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漆集团(01932) - 2025 - 中期业绩
中漆集团中漆集团(HK:01932)2025-08-28 21:04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收入同比下降28.3%至1.063亿港元,去年同期为1.483亿港元[3][5] - 公司总营收同比下降28.3%,从1.483亿港元降至1.063亿港元[18][24] - 公司股东应占亏损扩大94.7%至2915万港元[3][5] - 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2.92港仙,同比增94.7%[3][5] - 公司税前亏损扩大101.2%,从1343万港元增至2702万港元[18] - 母公司普通股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同比增加94.7%至2915.1万港元(2024年同期:1497.2万港元)[30] - 公司股东应占亏损为2915万港元,较去年同期亏损1497万港元增加亏损1418万港元[43] - 公司总亏损同比扩大至2158万港元[48]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同比下降60.6%至259.9万港元(2024年同期:659.6万港元),主要因投资物业公平值收益减少及银行利息收入下降[25] - 融资费用同比下降32.2%至399.2万港元(2024年同期:588.5万港元),主要由于银行及其他借贷利息支出减少[26] - 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减少14.7%至185万港元,主因政府补助和出售收益各减少16万港元[58] - 销售及分销开支减少30.5%至2015万港元,行政开支减少8.5%至3188万港元[59] - 其他经营开支减少13.0%,应收款项减值拨备改善189万港元[60] - 直接及间接劳工成本大幅减少15.7%,主要因销售额下降29.3%和生产设施整合[55] - 折旧及制造费用减少18.7%,其中折旧减少26.5%,制造费用减少8.2%[56] 制漆产品业务表现 - 制漆产品收入大幅下降29.3%,由1.370亿港元跌至9689万港元[18][24] - 油漆及涂料产品销售额下跌29.3%,导致毛利下跌30.6%[43] - 公司总销售额同比下降29.3%至9689万港元[47][46] - 建筑油漆及涂料产品销售额同比下降51.2%至1719万港元[48] - 工业油漆及涂料产品销售额同比下降13.0%至5648.5万港元[48] - 一般油漆及辅助产品销售额同比下降37.1%至2321.8万港元[48] 物业投资业务表现 - 物业投资租金收入下降16.2%,从1128万港元减至945万港元[18][24] - 物业投资分类业绩转亏,从盈利1287万港元变为亏损186万港元[18] - 投资物业公平值变动巨大,从收益319万港元变为亏损836万港元[20] - 投资物业公平值亏损836.3万港元(2024年同期:收益319.5万港元),导致税前亏损增加[27][33] - 投资物业公平值亏损为836万港元,而去年同期为公平值收益净额320万港元[43] - 投资物业租金收入下跌16.3%至945万港元,录得公平值亏损836万港元[62] - 投资物业组合含6项物业,总建筑面积76,295.3平方米,位于中国内地[63] - 投资物业估值微升至2.9612亿港元,占总资产比例从36.7%增至41.3%[61] 各地区市场表现 - 中国内地收入下降20.4%,从1.206亿港元降至9602万港元[21] - 香港收入暴跌62.8%,从2773万港元骤降至1031万港元[21] - 对香港批发及零售分销商销售额同比下降67.7%[49] - 对中国内地房地产开发商及承包商销售额同比下降97.5%[51] - 中国内地房地产市场需求疲软导致建筑活动显著放缓[45] - 建筑涂料产品占中国内地行业销售额超50%但需求大幅减弱[52][45] - 中国内地销售收入占比升至89.4%[53] 现金流和资本支出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以及已抵押存款下降30.6%至1.329亿港元[3] - 资本支出增长576.2%,从4.2万港元增至28.4万港元[20] - 营运现金流出净额较去年同期显著减少29.1%[44] - 物业、厂房及设备新增投资284万港元(2024年同期:42万港元),同比增长576.2%[32]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至1.1535亿港元(较2024年末1.6925亿港元下降31.8%)[65] 借款和债务 - 银行及其他借贷减少18.2%至1.603亿港元[3] - 银行及其他借贷由去年底的1.9597亿港元减少至1.6025亿港元[44] - 银行及其他借贷总额降至1.6025亿港元(较2024年末1.9597亿港元减少18.2%)[65][74] - 短期借贷占比48.6%(7785万港元),长期借贷占比51.4%(8240万港元)[65] - 已动用银行融资担保金额增至5800万港元(较2024年末2100万港元增长176%)[69] 资产和资本结构 - 负债资本比率从52.0%降至44.2%[3] - 每股资产净值为0.37港元,同比下降2.6%[3] - 总资产下降10.8%,从8.040亿港元减至7.170亿港元[19] - 负债资本比率降至44.2%(较2024年末52.0%下降7.8个百分点)[66] - 流动比率降至1.27倍(较2024年末1.35倍下降)[67] - 股东资金减少至3.6281亿港元(较2024年末3.7709亿港元下降3.8%)[68] 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 - 应占贸易账款及票据减值拨回净额928千港元,去年同期为拨备956千港元[5] - 应收账款减值拨备净回拨92.8万港元(2024年同期:计提956万港元),反映信贷状况改善[27] - 存货拨备净回拨26.9万港元(2024年同期:计提291万港元),显示库存价值回升[27][28] - 应收账款总额下降26.6%至7605.2万港元(2024年末:1.036亿港元),其中超6个月账龄账款占比40.2%[35] - 应付账款总额下降23.4%至9612.4万港元(2024年末:1.254亿港元),超6个月账龄占比42.7%[36] - 应付票据有5750.9万港元以定期存款作抵押(抵押率30.4%),较2024年末抵押率31.0%有所改善[36] - 存货周转日数增至57天(同比增加58.3%)[67] - 应收账款周转日数增至142天(同比增加11.8%)[67] 汇兑和财务收益 - 换算海外业务产生汇兑收益1497万港元,去年同期为亏损1317万港元[7] 员工成本 - 员工数量减少至426人(同比下降11.1%),员工成本减少12.8%至3496万港元[72] 毛利和毛利率 - 毛利同比下降27.8%至4197万港元,毛利率为39.5%[3][5] - 毛利减少30.6%因销售额下降29.3%,毛利率仅下降0.6个百分点[57] - 原油价格下跌19.2%至每桶59-68美元,原材料成本占销售额百分比减少2.9%[54] 公司管治和股份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尚未行使的购股权为6000万份,加权平均行使价为每股0.335港元[38] - 期内因董事辞职导致1000万份购股权失效[38]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确认购股权开支净额约2.1万港元,去年同期为20.9万港元[39] - 董事议决不宣派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41] - 公司应用企业管治守则,但存在主席与董事总经理由同一人兼任的偏离情况[78] - 董事会定期检讨主席与董事总经理角色兼任的安排[79] - 所有董事确认在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六个月内遵守证券交易行为守则[80] 业务战略和运营 - 公司坚持优化振兴业务措施,重点包括丰富产品组合、扩大分销网络和提高运营效率[75] - 回顾期间无重大投资收购或出售附属公司[76] - 回顾期间公司及附属公司未进行股份买卖或赎回[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