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为人民币723.84亿元,同比增长7.83%[20] - 营业收入723.84亿元,同比增加52.57亿元,增幅7.83%[35] - 营业收入为723.84亿元,同比增长7.83%[98][100] - 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213.80亿元,同比下降4.87%[20] - 归属于股东净利润213.80亿元,同比减少10.94亿元,降幅4.87%[35] - 归属于本行股东的净利润为213.8亿元,同比下降4.87%[97] - 非利息净收入为人民币231.81亿元,同比增长25.00%[20] - 非利息净收入231.81亿元,同比增加46.36亿元,增幅25.00%[35] - 非利息净收入为231.81亿元,同比增长25%[98][100] - 非利息净收入同比大幅增长46.36亿元(增幅25%)至231.81亿元[119] - 非利息净收入231.81亿元,同比增长25.00%,占营业收入32.03%[194] -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96.85亿元,同比增加0.40亿元,增幅0.41%[35] -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96.85亿元,同比增长0.41%[194] - 其他非利息净收入为134.96亿元,同比增长51.64%[101] - 其他非利息净收入同比激增45.96亿元(增幅51.64%),主要受益于债券交易和公允价值变动收益[123] - 零售业务利润总额64.8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88%[180] - 对公业务利润总额145.60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180.24亿元人民币下降19.22%[180] - 其他业务利润总额由亏损12.25亿元人民币转为盈利17.49亿元人民币[180] - 环渤海地区利润总额亏损20.34亿元人民币,同比由盈利41.23亿元人民币转为亏损[182]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信用减值损失为人民币260.39亿元,同比增长26.70%[20] - 信用减值损失为260.39亿元,同比增长26.7%[98] - 信用减值损失同比增加54.88亿元(增幅26.7%)至260.39亿元,其中贷款减值损失增长29.4%[128][129] - 业务及管理费同比微增0.86亿元(增幅0.42%)至206.57亿元[126] - 所得税费用同比大幅增加5.51亿元(增幅71.84%)至13.18亿元[130] - 利息支出为647.77亿元,同比下降18.4%[101] - 吸收存款利息支出同比下降74.32亿元(降幅16%),主要因平均成本率下降38个基点[115] - 应付债券利息支出同比增加7.61亿元(增幅8.13%)至101.23亿元[117] - 付息负债成本率1.93%[147] 净息差与利息收入 - 净息差(年化)为1.39%,较上年同期上升0.01个百分点[20] - 利息净收入492.03亿元,同比增加6.21亿元,增幅1.28%,净息差1.39%[35] - 利息净收入为492.03亿元,同比增长1.28%[98][102] - 净息差为1.39%[102] - 利息净收入同比增长12.1亿元至492.03亿元,净息差同比提升1个基点至1.39%[105] - 净息差1.39%,同比上升1个基点[193] - 总利息收入同比下降139.83亿元(降幅10.93%)至1139.8亿元[107] - 发放贷款和垫款利息收入为783.05亿元,同比下降12.32%[101] - 发放贷款和垫款利息收入同比下降110.07亿元(降幅12.32%),主要因平均收益率下降53个基点[108] - 金融投资利息收入为273.07亿元,同比下降3.84%[101] 资产与负债规模 - 资产总额为人民币77,689.21亿元,较上年末下降0.59%[22] - 资产总额77689.21亿元,较上年末减少460.48亿元,降幅0.59%[34] - 公司资产总额为人民币77,689.21亿元,较上年末减少460.48亿元,降幅0.59%[131] - 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44698.74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93.94亿元,增幅0.44%,占总资产比例57.54%[34] - 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为人民币44,698.74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93.94亿元,增幅0.44%,占资产总额比例57.54%,上升0.59个百分点[133] - 金融投资总额为人民币23,373.88亿元,较上年末减少481.21亿元,降幅2.02%,占资产总额比例30.09%,下降0.43个百分点[135] - 存拆放同业及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合计人民币3,426.15亿元,较上年末减少385.30亿元,降幅10.11%,占资产总额比例4.41%,下降0.47个百分点[139] - 负债总额为人民币70,666.09亿元,较上年末减少917.92亿元,降幅1.28%[141] - 吸收存款总额为人民币43,110.02亿元,较上年末增加619.07亿元,增幅1.46%,其中公司存款占比68.00%,个人存款占比31.96%[143] - 吸收存款总额43110.02亿元,较上年末增加619.07亿元,增幅1.46%,占负债总额比例61.01%[34] - 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拆入款项和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为人民币10,565.06亿元,较上年末减少2,653.24亿元,降幅20.07%[145] - 应付债券为人民币10,499.73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089.48亿元,增幅11.58%[146] - 股东权益总额7023.1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97%[148] - 永续债余额105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0.0%[149] - 银行承兑汇票余额5631.7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58%[150] - 贵金属资产71,540百万元,较2024年末增长129.77%[191] - 买入返售金融资产34,808百万元,较2024年末下降54.77%[191] 资产质量与风险指标 - 不良贷款率为1.48%,较上年末上升0.01个百分点[22] - 不良贷款总额660.52亿元,较上年末增加4.42亿元,不良贷款率1.48%[36] - 不良贷款总额660.52亿元,不良率1.48%较上年末上升0.01个百分点[151] - 公司贷款总额为4.47万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48%,较2024年末的1.47%略有上升[159][162] - 关注类贷款余额1218.30亿元,占比2.72%[151] - 公司类贷款不良率1.21%较上年末下降0.05个百分点[155] - 个人贷款不良率1.89%较上年末上升0.09个百分点[155] - 信用卡贷款不良率3.68%较上年末上升0.40个百分点[156] - 房地产业不良贷款率从5.01%下降至3.48%,不良贷款总额减少51.12亿元至115.86亿元[159] - 长江三角洲地区贷款总额1.19万亿元,占比26.52%,不良贷款率从1.06%上升至1.11%[160][162] - 珠江三角洲地区贷款总额7244.78亿元,较2024年末增加138.23亿元,不良贷款率从0.96%上升至1.02%[160][162] - 总部不良贷款率从3.51%上升至3.90%,不良贷款总额增加7.89亿元至178.77亿元[160][162] - 信用贷款总额1.42万亿元,较2024年末增加662.89亿元,不良贷款率从1.50%微升至1.54%[163][164] - 质押贷款不良率从0.48%大幅上升至1.20%,不良贷款额增加21.44亿元至45.67亿元[163][164] - 前十大贷款客户贷款总额686.70亿元,占贷款总额1.54%,占资本净额8.73%[165] - 重组贷款总额272.26亿元,较2024年末增加8.25亿元,占比上升至0.61%[166][167] - 逾期贷款总额980.67亿元,较2024年末增加51.08亿元,占比上升至2.19%[166][167] - 贷款减值准备期末余额为958.16亿元人民币,较期初931.29亿元人民币增加2.88%[170] - 本期贷款减值准备净计提234.52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390.06亿元人民币下降39.87%[170] - 不良贷款生成率1.51%,同比上升0.02个百分点[195] - 累计清收处置不良资产351.56亿元,其中不良贷款320.77亿元[195] 资本充足率与流动性 -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9.50%,较上年末上升0.14个百分点[22] -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9.50%,较上年末9.36%上升0.14个百分点[171] - 资本充足率13.25%,较上年末12.89%上升0.36个百分点[171] -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9.50%[200] - 一级资本充足率11.62%[200] - 资本充足率13.25%[200] - 净稳定资金比例106.68%和流动性覆盖率155.16%[147] - 杠杆率7.58%,较2025年3月末7.24%上升0.34个百分点[173] - 流动性覆盖率155.16%,较2024年末161.99%下降6.83个百分点[175] 公司存款与贷款业务 - 公司存款余额29,191.08亿元,较上年末减少141.18亿元(降幅0.48%)[50] - 一般公司贷款余额26,100.65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467.87亿元(增幅5.96%)[50] - 战略客户贷款余额14,949.7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79.67亿元[51] - 境内机构银团贷款余额3,489.36亿元,比上年末增长9.40%[58] - 对公战略客户信贷资产规模达705.3亿港元,较上年末增长11.66%[80] 零售银行业务 - 个人存款为人民币13,775.9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10%[22] - 零售贷款(含信用卡透支业务)合计17,232.78亿元,比上年末减少274.83亿元,降幅1.57%[60] - 管理零售客户总资产31,539.76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077.29亿元,增幅7.05%[60] - 私人银行客户总资产9,680.44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020.75亿元,增幅11.79%[60] - 私人银行客户数70,074户,比上年末增加7,971户,增幅12.84%[61] - 个人养老金账户245.50万户,较上年末增加15.94万户(增幅6.94%)[46] - 企业年金账户管理业务个人账户数27.82万户,较上年末增加2.35万户(增幅9.23%)[46] - 零售线上平台用户数12,449.44万户,较上年末增长3.18%[49] - 累计代发额1,873.67亿元,同比增加204.79亿元,增幅12.27%[58] - 按揭贷款累计投放629.38亿元,同比增长53.55%[66] - 私银及财富客群资产管理规模420.18亿港元,较上年末增长23.48%[80] 普惠金融与小微企业业务 - 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6,667.51亿元,较上年末增加40.33亿元,不良率为1.52%[44] - 小微供应链贷款余额525.54亿元,蜂巢计划贷款余额76.50亿元,中小微科创业务贷款余额765.00亿元[43] - 服务中小微外贸企业超过2.4万家,同比增长12.49%[57] 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 - 绿色信贷余额3264.85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86.81亿元,增幅9.63%[41] - 绿色和可持续发展挂钩业务资产规模217.58亿港元,较上年末增长8.01%[80] 国际业务与海外分行 - 国际结算业务量2,007.01亿美元,同比增长14.18%[53] - 香港分行资产总额2369.33亿港元同比增长11.83%[79] - 香港分行贷款总额1284.82亿港元同比增长10.18%[79] - 香港分行存款总额1826.05亿港元同比增长14.81%[79] - 香港分行净收入16.48亿港元同比增长22.62%[79] - 代客外汇与衍生产品交易量118.16亿美元,同比增长74.25%[80] - 伦敦分行资产总额3.27亿美元,新增贷款规模1.55亿美元[81] 线上平台与数字化业务 - 对公线上平台用户数419.97万户,较上年末增长4.13%,银企直联客户数7,784户(增幅14.81%)[49] - 信用卡电子支付交易规模3117.87亿元同比下降7.08%[67] - 信用卡交易笔数7.48亿笔同比增长10.57%[67] 投资银行业务与金融市场 - 债券发行规模1,291.19亿元,服务客户298家[57] - 债券资产规模1.99万亿元人民币债券占1.86万亿元[74] - 外币债券资产规模185.54亿美元[74] 资产管理业务 - 理财业务规模比上年末增加545.55亿元,增幅5.87%[65] - 民生加银基金资产管理总规模2139.8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5.31%[86] - 民生理财产品规模11380.8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2.05%[90] - 托管规模12.66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26%[77] 子公司与附属机构 - 民生金租资产总额1769.07亿元,租赁业务投放293.54亿元[84] - 民银国际资产总额235.7亿港元,净资产34.83亿港元[87] - 民生村镇银行总资产420.1亿元,较上年末减少3.18亿元[88] 房地产相关业务 - 对公房地产相关承担信用风险的授信业务余额3906.53亿元,较上年末减少45.11亿元,降幅1.14%[199] - 房地产业贷款余额3326.48亿元,较上年末减少7.91亿元,占比85.15%[199] - 房地产业不良贷款余额115.86亿元,较上年末减少51.12亿元[199] - 房地产业不良贷款率3.48%,较上年末下降1.53个百分点[199] - 房地产相关不承担信用风险的业务余额477.13亿元,较上年末减少57.77亿元,降幅10.80%[199]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人民币2,190.43亿元[20]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190.43亿元人民币,净流出同比减少648.00亿元[189]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75.17亿元人民币,净流入同比增加731.58亿元[189]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251.90亿元人民币,净流入同比增加1.85亿元[189] 公司治理与基本信息 - 公司半年度财务报告于2025年8月29日经董事会审议通过,应到董事15名,实到14名[4] - 半年度财务报告未经审计[5] - 2025年中期利润分配方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人民币1.36元(含税)[5] - 报告期为2025年1月1日至2025年6月30日[11] - 公司注册及办公地址位于中国北京市西城区复兴门内大街2号[14] - 公司法定代表人高迎欣[14] - 公司A股股票代码为600016,H股股份代号为01988[15] - 公司国内会计师事务所为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15] - 公司战略定位为民营企业的银行、敏捷开放的银行、用心服务的银行[18] - 公司是中国第一家主要由民营企业发起设立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17] - 境内销售网络覆盖139个城市含2416家支行营业网点[68]
民生银行(600016) - 2025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