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百德国际(02668) - 2025 - 中期业绩
百德国际百德国际(HK:02668)2025-08-28 22:37

收入表现 - 收益同比增长17.4%至444.541百万港元,去年同期为378.542百万港元[3] - 集团总收益同比增长17.4%从378.542百万港元增至444.541百万港元[18] - 公司总收益为3.785亿港元,其中供应链业务占比86.6%达3.28亿港元[21] - 公司总收益为4.445亿港元,同比增长17.4%[63] 利润与亏损 - 期内亏损大幅扩大至115.509百万港元,去年同期为36.808百万港元[3] - 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2.02港仙,去年同期为0.79港仙[3] - 集团期内亏损115.509百万港元财务成本达33.046百万港元[20] - 期内总亏损3680.8万港元,其中酒店及餐饮业务分部亏损1049.1万港元[21] - 股东应占亏损扩大至1.1379亿港元,同比增长209%[29] - 净亏损扩大至1.155亿港元,同比增加213.9%[66] 成本与费用 - 财务成本大幅增至1675.8万港元,同比增长超过10倍[21][24] - 物业及设备折旧费用激增至3393.1万港元,较去年同期548%增长[23] - 直接成本及经营开支增至4.216亿港元,同比增加16.6%[65] - 行政开支增至7100万港元,同比激增195.8%[65] - 财务成本增至3300万港元,同比增加96.4%[65] 现金流与流动性 - 流动负债净额恶化至561.157百万港元,去年底为216.047百万港元[5]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0.674百万港元,较去年底的21.723百万港元略有下降[5] - 短期借贷及应付利息高达796.644百万港元,远超现金持有量[9]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070万港元,较2024年末的2170万港元减少4.6%[73] - 流动比率降至0.53,较2024年末的0.75下降29.3%[73] 债务与融资 - 有抵押银行贷款从719,763千港元增至737,034千港元,其中一年内到期占比98.7%[44] - 集团总借贷规模为747,034千港元,较2024年末的744,687千港元基本持平[44] - 计息借贷(含租赁负债)为7.607亿港元,较2024年末的7.594亿港元微增0.2%[73] - 一年内到期借贷激增至7.374亿港元,较2024年末的4.903亿港元增长50.4%[73] - 资产负债比率升至150.2%,较2024年末的127.9%上升22.3个百分点[73] 业务线表现 - 供应链业务收益同比下降11.3%从326.8百万港元降至289.842百万港元[18] - 铁矿石开采及选矿采矿业务新贡献收益110.58百万港元占集团总收益24.9%[18][20] - 酒店管理及餐饮服务收益同比下降15.8%从42.963百万港元降至36.189百万港元[18] - 供应链业务收益下降至2.904亿港元,同比减少11.5%[63] - 酒店及餐饮服务收益下降至4230万港元,同比减少14.0%[63] - 物业投资租金收入维持130万港元[64] - 供应链业务因铁矿石价格不利变动及产能未释放面临亏损[58] - 酒店管理及餐饮服务收益同比下降14%[59] 分部业绩 - 分部业绩显示铁矿石业务亏损37.66百万港元物业投资亏损21.201百万港元[20] 资产状况 - 铁矿开采业务分部资产达10.04亿港元,占总资产56.4%[22] - 投资物业按公允价值计量,用于赚取租金收入或资本增值[36] - 投资物业于2025年6月30日及2024年12月31日已抵押给银行作为集团贷款担保[37] - 抵押资产包括账面值1.622亿港元的投资物业和2.086亿港元的采矿权[75] - 按公允价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金融资产增至3030万港元,较期初增长150.5倍[69] 应收款项 - 应收贸易款项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513,601千港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483,263千港元,降幅5.9%[39] - 逾期超过三个月的应收贸易款项大幅增加:2025年6月30日为287,473千港元(逾期3个月以上),较2024年12月31日的116,806千港元增长146%[40] - 应收融资租赁款项全额计提减值准备29,798千港元,减值率100%[40][42] - 应收贸易款项减值损失确认4,924千港元,同比由减值回拨转为计提[43] - 三至十二个月账期的应收贸易款项从341,717千港元锐减至41,150千港元,降幅88%[40] 应付款项 - 应付贸易款项增至240.919百万港元,去年底为194.450百万港元[5] - 应付贸易款项总额从194,450千港元增至240,919千港元,增幅23.9%,其中超期款项占比达77.2%[44] - 预付款项从2024年12月31日的54,761千港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75,535千港元,增幅37.9%[39] 资本支出 - 资本支出显著增加,购置物业及设备支出2825.6万港元,同比增长966%[32] - 资本支出282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270万港元激增944%[77] 诉讼与或有事项 - 华夏银行诉讼涉及未偿还金额约337.954百万港元[9] - 公司已就相关诉讼提起上诉,案件于2025年5月8日获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受理[10] - 华夏银行诉讼要求偿还本金及利息约3.18794亿元人民币(折合3.37954亿港元)[56] - 提供财务担保金额为3.06亿港元,较2024年末的2.96亿港元增加3.4%[76] 持续经营措施 - 公司面临重大不确定性可能影响持续经营能力但已制定缓解措施包括与华夏银行磋商修订还款条款允许三年延期内分期还款[11] - 公司主要股东书面同意以股东贷款方式提供资金用于全额偿还未偿还金额[11] - 公司正加快收回客户大额付款并计划通过质押商业物业获得额外银行融资[11] - 公司正探索股权及债务融资等集资方案以增强财务状况[11] - 与华夏银行就续借及延长逾期银行贷款期限进行积极磋商[86] 银行贷款详情 - 银行贷款二本金为人民币2.79亿元(折合3.06007亿港元),年利率5.4%,已违约需按要求偿还[46] - 银行贷款三本金人民币2256.7万元(折合2392.4万港元)转让给独立第三方,年利率6.5%[46] - 银行贷款四本金人民币900万元(折合987.1万港元),年利率5%,以投资物业抵押[47] - 银行贷款五本金人民币2.44亿元(折合2.67619亿港元),利率区间6.378%-9.6%[48] - 银行贷款六本金人民币1.25亿元(折合1.371亿港元),年利率6.378%[48] - 其他贷款三至五利率达18%,金额分别为500万、200万及300万港元[49] 人力资源 - 雇员总数增至520名,较去年同期的280名增长85.7%[81] - 主要管理人员酬金支出228.6万港元,同比增长4.3%[50] 税务 - 中国附属公司企业所得税率为25%[27] 投资物业公允价值 - 投资物业公平价值亏损为30.612百万港元,去年同期为11.364百万港元[3] - 投资物业公平价值亏损3060万港元,同比增加168.4%[67] 使用权资产 - 使用权资产新增267.2万港元,主要涉及香港办公室租赁[33] 审计与合规 - 外聘核数师天职香港会计师事务所对集团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未经审核中期简明综合财务报表执行商定程序[90] - 审核委员会认为集团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未经审核财务报表符合适用会计准则及上市规则[90] - 公司确认全体董事于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期间遵守证券交易标准守则[89] 公司治理与报告 - 中期报告将在联交所网站(www.hkexnews.hk)及公司网站(www.paktakintl.com)刊登[91] - 董事会由4名执行董事及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