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海象新材(003011) - 2025 Q2 - 季度财报
海象新材海象新材(SZ:003011)2025-08-29 17:45

收入和利润同比变化 - 营业收入6.04亿元,同比下降12.10%[23] - 2025年半年度公司营业收入6.04亿元同比下降12.10%[38] - 营业收入603,830,913.15元,同比下降12.10%[61] - 营业总收入同比下降12.1%至6.038亿元(对比6.869亿元)[15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494.72万元,同比大幅增长1099.05%[23]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6310.51万元,同比增长998.11%[23] - 2025年半年度归母净利润6494.72万元同比上升1099.05%[38] - 净利润大幅增长1099%至6494.7万元(对比541.7万元)[154] - 基本每股收益0.64元/股,同比增长1180.00%[23] - 基本每股收益增长1180%至0.64元(对比0.05元)[154]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4.54%,同比上升4.16个百分点[23] 成本和费用同比变化 - 营业成本453,235,723.41元,同比下降10.75%[61] - 营业成本下降10.7%至4.532亿元(对比5.078亿元)[153] - 研发投入21,195,293.29元,同比下降22.21%[61] - 研发费用减少22.2%至2119.5万元(对比2724.7万元)[153] - 财务费用-11,124,596.00元,主要因汇兑收益增加致同比下降302.16%[61] - 财务费用由负转正从-1112.5万元变为550.3万元[153] - 销售费用同比下降45.2%至1602.5万元(对比2923.1万元)[157] 分业务线收入表现 - 公司产品分为LVT地板、WPC地板和SPC地板三大类[39] - SPC产品收入359,838,365.80元,占营业收入59.59%,同比下降21.67%[63] - WPC产品收入105,305,133.69元,同比增长29.99%[63] 分地区收入表现 - 境外收入581,932,038.60元,占营业收入比重96.37%,同比下降13.81%[63] - 境内收入21,898,874.55元,同比增长85.76%[63] - 公司产品绝大部分销售到美国、欧盟、加拿大、澳洲等国家和地区[53] 现金流量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24亿元,同比增长81.49%[23]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24,102,900.71元,同比大幅增长81.49%[6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81.5%至1.24亿元[159] - 销售商品收到现金同比下降12.1%至6.09亿元[159] - 收到税费返还同比增长7.3%至6420万元[159] - 购买商品支付现金同比下降18%至4.25亿元[159] - 支付职工现金同比下降17.3%至6804万元[159]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同比增长506%至3.44亿元[160]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同比增长80.8%至3.18亿元[160]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同比增长72.2%至3.94亿元[160] - 母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转负为-5053万元[162] - 母公司取得借款收到现金1.15亿元[163] 资产和负债结构变化 - 货币资金增加至4.392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从12.78%上升至19.65%,增长6.87个百分点[66]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为946万元,较期初4903万元下降80.7%[144] - 短期借款增加至4.307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从16.86%上升至19.27%,增长2.41个百分点[66] - 短期借款期末余额为4.307亿元,较期初3.598亿元增长19.7%[145] - 存货减少至2.141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从11.74%下降至9.58%,减少2.16个百分点[66] - 存货期末余额为2.141亿元,较期初2.504亿元下降14.5%[144] - 在建工程增加至1.042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从2.60%上升至4.66%,增长2.06个百分点[66] - 固定资产减少至8.384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从42.86%下降至37.51%,减少5.35个百分点[66]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2.772亿元,较期初2.671亿元增长3.8%[144] - 长期借款期末余额为1.260亿元,较期初1.133亿元增长11.2%[146] - 母公司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1.126亿元,较期初5309万元增长112.2%[148] - 母公司短期借款期末余额为1.300亿元,较期初3.400亿元下降61.8%[149] - 母公司合同负债期末余额为5433万元,较期初222万元大幅增长2345.3%[150] - 资产总计期末余额为22.35亿元,较期初21.33亿元增长4.8%[145] 非经常性损益明细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合计金额为1,842,035.29元[27]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金额为1,190,081.56元[27] - 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公允价值变动及处置损益为157,940.72元[27] - 委托他人投资或管理资产损益为329,192.03元[27] - 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为302,868.89元[27] - 非经常性损益所得税影响额为138,047.91元[27] - 因促进残疾人就业返还增值税金额为18,379,656.42元[28] 汇率和套期保值影响 - 公司外贸出口业务占比高受益于本期美元汇率上升产生较大汇兑收益[38] - 外汇掉期套期保值业务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5.64万元[77] - 报告期内套期保值业务实际收益为4.05万元[77] 子公司业绩贡献 - 公司一净利润为1,557.59万元,占比较高[82] - 越南海欣子公司净利润为473.58万元[82] - 海宁海象子公司净利润为343.47万元[82] - 越南子公司境外资产规模达9.887亿元,占公司净资产比重为69.34%[67] 原材料成本分析 - 原材料PVC树脂粉平均价格同比下降7.52%[38] - PVC地板上游原材料主要为PVC树脂粉印花面料和耐磨层等化工产品[36] - 原材料成本占主营业务成本较高,PVC树脂粉等价格波动与原油及煤炭价格走势相关[85] 行业和市场环境 - 2025年半年度中国PVC地板出口金额为159.28亿元同比下降13.39%[32] - 越南在2024年首次超过中国成为美国PVC地板最大进口来源国[32] - 欧美是最大PVC地板消费市场新兴经济体市场处于培养阶段[37] - PVC地板具有环保可回收安装简便耐磨防滑防火等优点[39] - 下游行业包括大型品牌商贸易商及建材零售商最终用于商业及住宅场所[36] 研发和技术创新 - 公司拥有专利52项,其中实用新型专利37项,发明专利14项,外观专利1项[56] - 公司及子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被认定为浙江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6] - 公司2025年半年度获省级工业新产品立项4项,新产品验收4项,参编国家标准1项[56] - 公司先后取得欧盟CE认证、德国TUV认证、美国FloorScore认证和美国GREENGUARD认证[56] 信用和应收账款管理 - 公司应收账款已与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签订保险合同以降低回收风险[85] - 应收账款1年以内账龄预期信用损失率为5.00%[197] - 应收账款1-2年账龄预期信用损失率为10.00%[197] - 应收账款2-3年账龄预期信用损失率为50.00%[197] - 应收账款3年以上账龄预期信用损失率为100.00%[197] 客户和供应商关系 - 公司有交易记录客户累计逾100家,其中活跃交易且金额较大的客户有20余家[55] - 公司采用ODM模式为国外品牌商、贸易商及建材零售商提供产品[52] - 公司主要原材料PVC树脂粉付款周期很短,大部分供应商在收到全部货款后发货[52] - 公司其他部分原材料采用月结方式,每月25日左右支付上月货款[52] - 部分原材料在到货验收入库后30天至90天内付款[52] 资产减值和计提 - 本期未计提大额资产减值准备与上年同期计提形成利润差异[38] - 公司2025年1-6月计提资产减值准备9,231,012.85元[126] 投资和理财活动 - 报告期投资额4069.59万元,较上年同期5668.45万元下降28.21%[71]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为940.62万元,本期出售金额为3.248亿元[69] - 衍生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5.64万元[69] - 公司报告期内委托理财发生额为24,310万元,未到期余额为940.62万元[123] - 受限货币资金总额为4535.70万元,包括冻结及质押保证金等[70] 股东结构和股份变动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11,388户[133] - 第一大股东王周林持股27.08%,持有27,809,460股,其中有限售条件股份20,857,095股[133] - 第二大股东海宁晶美投资持股11.25%,持有11,550,000股,均为无限售条件股份[133] - 高管鲁国强持股2.84%,持有2,913,546股,其中有限售条件股份2,185,159股[134] - 摩根士丹利国际持股1.16%,持有1,193,433股,较上期增加934,747股[134] - 华夏中证500指数基金持股0.80%,持有824,200股,较上期新增824,200股[134] - 公司回购专用账户持有998,950股,占总股本0.97%[134] - 鲁国强本期解除限售股391,920股,期末限售股数为2,185,159股[131] - 沈财兴持股2.01%,持有2,059,974股,其中有限售条件股份1,544,980股[134] - 陈建良持股1.56%,持有1,600,000股,较上期减少70,811股[134] - 公司限售股份减少391,920股,变动后限售股份数量为24,587,234股,占总股本23.95%[129][130] - 公司无限售条件股份增加391,920股,变动后数量为78,088,766股,占总股本76.05%[129] 利润分配和分红政策 - 拟以总股本1.02亿股扣除已回购股份99.90万股后的1.02亿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元(含税)[5] - 公司计划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元(含税),现金分红总额为30,503,115元,占利润分配总额的100%[89][91] - 公司总股本为102,676,000股,扣除已回购股份998,950股后,分红股本基数为101,677,050股[89][91] - 可分配利润为613,432,309.86元[89] 股份回购和激励 - 公司计划回购股份金额不低于2,500万元且不超过5,000万元,回购价格上限为21.70元/股[124] - 按回购金额上限测算预计回购股份数量约为2,304,147股,占总股本比例约2.24%[124] - 员工持股计划持有540,730股,占公司股本总额的0.53%,涉及24名员工[93] - 报告期内员工持股计划以集中竞价方式出售已解锁股票314,100股[93] - 公司终止2023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并于2025年1月14日完成注销手续[92] 高管和治理结构 - 公司监事会主席、财务总监等高管发生变动,原因为个人原因或工作调动[88] - 公司监事原计划减持不超过500,000股(占总股本0.58%),但最终未减持并提前终止计划[125][126] 担保和债务情况 - 公司为子公司浙江海象提供担保,担保额度总计30万元,实际发生担保金额4万元(2023年5月26日)[120] - 公司为子公司浙江海象提供担保,实际发生担保金额3.5万元(2023年12月15日)[120] - 公司为子公司浙江海象提供担保,实际发生担保金额3万元(2024年2月22日)[120] - 公司为子公司浙江海象提供担保,实际发生担保金额10万元(2024年8月7日)[120] - 公司报告期末对子公司实际担保余额合计为25,500万元[121] - 公司报告期末实际担保余额合计为25,500万元,占公司净资产比例为17.88%[121] - 公司直接或间接为资产负债率超过70%的被担保对象提供的债务担保余额为25,500万元[121] 风险和合规管理 - 公司业务以外销为主,受汇率波动影响较大,结汇周期集中在2-5个月[84] - 公司出口退税款金额较大,存在政策变动风险[84] - 美国海关溯源要求曾对越南海欣业务造成不利影响[83] - 公司产品境外销售涉及欧盟、加拿大、澳洲等地区[83] - 公司使用自有资金进行衍生品投资,未涉及募集资金[77] - 公司纳入环境信息依法披露企业名单,包括浙江海象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和海宁海象新材料有限公司2家企业[97] - 公司报告期无违规对外担保情况[102] - 公司半年度报告未经审计[103] - 公司报告期无重大诉讼仲裁事项,但存在其他诉讼事项,涉案金额220万元[105][106] -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处罚及整改情况[107] - 公司报告期未发生任何重大关联交易[108][109][110][111][112][113][114] 租赁和固定资产 - 公司租赁CINEI厂房两处,年租金分别为145.267万元和151.432万元[117] 会计政策和计量 -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境内外会计准则下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24][25] - 非同一控制企业合并成本大于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部分确认为商誉[184] - 现金流量表现金包含库存现金及可随时支付存款 现金等价物为短期高流动性投资[186] - 金融资产初始确认分为摊余成本/公允价值计量计入其他综合收益/计入当期损益三类[188]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权益工具投资终止确认时累计利得转入留存收益[190] - 交易性金融负债公允价值变动中自身信用风险变动部分计入其他综合收益[190] - 金融资产转移损益计算基于终止确认日账面价值与收到对价及累计公允价值变动的差额[193] - 公司采用三层次输入值法确定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公允价值[193] - 预期信用损失计算以违约风险加权的信用损失现值为基础[194] - 公司对已发生信用减值金融资产按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确认准备[194] - 应收款项组合按账龄和款项性质分类计量信用损失[197] - 合同资产与合同负债在同一合同下以净额列示[199] - 存货采用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计价[200] - 存货盘存制度为永续盘存制[200] - 低值易耗品按一次转销法摊销[200] - 包装物按一次转销法摊销[200] - 存货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200] - 直接出售存货可变现净值为估计售价减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200] - 需加工存货可变现净值为产成品估计售价减至完工成本及销售费用税费[200] - 有合同与无合同价格存货分别计算可变现净值[200] - 存货跌价准备按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的差额计提[200] - 单项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账款重要性标准为超过资产总额0.5%[183] - 重要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判定标准为单项金额超过资产总额5%[183] - 重要境外经营实体标准为资产/收入/利润总额超过集团对应总额15%[183] - 重要子公司判定标准为资产/收入/利润总额超过集团对应总额15%[183] - 重要联营企业标准为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超过净资产15%或投资收益超过利润总额15%[183] 所有者权益变动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4.26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0.61%[23] - 总资产22.35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4.76%[23]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总额从年初1,426,370.19千元减少至期末1,362,394.60千元,下降4.5%[167][169] - 资本公积从年初719,371,911.68千元增加至期末721,014,541.17千元,增长0.2%[167][169] - 库存股从年初39,998,899.20千元减少至期末26,919,902.00千元,下降32.7%[167][169] - 其他综合收益从年初-2,804,995.20千元减少至期末-17,214,637.70千元,下降5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