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 - 营业收入为1.234亿元,同比下降34.76%[20] - 公司报告期营业收入12,339.29万元同比减少34.76%[3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为2139.55万元,同比收窄29.43%[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139.55万元[3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扣非净利润-6,539.65万元[33] - 报告期营业收入同比下降34.76%至1.234亿元[82] - 公司营业总收入同比下降34.8%,从1.89亿元降至1.23亿元[176] - 营业利润亏损收窄23.2%,从-2815.75万元改善至-2162.67万元[176] - 净利润亏损收窄18.4%,从-3031.7万元改善至-2139.6万元[177] - 基本每股收益为-0.13元/股,同比改善31.58%[20] - 基本每股收益从-0.19元改善至-0.13元[177]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66%,同比改善0.60个百分点[2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 - 报告期营业成本同比下降26.66%至1.201亿元[82] - 销售费用同比下降19.36%至526.58万元[82] - 管理费用同比上升7.22%至3605.87万元[82] - 财务费用同比上升73.16%至-222.84万元[82] - 利息收入减少导致财务费用变动[82] - 所得税费用大幅减少至-156.49万元,同比下降3,302.19%,主要因利润总额减少[83] - 营业总成本同比下降21.0%,从2.21亿元降至1.75亿元[176] - 营业成本下降25.2%,从1.61亿元降至1.20亿元[179] - 研发费用下降25.7%,从1444.2万元降至1073.0万元[179] - 信用减值损失扩大13.7%,从-684.6万元增至-778.6万元[179] - 资产减值损失收窄41.3%,从-1542.3万元改善至-905.4万元[179] - 财务费用由负转正,从-72.8万元变为-16.0万元[179]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现金流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659.06万元,同比改善60.65%[20]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改善至-3,659.06万元,同比提升60.65%,主要因职工薪酬支付减少[83]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5,112.60万元,同比下降8.22%,受理财产品购买及赎回影响[83]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减少21.0%,从2.13亿元降至1.68亿元[182] - 销售商品收到现金下降20.1%,从1.83亿元降至1.46亿元[182]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出总额为204.9百万元,同比减少33.0%[183][185]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总额为590.9百万元,同比减少21.6%[183][186]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389.3百万元,同比减少15.8%[183] - 支付给职工现金为133.7百万元,同比减少36.5%[183] - 投资支付现金为538.0百万元,同比减少22.1%[183] - 销售商品收到现金142.4百万元,同比减少20.4%[185] - 母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36.6百万元,同比改善56.6%[186] - 母公司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为51.1百万元,同比增长937.2%[186]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出95.2百万元,同比基本持平[183]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减少80.2百万元,同比改善39.6%[183]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建筑设计业务收入11,376.97万元占总营收92.20%[33] - 城市规划业务收入144.57万元占总营收1.17%[33] - 设计咨询业务收入450.96万元占总营收3.65%[33] - 建筑设计业务营业收入1.14亿元,同比下降34.43%,毛利率降至2.63%[85] - 公司已完成逾150项装配式建筑项目,总建筑面积超过1600万平方米[48] - 公司装配式建筑项目广泛分布于深圳、广州、佛山等8个主要城市[48] - 公司已在全国10多个城市完成交付并投入使用了250多个BIM项目[51] - 公司完成BIM类建筑面积2000余万平方米,其中正向设计类项目300万平方米[51] - 公司完成的BIM项目获得国家及省市级奖项逾30项[51] - 公司于2017年获批成为首批国家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46] - 公司于2010年正式成立专业配置齐全的BIM应用部门[50] - 公司主编参编了多项国家及省市BIM相关标准[50] - 公司BIM自动计算软件工具在2025年通过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测评[53] - 公司装配式建筑设计项目深圳中海鹿丹名苑获2018年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优秀住宅小区金奖[48] - 公司2025年新增绿色建筑设计代表性项目包括秉德善建大厦、金光华黎光产业土地统筹项目、昆山财富广场等[55] - 公司代表绿色建筑咨询项目包括前海中冶大厦(三星级)、深圳美术馆新馆(三星级)、保利天汇悦府等[55] - 公司代表海绵城市项目包括深圳美术馆新馆、深圳书城湾区城、金地中心、盐田港区东作业区等[57] - 公司代表建筑智能化项目包括深圳华润置地大厦(获深圳市优秀工程勘察设计一等奖)、深圳自然博物馆等[59] - 公司自2011年起在绿色建筑中采用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技术[57] - 公司通过BIM技术研发成果辐射各分公司提升项目效率[63] - 医疗项目累计床位数超3万张[37] 各地区表现 - 公司在华南地区营业收入占比为52.92%[73][76] - 华南地区营业收入6,529.70万元,同比下降39.23%,毛利率为2.53%[85]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面临市场环境变化、市场竞争、区域市场不平衡及行业创新或技术革新带来的风险[3] - 公司采用"总部+区域分公司"经营管理模式应对区域市场不平衡风险[111] - 公司整合研究装配式建筑、BIM技术等新兴技术形成设计实践与研发一体化平台[112] - 公司通过股权激励等长效机制保持核心人员稳定和技术领先优势[112] - 公司承接业务主要通过招投标和客户直接委托两种模式[60] - 公司重要客户包括保利发展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海企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及华润置地有限公司等[11] - 公司应收账款逾期率增加受房地产行业景气度下降影响[109] - 国内建筑设计行业形成以国有大型、优秀民营和知名外资企业为主导,大量中小型企业为辅的竞争格局[110] - 2025年1-6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46,658亿元同比下降11.2%[27] - 住宅投资35,770亿元同比下降10.4%[27] - 深圳市2024年新开工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比例达54.5%[70] - 深圳市装配式建筑建设总规模超1亿平方米[70] 公司治理与股东信息 - 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由董事会、监事会及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其真实、准确和完整[3]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4] - 公司半年度不进行现金分红、送红股或公积金转增股本[117] - 报告期内公司无股权激励计划或员工持股计划实施[118] - 公司为员工购买五险一金并提供商业保险计划[119] - 2025年公司面向设计人员开展专业规范解读、项目分享等系列培训活动[120] - 公司为中高层管理人员定期组织总师经验交流以提升管理能力[120] - 徐先林和徐江承诺长期有效避免同业竞争和规范关联交易,履行正常[122] - 杨为众作为持股5%以上股东承诺长期有效避免同业竞争,履行正常[122] - 徐先林和徐江承诺关联交易按正常商业条件进行并履行回避表决义务,长期有效[122] - 杨为众承诺任职期间及离任后12个月内规范关联交易行为,长期有效[123] - 筑先合伙等机构股东承诺长期有效避免关联交易损害公司利益,履行正常[123] - 马镇炎等高管承诺任职期间及离任后12个月内严格履行关联交易程序,长期有效[123] - 徐先林和徐江承诺不以任何方式违规占用公司资金或要求公司担保,长期有效[123] - 控股股东承诺不占用公司资金资产并维护公司独立性[124] - 公司承诺若未履行公开承诺将暂停公开再融资[124] - 公司承诺若未履行承诺将以自有资金补偿投资者直接损失[124] - 徐先林徐江承诺若未履行承诺不得减持公司股份[125] - 公司董事高管承诺若未履行承诺不得主动要求离职[125] -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126] - 公司报告期无违规对外担保情况[127] - 公司半年度报告未经审计[128] - 报告期内未决诉讼涉案金额为1689.41万元[130] -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处罚及整改情况[131] - 报告期内公司未发生任何重大关联交易包括日常经营相关、资产股权收购出售、共同对外投资及关联债权债务往来[132][133][134][135] - 公司控股财务公司与关联方之间不存在存款、贷款、授信或其他金融业务[136][137] - 公司租赁房产用于办公及员工宿舍但无租赁项目损益达到报告期利润总额10%以上[141] - 公司完成上海市静安区俞泾港路11号房产出售并于2025年7月4日完成过户手续[145] - 公司2025年5月16日通过网络平台召开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113] 资产、债务与募集资金 - 总资产为15.402亿元,同比下降8.33%[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2.012亿元,同比下降7.83%[20] - 货币资金降至3.98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下降2.35个百分点至25.81%[88]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5.61亿元,本期购买5.08亿元并出售5.05亿元[89] - 受限资金总额825.63万元,包括冻结存款528.26万元及保函保证金297.37万元[91] - 募集资金累计使用3.41亿元,占募集资金净额66.63%[94] - 报告期内募集资金投入金额为855.26万元[95] - 累计使用募集资金34,086.26万元[95] - 累计利用闲置募集资金购买理财产品305,200.00万元[95] - 累计赎回理财产品本金300,400.00万元[95] - 未到期银行理财产品金额4,800.00万元[95] - 结余募集资金余额9,836.64万元(含利息收入及理财收益净额)[95] - 扣除未到期理财产品后募集资金余额5,036.64万元[95] - 装配式建筑与BIM研发项目投资进度47.38%[99] - 技术研发中心(深圳)建设项目投资进度62.96%[99] - 高原建筑研究中心建设项目投资进度6.39%[99] - 超募资金总额为51,158.58万元[100] - 公司使用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自筹资金7,008,231.24元[100]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募集资金余额为9,836.64万元[101] - 未到期银行理财产品余额4,800万元[101] - 公司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额度为5,000万元[101] - 公司使用闲置自有资金进行现金管理额度为60,000万元[101] - 报告期内募集资金委托理财发生额5,000万元[104] - 报告期内自有资金委托理财发生额55,000万元[104] - 报告期末未到期委托理财余额55,800万元[104]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3.98亿元人民币,较期初4.73亿元下降15.9%[169]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为5.61亿元人民币,较期初5.60亿元基本持平[169]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9629.22万元人民币,较期初1.01亿元下降4.6%[169] - 合同资产期末余额为1.57亿元人民币,较期初1.91亿元下降17.6%[169] - 资产总计期末余额为15.40亿元人民币,较期初16.80亿元下降8.3%[170] - 应付职工薪酬期末余额为1883.56万元人民币,较期初3854.50万元下降51.1%[170] - 投资性房地产期末余额为7571.95万元人民币,较期初7592.44万元基本持平[170] - 货币资金减少18.3%,从4.14亿元降至3.38亿元[174] - 交易性金融资产基本持平,维持在5.60亿元水平[174] - 应收账款减少4.4%,从9924.69万元降至9484.44万元[174] - 合同资产减少18.5%,从1.91亿元降至1.56亿元[174] - 未分配利润增长24.5%,从4.16亿元增至5.19亿元[171] - 负债总额减少10.1%,从37.70亿元降至33.91亿元[171] - 所有者权益增长8.5%,从120.12亿元增至130.32亿元[171] - 公司股本为162,768,000元[187] - 资本公积为551,828,676.8元[187] - 库存股减少11,231,960元[187] - 盈余公积为81,311,738.23元[187] - 未分配利润为518,527,456.08元[187]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1,303,203,911.17元[187] - 综合收益总额减少21,395,549.06元[190] - 股份支付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11,231,960元[190] - 利润分配减少80,657,600元[192] - 期末所有者权益余额为1,201,150,762.11元[196] - 股本为1.64亿元人民币[198][200] - 资本公积为5.69亿元人民币[198][200] - 库存股减少2197.21万元人民币[198][200] - 盈余公积为7847.57万元人民币[198][200] - 未分配利润为5.69亿元人民币[198][200]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13.59亿元人民币[198][200] - 本期库存股减少额增加1220.15万元人民币[200] - 本期未分配利润增加1.12亿元人民币[200] - 本期所有者权益合计减少1.10亿元人民币[200] - 综合收益总额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3031.70万元人民币[200] 非经常性损益 - 非经常性损益总额为4400.10万元,主要来自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收益2761.32万元[24][25]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1259.81万元[24] - 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及处置收益为511.73万元[25] - 资产处置收益2,761.94万元,占利润总额-120.29%,因处置办公楼产生[87] 股份变动与股东持股 - 公司股份总数从162,883,200股减少至161,315,200股共回购注销1,568,000股占比0.9627%[149][151] - 有限售条件股份减少1,564,400股至48,123,450股占比从30.51%降至29.83%[149] - 无限售条件股份减少3,600股至113,191,750股占比从69.49%升至70.17%[149] - 回购注销原因为激励对象离职及第三解除限售期业绩考核未达标共涉及1,568,000股[151] - 回购注销事项于2025年6月16日经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深圳分公司审核完成[151] - 公司分别于2024年7月19日及2025年4月24日召开董事会审议通过回购注销部分限制性股票议案[150][152] - 股东大会批准回购注销1,452,800股限制性股票,涉及52名激励对象[153] - 期初限售股数为1,568,000股,本期全部解除限售并回购注销,期末限售股数归零[155]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8,077名[157] - 第一大股东徐先林持股33,726,400股,占比20.91%,其中有限售条件股份25,294,800股[157] - 第二大股东徐江持股14,024,000股,占比8.69%,其中有限售条件股份10,518,000股[157] - 第三大股东西藏筑先持股12,840,000股,占比7.96%,全部为无限售条件股份[157] - 第四大股东深圳市筑为持股11,690,000股,占比7.25%,全部为无限售条件股份[157] - 第五大股东西藏筑就持股11,590,000股,占比7.18%,全部为无限售条件股份[157] - 第六大股东杨为众持股11,181,600股,占比6.93%,其中有限售条件股份10,312,200股[158] - 第七大股东衍盛私募基金持股3,584, extreme,300股,占比2.22%,全部为无限售条件股份[
筑博设计(300564) - 2025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