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千金药业(600479) - 2025 Q2 - 季度财报
千金药业千金药业(SH:600479)2025-08-29 16:2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为18.1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52%[21] - 公司营业收入18.18亿元同比下降5.5%[32] -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5.52%至18.18亿元,主要因药品批发零售业务收入下降[41][42] - 营业总收入下降5.5%,从1,924,281,007.44元降至1,817,998,691.42元[91] - 营业收入为4.8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95] - 利润总额为1.9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87%[21] - 公司利润总额1.94亿元同比增长11.9%[3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2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50%[2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28亿元同比增长8.5%[3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1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58%[21] - 公司净利润为1.7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8%[92]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2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5%[92] - 基本每股收益为0.3012元/股,同比增长8.46%[22] - 稀释每股收益为0.3012元/股,同比增长8.46%[22] - 基本每股收益为0.3012元/股,同比增长8.5%[93]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5.11%,同比增加0.25个百分点[22]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4.72%,同比增加0.16个百分点[22]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同比下降13.80%至9.10亿元,与收入下降趋势一致[41][42] - 营业成本下降13.8%,从1,055,148,991.30元降至909,585,978.69元[91]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7.91%至4.73亿元,因各板块收入结构变化[41][42] - 销售费用增长7.9%,从438,686,688.89元增至473,367,807.23元[91] - 研发费用下降9.2%,从114,750,778.24元降至104,183,648.41元[91] - 研发费用为5284.86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7%[95] 各条业务线表现 - 核心医药工业营收10.05亿元同比增长6.4%净利润1.98亿元同比增长22.3%[32] - 医药批发及零售营收7.59亿元同比下降15.7%净利润2086万元同比下降16.4%[32] - 千金卫生用品营收9485万元同比增长41.9%净利润857万元同比增长46.8%[32] - 研发投入1.38亿元同比增长27.0%研发投入强度7.6%[34] 各地区表现 - 湖南千金湘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净利润为5605.69万元,占公司主要子公司净利润总额的52.8%[51] - 湖南千金协力药业有限公司净利润为2039.57万元,占公司主要子公司净利润总额的19.2%[51] - 湖南千金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净利润为2056.58万元,占公司主要子公司净利润总额的19.4%[51] - 湖南千金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净利润为839.51万元,占公司主要子公司净利润总额的7.9%[51] - 株洲千金文化广场有限公司净利润为17.99万元,占公司主要子公司净利润总额的0.2%[51][52] - 湖南千金药材有限公司净利润为91.52万元,占公司主要子公司净利润总额的0.9%[52] - 株洲神农千金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净利润为29.78万元,占公司主要子公司净利润总额的0.3%[52]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5.52%至18.18亿元,主要因药品批发零售业务收入下降[41][42] - 营业成本同比下降13.80%至9.10亿元,与收入下降趋势一致[41][42]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7.91%至4.73亿元,因各板块收入结构变化[41][42]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改善42.59%至-4446.71万元,因优化付款结构[41][42] - 应收账款增长34.06%至3.42亿元,因信用政策导致年中应收增加[44] - 其他应付款增长65.51%至6.06亿元,因期末现金股利尚未支付[44] - 交易性金融资产减少62.74%至177.48万元,因子公司出售上市公司股票[44] - 开发支出增长76.38%至5046.84万元,因研发项目进入资本化阶段[44] - 生产数字化使外委维修响应时间缩短40%入库出库效率提升50%以上[35] - 千金湘江药业检验数字化使检验人员人效提升22%[35] - 医药工业生产人均产值增长10%以上营销人均销售额增长超过10%[35] - 公司计划2025年新增当归、党参、黄芪GAP种植面积7000亩[53] - 上半年累计增加当归等药材库存500余吨[53]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446.71万元人民币,同比改善42.59%[2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446.71万元人民币,同比改善42.6%[98]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值,2025年半年度为-7531.02万元,较2024年半年度-4037.17万元恶化86.5%[101]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大幅增加至5.98亿元,较去年同期3.65亿元增长63.9%[101] - 投资支付的现金达5.95亿元,较去年同期3.61亿元增长64.8%[101]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4.23亿元,较去年同期4.43亿元下降4.5%[101] - 支付给职工的现金为1.81亿元,较去年同期1.84亿元基本持平[101]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6.21亿元,较期初10.32亿元下降39.8%[102]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4.11亿元,较去年同期-2.99亿元进一步恶化37.4%[102] 资产和负债变动 - 货币资金减少36.26%至8.57亿元,因增加一年期以上定期存款[44] - 货币资金为8.57亿元人民币,较年初13.44亿元下降36.2%[84] - 应收账款为3.42亿元人民币,较年初2.55亿元增长34.1%[84] - 应收款项融资为3.79亿元人民币,较年初3.09亿元增长22.8%[84] - 存货为4.39亿元人民币,较年初4.86亿元下降9.6%[84] - 债权投资为11.11亿元人民币,较年初7.09亿元增长56.7%[84] - 公司总资产从4,556,298,077.73元增长至4,762,202,753.99元,增幅4.5%[85] - 开发支出大幅增加76.4%,从28,613,541.81元增至50,468,443.22元[85] - 其他非流动资产激增271.7%,从6,029,539.47元增至22,404,457.00元[85] - 应付股利从1,297,955.30元猛增至151,720,517.42元,增长11,585%[85] - 母公司货币资金减少39.5%,从1,031,843,945.83元降至624,592,757.75元[87] - 母公司应收账款增长233.4%,从11,248,634.69元增至37,504,132.05元[87] - 总资产为47.62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4.52%[21] 非经常性损益 - 非经常性损益总额为人民币982.74万元[24] - 持有金融资产和负债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及处置损益为人民币1535.56万元[23]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人民币90.64万元[23] - 所得税影响额为人民币225.19万元[24] - 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额为人民币326.93万元[24] - 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失为人民币11.46万元[23] - 其他营业外收支净额为人民币-79.88万元[24] - 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为人民币284.76万元[25] - 增值税加计抵减收益为人民币154.91万元[25] - 代扣个人所得税手续费返还为人民币22.58万元[25] 股东和股权结构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40,862户[73] - 控股股东株洲国投持有公司28.16%股份,数量为119,381,136股[75] - 全国社保基金四一三组合持股771.01万股,占总股本1.82%[76] - 湖南省烟草公司株洲市公司持股691.61万股,占总股本1.63%[76] -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一零零二组合持股510.00万股,占总股本1.20%[76] - 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持有549.00万股限售股,已于2025年7月10日完成回购注销[78] - 株洲市国有资产投资控股集团持有1.19亿股流通股,为第一大股东[76] 所有者权益 - 所有者权益合计期初余额31.39亿元,本期减少2129.75万元[104] - 未分配利润减少1582.92万元[104] - 少数股东权益增加4168.64万元[104] - 综合收益总额为128,249,287.00元[105] - 所有者投入普通股金额为2,000,000.00元[105] - 其他权益工具持有者投入资本减少7,108,200.00元[106] - 利润分配中提取一般风险准备减少150,662,562.12元[106] - 未分配利润减少143,554,362.12元[106] - 专项储备变动额为24,455.96元[108] - 本期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3,160,444,101.68元[108]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小计2,441,890,460.91元[108] - 少数股东权益为718,553,640.77元[108] - 实收资本(或股本)期末余额为423,997,117.00元[108] - 公司综合收益总额为1.177亿元人民币[109] - 所有者投入普通股减少492万元[109] - 股份支付计入所有者权益增加148.77万元[109] - 利润分配中对所有者分配减少1.484亿元[110] - 专项储备本期使用减少3.16万元[112] - 期末所有者权益总额为29.99亿元[112] - 母公司实收资本为4.24亿元[114] - 母公司资本公积为5.47亿元[114] - 母公司本期综合收益总额为1.217亿元[114] - 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减少2,698.92万元[114]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738,773,059.92元[115] - 公司对所有者(或股东)的分配为150,662,562.12元[115]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127,859,672.53元[116] - 公司实收资本(或股本)从年初428,917,117.00元减少至期末423,997,117.00元,减少4,920,000.00元[116][117] - 公司资本公积从年初575,379,690.34元减少至期末560,593,287.84元,减少14,786,402.50元[116][117] - 公司库存股从年初35,016,700.00元减少至期末16,555,920.00元,减少18,460,780.00元[116][117] - 公司未分配利润从年初546,806,047.52元减少至期末530,921,529.10元,减少15,884,518.42元[116][117] - 公司所有者投入和减少资本导致权益减少1,245,622.50元[116] - 公司股份支付计入所有者权益的金额为1,487,677.50元[116] 其他财务和运营数据 - 利息收入为834.49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8.9%[92] - 投资收益为1880.36万元人民币,同比扭亏为盈[92] - 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为470.38万元人民币,同比扭亏为盈[92] - 信用减值损失为-1013.21万元人民币,同比改善33.7%[92] - 受限货币资金776.40万元,因开具应付票据及付款保函[45] - 报告期末对子公司担保余额合计为人民币1.22亿元[69] - 公司担保总额为人民币1.22亿元,占净资产比例为3.86%[69] - 报告期内公司对外担保发生额合计为0元[69] - 报告期末公司对外担保余额合计为0元[69] - 为资产负债率超过70%的被担保对象提供的债务担保金额为0元[69] - 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诚信状况良好,无未履行法院判决或大额到期未偿债务[64] - 报告期内公司无重大诉讼及仲裁事项[64] - 报告期内公司无重大关联交易事项[65][66][67] - 公司董事周述勇于2025年4月18日离任[58] 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 - 外币货币性项目采用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折算,汇兑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40] -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外币非货币性项目采用公允价值确定日即期汇率折算,差额计入当期损益或其他综合收益[140] - 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差额确认为其他综合收益[141] - 金融资产初始确认时划分为以摊余成本计量、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三类[142] - 金融负债初始确认时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金融资产转移形成、财务担保合同及贷款承诺、以摊余成本计量四类[142] -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按实际利率法摊销,利得或损失在终止确认/重分类/摊销/减值时计入当期损益[144][146]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债务工具投资,利息/减值/汇兑损益计入当期损益,其他利得损失计入其他综合收益[145]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权益工具投资,股利计入当期损益,其他利得损失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终止确认时转入留存收益[147]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全部利得损失(含利息股利)计入当期损益[148] - 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时,将终止确认部分账面价值与对价及累计其他综合收益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54] - 公司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公允价值确定方法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使用活跃市场未经调整报价,第二层次使用可观察输入值如类似资产报价或利率曲线,第三层次使用不可观察输入值如股票波动率或企业自身财务预测[155] - 公司以预期信用损失为基础对多项金融工具进行减值处理,信用损失定义为按原实际利率折现的合同应收与预期收取现金流量差额的现值[156] - 对于已发生信用减值的金融资产,公司仅在资产负债表日将整个存续期内预期信用损失累计变动确认为损失准备[156] - 公司对应收票据按信用风险特征分类计提坏账准备:应收银行承兑汇票具有较低信用风险不计提,应收商业承兑汇票通过违约风险敞口和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率计算[160] - 应收票据账龄组合预期信用损失率:1年以内5.00%,1-2年15.00%,2-3年25.00%,3年以上50.00%[161] - 应收账款政府类客户组合预期信用损失率:1年以内2.50%,1-2年7.50%,2-3年12.50%,3年以上25.00%[161][165] - 应收账款非政府类客户组合预期信用损失率:1年以内5.00%,1-2年15.00%,2-3年25.00%,3年以上50.00%[161][165] - 其他应收款账龄组合预期信用损失率:1年以内5.00%,1-2年15.00%,2-3年25.00%,3年以上50.00%[161] - 公司对信用风险明显恶化的应收票据和应收款项单独进行减值测试,根据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提坏账准备[162][166] - 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在资产负债表内分别列示不相互抵销,仅当同时具有法定抵销权利且计划净额结算时才以净额列示[159] - 应收款项融资分为商业承兑汇票组合和银行承兑汇票组合,参考历史信用损失经验结合当前状况和未来预测计算预期信用损失[168] - 其他应收款账龄1年以内预期信用损失率为5.00%[173] - 其他应收款账龄1-2年预期信用损失率为15.00%[173] - 其他应收款账龄2-3年预期信用损失率为25.00%[173] - 其他应收款账龄3年以上预期信用损失率为50.00%[173] - 库存药品近效期1个月以内全额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80] - 库存药品近效期1-3个月按50%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80] - 发出存货采用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计价[179] - 直接用于出售的存货按估计售价减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确定可变现净值[178] - 需要加工的存货按产成品估计售价减至完工成本及销售费用税费确定可变现净值[178] - 公司对终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