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为34.3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78%[19] - 利润总额为5.0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5.94%[1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3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2.62%[1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6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3.19%[19] - 基本每股收益为0.1128元/股,同比增长172.46%[17] - 稀释每股收益为0.1128元/股,同比增长172.46%[17]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3.82%,同比增加2.35个百分点[1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按中国会计准则本期数为333,018,159.07元,上期数为122,155,964.16元,同比增长172.6%[21] - 公司营业收入34.33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33亿元,同比增加2.11亿元[31] - 营业收入34.33亿元同比下降5.78%[37] - 公司净利润为4.26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6.6%[108]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3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2.6%[108] - 基本每股收益为0.11元/股,同比增长175%[108] - 综合收益总额为5.64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6.8%[108] - 母公司净利润为3.09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7.1%[110]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为2.646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3.19%[96] - 2025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469,036,138.84元,其中归属于母公司部分为333,018,159.07元[117] - 2024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228,858,477.04元,其中归属于母公司部分为120,427,120.64元[118] - 2025年半年度综合收益总额为384,289,861.93元[120] - 2024年半年度综合收益总额为73,048,917.26元[121]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27.73亿元同比下降8.6%[37] - 营业总成本从34.68亿元降至31.79亿元,下降8.4%[107] - 财务费用从8508万元降至8115万元,其中利息费用从1.32亿元降至1.07亿元[107] 各业务线表现 - 燃气销售业务收入30.78亿元同比下降5.2%[40] - 污水处理总处理能力46.5万吨/日,其中大众嘉定日处理20万吨,江苏大众总处理26.5万吨/日[30] - 大众绿行已投入运营四家充电场站[30][32] - 上海大众燃气服务覆盖黄浦江以西、苏州河以南的七个上海行政区域[34] - 南通大众燃气聚焦南通市区,承担港闸区、崇川区、经济技术开发区、苏通科技产业园区等区域业务[34] - 公司污水处理项目多采用BOT模式,负责区域性污水处理工作[34] - 上海大众燃气有限公司净利润为9445.13万元,占营业收入4.15%[57] - 南通大众燃气有限公司净利润为7448.96万元,占营业收入8.04%[57] - 参股公司大众交通集团净利润为8938.86万元,占营业收入8.03%[57] - 参股公司深创投净利润为10.47亿元,占营业收入124.98%[57] 各地区表现 - 上海地区收入24.33亿元同比下降8.02%[42] - 境外资产21.33亿元占总资产比例9.26%[47]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面临天然气采购成本上涨与销售价格调整滞后的经营风险[58] - 双碳政策可能导致环保标准提升及运营成本增加[58] - 安全生产风险存在于燃气运营、管道施工及隧道养护业务[59] - 美元留存H股募集资金面临汇率波动导致的汇兑损失风险[59] - 金融资产价值波动可能影响投资收益及利润稳定性[59] - 9家子公司被纳入环境信息依法披露企业名单[64] 关联交易 - 子公司上海大众燃气向上海燃气采购天然气交易金额达16.21亿元人民币[68] - 公司及子公司向大众企管采购商品及服务交易金额为81.59万元人民币[68] - 上海大众燃气向上海燃气租入资产及服务交易金额为505.87万元人民币[68] - 子公司向上海燃气销售商品及服务交易金额为1,654.93万元人民币[68] - 子公司向燃气集团销售商品及服务交易金额为1,119.34万元人民币[68] - 公司及子公司向大众交通租入资产交易金额为340.60万元人民币[68] - 关联交易合计金额2,888.91万元人民币,其中安检服务占比1.99%[70] 担保情况 - 报告期内对子公司担保发生额合计10.69亿元人民币[73] - 报告期末对子公司担保余额合计6.10亿元人民币[73] - 担保总额占公司净资产比例为6.86%[73] 股东和股权结构 - 公司股份总数及股本结构在报告期内未发生变化[76] - 截至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145,019户[77] - 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持股533,561,750股,占总股本18.07%[79] - 上海大众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持股495,143,859股,占总股本16.77%,其中质押股份245,000,000股[79] - 上海燃气(集团)有限公司持股153,832,735股,占总股本5.21%[79]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报告期内增持9,355,176股,期末持股20,457,253股,占总股本0.69%[79] - 上海大众企业管理有限公司通过沪港通持有61,178,000股H股,合计持股556,321,859股,占总股本18.84%[80] - 前十名无限售条件股东持股均为人民币普通股或境内上市外资股[80] - 公司总股本为2,952,434,675股,其中A股2,418,791,675股,H股533,643,000股[122] - 公司注册资本为2,952,434,675元[122] 债务和融资 - 公司凭借AAA级信用评级构建持续融资能力,通过金融机构融资、公司债、债务融资工具等多种渠道融资[35] - 公司债券"23公用01"余额10亿元,利率3.37%,2026年3月14日到期[85] - 公司债券"24公用01"余额9亿元,利率2.85%,2027年2月1日到期[85] - 公司非合并口径有息债务余额报告期末为61.21亿元,较期初61.35亿元同比下降0.23%[87] - 公司合并口径有息债务余额报告期末为74.19亿元,较期初78.93亿元同比下降6.01%[89] - 公司信用类债券在非合并口径有息债务中占比66.21%,金额40.53亿元[88] - 银行贷款在非合并口径有息债务中占比33.79%,金额20.68亿元[88] - 公司信用类债券在合并口径有息债务中占比54.63%,金额40.53亿元[90] - 银行贷款在合并口径有息债务中占比43.81%,金额32.50亿元[90] - 其他有息债务在合并口径占比1.56%,金额1.16亿元[90] - 一年内到期有息债务在合并口径占比66.92%,金额49.66亿元[90] - 公司存续中期票据规模30亿元,利率区间1.89%-3.19%[94] - 公司非经营性资金往来余额为零,未违反募集说明书约定[86] - 短期借款为27.1204亿元人民币,较年初30.1925亿元减少10.17%[100] - 应付债券从24.94亿元降至19.96亿元,减少20.0%[104][105] - 取得借款收到现金19.86亿元,同比减少37.4%[113] - 偿还债务支付现金24.16亿元,同比减少25.9%[113] - 母公司取得借款17.63亿元,同比减少26.8%[116] 现金流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6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0.29%[19]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7.6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60.29%[37]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大幅增长160.3%至7.61亿元[112]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39.25亿元,同比增长1.5%[112]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现金27.14亿元,同比减少12.3%[112]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22.84亿元,其中购建长期资产支付2.84亿元[112][113]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32.72亿元,较期初减少3.6%[113] - 母公司投资收益收到1.37亿元,同比减少40.9%[115] - 母公司期末现金余额20.68亿元,较期初减少0.4%[116] 资产和负债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按中国会计准则期末数为8,898,737,064.33元,期初数为8,547,573,729.90元,增长4.1%[21] - 按国际会计准则调整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期末数为8,842,570,643.08元,较中国会计准则减少56,166,421.25元[21] - 货币资金32.88亿元同比下降3.64%[46] - 受限资产总额为4.657亿元人民币,其中货币资金受限2,152.1万元,应收账款质押1.091亿元,长期应收款质押1.151亿元[51] - 负债总额为125.7291亿元人民币,较年初129.4869亿元减少2.9%[101]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为88.9874亿元人民币,较年初85.4757亿元增长4.11%[101] - 未分配利润为37.0263亿元人民币,较年初34.7590亿元增长6.52%[101] - 公司总资产从2024年末的147.73亿元增长至2025年6月30日的153.40亿元,增幅3.8%[103][104][105] - 货币资金保持稳定,从20.76亿元微降至20.68亿元,减少0.4%[103] - 长期股权投资从112.03亿元增至115.71亿元,增长3.3%[104] - 短期借款基本持平,从20.67亿元略增至20.68亿元[104] - 未分配利润从18.36亿元增至20.39亿元,增长11.0%[105]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从10,040,463,150.36元增长至10,457,548,408.56元,增加417,085,258.20元,增幅4.2%[117]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从8,547,573,729.90元增至8,898,737,064.33元,增加351,163,334.43元,增幅4.1%[117] - 未分配利润从3,475,899,614.61元增至3,702,627,475.11元,增加226,727,860.50元,增幅6.5%[117] - 资本公积从1,278,994,525.86元减少至1,264,753,125.39元,减少14,241,400.47元[117] - 2024年上半年所有者权益合计从9,736,675,424.91元增至9,851,966,203.96元,增加115,290,779.05元,增幅1.2%[118] - 专项储备2025年上半年增加2,656,244.36元,2024年同期增加9,558,701.42元[117][118] - 少数股东权益2025年上半年增加65,921,923.77元至1,558,811,344.23元,增幅4.4%[117] - 实收资本保持稳定为2,952,434,675.00元,两年同期无变化[117][118] - 公司2025年半年度所有者权益总额为7,308,454,117.64元,较期初增长3.8%[120] - 2025年半年度未分配利润增加202,779,279.46元至2,038,538,205.30元[120] - 2025年半年度资本公积减少9,996,706.30元至1,334,069,740.42元[120] - 2025年半年度其他综合收益增加75,222,934.17元至249,500,257.45元[120] - 2024年半年度所有者权益总额为6,849,615,289.73元,同比下降0.4%[121] - 2024年半年度对股东分配利润103,335,213.63元[121] 投资收益和金融资产 - 权益法公司投资收益同比增加3.92亿元人民币[17] - 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失同比增加2.32亿元人民币[17]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合计金额为68,327,635.02元,占净利润的20.5%[24] - 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及处置损益为26,977,351.71元[24] - 公司参股深创投、华璨基金、大成汇彩等重要创投平台[31][35] - 投资收益4.37亿元同比增长392.73%[44] - 对联营企业投资收益4.2亿元同比增长1,379.49%[44] - 交易性金融资产4.57亿元同比增长311.18%[46] -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期末总额29.09亿元,其中股票投资29.31亿元,私募基金投资7.9亿元,其他投资18.26亿元[52] - 股票投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8,210万元,占期初账面价值的41.4%[52][54] - 私募基金投资出现公允价值变动损失7,842.68万元,占期初账面价值的8.6%[52][56] - 蓝月亮集团股票投资期末账面价值9.934亿元,公允价值收益2,361.79万元[54] - 交大昂立股票投资期末账面价值10.81亿元,本期公允价值收益5,061.86万元[54] - 上海银行股票投资期末账面价值4.619亿元,公允价值收益635.62万元[54] - 前海微风来股权投资基金期末账面价值1.009亿元,投资收益363万元[56] - New China Innovation Fund 5投资出现公允价值损失3,681万元,占期初账面价值的14.8%[56] - 公司报告期内未新增重大对外股权投资[50] - 投资收益为4.36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92.7%[108] - 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为4.20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79.5%[108] -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2.37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654.5%[108] - 母公司投资收益为4.52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8.4%[110] - 母公司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为4.0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195.4%[110] - 交易性金融资产为4.5679亿元人民币,较年初1.1109亿元大幅增加311.2%[99] - 交易性金融资产大幅增长,从2061万元增至2.47亿元,增幅达1097%[103] 财务比率 - EBITDA全部债务比为15.49,同比下降23.35%[96] - 利息保障倍数为5.64,同比上升62.07%[96] - 现金利息保障倍数为7.26,同比大幅上升180.31%[96] 公司治理和荣誉 - 公司修订《公司章程》、《股东会议事规则》、《董事会议事规则》等规章制度,优化治理结构[33] - 公司获得"格隆汇金格奖"之"ESG环境友好卓越企业"奖及"ESG卓越IR团队"奖[33] 会计政策和估计 -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按被合并方净资产账面价值计量差额调整资本公积或留存收益[134] -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成本大于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部分确认为商誉[134] -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成本小于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计入当期损益[134] - 企业合并直接相关费用计入当期损益发行证券交易费用计入初始确认金额[134] - 合并范围以控制为基础确定需同时具备权力可变回报及影响回报能力[135] - 因非同一控制合并增加子公司按购买日公允价值纳入合并报表[136] - 丧失控制权时剩余股权按公允价值计量处置收益计入当期投资收益[137] - 分步处置子公司属于一揽子交易时前期差额确认为其他综合收益[138] - 购买子公司少数股权时长期股权投资与净资产份额差额调整资本公积[138] - 不丧失控制权处置子公司股权时价款与净资产份额差额调整资本公积[139] - 非交易性权益工具投资可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权益工具)[146] -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包括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长期应收款、债权投资等[148]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债务工具)包括应收款项融资、其他债权投资等[148]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权益工具)包括其他权益工具投资等[148]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包括交易性金融资产、衍生金融资产、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等[149]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包括交易性金融负债、衍生金融负债等[149] -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负债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149] - 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条件包括收取
大众公用(600635) - 2025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