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收益同比增长70.3%至7274.4万港元(上年同期4270.5万港元)[3] - 总收益72,744千港元,同比增长70.3%(2024年同期:42,705千港元)[21] - 总收益从4270.5万港元增至7274.4万港元,增幅70.3%[65] - 经营溢利基本持平为1557.8万港元(上年同期1554.4万港元)[3] - 期内溢利下降33.6%至222.3万港元(上年同期334.9万港元)[3] - 除税前溢利2,228千港元,包含其他收入及收益5,472千港元[23] - 报告期间溢利为2,228,000港元(对比前期3,405,000港元)[78] - 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2,223千港元,同比下降39.5%[38] - 每股基本盈利下降70%至0.03港仙(上年同期0.10港仙)[4]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折旧开支激增127.5%至4069.6万港元(上年同期1788.9万港元)[3] - 折旧及摊销开支增加22,807,000港元(127.5%)至40,696,000港元[71] - 融资成本增加10%至1335万港元(上年同期1213.9万港元)[3] - 融资成本增加1,211,000港元(10%)至13,350,000港元[77] - 融资成本总额1335万港元,其中租赁负债已付利息1003.8万港元(75.2%),银行借贷利息322.2万港元(24.1%)[34] - 员工成本增加4,314,000港元(49.4%)至13,047,000港元[70] - 物业相关开支减少1,292,000港元(38.6%)至2,053,000港元[73] - 其他经营及行政开支增加915,000港元(34.8%)至3,541,000港元[75] - 即期所得税开支5千港元(中国企业所得税)[36]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分租安排租金收入54,784千港元,同比增长106.2%(2024年同期:26,567千港元)[21] - 物业投资分部收益58,686千港元,分部溢利1,679千港元[23] - 建设服务分部收益1,771千港元(新业务),分部亏损2,123千港元[18][23] - 物业管理服务收益9,009千港元,同比下降6.5%(2024年同期:9,639千港元)[21] - 园艺服务及植物销售收益3,278千港元,同比增长7.7%(2024年同期:3,043千港元)[21] - 园艺服务及植物销售收益增加235,000港元(7.7%)至3,278,000港元[68] - 投资物业租金收入3,902千港元,同比增长12.9%(2024年同期:3,456千港元)[21] - 公司总收益为4270.5万港元,其中物业投资贡献3002.3万港元(70.3%),园艺服务及销售植物贡献304.3万港元(7.1%),物业管理及其他相关服务贡献963.9万港元(22.6%)[25] - 分部溢利总额1316.6万港元,物业投资分部溢利1001.5万港元(76.1%),园艺服务及销售植物分部溢利88.8万港元(6.7%),物业管理及其他相关服务分部溢利226.3万港元(17.2%)[25] - 物业投资租金收入从3002.3万港元增至5868.6万港元,增幅95.5%[66] - 物业管理服务收益从963.9万港元降至900.9万港元,降幅6.5%[67] 各地区表现 - 中国(香港除外)地区收益6556.4万港元,同比增长81.1%(2024年:3620.6万港元)[31] 投资物业公允值变化 - 投资物业公允值收益大幅下降84%至50万港元(上年同期312.9万港元)[3] - 投资物业公允值收益50万港元[29] - 投资物业公允价值收益约500,000港元[76] - 投资物业公允价值收益500千港元,总公允价值达355,500千港元[42] - 投资物业公允价值355,500千港元(第三级计量),较期初355,000千港元增长0.14%[15][16] - 投资物业价值减少2.8%至7.280亿港元(期初7.489亿港元)[5] - 按成本模型计量的投资物业账面值为372,546千港元,同比下降5.4%[42][44] - 投资物业抵押价值从3.55亿港元微增至3.555亿港元[59] - 投资物业折旧4001.5万港元[37] 现金流和财务状况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长29.9%至2658.4万港元[5] - 流动负债净额达1.722亿港元引发持续经营重大疑虑[9] - 综合资产总额107876.8万港元,其中物业投资分部资产102588.9万港元(95.1%)[27] - 综合负债总额58677.1万港元,物业投资分部负债36585.1万港元(62.3%),银行借贷12800万港元(21.8%)[27] - 银行借贷从1.44亿港元降至1.28亿港元,降幅11.1%[56] - 银行借贷减少至128,000,000港元(对比144,000,000港元)[79][81] - 资产负债比率改善至103%(对比106%)[84] - 贸易应收款项总额38,512千港元,同比增长36.5%[49] - 0-90天账龄贸易应收款项占比92.6%,达35,661千港元[50] - 合同负债大幅增长至38,379千港元,同比增加160.4%[51] - 物业厂房及设备收购支出427千港元,同比增长117.9%[48] - 使用权资产账面值1,324千港元,累计折旧632千港元[40] - 租赁现金流出总额514千港元,同比增长5.1%[41] - 公司应付控股股东款项从2103.5万港元增至4084万港元,增幅94.1%[52][53] - 租赁负债现值从3.5335亿港元降至3.3874亿港元,降幅4.1%[52] - 短期租赁付款现值从6487.9万港元增至6760.6万港元[52] - 租赁承担总额从4.4136亿港元降至3.9636亿港元[63] 其他收入及融资活动 - 其他收入及收益总额382.2万港元,其中已付租赁按金推算利息收入268.1万港元(70.1%)[33] - 可换股债券转换发行35.336亿股股份,总本金3.5336亿港元[61] - 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6,352,702千股,同比增加65.9%[38]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控股股东承诺12个月内不要求偿还往来账结余40,840千港元[12] - 公司主席黄炳煌兼任行政总裁职务,偏离企业管治守则第C.2.1条[95] - 董事会认为主席兼行政总裁职务合并可推动业务策略落实并提高经营效率[95] - 董事会承诺定期检讨管理结构优缺点并在必要时采取适当措施[95] - 报告期末后未发生可能影响集团的重大事项[96] - 审核委员会由曹思维(主席)、王荣芳及段日煌组成[97] - 审核委员会确认业绩公告符合相关会计准则、规则及法规[97] - 中期业绩公告刊载于联交所网站及公司网站[98] - 中期报告将适时寄发股东并刊载于上述网站[98] - 董事会成员包括3名执行董事及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99] - 执行董事包括黄炳煌(主席兼行政总裁)、夏萍及王丽姣[99]
中亚烯谷集团(00063) - 2025 - 中期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