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力宝(00226) - 2025 - 中期业绩
力宝力宝(HK:00226)2025-08-28 19:41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收入为421.209百万港元,同比增长2.7%[4] - 期内亏损为50.513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594.847百万港元大幅收窄91.5%[4] - 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每股亏损为7.8港仙,同比改善91.2%[4] - 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财务工具公平值亏损净额为0.987百万港元,同比收窄98.1%[4] - 期内全面收入总额为189.712百万港元,去年同期为亏损1089.091百万港元[5] - 公司整体除税前亏损为46,770千港元[15] - 公司总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352,434千港元增长至2025年上半年的396,772千港元,同比增长12.6%[20] - 公司股东应占综合亏损为390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4.37亿港元亏损大幅收窄[42] - 总收入增至4.21亿港元(去年同期4.1亿港元),其中新加坡占比55%(去年61%),香港占比32%(去年31%)[43]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其他亏损净额从6,657千港元扩大至9,530千港元,同比增长43.2%[22] - 利息收入从38,067千港元下降至9,912千港元,同比下降73.9%[23] - 员工成本计入销售成本部分为1426.8万港元(2024年为1179万港元),计入行政开支部分为1.537亿港元(2024年为1.517亿港元)[25] - 固定资产折旧计入销售成本部分为841.1万港元(2024年为956.1万港元),计入行政开支部分为2154.8万港元(2024年为2513.2万港元)[25] - 期内总所得税支出为374.3万港元(2024年为512.9万港元)[26] - 其他经营开支降至7900万港元(去年1.05亿港元),主要因法律专业费用减少[43] - 员工成本1.68亿港元(2024年1.64亿港元)[65]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总收入为421,209千港元,其中食品业务分部贡献最大,达392,320千港元(占93.1%)[15] - 证券投资分部业绩为5,785千港元,财务投资分部业绩为2,271千港元[15] - 物业投资分部业绩亏损4,243千港元,物业发展分部亏损1,702千港元[15] - 食品业务分部业绩亏损2,478千港元,但收入占比最高[15] - 资本开支总额为12,220千港元,食品业务分部占11,878千港元(97.2%)[15] - 折旧总额为61,562千港元,食品业务分部占56,188千港元(91.3%)[15] - 投资物业公平值亏损8,650千港元[15] - 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财务工具净亏损987千港元[15] - 公司综合收入为4.10008亿港元,其中食品业务收入占比最高达3.47617亿港元(84.8%)[16] - 证券投资分部业绩亏损4573.7万港元,主要受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财务工具公平值亏损净额5182.2万港元影响[16] - 物业投资分部产生投资物业公平值亏损500万港元,资本开支仅6.8万港元[16] - 未分配企业开支达8978.7万港元,融资成本为3796万港元[16] - 食品制造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1.9%至2.02855亿港元,餐厅营运收入增长4.6%至1.87787亿港元[18] - 利息收入同比骤降73.9%,从3806.7万港元减少至991.2万港元[18] - 食品业务收入从345,879千港元增至390,642千港元,同比增长12.9%[20] - 物业管理部门收入从6,283千港元下降至5,952千港元,同比下降5.3%[20] - 投资物业公平值亏损从5,000千港元扩大至8,650千港元,同比增长73.0%[22] - 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财务工具亏损从51,822千港元大幅收窄至987千港元[23] - 食品业务收入增长13%至3.92亿港元,占总收入93%(去年85%),其中食品制造增22%、食品零售增5%[43][44] - 食品业务分部亏损收窄至200万港元(去年亏损2000万港元)[44] - 物业投资收入降至1800万港元(去年4500万港元),主因终止综合入账HKC集团[45] - 投资物业公平值亏损900万港元(去年亏损500万港元),因香港物业市值下跌[45] - 财务证券投资业务录得盈利800万港元(去年亏损4200万港元),证券投资公平值收益净额200万港元(去年亏损5200万港元)[46] 各地区表现 - 新加坡市场收入从221,151千港元增至222,956千港元,同比增长0.8%[20] - 马来西亚市场收入大幅增长308.1%,从10,449千港元增至42,637千港元[20] - 香港地区所得税支出为398,000港元(2024年为284.2万港元),中国内地及海外地区所得税支出为334.5万港元(2024年为228.7万港元)[26]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决定不派发2025年中期股息(2024年同期无股息)[28] - 公司私有化计划代价为每股0.14港元现金支付[59] - 特别分派力宝华润股份最多303,289,730股(占比33.01%)[59] - 公司董事会由9名董事组成包括4名执行董事3名非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70]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已遵守香港联交所企业管治守则[70] - 董事会主席因身处海外未能出席2025年6月23日股东周年大会[70] - 股东周年大会由董事会副主席担任主席主持[70] 投资和证券组合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84.929百万港元,较期初425.320百万港元减少56.5%[6] - 投资物业价值为562.247百万港元,较期初增长9.7%[6] - 所占比营企业业绩贡献40.657百万港元,去年同期为亏损433.063百万港元[4] - 所佔合營企業業績贡献40,657千港元,所佔聯營公司業績亏损4,370千港元[15] - 公司除税前亏损达5.89718亿港元,其中合营企业业绩亏损贡献4.33063亿港元[16] - 所占合营企业LAAPL业绩从亏损430,239千港元转为盈利41,432千港元[24] - 现金及银行结余降至1.56亿港元(去年末4.5亿港元),财务证券投资组合总值7.91亿港元(去年末10.08亿港元)[47] - 按公平值计入损益财务资产总值4.96亿港元,其中GSH持仓公平值收益1307.2万港元[48][49] - GSH股票证券公平值为7600万港元,占财务资产总值15.4%及资产总值2.1%,期间确认未变现公平值收益1300万港元[50] - Amasia CIV投资公平值为5600万港元,占财务资产总值11.4%及资产总值1.5%,初始投资额200万美元[51] - Quantedge投资公平值为4100万港元,占财务资产总值8.2%及资产总值1.1%,期间赎回400万港元并确认未变现收益10万港元[52] - 按公平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之财务资产账面值增至1.27亿港元(2024年末为4600万港元),其中HKC投资占60.4%[53] - HKC投资公平值为7700万港元,占资产总值2.1%,期间确认未变现公平值收益400万港元[53] - GB投资公平值为2400万港元,占其他全面收益财务资产总值19.1%,期间确认未变现收益30万港元[54] - H2G投资公平值为1300万港元,占其他全面收益财务资产总值10.4%,认股权证公平值为700万港元[55] - Healthway权益为5.09亿港元,公司所占溢利为10万港元(2024年亏损300万港元)[56] - TIH权益为3.26亿港元,公司所占亏损为400万港元(2024年溢利1300万港元)[57] 资产和负债 - 银行及其他贷款总额为1.641亿港元,其中非流动部分占1.434亿港元[6][7] - 资产净值为16.3亿港元,较期初101.797亿港元下降84.0%[7] - 分部资产总额较期初下降72.0%,从1326.28亿港元减少至371.61亿港元[17] - 联营公司权益从11.2271亿港元缩减至8.80789亿港元,降幅达21.5%[17] - 总负债减少32.3%,从30.83116亿港元降至20.86143亿港元[17] - 应收账款总额8579.3万港元(2024年12月31日为7275.1万港元),其中逾期90天以上金额为165.3万港元[29] - HKC股份分派导致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权益减少63.293亿港元[32] - 分派完成后公司保留HKC已发行股份总数14.23%的权益[3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分类为持作分派的HKC集团资产净值为89.821亿港元[33] - 银行及其他贷款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17.06亿港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16.41亿港元,减少约3.8%[34] - 有抵押银行贷款的流动部分从3.12亿港元减少至2.07亿港元,下降33.5%[34] - 无抵押银行贷款从0增加至7305.6万港元[34] - 其他无抵押贷款维持在7.9亿港元[34] - 银行贷款年利率区间从5.0%-7.3%变为0.8%-6.4%[34] - 应付贸易账款从4446.6万港元减少至3574.3万港元,下降19.6%[36] - 账龄超过90天的应付贸易账款从48.3万港元增加至64.8万港元,增长34.2%[36] - 来自合营企业的无抵押贷款为6亿港元,年利率2.25%[38] - 来自控股股东的无抵押贷款为1.2亿港元,年利率3%[38] - 已发行及缴足普通股数量维持在4.93亿股,股本为9.87亿港元[39] - 股本削减将股本由9.844亿港元减至5000万港元,产生9.344亿港元进账转入资本削减储备[58] - 2025年6月30日总资产37亿港元(与2024年末持平)[60] - 2025年6月30日总负债减少至21亿港元(2024年末25亿港元)[60] - 银行及其他贷款总额16.41亿港元(2024年末17.06亿港元)[61] - 浮动利率贷款占比52%(2024年末54%)[62] - 资本负债比率177.1%(2024年末21.3%)[62] - 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资产净值降至8.05亿港元(2024年末69.82亿港元)[62] - 每股净资产1.6港元(2024年末14.2港元)[62] 基本每股和股息 - 基本每股亏损基于期内综合亏损及加权平均已发行股份4.93154亿股(2024年同為4.93154亿股)计算[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