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阳光照明(600261) - 2025 Q2 - 季度财报
阳光照明阳光照明(SH:600261)2025-08-29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为13.2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0.13%[20] -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27亿元,同比下降20.13%[41] - 营业收入13.27亿元同比下降20.13%[55] - 公司2025年半年度营业总收入为13.27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半年度16.61亿元下降20.1%[105] -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8.6%至3.79亿元(2024年同期:4.65亿元)[11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654.4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2.06%[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97亿元,同比增长32.06%[41] - 公司2025年半年度净利润为9732.57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半年度7631.43万元增长27.5%[106] - 净利润同比下降9.1%至1.59亿元(2024年同期:1.75亿元)[11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5424.7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5.49%[20]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0.54亿元,同比下降55.49%[41]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7元/股,同比增长40.00%[2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为0.04元/股,同比下降55.56%[21]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2.70%,同比增加0.66个百分点[21] - 公司2025年半年度基本每股收益为0.07元/股,较2024年半年度0.05元增长40%[107]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8.62亿元同比下降19.29%[55] - 公司2025年半年度营业成本为8.62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半年度10.67亿元下降19.2%[105] - 公司2025年半年度销售费用为2.36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半年度2.59亿元下降8.7%[105] - 公司2025年半年度财务费用为-2149.27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半年度-1307.08万元增加64.4%[105] - 研发费用同比下降25.2%至1588万元(2024年同期:2123万元)[110] 各业务线表现 - 公司照明业务覆盖LED照明产品和控制系统,包括商业、家居、办公、户外、轨道、工业、教育照明等[26] - 公司氢能源装备业务聚焦阴离子交换膜AEM电解槽设备开发[30] - 照明电器销售营业收入13.13亿元,同比下降19.15%,毛利率34.71%[63] - LED光源产品营业收入2.25亿元,同比下降26.25%,毛利率35.34%[63] - LED灯具产品营业收入10.66亿元,同比下降17.91%,毛利率35.05%[63] - 西安"双运营商"模式半年实现销售额519万元,同比增长130%[42] - 通风板块销售额从0增至758万元,毛利率比传统照明高8个百分点[43] - 低压灯带销量同比增长71%,毛利率提升6个百分点[43] - 高光效工矿灯单品中标金额超1100万元[43] - 5场直播分销累计成交1100万元,单场最高成交150万元[44] - 高附加值灯具收入占比由52%提升至66%[47] - 电解槽制造成本降至2500元/kW,下半年预计再降5-10%[49] - 下半年将完成50kW/250kW单机6000小时寿命测试,目标延长至20000小时以上[49] - 5kW/20kW BOP系统完成8000小时验证,下半年交付首套5×5kW高集成系统[49] - 100kW/250kW BOP样机将于10月/12月启动测试[49] - 测试台成本仅为竞品30%,10月实现首台对外销售[50] 各地区表现 - 北美洲地区营业收入3.78亿元,同比下降21.11%,毛利率43.18%[63] - 欧洲地区营业收入3.42亿元,同比下降13.26%,毛利率40.53%[63] - 境外资产10.92亿元占总资产21.85%[60]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447.25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2.51%[20]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6447万元同比下降62.51%[55]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大幅下降62.5%至6447万元(2024年同期:1.72亿元)[11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25.7%,从5446.48万元降至4057.65万元[116]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激增79.8%至23.55亿元(2024年同期:13.10亿元)[113][114]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大幅增长72.7%,从9.660亿元增至16.681亿元[116] - 投资支付的现金激增72.9%,从9.633亿元增至16.653亿元[116]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减少42.9%至2.50亿元(2024年同期:4.38亿元)[114]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下降4.1%至14.43亿元(2024年同期:15.05亿元)[113] - 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同比下降1.5%,从4.662亿元降至4.593亿元[116] - 购买商品支付的现金同比增加10.1%,从2.823亿元升至3.109亿元[116] - 分配股利支付现金同比增加6.4%,从1.756亿元升至1.870亿元[116]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下降35.5%至9.76亿元(期初:22.00亿元)[114]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同比下降65.6%,从7.159亿元降至2.460亿元[117]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减少额达-9.229亿元,同比扩大1260%[117] - 货币资金大幅减少至10.14亿元,较期初22.97亿元下降55.9%[97] - 货币资金10.14亿元同比下降55.84%[59] - 母公司货币资金大幅减少至2.56亿元,较期初11.87亿元下降78.5%[101] - 受限货币资金期末账面价值为37,956,634.71元,主要用于银行承兑汇票及保函保证金[62] 资产和负债变动 - 总资产为49.9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49%[20] - 资产总计减少至49.98亿元,较期初52.88亿元下降5.5%[98] - 公司总资产从2024年半年度40.23亿元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半年度38.97亿元,降幅3.1%[102][103] - 交易性金融资产显著增加至13.37亿元,较期初1.90亿元增长602.3%[97] - 母公司交易性金融资产增至10.69亿元,较期初1.89亿元增长465.3%[101] - 应收账款减少至6.62亿元,较期初7.50亿元下降11.7%[97] - 存货降至4.88亿元,较期初5.10亿元减少4.4%[97] - 短期借款保持稳定为5920.93万元,较期初5844.64万元微增1.3%[98] - 应付账款减少至4.74亿元,较期初6.04亿元下降21.5%[98] - 公司流动负债从2024年半年度5.57亿元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半年度4.55亿元,降幅18.4%[10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34.40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27%[20] - 未分配利润降至15.45亿元,较期初16.35亿元减少5.5%[99] - 公司未分配利润从2024年半年度14.94亿元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半年度14.66亿元,降幅1.9%[103]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减少7836.99万元,期末为35.155亿元[119] - 未分配利润从上年期末的16.34亿元减少至本期期末的15.34亿元,减少1亿元[122][123]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从上年期末的36.1亿元减少至本期期末的33.89亿元,减少2.21亿元[122][123] - 所有者权益总额从上年期末的36.39亿元减少至本期期末的34.21亿元,减少2.18亿元[122][123]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所有者权益总额减少2754.32万元人民币[125]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所有者权益总额减少1.1824亿元人民币[126] 投资和金融活动 - 报告期内投资额-1,533.32万元,同比大幅下降104.97%[64] - 私募基金投资期末公允价值1.74亿元,本期产生公允价值变动收益2,134万元[67] - 公司2025年半年度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1791.95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半年度-8539.64万元大幅改善[106] -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改善明显,实现2134万元收益(2024年同期:-6088万元损失)[110] - 投资收益达1.39亿元(2024年同期:1.86亿元)[110] - 非金融企业持有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及处置损益为30,648,268.06元[23]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1727.56万元人民币[22] - 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为583,741.78元[23] - 非经常性损益所得税影响额为7,697,761.10元[23] - 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额为241,931.33元[23]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为42,297,072.37元[23] - 子公司厦门阳光恩耐实现净利润2,085.66万元,总资产10.34亿元[70] - 子公司艾耐特照明(欧洲)实现净利润2,370.82万元,营业收入2.50亿元[70]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销售模式强调从代工转向自主品牌,提升自主品牌销售占比[35] - 照明行业2025年出口预计下滑6%,规上企业利润再降10%以上[37] - 国内智能照明市场存在800亿元蓝海机遇[37] - 制造中心累计投入自动化设备总额达140.67万元,人效比平均提升27.2%[45] - 美国关税政策调整导致公司出口产品面临更高关税成本,影响产品竞争力[72] - 公司采取双管齐下策略应对美国加征关税:在泰国自建工厂并与越南合作工厂展开深度合作[72] - 汇率变动通过影响外币收入转换和进口成本压缩利润空间[73] - 原材料、劳动力、设备等成本持续上升对中小企业造成巨大经济压力[74] - 氢能源业务面临技术成熟度不高、产业链不完善等发展风险[75] - 氢气储存、运输和使用过程存在爆炸性和易燃性安全隐患[75] - 氢能源生产、储存、运输及加氢设施建设成本较高增加商业化经济风险[75] - 氢能源面临传统能源及其他新能源技术的市场竞争压力[75] - 政策环境变动及不确定性可能加剧氢能源行业发展风险[75] 公司治理和股东结构 - 报告期内公司控股股东诚信经营,无未履行法院生效判决等不良诚信状况[81] - 报告期末对子公司担保余额合计为110.78亿元[85] - 报告期内对子公司担保发生额合计为69.37亿元[85] - 公司担保总额为110.78亿元占净资产比例为3.19%[85] - 直接或间接为资产负债率超过70%的被担保对象提供债务担保金额为39.37亿元[85]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43,134户[88] - 世纪阳光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持股476,695,661股占比35.71%为第一大股东[91] - 陈森洁持股115,439,778股占比8.65%为第二大股东[91] - 浙江桢利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持股30,748,393股占比2.30%为第三大股东[91] - 中央汇金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持股30,235,600股占比2.26%为第四大股东[91] - 前十名股东中第一、第二和第三大股东为一致行动人[9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第一大股东持股47,669.5661万股,持股比例35.71%[132] 会计政策和财务报告 - 公司确定重要单项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款项标准为金额1000万元以上(含)[141] - 购买日后12个月内可对合并对价或可辨认资产负债公允价值进行追溯调整[145] - 购买日后12个月后对企业合并成本调整按会计政策变更处理[145] -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在购买日后12个月内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并冲减商誉[145] - 多次交易分步实现企业合并需判断是否属于一揽子交易[146] - 非一揽子交易中购买日前持有股权按购买日公允价值重新计量[147] - 企业合并交易费用计入当期损益或证券初始确认金额[147] -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不调整合并资产负债表期初数[150] - 购买少数股权差额调整资本公积股本溢价[150] - 丧失控制权时处置对价与剩余股权公允价值之和计入投资收益[151] - 分步处置子公司需区分是否为一揽子交易[152][153] - 现金等价物定义为期限短(购买日起三个月内到期)流动性强且价值变动风险小的投资[157] - 外币货币性项目采用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折算汇兑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58] -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外币非货币性项目汇兑差额计入当期损益或其他综合收益[158] - 现金流量表采用发生日即期汇率折算汇率变动影响单独列示[160] - 金融资产初始确认以公允价值计量交易费用计入当期损益或初始确认金额[161] -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需满足业务模式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为目标[162] - 实际利率法用于计算金融资产摊余成本及利息收入分摊[163]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需满足既收取现金流又出售的双目标业务模式[164] - 非交易性权益工具投资可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165] - 金融负债分类包含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166] - 以公允价值计量金融负债产生的利得或损失计入当期损益[167] - 公司自身信用风险变动引起的金融负债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167] - 财务担保合同按损失准备金额与初始确认金额扣除累计摊销额后较高者计量[168] -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负债采用实际利率法确认损益[168] - 衍生工具初始确认及后续计量均以公允价值为基础[169] - 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条件包括收取现金流量权利终止或风险报酬转移[170] - 金融资产转移满足终止确认时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71] - 金融负债终止确认时账面价值与支付对价差额计入损益[172][173] - 公司以预期信用损失为基础对金融资产计提减值准备[173] - 应收款项及租赁应收款按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计提准备[174] - 公司对金融资产信用风险采用三阶段模型 按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计量损失准备[175] - 资产负债表日重新计量预期信用损失 损失准备变动计入当期损益[176] - 应收票据分为银行承兑汇票组合和商业承兑汇票组合 按承兑人信用风险划分[179] - 应收账款采用账龄组合和关联方组合 按先发生先收回原则计算账龄[182][183] - 应收款项融资单独设置银行承兑汇票组合 承兑人为信用风险较低银行[187] - 其他应收款分为账龄组合 应收出口退税组合和关联方组合[192] - 存货取得按实际成本计量 外购存货成本包括采购成本和加工成本[195] - 存货发出成本计量采用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196] - 低值易耗品和包装物采用一次转销法进行摊销[196][197] - 存货盘存制度采用永续盘存制[197] - 公司合同资产按信用风险特征划分为账龄组合进行减值测试[200] - 公司对合同资产采用简化计量方法确定预期信用损失[199] - 合同资产信用损失按应收取与预期收取现金流量差额现值计量[199] - 公司已向客户转让商品且收款权取决于时间流逝外因素的权利列为合同资产[198] - 同一合同下的合同资产和合同负债以净额列示[198] - 信用风险特征明显不同的合同资产单独进行减值测试[199] - 账龄组合按具有类似信用风险特征的合同资产划分[200] - 合同资产减值测试参考历史信用损失经验并结合当前状况[199] - 公司无条件仅取决于时间流逝的收款权作为应收款项列示[198] - 合同资产预期信用损失估计考虑前瞻性信息[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