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入为3972.3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4723.6万港元下降15.9%[20] - 2025年中期毛利为3041.1万港元,毛利率为76.5%,较2024年同期3150.2万港元下降3.5%[20] - 2025年中期经营亏损550.1万港元,而2024年同期为经营溢利142.2万港元[20] - 2025年中期税前亏损553.0万港元,2024年同期为税前溢利139.4万港元[20] - 2025年中期净亏损628.6万港元,2024年同期为净溢利61.6万港元[20] - 公司期内亏损628.6万港元,相比去年同期盈利61.6万港元,由盈转亏[22]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净亏损为742万港元,相比2024年同期的58.5万港元亏损扩大1168%[63] - 2025年上半年集团总收入为39,723千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47,236千港元下降15.9%[86] - 公司收入为3972.3万港元,同比下降15.9%[191][197] - 毛利为3041.1万港元,同比下降3.5%[192][198] - 公司录得净亏损628.6万港元,去年同期为盈利61.6万港元[194][200]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销售成本为931.2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1573.4万港元下降40.8%[20] - 其他收入及收益净亏损225.2万港元,2024年同期为收益257.5万港元[20] - 员工成本增长9.6%至791万港元,其中薪资福利支出增长9.7%至770.1万港元[53] - 无形资产摊销支出增加3.2%至1968.8万港元[53] - 所得税开支减少2.8%至75.6万港元,其中香港利得税拨备下降21.9%至55万港元[57] - 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减值拨备减少63.4%至17.5万港元[53] - 无形资产摊销费用达1907.2万港元[76] - 贸易应收款项减值亏损拨备61.9万港元[76] - 融资成本为2.9万港元,同比增加3.6%[193][199] 各业务线表现 - 公司主要业务包含软件研发、电商平台、证券投资及IT服务四大板块[33][37] - 收入按服务线划分披露,但具体金额未在提供内容中显示[45][46] - 总收入同比下降15.9%至3972.3万港元,其中企业解决方案及IT合约服务收入锐减71.7%至314.7万港元[47] - 电脑及移动电话软件销售保持稳定,微增1.3%至3657.6万港元[47] - 软件业务分部收入为3657.6万港元,占集团总收入3672.3万港元的99.6%[70] - 企业管理和IT合约服务业务收入为314.7万港元,占集团总收入的7.9%[70] - 软件业务分部业绩盈利551.3万港元,而证券投资业务亏损53.6万港元[70] - 企业管理和IT合约服务业务分部亏损324.8万港元,B2C平台和B2B产品贸易业务亏损40.5万港元[70] - 无形资产摊销支出1968.8万港元,全部来自软件业务[72] - 商誉减值损失230万港元,发生在企业管理和IT合约服务业务[72] - 贸易应收款项减值拨备21万港元,发生在企业管理和IT合约服务业务[72]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总收入为4723.6万港元[74] - 软件业务收入为3609.1万港元,占总收入76.4%[74] - 企业管理解决方案及IT合约服务业务收入为1114.5万港元,占总收入23.6%[74] - 证券投资业务实现已变现及未变现收益238.6万港元[76] - 软件业务收入约3657.6万港元,同比增长1.3%[167] - 软件业务分部利润约551.3万港元,同比下降2.5%[167] - 历史同期(2024年)软件业务利润565.2万港元[167] - 软件业务收入约3657.6万港元,分部溢利约551.3万港元,同比下降2.5%[171] - 企业IT服务业务收入约314.7万港元,同比下降71.8%[174] - 企业IT服务业务亏损约324.8万港元,包含商誉减值损失230万港元[174] - B2C/B2B业务无收入,分部亏损约40.5万港元[177] - 证券投资业务亏损约53.6万港元,去年同期盈利245万港元[184] - 软件业务收入为3657.6万港元,占集团总收入92.1%[191][197] - 证券投资业务分部亏损53.6万港元,去年同期为盈利245万港元[194][200] - 企业IT服务业务收入为314.7万港元,分部亏损324.8万港元[191][194][197][200] 各地区表现 - 香港地区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11,321千港元下降至2025年同期的3,284千港元,降幅达71%[86] - 美国地区收入为16,361千港元,占总收入41.2%,是最大收入来源地[86] - 特定非流动资产主要集中在香港,2025年6月30日金额为156,706千港元[86]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商誉减值损失230万港元,涉及威发系统(香港)有限公司[49][50] - 威发香港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入约为314.7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约1114.5万港元大幅下降71.7%[99][101] - 威发香港现金产生单元于2025年6月30日的可收回金额约为745万港元,低于其账面价值约971.4万港元[99][101] - 公司确认商誉减值损失230万港元(2024年:无)[99][101] - 用于计算可收回金额的关键假设包括:市销率倍数0.48、企业价值比销售倍数0.59、缺乏市场流通性折让15.6%、控制权溢价25%[103] - 公司管理层每年至少一次检阅第三级公平价值计量,并聘请外部估值专家执行估值[148][149] - 新产品版本预计2025年底发布[169] - 软件业务新增用户超1700万(含付费与非付费)[170] - 软件业务新增用户总数超过1700万名[172] 现金流表现 - 经营业务现金净流入14,395千港元,较2024年同期净流出3,683千港元显著改善[31] - 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出19,950千港元,较2024年同期20,458千港元略有减少[31] - 融资活动现金净流出16,085千港元,较2024年同期323千港元大幅增加[31]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减少21,640千港元,较2024年同期24,464千港元减少11.5%[31] - 期末现金及银行结余60,039千港元,较2024年同期58,909千港元增长1.9%[31] - 汇率变动导致现金减少29千港元,2024年同期为增加31千港元[31] 资产和负债变动 - 公司总权益从2024年末的22.1226亿港元下降至2025年中的20.2024亿港元,减少1.9202亿港元(降幅8.7%)[26]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4年末的8170.8万港元减少至2025年中的6003.9万港元,下降2164.9万港元(降幅26.5%)[24] - 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从2024年末的1148.4万港元增长至2025年中的1700.7万港元,增加552.3万港元(增幅48.1%)[24] - 透过损益以公平价值列账的金融资产从2024年末的2744.9万港元减少至2025年中的2521.2万港元,下降223.7万港元(降幅8.2%)[24] - 使用权资产从2024年末的31.1万港元大幅增加至2025年中的287.4万港元,增长256.3万港元(增幅824%)[24] - 公司资产净值从2024年末的22.1226亿港元下降至2025年中的20.2024亿港元[24] - 累计亏损从2024年末的13.28375亿港元扩大至2025年中的13.35795亿港元,增加741.9万港元[29]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总资产达26.15亿港元,其中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351.5万港元[81] - 软件开发成本资本化2042.9万港元[81] - 公司总资产为278,105千港元,其中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9,814千港元[83] - 公司总负债为56,879千港元,其中分部负债为54,235千港元[83] - 软件开发成本资本化金额为41,583千港元[83] - 现金及质押银行存款总额为6068.3万港元,较去年末8234.9万港元下降26.3%[196] - 以公允价值计量金融资产总额为2672.5万港元,占集团总资产不足5%[189] 金融资产投资表现 - 银行利息收入增长106.1%至43.9万港元[49] - 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产生54.1万港元亏损,较去年同期238.6万港元收益大幅恶化[49][51] - 非上市股本证券公平价值从2024年12月31日的106.7万港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151.3万港元,增长41.8%[106] - 截至2025年6月30日,上市股本证券公平价值为2521.1万港元,较2024年末的2744.8万港元下降8.1%[121] - 非上市股本证券公平价值保持稳定,均为1000港元[121] - 暂停交易的上市证券及非上市证券采用第三级估值,使用指数回报法进行估值[12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金融资产公平价值总额为26,725千港元,其中第一级19,552千港元,第三级7,173千港元[140] - 第三级公平价值资产较2024年末的5,544千港元增长29.4%至7,173千港元[140] - 上市股本证券公平价值从2024年末27,448千港元下降至25,211千港元,降幅8.2%[140] - 非上市股本证券(FVTOCI)公平价值从2024年末1,067千港元增长41.8%至1,513千港元[140][141] - 第三级上市股本证券公平价值从4,476千港元增长26.4%至5,659千港元[140][141] - 2025年上半年第三级上市股本证券在损益中确认收益1,183千港元[141] - 非上市股本证券(FVTOCI)在其他全面收益中确认收益446千港元[141] - 2024年度第三级上市股本证券在损益中确认亏损506千港元[145] - 2024年度非上市股本证券(FVTOCI)在其他全面收益中确认收益54千港元[145] - 无形资产开发成本资本承诺2042.9万港元[165] - 上市股本证券公允价值554.4万港元,相关指数回报率33.52%[154] - 非上市股本证券(FVTPL)公允价值0.1万港元,流动性折现率35%[154] - 非上市股本证券(FVTOCI)公允价值151.3万港元[154] - FVTPL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约2521.2万港元[186] - FVTOCI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约151.3万港元[186] - 持有Goldstream股份334.3万股,市值约3296.2万港元[187] - 期间出售35.7万股Goldstream股份,总对价约287.9万港元[187] - 金涌股份投资市值从643.8万港元增至3296.2万港元,增值412%[190] 应收款项和信贷风险 - 贸易应收款项减值损失拨备从2024年12月31日的4.2万港元大幅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25.2万港元[109] - 逾期1至3个月的贸易应收款项从2024年12月31日的6.7万港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81.7万港元[111] - 预付款项、按金及其他应收款项从2024年12月31日的163万港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546.5万港元[109] - 应收经纪款项从2024年12月31日的36.2万港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211.7万港元[109] - 君阳能源控股有限公司的其他应收贷款为无抵押、免息且需经全体股东同意方可要求偿还[116] - 集团在君阳能源的持股比例从约35%大幅稀释至约1.67%[116] - 集团于2018年就应收贷款确认全周期预期信用损失拨备2723万港元,因管理层评估ECL率为100%[117] 应付账款和资本结构 - 贸易应付款项总额为625.3万港元,其中账龄少于3个月的占262.5万港元[127][128] - 集团法定股本为8亿股普通股,每股面值0.01港元,总面值800万港元[130] - 已发行股本为4.44448亿股普通股,总面值444.4万港元[130] - 根据2024年6月特别决议,集团股份溢价账约5.17181亿港元被注销并转入实缴盈余账户[132] 租赁和资本承诺 - 确认新增使用权资产2,938千港元及相应租赁负债[89] - 物业厂房设备资本承诺2.8万港元[165] 股息分派 - 公司支付股息1333.3万港元[29] - 每股派发2024年度股息合计0.03港元,总金额约1333.3万港元[59][61] 会计政策和列报 - 财务报表以港元列示,所有金额单位为千港元[34][37] - 采用香港会计准则第21号修订版"缺乏可兑换性",未对会计政策产生重大影响[40][43] - 非控股权益应占溢利113.4万港元,2024年同期为120.1万港元[20] - 本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742.0万港元,2024年同期为亏损58.5万港元[20] - 基本每股亏损1.67港仙,2024年同期为0.13港仙[20] - 非控股权益应占期内溢利113.4万港元[22] - 公司企业开支731万港元,是导致经营亏损550.1万港元的主要原因[70] - 公司期內溢利为61.6万港元[74] - 企业管理和IT合约服务业务单一客户贡献集团总收入的11.5%[87] - 商誉减值损失2,300千港元,期末账面价值为40,225千港元[95] - 每股基本亏损从2024年上半年的0.13港仙恶化至2025年上半年的1.67港仙[63]
名科国际(08100) - 2025 - 中期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