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国航(00753) - 2025 - 中期业绩
2025-08-28 21: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收入为807.57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795.20亿元人民币增长1.6%[5] - 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807.57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795.20亿元增长1.6%[11] - 合并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79,520,332千元人民币增长1.6%至2025年上半年的80,757,434千元人民币[16] - 营业收入807.5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6%[41] - 经营损失为16.96亿元人民币,同比扩大56.8%[5] - 本期损失为27.10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35.39亿元人民币收窄23.4%[5] - 本公司股东应占损失为18.05亿元人民币,同比收窄35.0%[5] - 税前亏损27.88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32.86亿元收窄15.2%[14] - 基本每股亏损从2024年上半年的2.779亿元人民币改善至2025年上半年的1.805亿元人民币[25] - 每股基本及摊薄损失为人民币0.11元,较去年同期的0.18元改善38.9%[5]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航空油料成本为243.2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0.3%[5] - 员工薪酬成本为178.4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3%[5] - 经营费用为人民币850.70亿元,同比增长1.45%[49] - 航空油料成本同比下降10.34%至人民币243.27亿元,占总费用28.60%[49][53] - 员工薪酬成本同比增长5.28%至人民币178.49亿元,占比20.98%[49][53] - 利息支出同比下降11.5%,从3,265,473千元人民币降至2,890,954千元人民币[19] - 利息支出同比下降人民币3.75亿元至人民币28.91亿元[50] - 每可用吨公里经营费用同比下降2.26%至3.793元人民币[31] 客运业务表现 - 客运收入731.96亿元,与2024年同期基本持平(731.37亿元)[11] - 客运收入731.9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0.08%[46] - 可用座位公里同比增长3.37%至177.576亿,其中国际航线大幅增长16.70%至51.446亿[30] - 国际旅客人次同比增长18.62%至893.93万人次[30] - 综合载运率提升1.25个百分点至67.10%,其中国内客座利用率显著提升2.17个百分点至82.84%[31] - 客座率80.72%,同比提升1.43个百分点[45] - 每收入客公里收益同比下降4.88%至0.5107元人民币,国内航线降幅达6.23%[31] - 每收入客公里收益0.5107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88%[45] - 飞机日利用率同比下降0.03小时至8.76小时[31] 货运及邮运业务表现 - 货运及邮运收入35.77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33.28亿元增长7.5%[11] - 货邮运输收入35.7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48%[48] - 收入货運噸公里同比增长7.66%至24.086亿,国际航线增长10.69%至15.607亿[30] 其他业务收入表现 - 飞机维修收入28.26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20.24亿元大幅增长39.6%[11] - 其他经营收入39.8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0.41%[41] - 其他收入及利得同比下降19.5%,从3,250,850千元人民币降至2,615,845千元人民币[17] 地区收入表现 - 国际收入同比增长15.0%,从19,075,627千元人民币增至21,940,162千元人民币[16] - 国际地区收入219.4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02%[43] - 中国内地地区收入562.7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90%[43] 分部业绩 - 航空营运分部税前亏损31.85亿元,其他营运分部实现税前盈利3.88亿元[14] - 航空运营分部资产为334,218,916千元人民币,占总资产的96.2%[15] - 航空运输收入767.7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0.40%[41] 联营及合营企业业绩 - 应占联营企业利润同比增长人民币1.35亿元至人民币12.20亿元[51] - 公司联营公司为国泰航空有限公司[81] - 公司非全资附属公司包括北京航空、大连航空、山航集团及深圳航空[81][83] 现金流表现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净额同比增长4.03%至人民币148.28亿元[63]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净额同比减少10.26%至人民币73.38亿元[63] - 融资活动现金流出净额同比增加178.99%至人民币32.18亿元[63] 资产负债及权益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53.31亿元人民币,较去年末增长20.4%[7] - 现金及等价物人民币253.31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20.40%[54] - 净流动负债为784.59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的969.23亿元减少19.0%[8][10] - 净流动负债为人民币784.59亿元,较2024年12月31日减少人民币184.64亿元[63] - 总资产为3475.39亿元人民币,较去年末增长0.5%[7] - 总资产人民币3,475.39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0.52%[54] - 公司总资产从2024年12月31日的345,750,173千元人民币略微增长至2025年6月30日的347,539,122千元人民币[15] - 净资产382.30亿元,较2024年末的409.26亿元减少6.6%[8] - 物业、厂房及设备为1241.53亿元人民币,较去年末增长1.6%[7] - 应收账款同比增长30.3%,从3,670,252千元人民币增至4,783,169千元人民币[27] - 应付账款同比增长4.2%,从18,869,784千元人民币增至19,653,382千元人民币[28] 带息债务及融资 - 总带息贷款为1657.52亿元人民币,其中短期贷款600.29亿元,长期贷款1057.23亿元[8] - 带息负债总额人民币2,361.79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0.08%[58][59] - 未使用银行授信额度1800.93亿元,为公司提供充足流动性[10] - 银行授信总额度为人民币2,786.22亿元,其中未使用额度约人民币1,800.93亿元[63] 财务比率及风险 - 资产负债率89.00%,较2024年末上升0.84个百分点[62] - 流动比率从0.30上升至0.38(增幅0.08)[63] - 航油价格波动±5%将导致航油成本变动约人民币12.16亿元[65] -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波动±1%将影响净利润和股东权益约人民币1.33亿元[66] 汇兑及利息影响 - 汇兑净收益人民币1.76亿元(去年同期净损失3.60亿元)[50] - 所得税费用从2024年上半年的252,536千元人民币变为2025年上半年的所得税抵免77,797千元人民币[20] 机队及运营数据 - 机队规模达934架,平均机龄10.28年,其中商飞系列飞机39架且平均机龄仅2.02年[33] - 2025年计划引进47架飞机(含22架空客系列/13架波音系列/12架商飞系列),退出18架[34] - 报告期内实现安全飞行146.5万小时,执行多项紧急运输及救援任务[35] 品牌及公司治理 - 品牌价值2755.76亿元人民币,位列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第25名[39] - 公司董事包括马崇贤、王明远、崔晓峰、Patrick Healy(贺以礼)、肖鹏、徐念沙、禾云、谭允芝及高春雷[83] - 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在公告日期确认[84] 会计准则及上市信息 - 公司采用中国会计准则及国际财务报告会计准则[81][83] - 公司货币单位为人民币及美元[83][84] - 公司注册于中国,A股及H股分别于上海证券交易所及香港联交所上市[81] - 公司H股于香港联交所第一上市地点及英国上市管理局第二上市地点上市[81] - 公司股本每股面值为人民币1.00元,普通股于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81] - 报告期为2025年1月1日至2025年6月30日[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