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储能科技发展(01143) - 2025 - 中期业绩

收入和利润同比变化 - 收入为188,226千港元,同比下降28.9%(从264,698千港元)[4] - 毛利为73,724千港元,同比增长79.8%(从41,009千港元)[4] - 期内亏损为16,497千港元,同比扩大244.7%(从4,786千港元)[4] - 除税前亏损为15,725千港元,同比扩大933.7%(从1,521千港元)[4] - 公司总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2.647亿港元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1.882亿港元,同比下降28.9%[15] - 公司持续经营业务收益从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2.647亿港元减少至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1.882亿港元,下降28.9%[32]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六个月总收入为1.882亿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2.647亿港元下降28.9%[62] - 毛利减少44.4%,从2024年六个月的7370万港元降至2025年六个月的4100万港元[64]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1630万港元,净溢利率-8.6%[73] 成本和费用同比变化 - 销售成本为147,217千港元,同比下降22.9%(从190,974千港元)[4] - 研发开支为6,612千港元,同比增长23.0%(从5,376千港元)[4] - 行政费用为48,797千港元,同比增长13.6%(从42,973千港元)[4] - 融资成本为6,645千港元,同比增长181.7%(从2,359千港元)[4] - 销售成本减少22.9%,从2024年六个月的1.91亿港元降至2025年六个月的1.472亿港元[63] - 研发开支660万港元,同比增长22.2%[70] - 融资成本660万港元,占收入3.5%,同比增加175%[71] 各业务线表现 - 电子制造服务分部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2.474亿港元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1.84亿港元,同比下降25.7%[15] - 证券及其他资产投资分部2025年上半年亏损1535万港元,较2024年上半年亏损1905万港元有所收窄[15] - 房地产供应链服务分部2025年上半年盈利405万港元,较2024年上半年盈利123万港元增长229.3%[15] - 公司电子制造服务收入为1.84亿港元,同比下降25.6%[19] - 电子制造服务业务收入下降25.6%至1.84亿港元(2024年:2.474亿港元)[35] - 房地产供应链服务业务收入减少11.2%至430万港元(2024年:480万港元)[37] - 证券及其他资产投资及其他业务收入从2024年的1220万港元降至2025年的零港元[38] - 放贷业务收入从2024年的10万港元降至2025年的零港元,占整体收入比例从0.04%降至零[40] - 放贷业务经营亏损为20万港元,截至2025年6月30日无活跃贷款账户[40] - 分部溢利总额为361.3万港元[16] 各地区市场表现 - 美国市场收入为3988.7万港元,同比下降44.4%[19] - 中国市场收入为2614.6万港元,同比下降21.5%[19] - 欧洲主要国家(瑞士、比利时及法国)收入合计6570万港元,占集团总收入的34.9%[61] - 美国市场收入贡献3990万港元,占总收入的21.2%[61] - 电子制造服务分部收益减少约6340万港元,主要受欧洲及美国市场业务减少影响[33] 其他收益及亏损 - 其他收益及亏损为净亏损853千港元(对比上年同期净亏损21,629千港元)[4] - 海外业务汇兑差额产生收益6,486千港元,相比上期损失5,368千港元改善221%[8] - 期内全面开支总额为10,011千港元,较上期10,154千港元略有收窄1.4%[8] - 其他收入为980.1万港元,同比增长57.0%[20] - 银行利息收入为503.8万港元,同比下降0.2%[20] - 政府补贴收入为57.3万港元,同比增长674.3%[20] - 顾问费收入为300.0万港元,上年同期为0[20] - 汇兑净亏损85.3万港元,上年同期为收益196.4万港元[21] - 终止无形资产亏损为0,上年同期为2359.3万港元[21] - 其他收入增加至980万港元,主要由于顾问费收入增加约300万港元[65] - 其他亏损净额约为90万港元,主要由于净汇兑亏损所致[66]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六个月录得整体减值亏损拨回约450万港元[67] 资产和负债变化 - 非流动资产总值73,305千港元,较期初78,646千港元下降6.8%[9] - 存货为37,561千港元,较期初45,050千港元减少16.6%[9] - 银行及现金结余331,348千港元,较期初312,051千港元增长6.2%[9] - 应付贸易账款45,696千港元,较期初58,434千港元下降21.8%[10] - 应付债券28,369千港元,较期初20,000千港元增长41.8%[10] - 租赁负债总额43,640千港元(非流动31,929千+流动11,711千),较期初47,258千港元下降7.6%[10] - 权益总值532,180千港元,较期初536,885千港元下降0.9%[9] - 分部总资产从2024年6月30日的8.119亿港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8.765亿港元,增长7.9%[15] - 分部总负债从2024年6月30日的3.12亿港元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2.952亿港元,下降5.4%[15] - 公司银行及现金结余从2024年12月31日的3.121亿港元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3.313亿港元,增长6.1%[34] - 应收贸易账款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1.173亿港元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9741.3万港元,下降17.0%[30] - 应付贸易账款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5843.4万港元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4569.6万港元,下降21.8%[31]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3.313亿港元,较期初增加1930万港元[75] - 资本负债比率39.2%,借贷总额1730万港元,应付债券3380万港元[76] - 流动比率2.6倍,较期初2.8倍有所下降[75] 融资成本明细 - 融资成本中租赁负债利息为139.9万港元(2025年)和154.9万港元(2024年)[22] - 融资成本中债券利息为664.5万港元(2025年)和235.9万港元(2024年)[22] 所得税开支 - 所得税开支中香港利得税期内拨备为772,000港元(2025年)和3,261,000港元(2024年)[23] - 所得税开支中海外期内拨备为0港元(2025年)和4,000港元(2024年)[23] - 实际所得税税率为-4.9%,上年同期为-214.6%[72] 销售成本和存货 - 销售成本中已售存货成本为1.48亿港元(2025年)和1.91亿港元(2024年)[25] - 存货拨备为301.1万港元(2025年)和668.2万港元(2024年)[25] - 存货拨备拨回为417.9万港元(2025年)和694.6万港元(2024年)[25] 雇员福利和运营开支 - 研发开支为661.2万港元(2025年)和537.6万港元(2024年)[25] - 雇员福利开支中薪金花红及津贴为6546.2万港元(2025年)和7048.4万港元(2024年)[25] - 销售及分销开支为1400万港元,占收入7.4%,同比下降10.8%[68] - 行政费用4300万港元,占收入22.8%,同比上升4.4个百分点[69] - 法律及专业费用为53.06万港元[16] - 利息开支为116.1万港元[16] - 摊销费用为13.4万港元[16] 贷款业务和风险管理 - 截至2025年6月30日贷款组合活跃账户数为0个,较2024年同期的4个减少100%[42] - 2025年上半年五大客户利息收入占比为0%,较2024年同期的0.04%实现完全去风险化[42] - 2025年6月30日最大客户应收贷款及利息余额占比为0%,较2024年同期的33.4%显著下降[42] - 前五大客户应收贷款及利息余额占比为0%,较2024年同期的100%实现完全分散[42] - 2024年6月30日四名客户贷款应收款项总额为240万港元,单笔规模介于50万至80万港元[44] - 2022年8月授出的四笔一年期贷款均于2023年8月按协议全额收回本息[44][52] - 公司采用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预期信贷损失模型进行减值评估[46] - 贷款按信贷风险变化分为三个阶段管理:阶段1(风险无显著增加)、阶段2(风险增加)、阶段3(已发生减值)[47][48][49][50] - 贷款审批包含身份验证、收入证明、抵押品评估及反洗钱核查等全流程风控[51] - 贷款重续评估需审查借款人还款记录及市场环境变化[52] - 公司贷款组合年利率为10%,适用于不同风险级别的客户[56] 减值亏损 - 应收贸易账款减值亏损2025年上半年为314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贷款减值亏损1233万港元大幅减少[15] 每股数据 - 每股基本亏损为7.26港仙(对比上年同期1.96港仙)[6] - 加权平均普通股数为224,289,185股(2025年)和199,670,878股(2024年)[29] 分部资产和负债 - 分部资产总值为8.76亿港元[16] - 物业、厂房及设备价值为295.5万港元[16] - 借贷总额为1730万港元[16] - 应付债券为3382.7万港元[16] - 综合资产总值为8.80亿港元[16] - 未分配亏损为787.4万港元[16] 资本开支和投资计划 - 资本开支250万港元,资本承担390万港元[79] - 公司在柬埔寨注册附属公司并计划未来12个月内投资约500万美元[88] - 附属公司享有从中国进口原材料半制成品及机器至柬埔寨的税务优惠[88] - 附属公司享有向美国出口电子制造服务产品的税务优惠[88] 公司管治和股息政策 - 公司未建议派发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89] - 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期内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90] - 公司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95] - 公司董事会主席林代联先生同时负责监督集团整体运作[93] - 两名独立非执行董事未能出席2025年6月20日股东周年大会[94] - 公司采用先前企业管治守则而非2022年生效的新守则[92] - 公司确认除两项特定条款外均遵守企业管治守则要求[92] 会计准则应用 - 公司采用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修订本不会导致当前及过往期间的会计政策及报告金额出现重大转变[13]