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表现 - 营业收入为2.12亿元,同比增长9.95%[20] -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183.60万元,同比增长9.95%[36] - 营业收入211,835,958.79元,同比增长9.95%[51]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1183.6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95%[68]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为2.118亿元,同比增长9.95%[122] - 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9.1%至2.127亿元[12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127.69万元,同比增长26.00%[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127.69万元,同比增长26.00%[36] - 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127.69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6%[68]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为4127.69万元,同比增长26.00%[123] - 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31.0%至4017.71万元[12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3403.28万元,同比增长47.36%[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同比增长47.36%[36][38] - 2025年上半年扣非净利润3403.28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7.36%[68] - 利润总额为4667.94万元,同比增长23.73%[20] - 公司利润总额同比增长28.0%至4551.29万元[125] - 扣除股份支付影响后的净利润为4264.43万元,同比增长25.21%[24] - 基本每股收益为0.20元/股,同比增长25.00%[21]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20元,同比增长25.00%[124]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4.00%,同比增加0.78个百分点[21] 成本和费用变化 - 营业成本138,625,327.89元,同比增长9.30%[51] - 公司营业成本同比增长7.0%至1.414亿元[125] - 研发费用8,981,270.58元,同比下降23.87%[51] - 公司研发费用为898.13万元,同比下降23.87%[123] - 研发费用同比下降21.5%至962.42万元[125] - 公司财务费用为-33.53万元,主要因利息收入37.03万元所致[123] - 财务费用因利息收入增加呈现净负值-35.66万元[125] - 投资收益518,982.81元,同比下降81.06%[51] - 投资收益同比下降81.1%至51.90万元[125] - 信用减值损失同比扩大19.8%至-152.97万元[125] - 其他收益同比下降46.9%至178.07万元[125] -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同比增长5.6%至703.55万元[125] 现金流状况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617.08万元,同比下降8.63%[20]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6,170,799.87元,同比下降8.63%[5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2617.08万元,同比下降8.6%[127][128]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15.1%,从2820.65万元降至2396.19万元[131]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总额同比下降10.3%,从15613.86万元降至14007.36万元[131]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同比下降10.2%至1.388亿元[127] - 支付职工现金同比增长5.3%至4505.15万元[127] - 支付给职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同比增长5.8%,从3869.70万元增至4093.92万元[131]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31,416,862.81元,主要因购建固定资产支出增加[51] - 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出3141.69万元[127][128]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大幅恶化,从-33.72万元降至-3141.54万元[131] - 投资支付现金同比减少58.3%至5000万元[128] - 收回投资收到现金同比减少50.5%至6000万元[128] - 分配股利及利息支付现金同比减少69.7%至2111.37万元[128] - 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同比下降69.7%,从6967.51万元降至2111.37万元[131]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7682.65万元,较期初下降25.5%[128]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同比下降45.2%,从3990.58万元降至7289.88万元[131] 资产和负债变动 - 总资产为11.15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1.60%[20] - 公司总资产为11.017亿元,较期初增长1.56%[119] - 资产总额增加17.59百万人民币(1.6%),从1,096.94百万增至1,114.53百万[114][115] - 货币资金减少26.38百万人民币(24.6%),从107.41百万降至81.03百万[114] - 母公司货币资金减少28.58百万人民币(27.0%),从105.68百万降至77.10百万[118] - 交易性金融资产增加7.19百万人民币(2.1%),从344.53百万增至351.72百万[114] -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688.47万元,期末余额3.5172亿元[58] - 应收账款增长30.14%至1.4049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从9.84%升至12.61%[54] - 应收账款增加32.54百万人民币(30.2%),从107.95百万增至140.49百万[114] - 应收款项融资减少556.43万元,期末余额4203.75万元[58] - 在建工程激增154.71%至5380.67万元,占总资产比例从1.93%升至4.83%[54] - 在建工程增加32.68百万人民币(154.7%),从21.12百万增至53.81百万[114] - 公司在建工程大幅增加至5380.67万元,较期初增长154.75%[119] - 预付款项减少65.69%至66.87万元,占总资产比例从0.18%降至0.06%[54] - 母公司其他应收款减少3.50百万人民币(59.7%),从5.87百万降至2.36百万[118] - 受限货币资金420.17万元,主要用于保函保证金及ETC业务冻结[55] - 负债总额减少3.59百万人民币(4.5%),从80.09百万降至76.50百万[115] - 资产负债率约7%,保持低负债水平[50] - 应付职工薪酬减少4.38百万人民币(29.4%),从14.89百万降至10.51百万[115] - 公司应付职工薪酬为969.45万元,较期初下降29.05%[119] - 公司合同负债为149.43万元,较期初增长8.68%[119] - 未分配利润增加20.16百万人民币(6.0%),从338.78百万增至358.94百万[116] - 公司所有者权益为10.131亿元,较期初增长2.02%[120]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总额增长2.1%,从101685.12万元增至103803.28万元[133][137] - 未分配利润增长5.9%,从33878.17万元增至35894.49万元[133][137] - 资本公积增长0.3%,从37355.36万元增至37457.20万元[133][137] 业务和行业表现 - 商用车1-6月产销分别完成209.89万辆和212.1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67%和2.58%[27] - 重卡产销分别完成53.88万辆和53.9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0.07%和6.88%[27] - 新能源商用车1-6月销量36万台,同比增长57%,渗透率达到24%[27] - 节能降噪电控硅油离合器风扇总成系统销量同比增长32%[37] - 新能源电动重卡单车配套价值是燃油重卡的2-4倍[39] - 新能源纯电动轻卡单车配套价值是传统燃油轻卡的2-4倍[39] - 电控硅油离合器风扇产品2022-2024年实际收入分别为6,863.36万元、13,707.39万元和12,277.44万元[95] - 电控硅油离合器风扇产品三年实际总销量为385,527套,超过预计销量[95] - 产品配套覆盖一汽集团、东风集团、卡特彼勒等国内外优质客户[46] 研发与项目投资 - 研发费用8,981,270.58元,同比下降23.87%[51] - 牵头或参与制订行业标准75项[42] - 电控离合器核心技术储备充足,承接"国六"排放标准需求[42] - 研发技术中心建设项目累计投入募集资金2,791.85万元,投入进度为28.32%[94] - 通过竞拍取得63140平方米土地使用权用于新能源项目[71] - 智能制造基地建设项目累计投入募集资金4,361.53万元,投入进度为100.05%[94] - 电控硅油离合器风扇集成系统升级扩产项目累计投入募集资金23,091.51万元,投入进度达100.00%[94] - 汽车轻量化吹塑系列产品升级扩产项目累计投入募集资金738.35万元,投入进度达100.00%[94] 募集资金使用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净额为人民币43,151.07万元[92]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累计投入募集资金总额为人民币38,571.94万元[92]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募集资金累计投入进度为89.39%[92] - 本年度公司投入募集资金金额为人民币779.95万元[92] - 本年度公司投入募集资金总额占比为1.81%[92] - 公司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授权额度为15,000.00万元[98] - 报告期末现金管理余额为7,000.00万元,未超出授权额度[98] 子公司业绩 - 子公司宁波捷斯特检测公司实现净利润87.89万元[62] - 子公司长春欣菱公司实现净利润16.59万元[62] - 子公司宁波雪龙进出口公司实现净利润13万元[63] 股东和股权结构 - 截至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18,324户[103] - 报告期内公司股份总数及股本结构未发生变化[101] - 香港绿源控股有限公司为第一大股东,持股41,848,100股,占比19.82%[105] - 宁波维尔赛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为第二大股东,持股31,471,440股,占比14.91%,其中13,000,000股处于质押状态[105] - 贺财霖直接持股27,820,660股,占比13.18%[105][106] - 贺群艳与贺频艳各直接持股24,170,020股,各占比11.45%[105][106] - 宁波联展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持股7,867,860股,占比3.73%[105][106] - 贺财霖、贺群艳、贺频艳为实际控制人及父女关系,三人合计直接持股占比36.08%[106] - 香港绿源由贺财霖(27.5%)、贺频艳(30%)、贺群艳(30%)共同持有[106] - 维尔赛控股由贺财霖(33.4%)、贺频艳(33.3%)、贺群艳(33.3%)共同持有[106] - 联展投资为员工持股平台,贺财霖持有28.24%份额,其弟贺根林持有20%[106] - 前十名无限售条件股东持股均为人民币普通股,无限售条件[106] 分红和股东回报 - 累计现金分红6次合计3.25亿元人民币,累计募资4.74亿元人民币[70] - 2024年度现金分红2111.37万元人民币,占2024年归母净利润比例34.95%[70] - 近三年累计现金分红占最近三年平均净利润比例266.56%[70] - 公司对所有者分配利润6967.5万元[139] - 公司2025年半年度向股东分配利润2111.4万元[142] - 对股东分配利润6967.51万元人民币[143] 非经常性损益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及处置损益为703.55万元[22][23] - 政府补助收入为114.43万元[22] 公司治理与承诺 - 回购注销限制性股票399974股[78] - 2025年上半年披露75份文件(含2期定期报告)[72] - 公司获得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80] - 公司股东及实际控制人贺财霖等承诺锁定期满后两年内减持意向[83] - 股东香港绿源、维尔赛控股承诺锁定期满后两年内减持意向[83] - 股东联展投资承诺锁定期满后两年内减持意向[83] - 公司及中介机构承诺招股书无虚假记载且长期有效[83] - 公司董事及高管承诺填补被摊薄即期回报措施长期有效[84] - 公司全体股东及董监高承诺履行约束措施长期有效[84] - 公司董事及高管承诺2025年1月24日起股权激励与填补回报措施挂钩[84] - 公司实际控制人承诺不干预经营且长期履行填补回报措施[85] - 实际控制人承诺2025年1月24日起按证监会新规补充填补回报承诺[85] - 公司董事及高管承诺职务消费约束与填补回报措施执行情况挂钩[84] - 公司报告期内无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87] - 公司报告期内无违规担保情况[87] - 公司报告期内无重大诉讼、仲裁事项[88] - 公司及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报告期内诚信状况良好[88] - 公司报告期内无重大关联交易[89][90] 对外投资 - 对深创投中小企业发展基金认缴出资1500万元,认缴比例0.7239%[60] 所有者权益变动 - 综合收益总额为4127.69万元[134] - 公司本年期初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0.227亿元[138] - 公司本期综合收益总额为3276.0万元[138] - 公司本期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减少至9.913亿元[140] - 公司实收资本保持2.111亿元不变[140][141] - 公司2025年半年度期初所有者权益为9.930亿元[141] - 公司2025年半年度综合收益总额为4017.7万元[141] - 公司2025年半年度通过股份支付增加资本公积101.8万元[141][142] - 公司2025年半年度期末所有者权益增至10.131亿元[142] - 公司期初所有者权益总额为10.02亿元人民币[143] - 本期所有者权益减少3354.77万元人民币,降幅3.35%[143] - 资本公积增加242.04万元人民币[143] - 未分配利润减少3900.07万元人民币[143] - 综合收益总额为3067.44万元人民币[143] - 期末所有者权益总额为9.68亿元人民币[144] - 公司注册资本2.11亿元人民币,总股本2.11亿股[145] 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 - 公司记账本位币为人民币[153] - 外币货币性项目采用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折算,汇兑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59] - 金融资产初始确认时按公允价值计量,交易费用计入当期损益或初始确认金额[160][161] -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后续计量[161]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债务工具投资,利息/减值/汇兑损益计入当期损益[161]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权益工具投资,股利计入当期损益[161]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全部利得损失计入当期损益[162] - 金融负债终止确认条件为现时义务解除时[164] - 金融资产转移满足终止确认条件时,账面价值与对价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65] - 金融工具公允价值估值优先使用活跃市场未经调整报价(第一层次输入值)[165] - 应收票据坏账准备按信用风险特征组合计提 应收商业承兑汇票参考历史信用损失经验结合当前状况及未来预测通过违约风险敞口和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率计算[170] - 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账龄组合计提比率为 1年以内5.00% 1-2年10.00% 2-3年30.00% 3-5年50.00% 5年以上100.00%[173] - 其他应收款坏账准备账龄组合计提比率为 1年以内5.00% 1-2年10.00% 2-3年30.00% 3-5年50.00% 5年以上100.00%[177] - 存货跌价准备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 直接出售存货按估计售价减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确定可变现净值[179] - 需要加工存货按所产成品估计售价减至完工成本 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确定可变现净值[179] - 金融工具减值以预期信用损失为基础 对摊余成本金融资产 公允价值计量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债务工具投资等计提损失准备[166] - 购买或源生已发生信用减值金融资产 仅将初始确认后整个存续期内预期信用损失累计变动
雪龙集团(603949) - 2025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