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增长 - 营业收入为48272万元,同比增长89.70%[1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295.33万元,同比增长41.13%[1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6363.46万元,同比增长46.88%[19] - 利润总额为8167.98万元,同比增长44.29%[19] - 基本每股收益为0.30元/股,同比增长42.86%[19] - 稀释每股收益为0.30元/股,同比增长42.86%[19]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为0.28元/股,同比增长47.37%[19]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4.84%,同比增加1.07个百分点[19]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4.58%,同比增加1.15个百分点[19] - 营业收入为4.82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9.70%[2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647.63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1.13%[2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6295.33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6.88%[2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251.62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36%[21] - 公司营业收入48272万元,同比增长89.70%[53]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6647.63万元,同比增长41.13%[53]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6363.46万元,同比增长48.47%[53] - 营业收入48272万元,同比增长89.70%[93][9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647.63万元,同比增长41.13%[93]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6295.33万元,同比增长46.88%[93] - 公司2025年半年度营业总收入为482,719,950.20元,较2024年同期的254,470,366.65元增长89.7%[161] - 2025年半年度净利润为67,998,020.63元,较2024年同期的48,478,219.27元增长40.3%[162] - 综合收益总额为6799.8万元,同比增长40.2%[163]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综合收益总额为6647.6万元,同比增长41.2%[163] - 营业收入为2.71亿元,同比增长33.7%[165] - 营业利润为7517.8万元,同比增长46.7%[166] - 净利润为6513.9万元,同比增长48.4%[166] 成本和费用同比增长 - 营业成本33196.75万元,同比增长104.34%[96] - 研发费用2369.09万元,同比增长65.25%[96] - 研发费用从2024年半年度14,336,310.83元增至2025年半年度23,690,935.14元,增长65.3%[162] - 营业成本为1.63亿元,同比增长32.4%[165] 研发投入与成果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4.91%,同比减少0.72个百分点[19]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同比减少0.72个百分点[22] - 报告期内研发投入总额为2369.09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5.25%[76] -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4.91%,较上年同期减少0.72个百分点[76] - 公司新增专利申请15项,其中发明专利8项,实用新型专利7项[74] - 公司获得授权专利6项,其中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74] - 公司现行有效专利累计182项,其中发明专利91项,实用新型专利91项[74] - 研发总投入为7,896.00万元,总支出为5,293.53万元,预算执行率为67.0%[84] - 研发人员数量为187人,同比增长65.5%,占总员工比例13.68%[86] - 研发人员薪酬合计770.24万元,平均薪酬4.11万元[86] - 防弹复合材料一体化成型技术项目投入600.00万元,支出398.40万元,产品面密度达预期目标[11] - 纤维无纬布性能优化项目投入798.00万元,支出822.05万元,实现量产并满足客户要求[12] - 机器人灵巧手用高分子纤维腱绳项目投入150.00万元,支出18.88万元,完成多款产品开发并通过用户验证[14] - 超高强型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开发项目投入350.00万元,支出98.71万元,处于方案设计阶段[15] - 芳纶纸相关项目合计投入1,820.00万元(项目19-22),其中高介电强度芳纶纸项目投入600.00万元,支出269.22万元,产品指标达预期[21] -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直纺技术研发项目投入170.00万元,支出118.35万元,处于方案验证阶段[18] - 耐高温硬质防弹无纬布项目投入260.00万元,支出54.94万元,完成初步方案设计[16] - 高性能纤维预浸料及其复合材料研发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420万元,本期投入42.66万元,累计投入318.85万元[80] - UHMWPE纤维前纺工艺过程研究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480万元,本期投入80.19万元,累计投入249.79万元[80] - UHMWPE纤维线密度稳定性优化技术研究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440万元,本期投入113.37万元,累计投入379.01万元[80] - 防水防油剂防弹无纬布开发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420万元,本期投入38.98万元,累计投入242.5万元,其防弹性能在海水浸泡24小时后破片V50保持率达97.2%[80] - 低成本高效防弹陶瓷复合板开发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300万元,本期投入90.74万元,累计投入256.59万元[81] - 复合抗爆舱室防护结构研发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195万元,本期投入35.12万元,累计投入175.56万元,可抵挡速度≥1600m/s的高速破片冲击[81] - 结构防弹一体化复合材料技术研究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220万元,本期投入48.02万元,累计投入178.32万元[81] - 新型芳纶基自增强防刺复合材料开发及应用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105万元,本期投入16.85万元,累计投入85.54万元[81] - 基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低介电、低介损复合材料研究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90万元,本期投入14.55万元,累计投入60.61万元[81] - PE层压板力学性能参数标定及其对1.1g破片防弹仿真模型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98万元,本期投入36.95万元,累计投入107.91万元,其仿真模型与实际测试值误差控制在4%以内[81] 产品与技术优势 - 公司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产量和出口量均处于国内同行业前列[39] - 子公司超美斯间位芳纶产能处于国内第二、全球前五的地位[39] - 公司产品涵盖间位芳纶聚合原液、芳纶纤维及芳纶绝缘纸、芳纶蜂窝纸等100余个产品类别[39] -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是目前世界上比强度和比模量最高的纤维[37] - 间位芳纶极限氧指数大于29%属于本征阻燃纤维[38] - 公司开发出高分子纤维腱绳、有色细旦纤维、黑色防切割纤维等新产品[41] - X612N型芳纶蜂窝纸入选江苏省"国际先进"新技术新产品目录[41] -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被列为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鼓励类"产业[42] - 公司开发出高性能无膜芳纶防弹无纬布及芳纶无纬布FT534[55] - 公司可规模化生产从5D到6000D不同规格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64] - 公司生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及其复合材料、间位芳纶纤维及间位芳纶纸等100余个特色产品[64] - 公司X612N型芳纶蜂窝纸入选江苏省重点推广应用的新技术新产品目录“国际先进”序列[69] - 防弹专用超高强型纤维产品强度≥42cN/dtex(约合47.5g/D)[71] - 高刚度UHMWPE无纬布材料可提升硬质防弹板材弯曲强度40%以上[71] - UHMWPE纤维的单丝纤度可以达到0.95D[70] - 粗单丝UHMWPE纤维纤度可达4D[71] - 耐割高强聚乙烯纤维达到EN388-2016的4级水平[70] 生产与经营模式 - 公司采用以销定产并结合需求预测的生产模式[34] - 公司采取订单驱动的采购模式[35] - 公司通过投标和商务谈判获得客户订单[32] - 公司客户主要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间位芳纶纤维下游产业应用的生产型企业[31] 知识产权与行业标准 - 公司报告期内取得授权专利6项[41] - 公司累计拥有212项国内外专利,其中96项为发明专利[41] - 公司主导制订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细分领域首个产品行业标准以及4项行业标准[40] - 公司牵头制定2项团体标准,包括《低空飞行器用聚芳酰胺纤维纸技术规范》和《蜂窝芯材用芳纶纸技术要求》[40] - 公司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项和中国专利优秀奖4项[40] - 公司累计拥有212项国内外专利,其中发明专利96项[56] - 报告期内取得国家授权专利6项,包括发明专利2项和实用新型专利4项[56] - 公司累计获得212项国内外专利,其中96项为发明专利[62][69] - 公司主持或参与制订现行有效的国家、行业或团体标准共计34项[62] - 公司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项[62] - 公司获得中国专利优秀奖4项[62] - 公司报告期内取得授权专利6项[69] - 公司设立技术研究中心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开展前瞻性研发和应用型研发[33] 市场与行业动态 - 芳纶绝缘纸市场增长显著,高压直流电机应用推动高端芳纶纸需求[49] - 国内间位芳纶市场竞争异常激烈,新产能相继投产[50] - 超美斯在航空蜂窝纸领域产品应用于空客A320和A350等机型[48] - 间位芳纶原材料纯度大幅提升且价格明显降低[47] - 间位芳纶单线产能有效提升,在成本控制方面取得进步[47] - 公司通过工艺创新降本增效,单吨生产成本显著降低[58] 资产与负债变化 - 总资产为21.29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36.00%[21] - 应收账款9510.12万元,同比增长131.14%[98] - 存货32771.06万元,同比增长65.23%[98] - 固定资产99706.19万元,同比增长44.42%[98] - 商誉7550.17万元,同比增长290.56%[98] - 递延所得税资产期末余额为14,030,502.29元,占总资产0.66%,同比增长1,115.22%[99] - 其他非流动资产期末余额为18,968,248.43元,占总资产0.89%,同比增长1,113.85%[99] - 短期借款期末余额为34,189,699.37元,占总资产1.61%,同比增长62.68%[99] - 应付账款期末余额为91,008,818.26元,占总资产4.27%,同比增长108.63%[99] - 应付职工薪酬期末余额为31,406,740.53元,占总资产1.48%,同比增长130.70%[99] - 其他应付款期末余额为41,370,517.87元,占总资产1.94%,同比增长3,119.72%[99] - 长期借款期末余额为153,250,000.00元,占总资产7.20%[100] - 受限资产合计307,148,931.14元,其中货币资金受限52,442,582.01元[101] - 货币资金减少至3.64亿元,较期初5.04亿元下降27.8%[154] - 应收账款增长至9510万元,较期初4114万元大幅上升131.2%[154] - 存货增加至3.28亿元,较期初1.98亿元增长65.2%[154] - 固定资产增至9.97亿元,较期初6.90亿元增长44.5%[154] - 商誉大幅增加至7550万元,较期初1933万元增长290.6%[154] - 短期借款增至3419万元,较期初2102万元增长62.6%[155] - 应付账款增至9101万元,较期初4362万元增长108.6%[155] - 长期借款新增1.53亿元[155]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增至13.87亿元,较期初13.41亿元增长3.4%[156] - 公司总资产从2024年末的1,435,838,947.84元增长至2025年6月30日的1,521,041,978.81元,增长5.9%[158] - 货币资金从2024年末的486,995,230.93元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200,197,095.42元,下降58.9%[157] - 长期股权投资从2024年末的179,670,000.00元大幅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572,227,922.00元,增长218.5%[158] - 存货从2024年末的181,155,080.02元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171,266,204.55元,下降5.5%[157] - 应收账款从2024年末的27,380,789.78元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21,203,278.48元,下降22.6%[157] - 应付职工薪酬从2024年末的13,573,382.66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23,909,133.66元,增长76.2%[158] - 其他应付款从2024年末的1,253,075.31元大幅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41,109,213.99元,增长3,181.5%[158] 现金流量变化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23.3%至8251.6万元(2025年半年度)[169]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大幅增加至3.79亿元,主要因购建长期资产支付3520.8万元及收购子公司支付1.88亿元[169]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下降38.5%至3.11亿元(2025年半年度)[169] - 母公司投资活动现金流出激增457%至3.79亿元,含1.5亿元投资支付及2.06亿元取得子公司支付[171]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增长37.9%至2.85亿元(2025年半年度)[171]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仅3000万元借款,同比减少69%[169] - 支付各项税费同比增长147.5%至2484.7万元[171] - 汇率变动产生现金正影响33.4万元[169]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4.40亿元,同比增长54.8%[168]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4.10亿元,同比增长60.8%[168] - 支付给职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为7856.2万元,同比增长62.5%[168] - 支付的各项税费为3821.8万元,同比增长265.2%[168] 投资与并购活动 - 报告期对外股权投资额392,557,922.00元[104] - 收购超美斯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75.8%股权,投资金额24,255.79万元[105] 股东与股权结构 - 中国国投实业控股有限公司为第一大股东,持股83,940,000股,占总股本37.36%[143] - 国家产业投资基金有限责任公司为第二大股东,持股21,810,000股,占总股本9.71%,报告期内减持6,760,000股[143] - 招商银行-鹏华碳中和主题混合基金持股2,973,060股,占总股本1.32%[143] - 上海荥盛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持股2,000,000股,占总股本0.89%,系中国国投实业控股全资子公司[144] - 富国天瑞强势地区精选混合基金持股1,843,430股,占总股本0.82%[144] - 兴全社会责任混合基金持股1,479,503股,占总股本0.66%[144] - 鹏华沪深港新兴成长混合基金持股1,358,596股,占总股本0.60%[144] - 自然人徐冬宁持股1,338,589股,占总股本0.60%[144] - 富国基金-国新7号资管计划持股1,220,644股,占总股本0.54%[144] - 自然人孟祥贵持股1,220,200股,占总股本0.54%[144] - 核心技术人员陈振坤直接持股减少3万股至16.82万股[148] 所有者权益与利润分配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期初余额13.41亿元[174] - 未分配利润期内增加4496.2万元[174] - 综合收益总额为1.332亿人民币[175] - 所有者投入资本减少570万人民币[175] - 利润分配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1500万人民币[176] - 本期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5.307亿人民币[178]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为13.86亿人民币[178] - 少数股东权益为1.438亿人民币[178
同益中(688722) - 2025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