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表现 - 收益为58.254百万港元,同比增长146.8%[4] - 本期间溢利为17.703百万港元,同比增长44.2%[4] - 除所得税前溢利为16.550百万港元,同比下降4.5%[4]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净额为17,703,000港元,同比增长35.2%[72] - 公司总收益从2024年上半年的2359.8万港元增长至2025年上半年的5825.4万港元,增幅达147%[26] - 公司收益为58,254,000港元,同比增长146.9%[71] - 每股基本溢利为6港仙,与过往期间持平[72] 成本和费用变化 - 融资成本为19.818百万港元,同比增长115.3%[4] - 融资成本从2024年上半年的920.4万港元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1981.8万港元,增幅115%[28] - 员工费用总额从2024年上半年的405.1万港元大幅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2013.0万港元,增幅397%[29]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共有594名雇员(2024年末:597名),期间总员工成本约1018.3万港元(2024年同期:405.1万港元)[124] 业务线分部收益 - 酒店运营及配套业务中餐饮及其他服务收入为21,209千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10,203千港元增长约108%[23] - 物业经纪服务佣金收入为9,788千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4,066千港元增长约141%[23] - 酒店房间租赁及旅馆清洁服务收入为14,679千港元,2024年同期为零[23] - 物业管理服务收入为3,962千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1,284千港元增长约209%[23] - 资产管理服务管理费收入为1,626千港元,2024年同期为零[23] - 物业投资租金收入为3,199千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3,615千港元下降约12%[23] - 提供融资服务利息收入为3,791千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4,430千港元下降约14%[23] - 租金收入为3,199,000港元,同比下降11.5%[77] - 物业经纪服务佣金收入为9,788,000港元,同比增长140.7%[77] - 物业管理服务收入为3,962,000港元,同比增长208.6%[77] - 酒店营运及配套业务分部收益为35,888,000港元,同比增长251.7%[78] - 放债业务利息收入为379.1万港元,同比下降14.4%[88] 业务线分部财务表现 - 证券买卖及投资分部财务表现从2024年上半年的亏损16.1万港元转为2025年上半年的盈利7360.1万港元[26] - 物业投资、管理及经纪服务分部财务表现亏损扩大,从2024年上半年的1825.1万港元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4229.5万港元[26] - 提供融资服务分部财务表现从2024年上半年的盈利2841.3万港元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盈利358.2万港元[26] - 酒店营运及配套业务分部亏损为7,348,000港元,同比增长457.5%[78] - 经营溢利大幅下降至358.2万港元(过往期间:2841.3万港元)[88] - 证券经纪业务分部无收益且录得亏损约597,000港元[107] - 资产管理分部收益约1,626,000港元但录得分部亏损约147,000港元[108] 资产和负债变动 - 总资产从2024年12月31日的1,231,256千港元增长至2025年6月30日的1,305,976千港元,增长6.1%[6][7] - 投资物业从971,414千港元增至1,091,585千港元,增长12.4%[6] - 现金及银行结余从99,275千港元降至57,144千港元,减少42.4%[6] - 银行借贷从217,368千港元降至182,304千港元,减少16.1%[7] - 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从115,321千港元增至144,462千港元,增长25.3%[6] - 应收贷款及利息从163,831千港元降至130,034千港元,减少20.6%[6] - 应付债券从44,857千港元降至23,295千港元,减少48.1%[7] - 资产净值从848,030千港元增至892,635千港元,增长5.3%[7] - 流动负债从436,277千港元降至417,408千港元,减少4.3%[7] - 非流动负债从383,226千港元增至413,341千港元,增长7.9%[7] - 公司总资产从2024年末的166.75亿港元增长至2025年6月的172.34亿港元,增幅3.4%[28] - 物业投资、管理及经纪服务分部资产从2024年末的10.12亿港元增长至2025年6月的11.39亿港元,增幅12.6%[28] - 证券买卖及投资分部资产从2024年末的8807.7万港元增长至2025年6月的1.60亿港元,增幅82.1%[28] - 现金及银行结余总额约57,144,000港元(较2024年末99,275,000港元下降42.4%)[109] - 借贷总额约695,904,000港元(较2024年末728,157,000港元下降4.4%)[109] 投资物业相关 - 投资物业公允价值变动亏损38.572百万港元[4] - 公司投资物业于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确认公平值亏损3857.2万港元[38] - 投资物业公平值亏损38,572,000港元,同比增长125.4%[77] - 投资物业组合总市值为1,091,585,000港元[74][75] 金融资产投资表现 - 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58.639百万港元[4] - 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总额144,462,000港元,期间实现公平值收益58,639,000港元[81] - 证券投资组合总市值为154,868,000港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125,230,000港元增长23.7%[81] - 山高控股集团投资市值99,958,000港元,较2024年12月31日增长144.1%,贡献公平值收益59,003,000港元[81] - 上海光学投资市值38,148,000港元,较2024年12月31日增长50.2%,贡献公平值收益12,750,000港元[81] - 小魚股份按公平值计入损益部分市值3,564,000港元,较2024年12月31日下跌49.2%[81] - 民银资本投资市值3,590,000港元,较2024年12月31日下跌9.0%,产生公平值亏损354,000港元[81] - 开曼群岛投资基金产生公平值亏损15,828,000港元[81] - 凌雄科技投资市值1,555,000港元,较2024年12月31日下跌21.7%,产生公平值亏损432,000港元[81] 放债业务及应收贷款 - 应收贷款及利息总额为1.47084亿港元(2024年底:1.70863亿港元)[89] - 借款人数量减少至5名(2024年底:7名),其中企业借款人2名,个人借款人3名[89] - 贷款年利率区间维持5.0%-7.7%[89] - 最大借款人应收结欠占比72.5%(94.3百万港元),五大借款人占比100%[94] - 逾期超365日贷款金额达2561.3万港元[92] - 企业借款人B贷款已全额减值(清盘程序)[93] - 企业借款人A抵押品为香港上市公司股份,公允价值约10.352亿港元[93] - 非逾期无减值贷款占比约77.5%(1.02128亿港元/总应收1.47084亿港元)[89][92] - 企业借款人A循环贷款融资利率由2017年8%下调至2020年7%[96] - 新贷款协议将企业借款人A贷款本金额定为91,983,494.36港元[96] - 贷款可用期延长至2025年12月31日(可酌情延至2026年12月31日)[96] - 应收贷款及利息信贷亏损拨备达17,050,000港元(2025年6月30日)[103] - 期内新增信贷亏损拨备198,000港元(过往期间拨回7,835,000港元)[103] 信贷风险管理 - 信贷评估需审查财务风险金额、偿债能力及担保抵押品[97] - 利率参考市场利率、风险水平及经济环境设定[100] - 高风险借款人偿债能力评估频率高于半年/年标准[102] - 客户需在财务重大变动后10日内书面通知公司[102] - 信贷亏损拨备计算包含历史亏损率及经济状况调整[101] 其他财务数据 - 毛利为25.557百万港元,同比增长73.6%[4] - 其他全面收益为4.834百万港元,去年同期为亏损5.195百万港元[5] - 全面收益总额为22.537百万港元,同比增长218.4%[5] - 每股盈利为0.06港元[5] - 所得税从2024年上半年的支出504.9万港元转为2025年上半年的抵免115.3万港元[30]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基本每股盈利计算所用期内溢利为1770.3万港元,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283,325千股[35] - 资本负债比率约为77.96%(较2024年末85.86%改善7.9个百分点)[111] - 流动比率约为1.03(较2024年末1.14下降0.11)[112] 收购和处置活动 - 公司以总代价2,000千港元收购卓思全部股本,其中1,000千港元以现金支付,1,000千港元以发行1,428,600股(每股0.7港元)支付[62] - 卓思收购可识别净资产公允价值为972千港元,商誉为842千港元,总代价1,814千港元[64] - 收购卓思产生的现金流出净额为343千港元(已付现金1,000千港元减收购现金657千港元)[64] - 公司以总代价27,738千港元收购Aspire Holding,其中11,960千港元以发行23,000,000股(每股0.52港元)支付,15,778千港元以承兑票据支付[66] - Aspire Holding收购可识别资产净负债为-1,333千港元,总代价25,438千港元[68] - 公司出售江苏未徠全部股权获得现金代价1港元,确认收益1,970千港元及解除汇兑储备568千港元[69] - 公司收购香港乐活道物业代价为8800万港元,转让应收款项代价为2339.1264万港元[117] - 公司收购Aspire Holding全部股本权益代价为114.2万港元,股东贷款代价为2659.6万港元[119]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通过山西两家酒店拓展酒店业务版图,预计二线城市入住率将提升[126] - 公司收购Aspire Holding等子公司扩展物业投资至深圳、珠海、山西等中国重点地区[127] - 中国物业市场租金收益率承压,但政府刺激政策预计将支撑房地产业[127] - 香港豪宅价格趋稳,租赁市场保持竞争力,利于战略性资产收购[128] - 收购卓思投资控股预计与现有证券业务产生协同效应,加速转型为综合金融服务商[129] 会计准则变更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8号将于2027年1月1日生效,预计将影响公司未来财务报表的列报和披露[21]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及第7号修订涉及金融工具分类与计量,将于2026年1月1日生效[19] 企业管治 - 董事会由5名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34]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期间未经审核中期业绩[133] - 董事会致力于维持高水平企业管治常规[131] - 企业管治基于上市规则附录C1守则厘定[131] - 公司期间完全遵守企业管治守则条文[131] - 企业管治有助公司更好理解ESG风险[131] - 良好企业管治可提升集团表现[131] 税务状况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未在香港产生应课税溢利,故未计提香港利得税拨备[32] - 公司中国附属公司按25%税率计提企业所得税拨备[32] 抵押和质押情况 - 公司质押香港投资物业作为银行借贷抵押,2025年6月30日账面值分别为2.46亿港元及3.03亿港元[39] - 已抵押投资物业账面价值549,000,000港元作为银行借贷抵押品[113] - 公司质押公平值计入其他全面收入之金融资产359万港元作为其他借贷抵押[42] - 其他借贷抵押资产中投资物业为246,000千港元(2024年12月31日:252,000千港元)[55] - 其他借贷抵押资产中按公平值计其他全面收入金融资产为3,590千港元(2024年12月31日:9,909千港元)[55] 股东和股份信息 - 公司法定普通股数量为623,700,000股,优先股数量为1,300,000股,金额为250,000千港元[6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发行21,700,000股用于收购资产,计入股本8,680千港元及股份溢价6,510千港元[6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发行47,616,910股用于偿付承兑票据及收购附属公司,计入股本19,047千港元及股份溢价3,021千港元[61] - 发行47,616,910股普通股用于结算承兑票据及收购事项[115] - 公司期间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股份[132] - 公司董事会决议不宣派2025年中期股息(2024年同期:无)[125] 外币和风险暴露 - 公司大部分业务交易、资产及负债以港元计值,外币风险极微,未实施外币对冲政策,截至2025年6月30日无任何对冲金融工具[116]
未来世界控股(00572) - 2025 - 中期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