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TOM集团(02383) - 2025 - 中期财报
TOM集团TOM集团(HK:02383)2025-08-29 16:31

收入和利润表现 - 持续经营业务综合收入增长1.1%至3.39亿港元[13] - 综合收入为3.38692亿港元,同比增长1.1%[17] - 收入为338.692百万港元,同比增长1.1%[57] - 持续经营业务总收入3.387亿港元,其中媒体业务收入3.362亿港元[9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持续经营业务总收入为335,024千港元,已终止业务收入为7,845千港元,总收入为342,869千港元[101] - 已终止业务收入同比减少28.3%至562.9万港元[119] - 已终止业务收入港币600万元,亏损港币400万元(含出售痞客邦亏损港币100万元)[30] 利润和亏损变化 - 持续经营业务股东应占亏损收窄31%至9600万港元[13] - 未计融资成本及税项之溢利为600万港元(去年同期亏损1900万港元)[13] - 持续经营业务未计入净融资成本及税项之溢利为572.2万港元,去年同期亏损1880.4万港元[17] - 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计入终止业务)为9869.8万港元,同比收窄31.8%[17] - 未计入净融资成本及税项之溢利为5.722百万港元,上年同期为亏损18.804百万港元[57] - 来自持续经营业务之期内亏损为90.983百万港元,同比收窄32.7%[57] - 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期内亏损为98.698百万港元,同比收窄32.1%[59] - 期内亏损收窄至9467.2万港元,较去年同期1.4346亿港元改善34.0%[62] - 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为港币9900万元(含终止业务)[31] - 持续经营业务收入为港币3.39亿元,未计融资成本及税项之溢利为港币600万元(去年同期亏损港币1900万元)[30] - 公司除税前亏损9014.7万港元[98] - 公司除税前亏损为137,313千港元,主要受未能分配之公司开支142,099千港元影响[101] - 已终止业务除税前亏损同比收窄68.7%至257.4万港元[119] - 已终止业务(社交网络集团)亏损247.1万港元[98] - 期内亏损达港币1.45亿元,占股东应占亏损的主要部分[71] - 持续经营业务每股基本亏损0.024港元(亏损额9566.3万港元)[124] - 已终止业务每股基本亏损0.0008港元(亏损额303.5万港元)[125] 成本和费用变化 - 销售成本为193.973百万港元,同比下降1.1%[57] - 销售及市场推广费用为55.722百万港元,同比增长2.7%[57] - 行政费用为34.333百万港元,同比下降0.4%[57] - 其他营运费用净额为56.314百万港元,同比下降11.4%[57] - 2025年上半年员工成本为38,215千港元,较2024年同期39,418千港元下降3.1%[107] - 2025年上半年其他营运费用总额为58,129千港元,较2024年同期67,136千港元下降13.4%[107] - 存货拨备显著增加至7,158千港元,较2024年同期5,945千港元增长20.4%[107] - 员工成本(含董事酬金)为港币1.46亿元,全职员工约1000名[44] - 使用权资产折旧同比减少23.9%至1079.5万港元[110] - 银行贷款利息及借贷成本同比减少16.8%至9219.9万港元[112] - 租赁负债利息成本同比减少9.8%至126.8万港元[112] - 海外税项支出同比减少30.1%至440.9万港元[115] - 已付利息港币8025万元,同比减少16.9%[74] 毛利和毛利率表现 - 毛利总额由1.39亿港元增至1.45亿港元[13] - 毛利率由41.5%提升至42.7%[13] 业务分部表现 - 出版业务分部收入达3.27亿港元[14] - 出版业务分部溢利为1900万港元[14] - 媒体业务收入总额3.36亿港元[13] - 科技平台及投资业务收入总额300万港元[13] - 媒体业务收入3.36亿港元,分部溢利1900万港元[20] - 科技平台及投资业务收入300万港元,分部溢利900万港元[20] - 城邦出版业务收入3.27亿港元,分部溢利1900万港元[21] - 科技平台及投资业务分部利润889万港元[98] - 媒体业务分部利润1869万港元[98] - 媒体业务是收入主要来源,其分部收入为332,403千港元,占持续经营业务总收入99.2%[101] - 科技平台及投资业务分部收入仅为2,621千港元,且该分部录得亏损6,271千港元[101] 联营公司和投资表现 - 联营公司邮乐实现净利润2300万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亏损3300万元人民币)[14] - 持有WeLab 7.94%股权及妙盈科技6.22%股权[24][25] - 投资邮乐(持股22.39%)账面值港币3.67亿元,占资产总值12.73%[35][36] - 投资WeLab(持股7.94%)账面值港币6.90亿元,占资产总值23.90%[35][40] - 联营公司投资贡献收益743.4万港元,较去年同期亏损551.1万港元实现扭亏[132] - 摊占以权益法记账之投资溢利为7.434百万港元,上年同期为亏损5.511百万港元[57] - WeLab持股比例从7.96%降至7.94%[90] - 持续经营业务FVOCI金融资产股息收入同比增长98.5%至54万港元[108] 现金流表现 - 营运现金净流出从港币6200万元收窄至港币4300万元[29] - 经营业务现金流入净额港币4518万元,同比减少3.6%[74] - 资本开支港币4992万元,同比减少38.9%[74] - 已终止业务经营现金净流出309.4万港元,投资现金净流出52.5万港元(含出售附属公司现金流出52.5万港元)[122] 融资成本和债务 - 融资成本净额为92.202百万港元,同比下降16.4%[57] - 负债净额为16.96236亿港元,较去年底增加9.3%[17] - 现金及银行结余4.95亿港元,总信贷额45.2亿港元,已动用88.1%[28] - 银行贷款本金总额39.8亿港元,资本负债比率174.3%[28] - 公司负债净额从港币16.64亿元增至港币16.96亿元[29] - 长期银行贷款增加3.1%至397.484亿港元[66] - 新增银行贷款港币11.5亿元,同比增长11.7%[74] - 公司负债净额港币169.6亿元[77] - 银行贷款总额增至港币39.80837亿元,较期初38.57397亿元增长3.2%[152] 资产和负债状况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长10.4%至4.949亿港元[63]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港币49.49亿元,同比增长17.3%[74] - 公司流动比率从1.44提升至1.54,流动资产净值从港币2.33亿元增至港币2.87亿元[29] - 总资产净值下降至负169.624亿港元,较期初增加1.9%[66] - 累计亏损扩大至71.155亿港元,期内增加9869.8万港元[68] - 非控制性权益增长7.7%至3.167亿港元[68] - 投资物业价值增长2.8%至1733.1万港元[63] - 其他无形资产增长11.1%至1.5507亿港元[63] - 公司股东应占累计亏损为港币18.45亿元,较期初增加港币2.49亿元[7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为2,886,190千港元,较2024年末2,801,213千港元增长3.0%[103][106] - 公司总负债为4,582,426千港元,较2024年末4,465,109千港元增长2.6%[103][106] - 借贷是最大负债项,达3,974,837千港元,较2024年末3,857,397千港元增长3.0%[103][106] - 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减少至4.289亿港元,期内折旧支出589.8万港元[129] - 商誉账面净值小幅增长至5.019亿港元,汇兑调整增加71万港元[130] - 其他无形资产增长至1.551亿港元,主要因出版权增加4884.9万港元[131] - 应收账款总额20.974亿港元,其中超90天逾期账款5942.5万港元[140] - 应收账款减值拨备2878万港元,较期初增加115.8万港元[140] - 长期应收款项增至788.5万港元,全部为应收第三方款项[136] - 受限制现金为港币500万元(用于台湾出版分销商保证金)[33] - 受限制现金为港币538万元(新台币2023.3万元),主要用于台湾出版分销商潜在销售退货履约保证金及银行信用卡垫款保证[146] - 应付账款及其他应付款项总额为港币4.93468亿元,较期初4.88556亿元增长1.01%[147] - 应付账款账龄中超过90天金额达港币4429.2万元,占比39.66%[151] - 投资物业价值从1685.4万港元增至1733.1万港元,增长2.8%[88][92] - FVOCI金融资产中股权证券总额从8.251亿港元微降至8.273亿港元[88] 金融资产和汇兑影响 - 按公平价值列账之金融资产重估盈余405万港元,去年同期亏损9443.6万港元[62] - 汇兑差额产生正收益6205万港元,去年同期为亏损2348.5万港元[62] - 按公允价值列账的金融资产重估亏损港币8770万元[71] - 汇兑差额损失港币1634万元[71] - 第三级金融资产重估亏损206.8万港元[92] - 汇兑调整带来225.1万港元收益[92] - 汇兑净亏损同比增长72.3%至60.3万港元[108][110] 公司治理和股权结构 - 董事陆法兰持有49.2万股公司股份,持股比例0.01%[169] - 董事杨国猛通过配偶持有3万股公司股份,持股比例低于0.01%[169] - 长和及其附属公司总计持有1,430,120,545股本公司股份,占已发行股份的36.13%[172][175] - 长实及其附属公司总计持有1,430,120,545股本公司股份,占已发行股份的36.13%[172][175] - Cheung Kong Investment Company Limited及其附属公司持有476,341,182股本公司股份,占已发行股份的12.03%[172][175] - CK Hutchison Global Investments Limited及其附属公司持有952,683,363股本公司股份,占已发行股份的24.07%[172][175] - 周凯旋及其控制实体总计持有1,003,432,363股本公司股份,占已发行股份的25.35%[172][175] - Cranwood Company Limited (Liberia) 直接持有67,078,363股本公司股份,占已发行股份的1.69%[175] - Cranwood Company Limited (BVI) 直接持有8,354,000股本公司股份,占已发行股份的0.21%[175] - 林添茂及其关联方总计持有529,418,000股本公司股份,占已发行股份的13.37%[172][176] - 周凯旋控制实体持有的总计1,003,432,363股本公司股份已全部抵押予长和[176] - 截至2025年6月30日,除已披露权益外,无其他人士拥有本公司已记录的重大权益或淡仓[178] - 公众持股市值于2025年6月30日约为4.478亿港元[194] - 公众持股比例占公司已发行股本25.14%[194] - 公司未持有任何库存股份[191] - 公司在报告期内未进行任何上市证券回购、出售或赎回[191] - 所有董事确认遵守证券交易操守准则[188] - 股份于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股份代号:2383)[194] - 2025年中期业绩公布日期为2025年8月5日[194] - 注册办事处位于开曼群岛[194] - 总办事处及主要营业地点位于香港湾仔[194] - 股份过户登记分处为香港中央证券登记有限公司[194] 关联方交易 - 向长和系支付服务费港币169.8万元,较去年同期164.4万元增长3.3%[161] - 支付主要股东贷款担保费港币971.1万元,按贷款本金45亿港元年利率0.5%计算[161] 其他重要事项 - 出售附属公司产生亏损109.3万港元[110] - 出售台湾社交媒体附属公司产生亏损109.3万港元[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