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人民币XX元,同比增长XX%[25] - 公司营业收入为139.6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08%[26][3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XX元,同比变动XX%[2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0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55%[26][34] - 基本每股收益为人民币XX元,较上年同期变化XX%[25]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4.03%,同比上升0.60个百分点[27] - 公司2025年半年度营业收入为139.43亿元,同比增长8.0%[133] - 公司2025年半年度净利润为11.09亿元,同比增长21.6%[131]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09亿元,同比增长21.5%[131] - 基本每股收益为0.1565元/股,同比增长21.5%[131] - 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10.44亿元(8.1%)至139.69亿元[130] 成本和费用(同比) - 营业成本为125.1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36%[35] - 管理费用为1.0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6.30%[35] - 主营业务成本总额为人民币118.39亿元,同比增长8.11%[42] - 货物装卸费成本为人民币2.97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11.41%[42] - 维修费用成本为人民币6.40亿元,同比增长22.39%[42] - 其他业务成本总额为人民币6.75亿元,同比增长13.07%[42] - 营业成本为125.01亿元,同比增长8.3%[133] - 利息费用同比下降1617万元(29.3%)至3896万元[130] - 所得税费用为2.80亿元,同比下降22.7%[131] 各业务线收入表现 - 客运收入达到人民币XX元,较上年同期增长XX%[25] - 货运收入录得人民币XX元,同比增长XX%[25] - 路网清算及其他运输服务收入为人民币XX元,增幅XX%[25] - 客运收入为56.1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77%,其中直通车收入增长17.71%至12.40亿元[37] - 货运收入为8.4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60%,货物发送量增长17.07%至764万吨[38] - 提供运输服务收入为66.9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04%,其中路网清算服务收入增长14.58%[39] - 其他业务收入为人民币8.12亿元,同比增长27.45%[40] - 公司客运收入交易金额为5,591,266,647元[101] - 公司货运收入交易金额为841,911,877元[101] 现金流量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人民币XX元,同比增长XX%[2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8.2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4.14%[26][35]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人民币18.23亿元,同比增长64.14%[47]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8.23亿元,同比增长64.1%[136]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40亿元,同比改善40.5%[136]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88亿元,同比由正转负[136] 资产和负债变动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为人民币XX元,较年初增长XX%[25] - 资产负债率为XX%,较年初下降XX个百分点[25] - 货币资金余额为人民币29.3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1.42%[49] - 在建工程余额为人民币5.7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8.73%[49] - 应交税费余额为人民币2.0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92.84%[49] -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为人民币2.67亿元,较上年末大幅增长300.04%[49] - 货币资金较期初增加9.95亿元(51.4%)至29.3亿元[124][127] - 应收账款较期初增加6.27亿元(10.6%)至65.67亿元[124] - 其他应收款较期初减少6.1亿元(63.6%)至3.48亿元[124] - 在建工程较期初增加1.61亿元(38.8%)至5.76亿元[124][127] - 短期借款较期初减少3亿元(100%)至0元[124][128] - 应付账款较期初减少4.93亿元(18.6%)至21.58亿元[124] - 合同负债较期初增加7177万元(22.3%)至3.94亿元[124][128] - 未分配利润较期初增加6.13亿元(13%)至53.43亿元[125]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29.30亿元,同比增长14.3%[136] - 公司资产负债率为24.30%[60] - 公司未持有短期借款[60] 所有者权益和分配 - 未分配利润从47.30亿元增至53.43亿元,增长12.9%[140][142] - 综合收益总额为11.09亿元[140] - 对股东分配利润4.96亿元[140][142] - 专项储备从1.61亿元增至2.77亿元,增长72.5%[140][142] - 资本公积从116.41亿元增至116.61亿元,增长0.2%[140][142] - 少数股东权益亏损从4001.5万元增至4017.9万元[140][142] - 母公司未分配利润从52.46亿元增至54.11亿元,增长3.1%[144] - 母公司综合收益总额为6.61亿元[144] - 专项储备本期提取1.22亿元,使用541.76万元[140][142] - 公司对所有者(或股东)的分配金额为495,847,590元[148][150] - 专项储备本期提取金额为121,895,733元,使用金额为5,417,608元,净增加116,478,125元[148] - 其他权益变动导致资本公积增加19,340,784元[148] - 本期综合收益总额为911,514,749元[150] - 专项储备本期提取129,245,909元,使用25,786,953元,净增加103,458,956元[150] - 其他权益变动导致资本公积增加2,234,227元[150] - 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为27,928,592,372元[148] - 期初所有者权益合计为26,909,629,457元[148] - 期末未分配利润为5,411,619,112元[148] - 期初未分配利润为4,789,375,428元[148]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总额从270.69亿元增至278.18亿元,增长2.8%[140][142] - 公司2024年度现金分红方案为每股派发现金股息人民币0.07元(含税),总额约人民币4.96亿元[82] - 公司自1996年上市以来累计派发现金股息约人民币133亿元,派息率达63.22%[82] - 报告期内公司未进行半年度现金分红(每10股派息0元)[70] 关联交易 - 公司接受广铁集团及其子公司提供的路网清算服务交易金额为2,237,522,174元[98] - 公司从广铁集团及其子公司购入存料及供应品交易金额为438,856,662元[98] - 公司接受广铁集团及其子公司提供的列车服务交易金额为421,090,178元[98] - 公司向广铁集团及其子公司提供列车服务及铁路运营服务交易金额为2,677,282,090元[101] - 公司向广铁集团及其子公司提供路网清算服务交易金额为928,131,574元[101] - 公司向国铁集团及其附属公司提供路网清算服务交易金额为1,424,770,246元[101] - 公司向国铁集团及其附属公司提供铁路运营服务交易金额为916,935,000元[101] - 公司向国铁集团及其附属公司提供货车维修服务交易金额为319,894,338元[101] - 关联交易遵循三年期综合服务框架协议(2023-2025年)[96] 股东和股权结构 - 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为最大股东,持股2,629,451,300股,占总股本37.12%[109][112] - HKSCC NOMINEES LIMITED为第二大股东,持股1,418,714,999股,占总股本20.03%[109] - 股东林乃刚持股124,000,000股,占总股本1.75%[109] - 大成睿享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增持4,989,100股,期末持股82,988,001股,占总股本1.17%[109] - 宝盈品质甄选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减持20,000,000股,期末持股60,000,000股,占总股本0.85%[109] - 大成策略回报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增持6,331,200股,期末持股52,264,547股,占总股本0.74%[109] - 中证50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持股50,335,900股,占总股本0.71%[109] - Kopernik Global Investors LLC持有H股128,463,054股,占总股本1.81%[112] - 公司无持股10%以上的其他法人股东(除广铁集团和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115] - 公司公众持股比例符合上市规则要求[116] - 广铁集团持股比例37.12%[96] 公司治理和董事会 - 董事会由8名成员组成,其中3名为独立非执行董事[72] - 审核委员会由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73] - 薪酬委员会由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和2名执行董事组成[75] - 提名委员会由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和2名执行董事组成[76] - 报告期内公司召开了1次股东大会[84] - 非执行董事罗敬伦离任[69] - 公司按时完成了2024年年度报告、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等定期报告披露[80] 员工和人力资源 - 公司员工总数35,933人,较上年度减少632人(减幅1.7%)[88] - 培训支出约1,845.89万元人民币,培训人次440,862[91] - 培训计划完成率50%[91] - 职教专职管理人员99人[91] - 补充养老保险按集团规定基数及标准缴纳[90] - 基本养老保险以当地基数上下限范围按规定比例缴纳[90] 其他重要事项 - 公司持有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约人民币2亿元,利率区间为1.8%-2.6%[60] - 公司无任何资产抵押或担保情况[60] - 公司无任何或有负债[63] - 公司无重大投资或购入资本资产的确实计划[61] - 公司未使用金融工具对冲外汇风险[62] - 公司外汇风险主要与美元及港币相关[62] - 公司注销深圳市广深铁路列车经贸实业有限公司,对整体生产经营无影响[55] - 土地租赁年租金上限7,400万元人民币[94] - 纳入环境信息披露企业数量1家[86]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人民币66.05万亿元,同比增长5.3%[56] - 研发投入金额为人民币XX元,同比增长XX%[25] - 其他收益为8844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80.99%[35] 会计政策和金融工具 - 公司重要性标准设定为金额大于或等于人民币3000万元,适用于预付款项、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及在建工程等项目[163]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或流出的重要性标准为金额大于小计的10%且大于等于人民币1亿元[165] - 公司营业周期为12个月[161] - 记账本位币为人民币,适用于公司及境内子公司[162] - 公允价值计量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活跃市场未经调整报价,第二层次为可观察输入值,第三层次为不可观察输入值[164] -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按被合并方账面价值计量,差额调整资本公积或留存收益[167] -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合并成本大于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确认为商誉[169] - 商誉在合并财务报表中按成本扣除累计减值准备后的金额单独列报[170] - 合并财务报表范围以控制为基础确定,子公司经营成果自控制权取得日起纳入合并[172][174] - 丧失子公司控制权时,剩余股权按公允价值重新计量,差额计入当期投资收益[177] - 合营安排分类均为合营企业并采用权益法核算[180] - 现金等价物定义为期限短于三个月流动性强价值变动风险小的投资[181] - 外币货币性项目资产负债表日按即期汇率折算汇兑差额计入损益[182] - 金融工具初始确认以公允价值计量交易费用依类别计入损益或初始金额[183] - 摊余成本计算基于实际利率法考虑合同条款但不含预期信用损失[184] - 金融资产按业务模式分类为摊余成本公允价值计量其他综合收益或当期损益[185] - 非交易性权益工具投资可指定为公允价值计量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186] - 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目的为近期出售或存在短期获利模式[187][189] - 摊余成本计量金融资产采用实际利率法后续计量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188] - 为消除会计错配可指定金融资产为公允价值计量变动计入当期损益[189] -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按实际利率法确认利息收入,根据账面余额乘以实际利率计算[190] - 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其利息收入及汇兑损益计入当期损益,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190] - 指定为非交易性权益工具投资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确认在其他综合收益,终止确认时转入留存收益[190] - 金融工具减值处理基于预期信用损失,对摊余成本计量和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等确认损失准备[192] - 合同资产、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和租赁应收款按整个存续期内预期信用损失的金额计量损失准备[192] - 金融工具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显著增加时,按整个存续期内预期信用损失计量损失准备,否则按未来12个月内预期信用损失计量[193] - 金融工具合同付款逾期超过30日表明信用风险显著增加[197] - 金融工具合同付款逾期超过90日推定为已发生违约[200] - 购入或源生的已发生信用减值的金融资产,按摊余成本和经信用调整的实际利率计算利息收入[194] - 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信用损失准备在其他综合收益中确认,减值损失或利得计入当期损益[193]
广深铁路(601333) - 2025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