产减少38.95%至793万元(占总资产比例0.8%)[96][98] - 开发支出增长122.21%至916万元(因研发项目资本化)[98] - 其他应付款激增277.97%至4,089万元(主要来自员工股权激励认购款)[98][99] - 境外资产规模2,643万元,占总资产比例2.67%[100] - 结构性存款期末余额3.562亿元(本期购买8.95亿元)[104] - 3年以上应收账款余额同比下降19.73%[61] 各条业务线表现 - 数据智能产品服务包含专业数据分析服务、数字化营销软件产品/SaaS与行业数字化产品和解决方案三种交付模式[33] - 公司服务世界500强及中国500强头部客户覆盖通信、ICT、快消品、汽车、医疗、金融、烟草等领域[32] - 公司服务世界500强企业及大型央国企等头部客户[50] - 公司主要客户包括世界500强企业大中型央国企和政府事业单位其世界500强客户数量和质量在同行中具有优势[70] - 公司从2012年开始推进专业分析模型与数据科学技术综合驱动的数据业务服务模式并于2018年加快AI技术融合[70] 各地区表现 - 境外资产规模2,643万元,占总资产比例2.67%[100]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战略和运营 - 公司持续推进"ALL IN AI"战略,聚焦数据要素与人工智能融合[29] - 数据获取途径包括客户提供数据、供应商采购数据及自行采集数据[39] - 对外采购分为数据服务类(消费者态度/行为/渠道数据)和非数据服务类(云计算/软硬件设备等)[40] - 采用直销模式通过供应商名册准入和竞标获取合同[41] - 研发模式以产品管理团队和产品开发团队相结合进行自主研发[42] - 主要经营模式在报告期内保持稳定无重大变化[45] - 数据分析服务模式从人工转向AI自动化,云端SaaS产品形态满足低成本快速服务新增客户需求[57] - AI Agent智能体将融合企业数据专家经验与领域模型,深入垂直业务环节提升自主分析效率与深度[57] - 企业可分析数据维度扩展到全流程,从内部经营数据延伸至生产物联网数据及消费者行为数据[57] - 数据分析技术以机器学习和大数据处理为核心,2021年后AI、AIGC及多模态大语言模型加速应用于非结构化数据(语音、图像、视频)和物联网高速时序数据[53] - 公司自主研发的AI分析识别类模型已获多项专利并于2024年研发完成基于AIGC的行业性生成类大模型核心算法[68] - 公司AIGC生成类大模型核心算法已通过国家网信办算法备案涵盖文本生成语音克隆数字人生成[68] - 自研算法模型通过国家网信办备案涵盖文本大模型、语音大模型及数字人大模型[32] - 公司核心技术包含4大领域21项子技术[73][74] - 公司核心技术团队由毕业于清华大学和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系的博士领衔在数据科学和AIGC技术领域具有深厚专业背景[69] - 公司凭借在大数据分析平台与用户行为分析两大核心维度的技术积累入选《2025中国数据智能产业图谱1.0版》[66]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研发投入和项目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5.97%,同比下降5.70个百分点[21]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5.97%,同比下降5.70个百分点[78] - 资本化研发投入为503.97万元,资本化比重为41.86%[78] - 新增发明专利1项,软件著作权12项[75] - 累计拥有发明专利16项,软件著作权229项[75] - 启动新研发项目《企业AI应用支撑平台研发》并资本化处理[80] - 公司研发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为5.7395亿元人民币,涵盖5个主要项目[82][83][84][85] - 商业圈层地图智能产品研发项目预计总投资1306万元人民币,本期投入287.58万元人民币,累计投入583.54万元人民币,完成进度44.7%[82] - 企业AI应用支撑平台研发项目预计总投资2746.5万元人民币,本期投入503.97万元人民币,累计投入1079.17万元人民币,完成进度39.3%[83] - 商业分析产品市场能力升级项目预计总投资916万元人民币,本期投入110.67万元人民币,累计投入110.67万元人民币,完成进度12.1%[83] - 慧析心智智评平台项目预计总投资470万元人民币,本期投入144.08万元人民币,累计投入144.08万元人民币,完成进度30.7%[84] - 基于人工智能的卷烟终端数字化平台项目预计总投资301万元人民币,本期投入157.52万元人民币,累计投入157.52万元人民币,完成进度52.3%[84] - 所有研发项目本期总投入金额为1203.82万元人民币,累计总投入金额为2074.98万元人民币,整体项目完成进度36.1%[82][83][84][85] - 商业圈层地图项目已进入结项阶段,正在申请2项软件著作权和1项发明专利[82] - 企业AI平台已覆盖办公AI智能化、智算资源管理及业务数据智能分析等场景,并开始市场应用[83] - 慧析心智平台已完成移动端开发,集成6类心理测评量表,并正在申请2项软件著作权[84] - 研发人员数量同比下降24.68%至58人[86] - 研发人员薪酬总额同比下降12.41%至1249.81万元[86] - 研发人员平均薪酬同比上涨10.70%至18.93万元[86] - 本科及以上学历研发人员占比93.1%[86] - 30-40岁研发人员占比48.28%为最大年龄区间[86]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行业趋势和市场环境 - 数据产业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目标超过15%至2029年[47] - 2025年中国智能算力在总算力中占比目标提升至35%[49] - 2024年中国智能算力规模达725.3 EFLOPS同比增长74.1%[49] - 2024年中国智能算力市场规模190亿美元同比增长86.9%[49] - 2025年中国智能算力规模预计1037.3 EFLOPS较2024年增长43%[49] - 2026年中国智能算力规模预计1460.3 EFLOPS为2024年两倍[49] - 2025年人工智能算力市场规模预计259亿美元较2024年增长36.2%[49] - 2026年人工智能算力市场规模预计337亿美元为2024年1.77倍[49] - 国家计划新制定人工智能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50项以上至2026年[48] - 中小型企业数据分析需求激增,标准化产品化分析服务市场空间迅速扩大[54] - 数据要素市场包含7大模块(数据采集、存储、加工、流通、分析、应用、生态保障),数据分析与数据应用是最具价值环节[54] - 智慧城市通过数据分析提升区域产业经济,政府运用市政民生企业经营环保等数据优化招商引资与产业运营能力[54] - 2024年"人工智能+"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25年国务院提出到2027年实现AI与6大重点领域融合,智能终端普及率超70%[55] -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支持智慧农业,以数字技术推动农业新质生产力高端化规模化发展[56] - 中国旅游研究院2024年报告显示生成式AI对旅游内容创作趋势预测数据分析及个性化营销产生重大影响[56] - 工信部规划到2025年大数据产业规模突破3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25%[58] - 面临毛利率下滑风险因行业竞争加剧[89]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公司治理和股权激励 - 公司已完成制定和修订《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舆情管理制度》《市值管理制度》《投资者关系管理制度》以提升信息披露质量和投资者关系管理[65] - 公司取消监事会并由审计委员会行使监事会职权以构建权责更集中的治理架构[65] - 公司实施股权激励计划以完善中长期激励机制并增强市场对战略目标和业绩增长的信心[65] - 公司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实际收到认购款人民币31,653,864元[111] - 64名激励对象认购1,880,800股限制性股票[111] - 其中958,600股来源于二级市场回购A股[111] - 14名激励对象获授第一类限制性股票958,600股[111] - 限制性股票登记手续于2025年7月9日完成[112] - 公司员工持股计划限制性股票限售期分别为授予登记完成后12个月和24个月[186] - 人均半年度创收同比增加29.97%[62]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4.40%,同比改善0.24个百分点[21]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关联交易和诉讼 - 公司2025年1-6月接受关联方上海礼芮行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劳务实际发生金额为337.87万元[191] - 公司2025年度预计接受关联方提供劳务总金额为740万元[191] - 公司涉及208名中小投资者证券虚假陈述诉讼,起诉总金额为28,335,951.44元[190] - 其中46名投资者已撤回起诉,9名投资者一审判决金额合计437,926.71元[190] - 3名投资者调解/和解金额为13,980.08元,150名投资者尚未判决起诉金额27,483,609.67元[190] - 公司收到3名中小投资者诉讼判决金额260,880.15元并已履行完毕[190] - 公司就业绩补偿款争议向何侃臣等方提起仲裁并申请强制执行[188] - 报告期内公司无控股股东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及违规担保情况[187]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募集资金使用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为6.352亿元人民币,其中募集资金净额为5.604亿元人民币[196] - 公司累计投入募集资金总额为5.326亿元人民币,占募集资金净额的95.1%[196] - 公司使用超募资金2798.95万元人民币支付部分股权转让款,占超募资金总额的100.61%[196][200] - 基于多维数据的分析平台项目累计投入募集资金1.040亿元人民币,占承诺投资总额的68.98%[198] - AIOT智能云平台项目累计投入募集资金6292.66万元人民币,占承诺投资总额的16.48%[200] - 公司募集资金账户存放产生利息收入16.94万元人民币[196] - 公司本年度投入募集资金总额为1949.41万元人民币[196] - 超募资金累计投入总额为2798.95万元人民币,超额完成原计划[196][200] - AIOT项目资金使用进度低于预期主要受宏观经济环境和谨慎投入策略影响[200] - 公司募集资金整体使用进度达到34.79%,累计实现投资收益798.68万元人民币[196] - 募投项目"基于多维度数据的智能分析平台"处于结项阶段[79]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高管变动和子公司 - 副总经理谢疆因个人原因于2025年1月离任[108] - 副总经理刘松林因工作调整于2025年1月离任[108] - 董事马亮因工作调整于2025年3月离任[108] - 独立董事任爽因个人原因于2025年6月离任[108] - 子公司礼芮行于2024年8月不再纳入合并报表范围[79] - 公司出售子公司导致合并范围变化及研发项目结项[88]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基本信息和税务 - 公司注册地址于2023年8月14日变更为北京市海淀区北三环西路25号2号楼五层510室[15] - 公司办公地址位于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北路甲10号院102号楼6层,邮政编码100015[15] - 公司外文名称为HCR Co.,Ltd.,缩写为HCR[14] - 公司法定代表人赵龙[14] - 公司网址为http://www.hcr.com.cn/[15] - 公司电子信箱为dmb.hcr@hcr.com.cn[15] - 报告期指2025年1月1日至2025年6月30日[11] - 公司简称慧辰股份[14] - 公司中文全称北京慧辰资道资讯股份有限公司[14] - 公司注册地址历史曾变更三次[15] - 高新技术企业资格复审中涉及15%所得税率优惠[93] - 2025年半年度未拟定利润分配或资本公积金转增预案[109]
慧辰股份(688500) - 2025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