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为3.12亿元,同比下降38.03%[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为621.6万元,同比扩大83.32%[20]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13元/股,同比下降62.50%[20]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0.76%,同比下降0.45个百分点[20] -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38.03%至3.12亿元,主要因公司主动压缩IT人员外包项目规模[96] - 2025年半年度营业总收入为3.12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5.04亿元人民币下降38.11%[200]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同比下降38.00%至2.15亿元,因外包项目规模压缩及人员结构优化[96] - 研发投入同比大幅减少50.96%至5278.93万元,因优化人员和薪资结构[96] - 直接人工成本同比下降38.99%至2.01亿元,占营业成本比重93.84%[102] - 直接材料成本同比激增304.59%至430.63万元,主要因业务结构变化[102] 现金流和流动性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035.4万元,同比改善114.08%[20]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改善114.08%至2035.43万元,因加强回款及控制人力成本[96] - 货币资金减少6.65亿元至15.48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下降2.75%[104] - 交易性金融资产减少1.98亿元至0.51亿元,主要因理财产品到期[106] - 货币资金减少6.65亿人民币,降幅30.0%[192] - 交易性金融资产减少1.98亿人民币,降幅79.4%[192] 资产和负债结构 - 总资产为22.95亿元,较上年度末下降1.49%[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8.16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0.30%[20] - 存货增加5.80亿元至51.65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上升2.83%[104] - 在建工程增加6.11亿元至49.40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上升0.58%[106] - 短期借款减少7.33亿元至15.03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下降3.05%[106] - 开发支出增加3.28亿元至10.91亿元,主要因研发投入增加[106] - 短期借款减少7.33亿人民币,降幅32.8%[193] - 开发支出增加3.28亿人民币,增幅43.0%[193] - 合同负债增加1.48亿人民币,增幅19.7%[193] - 应付职工薪酬增加3.90亿人民币,增幅27.7%[193] - 母公司应收账款减少2.20亿人民币,降幅3.8%[196] - 母公司开发支出增加1.34亿人民币,增幅31.6%[197] - 合同负债为3.81亿元人民币,较上期3.70亿元人民币增长2.97%[198] - 应付职工薪酬为1.72亿元人民币,较上期1.34亿元人民币增长28.75%[198] - 应交税费为0.55亿元人民币,较上期0.64亿元人民币下降14.51%[198] - 流动负债合计为8.92亿元人民币,较上期8.90亿元人民币基本持平[198] - 应付债券为2.06亿元人民币,较上期2.01亿元人民币增长2.74%[198] - 未分配利润为-1.31亿元人民币,较上期-1.52亿元人民币改善13.75%[198] - 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0.63亿元人民币,较上期10.35亿元人民币增长2.70%[198] -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总计为21.70亿元人民币,较上期21.43亿元人民币增长1.27%[198] - 报告期末公司资产负债率为64.66%,较上年末下降0.61个百分点[188] 业务线表现 - 电子渠道及中台业务收入同比下降36.05%至1.66亿元,毛利率下降7.93个百分点至26.22%[99] - 互联网银行业务收入同比下降44.66%至1.05亿元,但毛利率上升4.47个百分点至38.02%[99] - 公司数字银行解决方案和移动银行连续九年蝉联市场第一[39] - 非银数字金融产品服务证券、保险、消金、财务公司及政府电信等多类机构[42] - 公司分布式金融核心系统产品线已拓展至包括分布式金融核心系统、消费金融新核心系统、互联网信贷系统、综合信贷系统、智能风控系统、互联网业务中台、场景业务平台及开放平台在内的完整矩阵[55] - 公司安全类产品包括支持国密算法SM2/SM3/SM4的国密浏览器/客户端,提供Windows/Mac OS/信创版本[58] - 信创版银企通兼容统信/麒麟等国产操作系统,支持x86、ARM等国产CPU架构[59] - 安全密码键盘支持Windows/MAC/iOS/Android/H5及信创版本,覆盖主流操作系统及浏览器[60] - 端云一体抗量子可信通信组件整合环境检测、设备指纹、密钥管理等安全技术[61][62] - 公司经营模式包括应用软件开发及服务(定制化/人月定量)、产品销售及服务(License收费)、合作运营服务(收取服务费)[63] - 公司服务超500家金融机构并开发2000余套业务系统[91][93] 产品和技术发展 - 公司基于3A战略(AI数据库、AI应用与AI机器人、AI算力)打造第二增长曲线[26] - 公司拥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分布式交易型数据库和数字银行产品家族[39] - AI银行产品支持DeepSeek、千问、智谱等主流开源大模型的管理及路由[41] - 智能中台采用分布式微服务架构,支持金融业务敏捷开发和快速迭代[43] - 双鱼座中台划分为27大业务支撑中心2大业务受理中心和5大技术支撑中心[44] - SUNDB数据库代码自研率达98.31%并已落地金融机构数十个项目[52] - 智能高柜数币机器人"小蓝"完成鸿蒙操作系统全线适配升级[54] - 科蓝鸿蒙移动金融技术平台实现Android、iOS、HarmonyOS三端深度适配[48] - 交易回溯系统仓颉版实现全栈信创支持覆盖芯片至编程语言层面[51] - SUNDB数据库V25c版本新增AI数据治理功能并支持多场景高性能需求[52] - 智慧营销平台集成AI智能体能力提升营销精准度与运营效率[46] - PE-Fast框架支持报文国密加解密及多种安全过滤策略[45] - 仓颉+鸿蒙的sMFA组件通过CFCA安全评测并获得金融科技产品认证[50] - 公司SUNDB数据库产品升级V25c版本,新增数据治理功能并支持GB18030-2022国家标准编码[64][65] - 智能高柜数币机器人"小蓝"已完成鸿蒙操作系统(HarmonyOS NEXT)全线适配升级,并接入主流大模型[68] - "小蓝"开发出搭载昇腾算力的硬件平台,实现蒸馏通用AI模型以增强AI能力[68] - MADP移动开发平台升级至4.0版本,支持鸿蒙、安卓、iOS三端SDK,提供统一移动端开发管理平台[69] - 数字银行产品全面AI升级,支持DeepSeek、千问、智谱等主流开源大模型的管理及路由[70] - VX5移动端新增VSCode插件,支持可视化管理工程信息,降低多平台适配成本[71][72] - 魔聚平台支持多模型聚合调用,包括文心千帆、火山方舟、通义及LLAMA3等国内主流AI大模型[73] - 魔聚平台完成三大技术突破:强化国产算力生态兼容性、扩展智能体工厂行业覆盖能力、优化大小模型协同运营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74] - IPDP开发效能管理产品集成可视化安全组件矩阵,实现安全策略与业务逻辑开发的自动耦合[75] - 分布式运维监控平台NTC升级智能诊断引擎,结合Prometheus+Grafana优化监控预警功能[76] - 拥有国内唯一"自主分布式数据库+全系列银行互联网产品"双引擎技术架构[93] 市场趋势和行业环境 - 2027年信创总规模预计达到1.56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速2.10%[30] - 国资委要求央企及地方国企2027年底前100%完成信息化系统信创改造[30] - 国产芯片在金融机具领域渗透率及分布式数据库在核心交易系统部署比例显著提升[31] - AI大模型技术广泛应用于金融领域,包括AI银行、智能对话、智能营销等场景[33] - 鸿蒙生态设备超过10亿台,鸿蒙智联生态合作伙伴2800家,鸿蒙智联认证产品7700个[35] - 鸿蒙软件生态覆盖720万名应用开发者,已上架超过20000个鸿蒙应用和元服务[35] - 银行业数智化转型目标为2027年底基本建成适应数字经济发展的金融体系[38] - 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指引推动构建高质量多元异构算力供给体系[36] - 国产算力产业从技术跟跑迈向创新引领,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37] - 中国数据库市场规模预计2028年达930.2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2.23%[53] 公司战略和核心竞争力 - 公司主营业务、核心竞争力未发生重大不利变化,与行业趋势一致[3] - 公司正在苏州建设AI算力中心,并与华为等基础设施厂商达成AI基础设施联盟合作[64] - 公司累计服务超过500家金融机构[90] - 公司已取得392项软件著作权及多项专利[90] - 公司拥有近2000名IT+金融复合型人才[90] 重要项目和合作 - 公司中标2025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资源池项目[77] - 公司中标2025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企业网银新增及维护项目、企业网银系统新增功能工程应用软件技术开发项目[77] - 公司中标2025华夏银行信息科技人力资源池综合支付平台及风控项目、企业网银和企业手机银行系统优化项目[77] - 公司SUNDB数据库与海光C86-3G、C86-4G系列完成兼容性测试认证[83] - 公司SUNDB数据库与飞腾、龙芯完成兼容性适配认证[83] - 公司与华为联合发布金融分布式新核心解决方案5.5[83] 荣誉和认证 - 公司企业级大模型应用平台荣获"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产品"[87] - 公司AI原生手机银行荣获2025年度数字普惠金融创新成果奖[87] - 公司"魔聚"平台入选2025中国创新力AI产品/解决方案TOP50[87] - 公司蝉联江苏省2024年度数字化转型先进单位殊荣[85] 非经常性损益 - 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为965,293.80元[24]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2,187,946.68元[24] - 非金融企业持有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及处置损益为162,811.27元[24] - 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为-7,598.43元[24]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为2,796,673.37元[24] 其他财务数据 - 信用减值损失达177.47亿元,占利润总额308.96%[103] - 其他收益为33.16亿元,占利润总额-57.72%[103] - 境外资产规模0.79亿元,占净资产9.75%,当期亏损387万元[107] - 受限资产总额17.16亿元,含货币资金458万元及质押应收账款11.03亿元[110] 募集资金使用 - 公司通过2022年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净额为4.856亿元人民币[11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累计使用募集资金1.856亿元人民币[113] - 募集资金专用账户累计获得利息及理财收益649.06万元人民币[11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募集资金余额为1.265亿元人民币(含利息收益)[113] - 银行分布式金融交易云平台研发项目承诺投资总额3.392亿元人民币[116] - 银行分布式金融交易云平台研发项目截至期末累计投入金额2.521亿元人民币[116] -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承诺投资总额1.464亿元人民币[116] -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投资进度达100%[116] - 募集资金总体使用进度为38.24%(累计投入1.856亿元/总募资4.856亿元)[113][112] - 银行分布式金融交易云平台研发项目投资进度达74.27%(累计投入2.521亿元/承诺投资3.392亿元)[116] - 使用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尚未归还金额为人民币1.8亿元[117] - 委托理财发生额为人民币950万元,未到期余额为人民币500万元[120] 子公司表现 - 主要子公司深圳科蓝金信科技净利润为亏损人民币407.25万元[124] - 子公司北京尼客矩阵科技净利润为亏损人民币275.17万元[124] - 子公司北京科蓝软件系统(苏州)净利润为亏损人民币875.67万元[124] - 子公司科蓝软体系统(香港)净利润为亏损人民币387.16万元[124] - 子公司深圳宁泽金融科技净利润为亏损人民币425.96万元[124] - 子公司北京数蚂科蓝科技净利润为亏损人民币133.56万元[124] 公司治理和股东结构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4] - 公司已完成注册资本及公司章程的工商变更登记手续[19] - 报告期内接待机构调研涉及AI应用及数字人民币布局[127] - 作废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部分已授予但尚未归属的第二类限制性股票共计494.1875万股[132] - 因60名激励对象离职作废99万股限制性股票[132] - 因未满足公司层面业绩考核目标作废首次及预留授予部分第一个归属期限制性股票395.1875万股[133] - 其中首次授予部分作废306.25万股[133] - 预留授予部分作废88.9375万股[133] -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因逾期债务涉及约1063万元诉讼处于执行阶段[144] - 科蓝转债在2025年上半年转股数量为11,139股[161] - 公司总股本变更为478,448,490股[161] - 有限售条件股份减少19,216,620股至30,856,818股[160] - 无限售条件股份增加19,227,759股至447,591,672股[160] - 公司发行可转换债券494.60万张,募集资金总额为人民币49,460.00万元[162] - 扣除发行费用人民币8,984,650.93元后,募集资金净额为人民币485,615,349.07元[162] - 可转换公司债券于2022年9月20日在深交所挂牌交易,债券简称"科蓝转债",债券代码"123157"[163] - 可转换公司债券转股期限为2023年3月6日至2028年8月29日[163] - 股东王安京持股38,303,183股,持股比例为8.01%,报告期内减持22,002,575股[167] - 股东王安京持有有限售条件股份30,856,818股,无限售条件股份7,446,365股[167] - 股东王安京质押股份32,297,425股,冻结股份5,817,869股[167] - 宁波科蓝盛合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持股26,136,236股,持股比例为5.46%,报告期内减持2,504,567股[167] - 宁波科蓝盛合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持有无限售条件股份26,136,236股,冻结股份320,433股[167]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85,858户[167] - 宁波科蓝盛合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持有公司5.46%股份,为第一大无限售条件股东,持股数量26,136,236股[168][169] - 董事长兼总经理王安京直接持股7,446,365股,并通过持有科蓝盛合98.81%出资份额间接控制公司[168][169]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有4,490,923股,占比显著[168] - 招商银行-南方中证100极ETF持有4,411,409股[168] - 中国建设银行旗下基金持有4,090,534股[168] - 董事及高管合计持股从期初63,579,690股减少至期末41,035,151极,减持22,544,539股[170][171] - 董事长王安京个人持股从60,305,758股减至38,303,183股,减持22,002,575股[170] - 公司不存在优先股、企业债券及债务融资工具[173][175][176][177] - 科蓝盛合通过信用担保证券账户持有12,465,803股,占其总持股的47.7%[169] - 前10名股东中机构投资者占比显著,包含多只中证1000指数ETF产品[168][169] - 公司发行可转换债券总额为4.946亿元人民币,扣除发行费用898.47万元后,募集资金净额为极4.856亿元人民币[178] - 可转换债券于2022年9月20日在深交所挂牌交易,债券简称"科蓝转债",代码"123157"[179] - 报告期末可转换债券持有人数为8,351人[180] - 前十名可转换债券持有人中,中欧可转债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持有金额1,622.5万元,占比6.93%[181] - 报告期内可转换债券转股金额减少11,139元,期末未转股余额为2.3409亿元人民币[183] -
科蓝软件(300663) - 2025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