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总收益为2166.8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3105.0万元人民币下降30.2%[17][18] - 收益为2166.8万元人民币[2][4]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收益为2170万人民币,同比下降30.2%[45][46] - 公司总收益同比下降30.2%,从3105万人民币降至2167万人民币[65] - 毛利为646万元人民币[2][4] - 毛利润为64.6万人民币,同比下降51.2%[45][47] - 毛利同比下降51.2%至人民币0.6百万元,毛利率从4.3%降至3.0%[71] - 期内亏损净额为3396.1万元人民币[2][4] - 净亏损为3396.1万人民币,较去年同期3074.2万亏损扩大10.5%[45][47] - 除税前亏损及期内亏损净额同比增加10.5%至人民币34.0百万元[71] - 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为3396.1万元人民币[5] - 期内全面开支总额为3441.3万元人民币[5]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销售成本为2102.2万元人民币[2][4] - 销售成本下降29.3%,从2973万人民币降至2102万人民币[67] - 材料成本下降33.2%,占销售成本比例从99.7%降至94.1%[67] - 委外加工开支从零增长至123万人民币[67] - 行政开支为2133.8万元人民币[4] - 行政开支下降17.9%,从2599万人民币降至2134万人民币[68] - 融资成本为1255.7万元人民币[4] - 金融资产减值亏损增加94.1%,从648万人民币增至1256万人民币[69] - 研发成本大幅增加至1255.0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649.4万元人民币增长93.2%[25] - 预期待信亏损模式下贸易应收款项减值亏损净额达755.0万元人民币,同比显著恶化[25] - 董事薪酬增至711.6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594.6万元人民币增长19.7%[25] - 员工成本为人民币1,280万元,同比增长10.4%[87] - 其他收入大幅减少至18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145.7万元人民币下降87.6%,主因政府补助减少[24] 各条业务线表现 - 收益结构变化显著:通信设备销售贡献2039.2万元人民币(占94.1%),而物联网应用数据传输及处理服务收益降至127.6万元人民币(占5.9%)[18] - 非5G业务收益为2040万人民币,同比下降34.3%[46] - 非5G网络服务收益从2024年上半年人民币31.0百万元下降34.3%至2025年同期人民币20.4百万元[62] - 数据传輸及处理服务收益同比减少34.3%,主要受客户分阶段建设策略影响[62] - 数据传输及处理服务收益下降34.3%,从3105万人民币降至2039万人民币[65] - 设备销售收益从零增长至128万人民币[65] - 5G通信设备销售收益为128万人民币[64][65] - 公司自2020年起通过5G专网提供数据传输及处理服务[61] - 公司专注于物联网网络连接层及平台层业务[60] 各地区表现 - 公司在中国内地非流动资产增至818.7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234.6万元人民币增长249.1%[22]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战略转型聚焦AI、数字资产及Web3领域[51][53] - 公司于2025年8月7日完成供股获得充足资金支持新业务发展[51] - 收益下降主因物联网客户因现金流担忧及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延迟项目[46][48] - 亏损扩大主因贸易应收款项减值损失增加[47] - 公司已使用内部资金购入4,880单位Solana (SOL)作为数字资产配置[55] - 公司收购无形资产(加密货币)现金代价为人民币5,003,000元,重估后价值为人民币5,516,000元[32] - 公司认购Etic International Limited股份投资成本为人民币13,513,000元,持股比例为2.18%[33] - 对ETIC股权投资公允价值为人民币1,260万元,占净资产6.2%及总资产5.3%[90] 其他财务数据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4年12月31日的4,082千元大幅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15,382千元,增幅达276.8%[6]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至人民币15.4百万元,主要因行使购股权带来现金流入人民币29.6百万元[72] - 贸易应收款项从2024年12月31日的223,268千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196,012千元,降幅为12.2%[6] - 贸易应收款项净额为人民币196,012千元(2025年6月30日),较2024年末的人民币223,268千元下降12.2%[34] - 贸易应收款项账龄1年以上占比达41.3%(人民币80,991千元/人民币196,012千元)[35] - 贸易应收款项减值亏损拨备为人民币56,006千元(2025年6月30日),较期初减少20.9%[36] - 贸易应付款项从2024年12月31日的34,282千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19,242千元,降幅为43.9%[6] - 贸易应付款项总额为人民币19,242千元(2025年6月30日),较2024年末下降43.9%[37] - 来自控股股东之贷款从2024年12月31日的0千元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12,203千元[6] - 从控股股东HODL获得股东贷款人民币12,203,000元,总融资额度为20,000,000港元[38] - 来自控股股东之贷款为人民币12.2百万元,无抵押、免息且无固定还款期[76] - 计息银行借款余额为人民币10千元(2025年6月30日),实际利率2.75%[40] - 计息银行借款约为人民币10,000元(2024年末:人民币3.0百万元)[75] - 未动用信贷融资额度为人民币9.99百万元,总授权额度人民币10.0百万元[75] - 指定按公平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股权投资从2024年12月31日的13,513千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1,011千元,降幅达92.5%[6] - 无形资产从2024年12月31日的73千元大幅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5,551千元,增幅达7,504.1%[6] - 资产净值从2024年12月31日的205,437千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202,873千元,降幅为1.2%[7] - 股份溢价从2024年12月31日的160,329千元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205,017千元,增幅为27.9%[7] - 储备从2024年12月31日的29,462千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19,248千元[7] - 公司总资产从2024年12月31日的252,053千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238,181千元,降幅为5.5%[6][7] - 资产负债比率从1.9%升至6.8%,主要因控股股东贷款增加[77] - 资本开支由零增至人民币10万元[83] 每股数据 - 每股基本亏损为11.61分人民币[5] - 每股摊薄亏损为11.61分人民币[5] - 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按加权平均股数292,428,051股计算,较2024年同期275,429,904股增加6.2%[30] - 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计算所用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292,428,051股(2025年)和275,429,904股(2024年)[31] 融资活动 - 供股发行122,659,756股,募集资金约154.8百万港元,每股净价约1.25港元[41] - 供股以每股1.262港元发行122,659,756股,筹集约154.8百万港元,较市价折让49.7%[78] - 供股获超额认购1,064.53%,最终所得款项净额约152.96百万港元[79][80] - 行使购股权20,319,513份,配发及发行20,319,513股股份[81] - 供股发行最多122,659,756股,筹集最多约1.548亿港元(扣除开支前)[81] - 法定股本由300万美元增至1,000万美元(分为10亿股每股面值0.01美元的股份)[82] - 已发行股本约为245.3万美元,对应245,319,513股普通股(每股面值0.01美元)[81] 公司治理 - 公司主席与行政总裁职务由陈展程先生兼任[97] - 公司除主席与行政总裁职务未分离外,已遵守企业管治守则第二部分所有适用条文[98]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萧志伟、吴培燊、彭程)[99] - 公司董事会由7名董事组成(4名执行董事及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04] - 公司企业管治常规以企业管治守则原则及守则条文为基础[96] - 公司已采纳并遵守上市规则附录C3的证券交易标准守则[95] - 未宣派任何中期股息[94]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中期财务报表明经德勤·关黄陈方会计师行审阅[100] - 2025年中期报告将通过披露易网站及公司网站刊发[101] - 报告期指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105] - 公司注册于开曼群岛并于2022年1月13日注册为非香港公司[102] 客户和供应商集中度 - 主要客户集中度变化:2025年前两大客户分别贡献1020.3万元人民币(47.1%)和1018.9万元人民币(47.0%)[23] 税务 - 公司期内未计提所得税支出,主因香港无应税利润且内地子公司享受15%优惠税率[26][28] 员工信息 - 雇员总数33名(2024年底:30名)[87] 市场前景和行业数据 - 全球数字资产市场规模预计2026年达1102亿美元[49] - 数字资产用户渗透率预计从2025年11.82%升至2026年12.24%[49] - 中国物联网市场规模预计2026年达人民币54,660亿元,2021-2026年复合年增长率13.3%[58] - 中国5G物联网市场预计2026年达人民币4,919亿元,2021-2026年复合年增长率62.2%[58] - 中国5G专网市场预计2026年达人民币2,361亿元,2021-2026年复合年增长率108.2%[58] - 中国物联网市场2016-2021年复合年增长率约26.2%[58] - 物联网市场各层均有超过30,000名参与者竞争[60]
迷策略(02440) - 2025 - 中期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