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务业绩:收入与利润 - 集团营业收入2004.9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0%[25] - 营业收入为2004.9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0%[44] - 集团营业总收入2004.9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0%[60]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为人民币278.85亿元,同比增长11.0%[15][17] - 集团归母净利润278.8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0%[25][32] - 净利润为278.8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0%[44] - 集团净利润278.8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0%[60] - 集团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278.8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0%[63] - 基本每股收益为2.90元,同比增长11.0%[45]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9.6%,同比提升0.1个百分点[45] - 集团归母营运利润199.0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1%[25][3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205.0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4.0%[44] - 承保利润35.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0.9%[92][105] - 总投资收益同比增长10.9%至41.51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19.6%至57.33亿元[109] - 太平洋安信农险原保险保费收入同比增长1.1%至12.39亿元,其中农业险增长7.7%至8.99亿元,净利润增长39.4%至0.99亿元[110] - 太保香港原保险保费收入同比增长6.9%至1.87亿元,净利润0.16亿元,承保综合成本率98.0%[111] - 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总资产2443.89亿元人民币,营业收入1013.7亿元,净利润57.33亿元[137] - 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总资产26542.27亿元人民币,净资产1546.84亿元,净利润206.58亿元[137] - 长江养老保险总资产67.36亿元人民币,净利润2.63亿元,集团持股比例61.1%[137] - 太平洋资产管理净利润3.58亿元人民币,集团持股比例99.7%[137] - 太平洋健康保险营业收入19.33亿元人民币,净利润0.39亿元,集团持股比例99.7%[137] - 太平洋安信农业保险净利润0.99亿元人民币,集团持股比例66.8%[137] - 国联安基金净利润0.57亿元人民币,集团持股比例50.8%[137] 财务业绩:成本与费用 - 太保产险承保综合成本率为96.3%,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17] - 三年平均承保综合成本率为97.1%,同比下降0.3个百分点[50] - 财产险承保综合成本率96.4%,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60][62] - 太保产险承保综合成本率96.3%,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63] - 承保综合成本率96.3%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92][93][105] - 健康险承保综合成本率99.3%同比下降1.5个百分点[96][100] - 保险服务费用同比增长3.5%至人民币9,118.3亿元,其中机动车辆险费用增长1.9%至5,083.6亿元,非机动车辆险费用增长5.5%至4,034.7亿元[108] - 分出再保险合同净损失同比增加5.95亿元至8.29亿元,承保财务损失同比下降36.9%至12.69亿元[109] 寿险业务表现 - 太保寿险上半年新业务价值为人民币95.44亿元,同比增长32.3%[15][17] - 太保寿险新业务价值率为15.0%,同比上升0.4个百分点[15][17] - 寿险个险渠道价值贡献占比60%,银保渠道占比37.8%[28] - 寿险新业务价值95.4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6%(可比口径增长32.3%)[60][62] - 太保寿险新业务价值95.44亿元人民币,可比口径同比大幅增长32.3%[63][66][69] - 太保寿险规模保费1934.7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1%[66][73] - 银保渠道规模保费416.60亿元人民币,同比大幅增长82.6%[73][76] - 代理人渠道核心人力月人均首年规模保费72,870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7%[74][75] - 分红险在代理人渠道新保期缴中占比提升至51.0%[67] - 团政渠道规模保费128.92亿元,同比增长9.7%,其中职域营销新保期缴保费6.11亿元,同比增长21.8%[77] - 分红型保险新保期缴规模保费101.28亿元,新保期缴中分红险占比提升至42.5%[78] - 商保年金新保规模保费290.30亿元,同比增长165.1%[78] - 健康险新保规模保费104.34亿元,同比增长5.8%[78] - 总规模保费1,934.70亿元,同比增长13.1%[80][84] - 个人寿险客户25个月保单继续率94.5%,同比提升2.8个百分点[81][82] - 保险服务收入422.74亿元,同比增长1.0%[87][88] - 太平洋健康险保险服务及健康管理费收入17.44亿元,同比增长39.3%[90] - 上半年新业务价值为103.31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82.04亿元人民币增长25.9%[151] - 扣除要求资本成本后上半年新业务价值为95.44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72.13亿元人民币增长32.3%[151]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新业务首年年化保费为人民币634.48亿元,较2024年同期增长29.2%[161] - 扣除要求资本成本后的上半年新业务价值为人民币95.44亿元,较2024年同期增长32.3%[161] - 代理人渠道新业务价值为人民币57.24亿元,银保渠道新业务价值为人民币36.04亿元[161] 产险业务表现 - 太保产险原保险保费收入1127.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0.9%[92][93] - 车险保费收入536.0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8%[93][95] - 新能源车险保费收入105.96亿元人民币占车险比例19.8%[95] - 非车险保费收入591.5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0.8%[93][96] - 企财险保费收入50.8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9%[93][99] - 前十大地区保费收入737.85亿元人民币占总保费65.4%[101][102] - 保险服务收入同比增长4.0%至人民币9,683.1亿元,其中机动车辆险增长3.0%至5,393.1亿元,非机动车辆险增长5.4%至4,290.0亿元[107] 投资表现 - 集团总投资收益率为2.3%,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15][17] - 集团综合投资收益率为2.4%,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15][17] - 三年平均投资收益率为3.9%,同比提升0.6个百分点[50] - 集团投资资产综合投资收益率2.4%,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60][62] - 总投资收益41.5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9%[105] - 公司净投资收益425.67亿元同比增长8.9%净投资收益率1.7%同比下降0.1个百分点[124] - 公司总投资收益568.89亿元同比增长1.5%总投资收益率2.3%综合投资收益率2.4%同比分别下降0.4和0.6个百分点[124] - 净投资收益中利息收入290.61亿元同比增长4.7%分红和股息收入131.95亿元同比增长20.2%[125] - 投资收益216.7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4.4%[58] -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58.5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2.0%[58] 资产与负债 - 总资产为3.03万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增长6.9%[44] - 股东权益为2818.71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下降3.3%[44] - 整体管理资产规模37729.61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增长6.5%[25][34] - 第三方管理资产规模为人民币8482.33亿元,同比增长5.0%[17] - 第三方管理资产规模8482.33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增长5.0%[62] - 集团第三方管理资产8482.3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0%[63] - 货币资金464.04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增长58.1%[55] - 集团管理资产较上年末增长6.5%至37,729.61亿元,其中投资资产增长7.0%至29,247.28亿元,第三方管理资产增长5.0%至8,482.33亿元[113][114] - 债权类金融资产占比75.0%达2,193,540亿元,其中债券投资占比62.5%较上年末提升2.4个百分点[118] - 公司债券投资占投资资产的62.5%较上年末上升2.4个百分点其中国债地方政府债政策性金融债占47.4%[121] - 非公开市场融资工具投资规模2929.64亿元占投资资产的10.0%其中AAA级占比达98.3%[122] - 股权类金融资产占投资资产的14.8%其中股票和权益型基金占11.8%较上年末上升0.6个百分点[122] - 固定收益类资产久期为12.0年较上年末增加0.6年企业债及非政策性银行金融债中AA级及以上占比达98.3%[121]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占比较上年末上升1.0个百分点[123] - 未到期责任负债余额23176.1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9.1%[134] - 已发生赔款负债余额1109.7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2%[134] - 保险合同负债总额24285.83亿元,较期初增加1990.69亿元[135] - 公司资产负债率90.7%,较上年末上升1.0个百分点[140] 内含价值与新业务价值 - 集团内含价值达到人民币5889.27亿元,同比增长4.7%[15][17] - 集团内含价值5889.27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增长4.7%[25][27] - 集团内含价值5889.27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增长4.7%[60] - 集团内含价值达5889.2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7%[63] - 集团内含价值为5889.27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底5622.5亿元人民币增长4.7%[150] - 集团经调整净资产价值为3654.94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底3492.92亿元人民币增长4.6%[150] - 有效业务价值为2385.51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底2280.37亿元人民币增长4.6%[150] - 寿险业务内含价值为4450.24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底4225.2亿元人民币增长5.3%[150] - 持有要求资本成本为112.36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底113.8亿元人民币下降1.3%[150] - 集团内含价值从2024年末人民币4225.2亿元增至2025年6月末人民币5889.27亿元[162] - 上半年新业务价值贡献人民币95.44亿元的内含价值增长[162] - 投资收益差异带来人民币26.5亿元的正向内含价值变动[162] - 风险贴现率上升50个基点将使有效业务价值减少人民币90.73亿元[163] - 投资收益率下降50个基点将导致有效业务价值减少人民币633.36亿元[163] 偿付能力与资本管理 - 太保集团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64%,同比上升8个百分点[15][17] - 太保集团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264%,较上年末提升8个百分点[63] - 集团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190%,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264%[133] - 太保寿险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136%,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215%[133] 第三方资产管理 - 第三方管理费收入同比增长10.5%至11.38亿元[113] - 太保投资(香港)管理资产较上年末大幅增长30.0%至89.34亿元[114] - 第三方管理资产规模8482.33亿元其中太保资产管理2987.87亿元占比35.2%长江养老管理4299.25亿元占比50.7%[127] - 非公开市场融资工具平均名义投资收益率4.1%基础设施投资占比38.9%收益率4.2%交通运输占比23.1%收益率4.2%[122] - 太保资产第三方资产规模达2987.8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6%[128] - 太保资产新增另类投资产品登记规模约60亿元,完成3单ABS产品发行合计规模约20亿元[128] - 太保资产第三方组合类及专户资产规模2657.44亿元,较上年末上升3.1%[128] - 长江养老第三方受托管理资产规模5222.6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5%[129] - 长江养老第三方投资管理资产规模4299.2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8%[129] 战略与风险管理 - 公司实施大康养、国际化、"人工智能+"三大战略发展计划[142] - 公司面临低利率环境带来的资产负债匹配压力及极端气候推升综合成本率的风险[143] - 公司面临保险风险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声誉风险战略风险资本管理风险和集团特有风险[10] 科技与创新 - 科技投资余额1197亿元人民币[31] - 新能源车险服务车辆数超过530万辆[31] - 政策性健康险覆盖4.6亿人次[31] - 健康险理赔自动化率达16%,件均成本降低47%[35] - 普惠保险覆盖人群达2.2亿人[77] - 健康服务覆盖客户1,358万人,同比增长12.6%[79] 公司治理与股东信息 - 公司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未经审计[10] - 公司2025年半年度不进行利润分配亦不实施公积金转增股本[10] - 公司注册地址于2019年9月3日变更为中国上海市黄浦区中山南路1号[11] - 公司A股代码为601601 H股代号为02601 GDR代码为CPIC[12] - 公司会计师事务所为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签字会计师为郭杭翔莫艾琦[12] - 公司主要控股子公司包括太保寿险太保产险太保资产长江养老国联安基金等[13] - 公司2025年上半年主要业绩指标货币单位为人民币百万元[14] - 2024年度派发现金红利超103亿元人民币[37] - 董事长傅帆持有H股21.04万股,占H股类别0.01%[184] - 总裁赵永刚持有A股1.29万股,占A股类别0.00%[184] - 上海国际集团直接持有H股1.92亿股(占H股6.92%)并通过子公司持有642.84万股[185][186] - JPMorgan Chase & Co.持有H股长仓2937.36万股(占H股1.06%)及淡仓2643.42万股[185] - JPMorgan Chase & Co.持有188,383,729股H股长仓和26,434,203股H股淡仓,分别占H股总股本的6.79%和0.95%[187] - JPMorgan Chase & Co.可供借出的H股股份为89,755,930股,占H股总股本的3.23%[187] - Schroders PLC持有166,017,534股H股长仓,占H股总股本的5.98%[187] - BlackRock, Inc.持有154,714,568股H股长仓和4,107,800股H股淡仓,分别占H股总股本的5.57%和0.15%[188] - 公司总股本为9,620,341,455股,其中A股6,845,041,455股占71.15%,H股2,775,300,000股占28.85%[194] - JPMorgan Chase Bank, National Association持有93,711,330股H股长仓,占H股总股本的3.38%[187] - JPMorgan Asset Management (Asia) Inc.持有48,915,400股H股长仓,占H股总股本的1.76%[187] - J.P. Morgan Securities PLC持有25,084,769股H股长仓和22,115,430股H股淡仓[187] - BlackRock Finance, Inc.持有154,714,568股H股长仓和4,107,800股H股淡仓[188] - Schroder Investment Management (Singapore) Ltd.持有61,968,800股H股长仓,占H股总股本的2.23%[187] - 报告期末股东总数87,564家,其中A股股东83,784家(95.68%),H股股东3,780家(4.32%)[196] - 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持股比例28.82%,持股总数2,772,670,817股,报告期内增加54,460股[196] - 申能(集团)有限公司持股比例14.05%,持股总数1,352,129,014股[196] - 华宝投资有限公司持股比例13.35%,持股总数1,284,277,846股[196] - 上海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持股比例6.34%,持股总数609,929,956股[196]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比例2.27%,持股总数218,698,985股,报告期内减少53,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