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变化)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收益为214.5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465.8万港元下降53.9%[5]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净亏损为1113.9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1315.5万港元亏损收窄15.3%[19] - 公司总收益从2024年上半年的465.8万港元大幅下降至214.5万港元,降幅达54.0%[19] - 公司总收益从2024年上半年的4,658,000港元大幅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2,145,000港元,降幅达54%[20] - 公司收益为214.5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大幅减少54.0%[35] - 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期间亏损为837.7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014.0万港元有所收窄[36] - 母公司普通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从2024年上半年的10,140,000港元改善至2025年上半年的8,377,000港元,减少17%[25] 成本和费用(同比变化)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行政开支为1384.7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1636.3万港元下降15.4%[5] - 行政开支减少至1384.7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636.3万港元下降15.4%[35] - 销售成本降至129.3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395.0万港元大幅下降67.3%[35] - 员工成本从2024年上半年的8,562,000港元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8,060,000港元,减少6%[23] 各业务线收益表现 - 艺人管理分部收益从2024年上半年的20.5万港元下降至10.5万港元,降幅达48.8%[19] - 电影、电视节目及网络内容分部收益从356.9万港元锐减至39.7万港元,降幅高达88.9%[19] - 新媒体业务收益从88.4万港元增长至164.3万港元,增幅达85.9%[19] - 新媒体业务收益在2025年上半年为1,643,000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884,000港元增长86%[20] - 电视及网络节目收益从2024年上半年的2,713,000港元锐减至2025年上半年的396,000港元,下降85%[20] - 电影投资收益从2024年上半年的1,039,000港元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0港元[22] - 租金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1,037,000港元微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1,077,000港元,增长4%[22] - 新媒体业务收益增长至164.3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88.4万港元大幅提升85.9%[39] - 电影电视节目收益锐减至39.7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356.9万港元下降88.9%[37] - 艺人管理收益为10.5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20.5万港元下降48.8%[38] 盈利能力指标(同比变化)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毛利润为85.2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70.8万港元增长20.3%[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净亏损为1113.9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1315.5万港元收窄15.3%[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0.20港仙,较2024年同期的0.24港仙收窄16.7%[6]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应占联营公司亏损为0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69.7万港元亏损实现100%改善[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其他收入及收益为185.6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332万港元下降44.1%[5] 现金流状况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868.5万港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762.6万港元增长13.9%[7]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4年6月30日的1892.3万港元减少至868.5万港元,降幅达54.1%[11] - 公司经营现金流在2025年上半年转为正流入24.1万港元,而2024年同期为流出786.9万港元[11]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8.685百万港元,较2024年末7.626百万港元增长13.9%[59] 资产和权益状况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资产净值为6809.5万港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7727.1万港元下降11.9%[8]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9318万港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9894.9万港元下降5.8%[8] - 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从2024年6月30日的1.214亿港元下降至9318万港元,降幅达23.3%[9] - 公司累计亏损从2024年6月30日的10.522亿港元扩大至2025年6月30日的10.817亿港元[9] - 公司其他储备从2024年12月31日的5685.9万港元减少至5109.0万港元,降幅为10.1%[9] - 应收贸易账款从2024年末的7,035,000港元大幅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769,000港元,下降89%[27] - 应付贸易账款从2024年末的427,000港元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343,000港元,下降20%[29] - 非流动资产从2024年末的90,925,000港元微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91,003,000港元,增长0.1%[20] - 电影版权及在制影片承承担约4574.1万港元,较去年底的4506.0万港元略有增加[32] - 公司总资产为129.83百万港元,较2024年末136.262百万港元下降4.7%[59] - 资本承担约45.741百万港元,较2024年末45.06百万港元略有增加[64] 资本结构和股权 - 资本负债比率达66.3%,较2024年末59.6%上升6.7个百分点[61] - 已发行普通股4,209,131,046股[60] - 公司未发行新股,普通股数量维持420.913万股,股本为4.209万港元[30] - 稼轩集团及其关联方共同持有47.1%股份(1,982,561,725股)[71] - 中信系公司持股10.93%(459,934,954股)[71] - First Charm Investments Limited持股7.4%(311,545,414股)[71] 新业务发展 - 公司开发文旅PASS卡与支付宝合作覆盖逾500个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及世界文化遗产[50] - 文旅PASS卡于2025年5月在八达岭长城试运营并扩展至其他国家级景区和博物馆[53][54] - 文旅PASS卡商业模式从to C转为to B由景区运营商购买并销售[53] - 公司与西安等主要城市洽谈战略合作推广PASS卡覆盖兵马俑等景点[56] - 支付宝提供技术支持使PASS卡可在合作零售店及餐厅消费并收取佣金[50] 音乐和版权业务 - 公司音乐版权代理发行与QQ音乐、酷狗音乐、网易云音乐等主流平台合作[47] - 公司对音乐版权资产计提减值因可收回金额低于成本[47] - 琥珀APP为原创音乐人提供100%版权自主及区块链存证服务[49] - 公司通过区块链技术构建去中心化短视频版权交易平台实现碎片化Token交易[45] 公司治理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成员组成包括林长盛主席周亚飞和吴伟雄均为非执行或独立非执行董事[83]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报告及业绩[83] - 公司确认全体董事已遵守证券交易行为守则及GEM上市规则必守标准[81] - 公司采纳了董事证券交易行为守则条款不宽于GEM上市规则第5.48至5.67条[81] - 若干非执行董事及独立非执行董事因业务承担未能出席股东周年大会及股东特别大会[80] - 审核委员会负责审阅年报财务报表中期报告并向董事会提供意见[83] - 审核委员会检讨监察集团财务汇报及内部监控程序[83] - 执行董事为Colin Xu和梁伟信非执行董事为邹晓春周亚飞李雪松和吴茜[83] - 独立非执行董事为吴伟雄林长盛和王炬[83] - 报告日期为2025年8月29日香港[83] 其他运营数据 - 北京市2023年旅行社组织国内游客总逗留天数从2022年533万天增至1326万天[52] - 主要管理人员酬金总额为106.9万港元,与去年同期的107.2万港元基本持平[33] - 雇员总数54人(中国50人,香港4人)[66] - 无资产抵押、无重大或然负债、无重大投资[62][65][67]
拉近网娱(08172) - 2025 - 中期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